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一中枣阳一中曾都一中宜城一中.doc
7页襄 州 一 中 枣 阳一中曾 都 一 中 宜 城一中 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命题牵头学校:曾都一中 枣阳一中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号等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填(或涂) 写清楚2.选 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用 0.5mm 的黑色签字笔在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可 能 用 到 的 相 对 原 子 质 量: H- 1 C- 12 O—16 N—14 S—32 Fe—56 Cu—64Na—23 Al—27 Cl—35.5 Zn—65第Ⅰ卷 选择题(共 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 符合题意,共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48 分 )1、清末李梦莹补辑的中药学著作《新修本草》记载有药 物 844 种,其中有关于“青矾” 的描述 为 : “青矾形似朴消 (Na 2SO4·10H2O) , 本来绿色, 新出窟未见风者 , 正如瑠璃…取此物置于铁板上,吹令火炽,烧之赤色...”下列关于“ 青矾”的说法不 . 正确 . 的是A.根据对“青矾”的描述,“ 青矾”的主要成分是 FeSO 4·7H2OB.“烧之赤色”指“青矾” 灼烧可以生成 Fe2O3C. “矾”一般指的是含有结晶水的硫化物D.“青矾”灼烧过程中发生了电子的转移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ClO 4、Al(OH) 3、CH 3COONa 和 NO2 分别属于酸、碱、盐和酸性氧化物B.氨气、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 Mg、 Al、Cu 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D.工厂中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体带电这个性质而设计的3、 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 半径 是所 有短 周期 主族元 素中 最大 的。
由 X、Y 和 Z 三 种元 素形 成的 一种盐 溶于 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 . 的是A.X 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的强B.Y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C. Y 的简单离子与 X 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Z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4、 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1 mol· L−1的醋酸钠溶液中含 CH3COOH、CH 3COO- 粒子总数 为 0.1NAB.12.0g 的 NaHSO4晶体加热至熔融状态电离出离子的总数是 0.2 NAC.标准状况下,2.24L 的一氧化氮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 0.1 NA化学试卷第 1页(共 6页). . . . ... .D.0.1mol 甲基电子数为 NA5、相对分子质量为 a 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 b g ,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c g·cm- 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 - 1):6、下列操作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7、某无色溶液既能溶解 Al(OH)3,又能溶解 H2SiO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 + 、Na + 、 MnO4- 、NO 3- B.Na + 、SO 42- 、Cl - 、 ClO -C. Na+ 、K + 、HS - 、NO 3- D.Ag + 、Ca 2+、NO 3- 、F -8、向 CuSO4 溶液 中逐 滴加 入 KI 溶 液至 过量 ,观察 到 产生白 色沉 淀 CuI,溶 液变 为棕黄 色 。
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 SO2 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滴加 KI 溶液时,转 移 1mol e- 时生成 1 mol 白色沉淀B.滴加 KI 溶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 2++3I—=CuI↓+I 2C.通 入 SO2 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 SO2 的漂白性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还原性:Cu 2+ > I2 > SO29、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0、 向 1L 浓度 为 0.5mol/L 的硝 酸溶 液中 加入 13 克 的锌粉 ,锌 和溶 液中 的硝 酸恰好 完全 反操 作 现 象 解释或结论A 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 KSCN 溶液 溶液出现血红色 铝热剂中一定含有氧化铁B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一定有 Na+C 充分浸 透了 Na2SiO3 饱和 溶液的 小木 条, 沥干后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 小木条不燃烧 Na2SiO3 可用作木材防火剂D 向某加碘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 溶液颜色不变 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 KIO3𝑏 ( )1000� �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此反应中硝酸只体现强氧化性B.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一定是 N2OC.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 1∶4D.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一定是 0.4NA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滴加少量的稀硫酸,在空气中逐渐变蓝:2I- +O 2+4H +=I 2+2H 2OB.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Mg2+ + 2HCO3- +2OH - =MgCO 3↓+CO 32- +2H 2OC.在通入过量 SO2后的 NaOH 溶液中加足量的溴水(不考虑 SO2 的溶解) :HSO3- +Br2+H2O=3H ++2Br- +SO42-D.