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分层次做好财务分析报告.doc
3页如何分层次做好财务分析报告 为突破制约提升经济活动分析编制水平的瓶颈,提高质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提出应分三个层次做好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编制工作 “全面”:一是做到范围全就是要把全部会计报表以主要生产经历指标完成情况、资产负债、损益、生产经营费用和现金流量这五大报表为核心分类,将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表、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生产经营费用表和现金流量表及其辅助报表全部纳入会计报表分析范围二是做到层次全每个层次的分析主体都要完成对本层次全部报表的比照分析,并将比照结果逐级上报,使各层次的负责人能全面掌握全部会计报表情况 “比照”:一是与实际与预算比二是实际数表内比三是本期与前期(如上月、前几个月、上年比四是同一类型单位比五是不同类型单位比 “显现差异”:一是计算出增减绝对额二是计算出增减相对额三是计算出构造性比例四是计算出趋势变化量和比例五是按照计算结果进展排序,选定差异大的工程作为重点分析的对象计算的结果就是支持分析结论的定量指标 对正向差异要鼓励、奖励,要经历、推广经历,要促使其向好的方向进一步开展;对负向差异要控制、消除,并加以分析,进而防范、转化。
只有显现出差异,分析透差异,控制好差异,才能防止经营大起大落,才能保证企业持续有效和谐开展通过会计报表比照反映出来差异存在是必然的,这就需要按照重要性原那么,根据比照排序结果确定目标,选取差异大、影响大的工程进展重点分析 这一层次的关键在于设计好报表内部、不同报表之间的比照公式这是一项难度不大,但是初始化工作宏大的根底工作,做好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会计报表分析的质量上下要夯实这项根底工作,必须设计一个能够自动选取报表数据、完成比照的软件,并确保其运行可靠,来承担日常的、海量的、简单的比照计算任务,使人力解放出来,专注于重点工作 按常规的分类方法把财务指标分成四类: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开展能力 在财务管理权集中的情况下,不同管理级次的分析主体都要对这四类指标进展分析,所不同的是下级分析的目的在于印证管理行为的科学性,上级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把握和控制因此,在分析时要对所有已确定的财务指标进展计算,计算结果与基准指标相比较,得出相应的结果和判断 对每类指标中的每项指标都要确定一个基准值,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实际指标的偏向要把财务指标计算结果按月计算,连续描述,形成财务指标变化趋势,反映工作成果,预测未来走势。
财务指标计算要按照报表数计算,不宜人为调整有人提出要考虑按现值计价、剔除虚资产、剔除帐面数与实际状况的差异等不客观因素来计算财务指标笔者认为这种做法看似客观,实际上是对会计、财务分析根底的否认,在实务中并不可取因为受个人主观想象合理的因素和管理思路等因素影响时期不同,理解不同必将削弱同一分析指标的可比性 做好前两个层次的分析工作的目的是全面覆盖、显现差异、突出重点,为做好经济活动分析奠定可信的根底,提供分析、决策的抓手;而经济活动分析就是集中分析在经济活动的常规业务中出现的重大差异和非常规业务中的重点工作要集中70%以上的人力、精力、时间关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大差异和重点工作,做到分析透彻,同时提供多种解决方案,供领导决策经济活动分析这个层次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分析报告构造千篇一律、分析内容面面俱到、常规问题长篇大论、重点问题蜻蜓点水的状况,要抓住重点、关注要害、解决关键、务实求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