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格的生物学基础.ppt

36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70689069
  • 上传时间:2024-08-0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81M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人格的生物学基础人格的生物学基础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1.什么是人格什么是人格2.2.人格的遗传学研究人格的遗传学研究3.3.人格进化心理学人格进化心理学4.4.人格的神经科学基础人格的神经科学基础5.5.人格的生物学理论人格的生物学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什么是人格什么是人格 w人格就是指一个人独特的心理面貌人格就是指一个人独特的心理面貌w人格指一个人对环境刺激作出的相对稳定的、有别于他人格指一个人对环境刺激作出的相对稳定的、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反应模式人的、独特的反应模式wAllportAllport将人格定义为: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将人格定义为: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力组织, ,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独特的适应方式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独特的适应方式w我国我国黄希庭黄希庭对人格所下的定义较有综合性:个体在行为对人格所下的定义较有综合性: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第二节第二节 人格的遗传学研究人格的遗传学研究一、什么是行为遗传学一、什么是行为遗传学w行行行行为遗传学为遗传学为遗传学为遗传学((behavioral geneticsbehavioral genetics)是研究支配生)是研究支配生物向物向光、向地、摄食、求偶、育儿、攻击、逃避以及光、向地、摄食、求偶、育儿、攻击、逃避以及学习与记忆等行为的基因和基因表达的时间、场所及学习与记忆等行为的基因和基因表达的时间、场所及作用途径等的遗传学分支学科作用途径等的遗传学分支学科 w研究行为与遗传之间关系的科研究行为与遗传之间关系的科学,多学,多学科交叉:生物学科交叉:生物学、神经科学、遗传学、行为科学、医学学、神经科学、遗传学、行为科学、医学等w意义:(意义:(1 1)提高人类利用动物资源的能力,推动仿)提高人类利用动物资源的能力,推动仿生学的发展生学的发展 ;(;(2 2)为防治行为异常的遗传疾病提供)为防治行为异常的遗传疾病提供理论依理论依据 二、行为遗传学的研究方法二、行为遗传学的研究方法w探讨天性(遗传)和教养(环境)之争探讨天性(遗传)和教养(环境)之争高尔顿:高尔顿:w谱系研究法谱系研究法w寄养儿童研究法寄养儿童研究法w双生子研究法双生子研究法新方法:分子遗传学、结构方程新方法:分子遗传学、结构方程 举例举例w寄养儿童与其兄弟姐妹的智力相关寄养儿童与其兄弟姐妹的智力相关 r rIQIQ= =c c2 2 r rIQIQ:兄弟姐妹之间的智力相关系数:兄弟姐妹之间的智力相关系数 c c2 2:: 共同的环境参数共同的环境参数w双生子的智力相关双生子的智力相关 r rIQIQ= =b b2 2+ +c c2 2 b b2 2: : 共同的遗传性共同的遗传性w假设:寄养儿童假设:寄养儿童r rIQIQ=0.26=0.26,同卵双生子,同卵双生子 r rIQIQ=0.81=0.81 c c2 2= =?? B B2 2= =?? IQIQ值中有值中有55%55%的差异来自基因遗传,的差异来自基因遗传,26%26%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 人格:遗传?环境?人格:遗传?环境?w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的特质相关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的特质相关 r rtraittrait= =b b2 2w共同抚养的同卵双生子的特质相关共同抚养的同卵双生子的特质相关 r rtraittrait= =b b2 2+ +c c2 2w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 4444对早期分开抚养(分开时间平均为对早期分开抚养(分开时间平均为3434年)的双生子,年)的双生子, 217217对共同抚养的双生子对共同抚养的双生子 人格问卷测量人格问卷测量 结果:结果:1111个人格测试中个人格测试中c c2 2的平均值只有的平均值只有0.03,0.03,而遗传性的平均而遗传性的平均值值 达达到到0.490.49 结结论:人格特征具有比较强的遗传性论:人格特征具有比较强的遗传性 特殊基因特殊基因5-HTT5-HTT基因基因 复合胺复合胺 焦虑焦虑 运动和情感反应运动和情感反应多巴胺多巴胺 兴奋和痛苦的体验兴奋和痛苦的体验 好奇心(好奇心(D4D4基因)基因) 三、气质研究三、气质研究w气质:先天遗传的行为与情绪活动的特征或倾向性气质:先天遗传的行为与情绪活动的特征或倾向性w气质是广泛起作用的人格倾向而不是具体的人格特质气质是广泛起作用的人格倾向而不是具体的人格特质w一岁左右看出来且保持终生一岁左右看出来且保持终生wEASEAS气质模型:气质模型: 情绪性情绪性(Emotionality)(Emotionality) ((Buss&Plomin, Buss&Plomin, 活动性活动性(Activity)(Activity) 1984,1986) 1984,1986) 交际性交际性(Sociability) (Sociability) EASEAS气质模型气质模型w情绪性:一个人情绪反应的强度情绪性:一个人情绪反应的强度w活动性:一个人的活跃程度活动性:一个人的活跃程度w交际性:一个人与他人交往的倾向性交际性:一个人与他人交往的倾向性气质从哪里来?气质从哪里来?w 来自四个研究的双生子平均相关系数来自四个研究的双生子平均相关系数气气质倾向向同卵双生子同卵双生子异卵双生子异卵双生子情绪性0.630.12活动性0.62-0.13交际性0.53-0.03 气质和人格气质和人格 人格特质是在气质倾向的基础上,与环境相互作人格特质是在气质倾向的基础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用的过程中形成的w气质决定一个人的人格特质的发展方向气质决定一个人的人格特质的发展方向 (气质影响环境)(气质影响环境)Ø孩子的倾向会影响到他的生活环境孩子的倾向会影响到他的生活环境Ø孩子的气质会影响父母、教师对待孩子的方式孩子的气质会影响父母、教师对待孩子的方式w环境影响气质发展成为稳定的人格特质的方式环境影响气质发展成为稳定的人格特质的方式 害羞或抑制性气质害羞或抑制性气质wKagan & Moss(1962)Kagan & Moss(1962)的研究的研究 2 2、、3 3岁测人格特质,岁测人格特质,2020岁时重测岁时重测 结果:有一种特质显示出明显的稳定性,结果:有一种特质显示出明显的稳定性,即害羞或抑制型风格。