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Fe3+ +3H 2O=Fe (OH ) 3↓+3H +12、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列关于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不正确 . 的是A.海水制淡水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B.氯碱工业中在阳极上产生氯气C. 海 水 提 溴 时 ,富 集溴 一 般先 用 空气 和水 蒸气 吹出 单质溴 ,再 用 SO2 将 其氧 化吸收D.工业上用电解熔融 MgCl2 的方法制取金属镁1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 O2 中混有的少量 HCl 气体B.向 100mL 容量 瓶中加 入 10.0mL, 18.4mol/L 的 浓硫酸,然后加水到刻度 线,配制1.84mol/L 的 H2SO4 溶液C. 如图所示, 随着空气的通入, 试管内液面会慢慢上升至充满整支试管,而后液面又下降D. 向酸 性重 铬酸 钾溶 液中 滴 加 NaOH 溶液, 溶液 颜 色由橙 色慢 慢变为黄色14、现 在很 多地 方 的 供水 公司用 ClO2 对自 来水 进行 杀菌消 毒, 因为 相比 Cl2,ClO 2是 更 高 效安全杀菌消毒剂,工业制备 ClO2 的反应原理常采用:NaClO3 + HCl → ClO2↑+Cl 2↑+H 2O+NaCl(未配平)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浓盐酸在该反应中仅体现还原性B.被氧化的物质和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C.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ClO2,还原产物是 Cl2D.每生成 0.lmol ClO2 转移 0.5mol 电子15、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 既能与 X 反应又能与 Z 反应的是A B C D该装置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蒸 馏 时 的 接 收装置 做“ 白色 ”喷泉实验分 离 葡 萄 糖 和 蔗糖. .化学试卷第 3页(共 6页)X Y Z① NaOH 溶液 SiO2 浓硫酸② KOH 溶液 H2S 稀硝酸③ NaOH 溶液 Cl2 Na2S 溶液④ FeCl2 溶液 Cu 浓硝酸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6、将 15.6gNa2O2 和 5.4g Al 同时 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 200ml 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 HCl 气体 6.72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终得到 15.6g 沉淀B.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 +) = c(Cl--)+ c(OH--)C.标准状况下,反应过程中得到 8.96L 气体D.最终得到的溶液中 c(Na+) = 1.5 mol .L-1第 II卷 非选择题(共 52分)17、( 14 分)常见元 素 X、Y 、Z 组成的四种物质甲、乙、丙、丁,它们之间能发生反应:甲+乙→丙+丁, 其中甲是由 X 元素和 Z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乙是由 Y 元素和 Z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丙只含 Z 元素。
1 ) 若甲为淡黄色固体, 乙和丙均为常温下的无色无味气体 则甲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上述反 应在 标准 状况 下 生 成 5.6L 丙时 ,转 移的 电子 数为__________ ; 常 温下 丁溶 液pH_____7(填“>”、 “<”或“=”) ,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若丙是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3 )若丁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丙为常见紫红色金属,化合物甲、乙中原子个数比均为 1:2(Z 均显+1 价),原子序数 Y 大于 X则:①X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______________②写 出 将 丁 通 至 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上述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12 分) 下图甲是某化学教材中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 乙、 丙是师生对演示实验改进后的装置(铁架台等装置省略) :(1 )甲、乙、丙三个装置中共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试卷第 4页(共 6页)(2 )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为了进一步验证 NO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先关闭止水夹 c,再打开止水夹 a、b,当气体充满试管 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 ②,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 已知硝 酸铜 溶液颜 色 为蓝 色 ,但是 在该 实验中 发现铜 和浓硝 酸反 应后溶 液为绿 色,为弄清反 应后 溶液 颜色 出现 差异的 原因 ,他 们进 一步 进行了 实验 探究 发现 : 3.2 g Cu 与 V mL 过 量 的 浓硝酸反应所得溶液呈绿色, 3.2g Cu 与 V mL 过量的稀硝酸反应所得溶液呈蓝色 对于溶液颜色的不同, A 同学提出可能是 Cu2+浓度不同引起的 你是否赞同? _______ (填“是”或“否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 B 同 学认 为溶 液呈 绿 色是 因 为铜 与浓 硝酸 反应 后的溶 液溶 有 NO2 气体 , 和蓝色 的硝 酸铜 溶液混在一起使溶液呈绿色。
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实验方案 预期现象和结论①取铜与稀硝酸反应后所得的蓝色溶液,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的_______气体蓝色溶液变成绿色,证明 B 同学假设成立②取 铜 与 浓 硝 酸 反 应 后 所 得 的 绿 色 溶液,向其中通入足量的_______气体溶液的颜色由绿色逐渐变为蓝绿色, 最终变为蓝色,证明 B 同学的假设成立③取 铜 与 浓 硝 酸 反 应 后 所 得 的 绿 色 溶液于试管中,多次振荡,静置溶液的颜色由绿色转变为蓝色, 证明 B 同学的假设成立④取 铜 与 浓 硝 酸 反 应 后 所 得 的 绿 色 溶液于试 管中 , _____________( 填实 验操作)溶液的颜色由绿色逐渐变为蓝绿色, 最终变为蓝色,证明 B 同学的假设成立19、( 1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