
命题与证明(知识点典型例题,动态几何问题).doc
6页第四章命题与证明知识回顾: 1一般地,能明确指出概念含义或特征的句子,称为定义 (定义必须是严密的,诸如“一些”,“大概”,“差不多”等不能在定义中出现) 2. 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且必须对某件事情作出“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判断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注意:错误的命题也是命题) 3. 命题的构成:命题由题设(或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 命题表述的标准形式是:“如果……那么……”;或“若……,则……” 一般地,“如果(若)……”是题设部分,“那么(则)……”是结论部分4公理与定理 公理与定理都是真命题. 经过人们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作为判定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公理.(公理是不需要证明的基本事实) 从公理或其他真命题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来判断一个命题是正确的,并可进一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定理. 5 证明: 根据题设的条件以及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逻辑推理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这样的推理过程叫证明.6 反证法与举反例证明假命题 反证法的步骤为:先假设结论的反面是正确的,然后通过逻辑推理、推出与公理、已证的定理、定义或已知条件相矛盾,说明假设的不成立,从而得出原结论是正确的. 若要证明一个命题为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来说明命题不成立即可. 但所举的反例要简单、明确、有说服力.【典型例题】:例3. 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如果是,请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画线段AB的中垂线 (2)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 (3)如果a//b,b//c,那么a//c (4)两个角不相等,则它们不是对顶角 (5)已知一个数能被4整除,这个数一定能被8整除 (6)同位角相等例1.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伪.如果是假命题,请举出一个反例. ①若a>b,则②两个锐角的和是个锐角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一个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解:①假命题.比如当a=2,b=-3时,就有.②假命题.比如30和80均为锐角,但30+80>90③真命题.④假命题.比如:130的补角是70,但70<130(注:举反例说明命题为假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例2. 下列各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 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B. 定理都是命题C. 命题都是公理 D. 公理都是命题解:C例6. 已知:(如图)MN//PQ,AC⊥PQ,BD、AC相交于点E,且DE=2AB. 求证:∠DBC=∠ABC. 证明:取DE的中点G,连结AG ∵AC⊥PQ MN//PQ(已知) ∴∠CAD=9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G为DE中点 ∴AG=DG=.(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DE=2AB ∴AG=AB ∴∠ABD=∠AGB=2∠ADG=2∠DBC(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与三角形外角定理) ∴∠DBC=∠ABC例7、反正法1证明几何量之间的关系:已知: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中点,。
求证:证明:假设AB不平行于CD如图,连结AC,取AC的中点G,连结EG、FG∵E、F、G分别是AD、BC、AC的中点,∴,;,∵AB不平行于CD,∴GE和GF不共线,GE、GF、EF组成一个三角形∴ ①但 ②①与②矛盾∴2、证明“唯一性”问题在几何中需要证明符合某种条件的点、线、面只有一个时,称为“唯一性”问题例3:过平面上的点A的直线,求证:是唯一的证明:假设不是唯一的,则过A至少还有一条直线,∵、是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设和相交于过点A的直线∵,,∴,这样在平面内,过点A就有两条直线垂直于,这与定理产生矛盾所以,是唯一的练习题】1. 判断下列命题是真还是假命题,简要说明理由. (1)同一个角的邻补角是对顶角(2)三条直线a,b,c,若a⊥b,c⊥b,则a//c(3)若延长线段AB,延长射线CD后它们仍不相交,则这条线段与这条射线互相平行(4)点到直线的距离即是点到直线的垂线段(5)若同旁内角不互补,则这两条直线不平行(6)推论是真命题(7)是9的倍数的数,它一定也是3的倍数(8)若一个数能被5整除,则它一定也能被10整除(9)只有开方开不尽的式子才是二次根式(10)当m≥0时,解不等式mx≥n,得到解集6. 如图,已知△ABC中,AD平分∠BAC,AB+BD=AC 求证:∠B=2∠C. *8. 如图,△ABC中,AD平分∠BAC,BE=CE,过点E作GH⊥AD,交AC、以及AD、AB的延长线于H、F、G. 求证:AC=2BG+AB1. (1)√ (2)√ (3) (4) (5)√(6)√ (7)√ (8) (9) (10),理由略6. 提示:延长AB到点E,使BE=BD,连结ED,证明△AED△ACD 8. 提示:过B作BN//AC,证明△AGH为等腰三角形,则BG=BN 又证明△BNE△CHE,∴BN=HC=BG ∴AC=AH+HC=AB+BG+HC=AB+2BG八年级下学期几何动态问题1.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4厘米,长为1厘米的线段在的边上沿方向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点运动(运动开始时,点与点重合,点到达点时运动终止),过点分别作边的垂线,与的其它边交于两点,线段运动的时间为秒.(1)线段在运动的过程中,为何值时,四边形恰为矩形?并求出该矩形的面积;(2)线段在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的面积为,运动的时间为.求四边形的面积随运动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CPQBAMN2.如图,在中,,,,分别是边的中点,点从点出发沿方向运动,过点作于,过点作交于,当点与点重合时,点停止运动.设,.(1)求点到的距离的长;(2)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ABCDERPHQ(3)是否存在点,使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C=90,BC=16,DC=12,AD=21。
动点P从点D出发,沿射线DA的方向以每秒2两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段CB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运动,点P,Q分别从点D,C同时出发,当点Q运动到点B时,点P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设△BPQ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t为何值时,以B,P,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3)是否存在时刻t,使得PQ⊥BD?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图,在梯形中,,,,,梯形的高为.动点从点出发沿线段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运动;动点同时从点出发沿线段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秒).(1)当时,求的值;(2)试探究:为何值时,为等腰三角形.6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