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儿童服装标准(00001)参考.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小了****8
  • 文档编号:249031328
  • 上传时间:2022-02-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5.5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标准规范 | 精品资料儿童服装  儿童服装〔children's wear〕  简称童装, 是适合儿童穿着的服装包括婴儿服装、幼儿服装、小童服装、中童服装、大童服装等还包括中小学的校园服装  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是为了保证纺织产品对人体健康无害而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考核5个指标, 9项内容, 甲醛、pH值、色牢度(耐水、耐汗渍、耐摩擦、耐唾液)、异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标准中将产品分为3类:  A类:婴幼儿用品, 甲醛含量≤20mg/kg;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甲醛含量≤75mg/kg;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甲醛含量≤300mg/kg  A类和B类产品pH值允许在4.0~7.5范围, C类产品pH值允许在4.0~9.0范围  A类婴幼儿用品, 耐水、耐汗渍色牢度要求≥3~4级, 耐干摩擦、耐唾液色牢度要求≥4级;B类和C类产品耐水、耐汗渍、耐干摩擦色牢度都要求≥3级, 3类产品均要求无异味, 禁止使用在还原条件下分解出芳香胺染料的面料  童装产品一般选用梭织面料和针织面料, 成品根据面料性能选择相应的标准, 因为面料不同标准考核的指标内容不同。

        例如:梭织面料童装产品, 主要按FZ/T81003-2003《儿童服装、学生服》标准考核, (除GB18401-2003标准考核的内容外), 产品标准中考核服装标识、外观缝制质量、耐洗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成品主要部位缩水率、起毛起球、纤维含量等指标  针织类童装产品, 主要按FZ/T73008-2002《针织T恤衫》、FZ/T73020《针织休闲服装》、GB/T8878-2002《棉针织内衣》等标准考核, (除按GB18401-2003标准考核外), 产品标准中考核标识、外观质量、耐光、汗复合色牢度、耐洗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水洗尺寸变化率、水洗后扭曲率、弹子顶破强力、起球、纤维含量《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国家标准解读    来源:工标网    更新时间:2009-07-28       评论: 0 条    作为新一批修订的童装国家标准, 《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也将于今年8月1日起实施此标准由国家标准委和国家质检总局共同发布, 乃首次发布     在选择各项技术内容时, 该标准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 结合我国标准化发展方向, 使项目的技术先进可行。

      为此, 本标准制定时参考了EN 14682:2007《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等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同时, 标准起草小组广泛与企业、高校及相关技术研究机构进行沟通, 针对应用的实际情况, 对该标准的内容进行了确定     主要制定技术内容     1、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欧洲标准EN 14682:2007《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英文版)结合我国服装标准体系, 制定国家标准《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 与《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等构成关于儿童服装安全方面的标准系列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14岁以下儿童的服装上使用绳索和拉带的安全要求为了使标准的适用范围更加明确、清晰, 明确规定本标准不包括绳索和拉带的规格要求并且规定了本标准不适用的情况:     (1)儿童使用及护理用品中, 比如围兜、尿片或奶嘴拉手;     (2)鞋子、靴子和类似的脚部穿着物;     (3)手套、帽子、围巾;     (4)衬衣或T恤上的领带;     (5)腰带和护腕;     (6)宗教服装和节庆服装;     (7)只在特定时期和监护下才穿着的专业运动服和运动时穿的服装, 比如橄榄球短裤、西服、戏服和舞衣, 但不包括经常白天穿着和晚上穿着的服装;     (8)演出时穿着的戏服;     (9)围裙。

          3、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了GB/T 15557 《服装术语》本标准中除列出的术语和定义外, 其它术语均参照GB/T 15557 《服装术语》, 以适合我国国情同时, 考虑到中国服装号型制定情况和生产实践需要, 将中国儿童的身高作为儿童群体的划分的辅助依据, 因此引用了GB/T 1335.3《服装号型 儿童》     4、术语和定义     结合GB/T 15557 《服装术语》与欧洲标准, 罗列了与童装绳索和拉带相关的术语及定义其中, “儿童服装”术语可参照GB/T 15557《服装术语》, 所以不重复罗列为避免国内外儿童身高差异造成对“幼童”、“大童和青少年”的定义不明确, 按照《服装号型 儿童》修改了 “幼童”、“大童和青少年”、定义中的身高内容, 保留了年龄细分的内容要求中未出现, 因此删除“箍筋”、“肩带”条文     5、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童装绳索和拉带的具体要求起草小组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 结合我国标准化发展方向, 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 确定了本标准的技术内容本标准按照儿童服装的部位, 分为风帽和颈部、腰部、服装下摆、袖子, 对童装绳索和拉带作了明确规定。