      即害羞或抑制型风格 来源:来源:“获得性恐惧获得性恐惧” 遗传遗传w抑制型儿童是自我控制的、温和有礼的抑制型儿童是自我控制的、温和有礼的陌生焦虑陌生焦虑” 害羞儿童害羞儿童 抑制型风格的遗传性抑制型风格的遗传性wReznickReznick等人(等人(19861986)的研究)的研究 2121个月、个月、4 4岁和五岁半时三次测查其抑制型风岁和五岁半时三次测查其抑制型风格格w儿童三次测试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儿童三次测试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w具有过于敏感的神经生理反应倾向具有过于敏感的神经生理反应倾向w但害羞儿童并不意味着注定成为害羞的成人但害羞儿童并不意味着注定成为害羞的成人 5岁半半时的行的行为21个月个月4岁与陌生孩子游戏0.430.76实验室里的活动水平 0.380.27注视实验者0.220.41玩新玩具0.190.35自发蹦跳0.400.32投球的冒险性0.350.25在学校里的社交性0.340.12母亲对其害羞的评价0.550.36 w凯根说:凯根说:““在我看来,大诗人艾略特毫无疑问是一个在我看来,大诗人艾略特毫无疑问是一个害羞的孩子。

      尽管如此,他仍然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害羞的孩子尽管如此,他仍然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 w许多历史名人,如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许多历史名人,如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印度林肯、印度““圣雄圣雄””甘地和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的性格都是不同甘地和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的性格都是不同寻常的内敛寻常的内敛 第三节第三节 人格进化心理学人格进化心理学w进化论的基本原理:遗传变异、自然选择、适进化论的基本原理:遗传变异、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者生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一、进化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进化心理学的基本观点w““过去是了解现在的钥匙过去是了解现在的钥匙””w所有的有机体(包括人)都是适应的产物所有的有机体(包括人)都是适应的产物w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生存与繁殖的问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生存与繁殖的问题题w人的心理机制是演化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人的心理机制是演化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策略w每种心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每种心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w所有的社会行为都是心理机制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有的社会行为都是心理机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的产物 二、进化心理学在人格领域中的运用二、进化心理学在人格领域中的运用w自然选择与心理机制自然选择与心理机制w根据进化论的观点,为了得以生存,物种自身根据进化论的观点,为了得以生存,物种自身会发生相适应的变化。

      会发生相适应的变化w根据进化论的人格理论,人类的心理机制也是根据进化论的人格理论,人类的心理机制也是如此经过自然选择过程,这些心理机制使人如此经过自然选择过程,这些心理机制使人类更有可能生存和繁衍后代例如,对陌生的类更有可能生存和繁衍后代例如,对陌生的天然恐惧、对社会排斥的焦虑、择偶行为天然恐惧、对社会排斥的焦虑、择偶行为w人格特质是进化的结果,具有生存的价值人格特质是进化的结果,具有生存的价值 w大大山雀的个山雀的个性性w((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奈尔斯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奈尔斯·丁格曼斯及其同丁格曼斯及其同事)事) 探索探索 谨慎谨慎哪种个性更易生存?哪种个性更易生存? 焦虑与社会排斥焦虑与社会排斥w焦虑是因为害怕被社会拒绝焦虑是因为害怕被社会拒绝w焦虑是为了满足种的需要而进化而来的焦虑是为了满足种的需要而进化而来的w焦虑几乎在所有的文化中都可以发现,尽管表焦虑几乎在所有的文化中都可以发现,尽管表达的方式不同达的方式不同 择偶行为(择偶行为(BussBuss))w人类求偶的策略是遗传的,也依附于环境的人类求偶的策略是遗传的,也依附于环境的w男性与女性在面对人类进化的时候遇到不同的男性与女性在面对人类进化的时候遇到不同的择偶问题,因此也转化出不同的策略。

