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写景的角度与.ppt

7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92723412
  • 上传时间:2024-09-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8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写景的角度与写景的技巧关于写景的角度与写景的技巧 §(1)五官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声色§(2)观察的角度(“视觉”的变化):仰视、俯视、远视、近视、环视、§⑶动景、静景§⑷虚实§⑸点面结合§⑹定点观察(观察者不动)、移步换景(观察者移动)等§⑺正面和侧面 §① 着眼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角度来写景§如张先的《题西溪无相院》第二联“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上句从视觉的角度写景,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下句从听觉角度,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这一联从视和听的角度将“西溪无相院”环境的清和静极佳的写了出来 §②     从空间(上下远近)从空间(上下远近)的角度写景§如袁枚的《春日郊行》首联“二月郊行最有情,青山带雨画清明”从远景写起,写的是二月郊外出行时所见到的“清明”远景,远处的“青山带雨”好像是一幅有意要画出的清明美景;颈联下句“老牛牵犊学春耕”写的又是近景,将田园风光中那幅“老牛牵犊(小牛)”学着春天耕种的融融怡怡的甜美写了出来诗歌用远近结合的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明快、生机盎然的春日图画,也于诗歌的结尾“劳劳官走江城北,争怪长条日相迎”中将对宦游奔走的厌倦很好的表达了出来。

      作者于诗歌中流露了两种主要情感,一是对田园生活的爱,一是对宦游生活的倦  §③     从正面和侧面正面和侧面的角度去写景§如李商隐的《微雨》“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问:这首诗是如何去写雨的?答:四句诗没一句写雨,却处处写雨诗歌没有从正面去写雨,而是从侧面,运用了侧面描写去写雨写了刚开始下雨的时候,雨是随着林霭一起飘落的;后来,到了晚上,雨又随着夜色侵入人家里,将它的凉意同夜的凉意一起带给了万千家;灯虽然离窗户很远,但因为天下了雨,人坐在灯边也感觉到了雨水带来的冷意;空荡的庭院中雨水掉落下来的声音听起来是那么近,那么清晰 §④    从虚与实(虚与实(结合)的角度写景§如李商隐的《细雨》“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诗歌运用虚写,从想象的角度,将雨想象成了白玉堂前飘浮下的帷幕,天空这张碧牙床上卷下的簟席,更把雨想象成了楚女(神女)沐浴后飘散下的长发整首诗歌想象奇特而切合雨的特点,把一场普通的雨写得浪漫而美丽这是一首运用虚写手法写景的好作品当然在有些诗歌中的写景,有时是既有虚写,也有实写的,往往虚实结合运用,这一点要同学自己去判断,并能指出诗歌中哪些句子是虚写,哪些句子是实写,以及它们带来的好处。

      §⑤    从动与静动与静的角度写景§如范仲淹的《御街行》中“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诗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动的是“坠叶”,静的是“明月”其实就全词来看,该词就在这动静的结合写景里于秋夜的寒冷寂静的画面中寄寓了词人深切的怀人之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