      其中, 幼童、大童和青少年的要求差异也在本标准中充分体现图1)套环只能用于无自由端的拉带和装饰性绳索(图2)在两出口点中间处应固定拉带, 可运用套结等方法(图3)长至脚踝的服装商拉链头不应超出服装底边(图4)儿童三角背心的颈部系带在风帽和颈部区域应扣牢, 不应呈松散、自由状态(图5)拉带不允许有自由端当服装放平摊开至最大宽度时, 不应有突出的带袢(图6)长至臀围线以下的服装, 其底边处的拉带、绳索(包括套环等部件)不应超出服装下边缘(图7)位于服装底边的可调节搭袢, 不应超出服装的下边缘(图8)允许使用打结腰带和装饰腰带(图9)在肘关节以下长袖上的拉带、绳索, 袖口扣紧时应完全置于服装内(图10)在袖子上的可调节搭袢, 不应超出袖子底边    本与欧洲标准相比较, 主要做了如下修改:    (1)删除了欧洲标准中包含绳索和拉带规格的条文, 与本标准的范围相适应同时明确规定“儿童服装上使用的绳索和拉带规格要求按GB/T××××—××××《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执行”     (2)修改了欧洲标准3.5条文中的“腰围线以下的服装下摆”为“臀围线以下的服装下摆”, 使用更为贴切的表达     (3)为便于使用, 将条文和附录F中对应图示一一对应。

          6、附录     删除了欧洲标准的资料性附录A背景、B人体测量数据、C基本理论、D绳索长度测量方法、E风险评估、附录F绳索和拉带图示说明     本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 2009年8月1日起实施解读:《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    来源:工标网    更新时间:2009-07-25       评论: 0 条    GB/T 22702-2008《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已有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发布, 并将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为首次发布, 该标准的出台, 将对我国童装市场起到积极规范和促进作用目前,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包括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安全标准等在内的童装标准体系, 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儿童服装的安全, 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儿童上衣帽子和颈部的拉带容易被夹住而发生危险, 上下车时儿童上衣腰部或下摆处的拉带可能被钩住而导致拖曳事故所以为儿童身心健康考虑, 应该全面加强预防工作国家标准《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的技术内容正是对儿童上衣的生产起到指导、规范作用, 减少儿童上衣拉带在各种潜在涉险区域可能产生的危险标准规定了14岁以下儿童上衣拉带的安全规格, 其目的正是在于减少儿童上衣拉带造成的勒伤和车辆拖拽的危险。

      <我国年龄划分标准分为"幼童"(0至7岁)、"大童和青少年"(7岁至14岁)>     该标准修改采用美国标准ASTM F 1816-97(2004)《儿童上身外衣拉带安全要求》(英文版)并结合我国服装标准体系, 将标准的名称修改为《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修改后的差异有几点:1、删除了ASTM F 1816-2004的前言和引言;2、修改了ASTM F 1816-2004的”范围“;3、删除了ASTM F 1816-2004的“套结”、“套环”、“上身外衣”术语;“上身外衣下摆”修改为“上衣下摆”并修改其定义;增加“带”、“幼童”、“大童和青少年”的术语及定义;4、删除了ASTM F 1816-2004中的非规格条文, 与本标准范围相适应;增加了4.1.2、4.3条文, 对大童和青少年上衣的风帽和颈部、其他部位的拉带提出了要求;5、增加了拉带的测量方法与要求;6、删除了ASTM F 1816-2004的关键字与附录X1“基本原理”    本标准范围为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 明确规定不包括除规格以外的其它要求, 因此在本部分中应删除4.2.2、4.2.3等非规格条文    近年来, 我国童装标准体系建设伴随着童装行业的迅猛发展而快速推进, 目前已经完成了一批重要童装标准的制定工作。

      产品标准包括《儿童服装、学生服》、《婴幼儿服装》、《机织学生服》, 基础标准包括《服装号型 儿童》, 方法标准包括《婴幼儿服装用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 以下内容为:制定规范的目的和意义 (一) 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所谓科学管理, 就是依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对企业进行管理, 而各种科学管理制度的形式, 都以标准化为基础 (二) 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标准化应用于科学研究, 可以避免在研究上的重复劳动;应用于产品设计, 可以缩短设计周期;应用于生产, 可使生产在科学的和有秩序的基础上进行;应用于管理, 可促进统一、协调、高效率等 (三)标准化是科研、生产、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一项科研成果, 一旦纳入相应标准, 就能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 标准化可使新技术和新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从而促进技术进步; (四)标准化为组织现代化生产创造了前提条件 随着科学技 术的发展, 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 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技术要求越来越复杂, 分工越来越细, 生产协作越来越广泛, 这就必须通过制定和使用标准, 来保证各生产部门的活动, 在技术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 以使生产正常进行;所以, 我们说标准化为组织现代化生产创造了前提条件。

      (五)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持生态平衡, 维护人类社会当前和长远的利益标准化是经过多次实践后得出的最为有效的形式, 对于资源的利用率也是比较高的, 所以标准化在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方面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六)合理发展产品品种, 提高企业应变能力, 以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标准化是对当前产品的精炼, 是针对市场需求的的细分, 把最适合的保留下来, 这样将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 (七)保证产品质量, 维护消费者利益标准化的规定的程序进行, 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 确保了产品质量 (八) 在社会生产组成部分之间进行协调, 确立共同遵循的准则, 建立稳定的秩序 标准化的采用, 提高了企业产品之间的兼容性, 减少了由于企业产品之间标准不一致, 带来的巨大社会浪费另外, 企业通过标准化可以避免对某一个供货商的依赖, 因为其他供货商依据公开的标准可以补充市场, 于是企业的供货渠道不断增加供应商数量的增加, 加大了供货商之间的竞争, 从而促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价格也会不断降低, 建维护了市场稳定的秩序 (九)在消除贸易障碍, 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发展, 提高产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