      择偶问题,因此也转化出不同的策略w研究:研究:3333个国家个国家1 1万多名被试的择偶偏好万多名被试的择偶偏好 男人要找什么样的女人?男人要找什么样的女人?w漂亮漂亮w皮肤皮肤w身材身材 女人要找什么样的男人女人要找什么样的男人w能挣钱能挣钱w外貌身材外貌身材w有抱负有抱负w责任心强责任心强 w男性男性–更强调未来配偶的生理吸引力和相对年轻w女性女性–更看重未来配偶的经济能力w原因:年轻漂亮和健康的女性具有更强的生殖原因:年轻漂亮和健康的女性具有更强的生殖力,而具有财富和权力的男性更能保证女性在力,而具有财富和权力的男性更能保证女性在怀孕和养育后代过程中所需的资源,这样的男怀孕和养育后代过程中所需的资源,这样的男性或女性更容易繁衍自己的后代性或女性更容易繁衍自己的后代 两两性人格差异的性人格差异的E-SE-S理论理论一、何谓两性人格差异的一、何谓两性人格差异的E-S E-S 理论理论wE-S E-S 理论理论即由男、女两性脑解剖学和脑生理学即由男、女两性脑解剖学和脑生理学的差异而引起的差异而引起““移情移情- -系统性系统性””维度上的人格维度上的人格差异认为男女两性的人格差异,主要体现在差异。

      认为男女两性的人格差异,主要体现在E-SE-S维度上,女性有较强移情性,处于维度上,女性有较强移情性,处于E-SE-S维度维度的的E E端,男性系统性比较强,处于端,男性系统性比较强,处于E-SE-S维度的维度的S S端 二、二、两性人格差异的两性人格差异的E-SE-S理论的理论的科学根据科学根据利用磁共振成像的方法进行两方面的实验利用磁共振成像的方法进行两方面的实验w其中一个实验证明男女性确实在这个维度上存在差其中一个实验证明男女性确实在这个维度上存在差异让一对情侣,其中一方受到一个刺激另一方观异让一对情侣,其中一方受到一个刺激另一方观察,同时记录两个人脑功能成像发现,当男人受察,同时记录两个人脑功能成像发现,当男人受到刺激,女人在旁边观察时其脑成像和男人的脑成到刺激,女人在旁边观察时其脑成像和男人的脑成像一样相反地,男人移情的特性不如女性突出相反地,男人移情的特性不如女性突出w另外一个实验通过磁共振成像发现两性的大脑白质另外一个实验通过磁共振成像发现两性的大脑白质有性别差异女性的大脑皮层的深部白质,即远距有性别差异女性的大脑皮层的深部白质,即远距离的神经纤维比男人发达这就说明大脑皮层的广离的神经纤维比男人发达。

      这就说明大脑皮层的广泛联系密切,这是女人能够对周围环境敏感,而且泛联系密切,这是女人能够对周围环境敏感,而且有共鸣的特性的脑生理基础另外也发现,女性脑有共鸣的特性的脑生理基础另外也发现,女性脑执行语言作业中是两半球双侧激活,执行语言作业中是两半球双侧激活,女性额叶和顶女性额叶和顶叶间,在执行认知作业中发生锁相性变化,叶间,在执行认知作业中发生锁相性变化,证明凉证明凉脑叶间有长距离的功能联系脑叶间有长距离的功能联系 评价评价w开辟了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些新领域开辟了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些新领域w提出了其他理论没有提出的问题,对一些已有提出了其他理论没有提出的问题,对一些已有的心理现象作出了新颖的解释的心理现象作出了新颖的解释w促进了人们对心理和人性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促进了人们对心理和人性问题的深层次思考w过分强调遗传进化的决定作用,对文化在人类过分强调遗传进化的决定作用,对文化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估计不足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估计不足 第四节第四节 人格的神经科学基础人格的神经科学基础w人格的神经结构基础(人格的神经结构基础(p240p240))w人格的神经化学基础(人格的神经化学基础(p241p241)) 第五节第五节 人格生物学理论人格生物学理论w克瑞奇米尔的体型类型说克瑞奇米尔的体型类型说w谢尔顿的气质体型说谢尔顿的气质体型说w伯尔曼的气质激素理论伯尔曼的气质激素理论w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w艾森克人格理论中的生物学观点艾森克人格理论中的生物学观点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