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范本(2篇).doc
4页职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范本1、目的和依据1.1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____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1.2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职业安全管理工作3、定义3.1职业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3.2职业病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并列入国家公布的职业病____的疾病4、____公司成立职业健康管理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各车间及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组员5、职责5.1职业健康管理领导小组职责:5.2、人力行政部职责:5.3、人力资源部门5.4、各部门职责负责本部门职业健康和职业病预防工作6、职业危害申报制度6.1安管办根据公司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时如实地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接受监督。
6.2申报的主要内容有: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产生职业危害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应急救援设施7、职业防护(防尘、防毒、防噪)管理制度7.1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健康保护权利7.2职业防护(防尘、防毒、防噪)没有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的员工不得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不得从事所禁忌的作业8、办公室建立企业劳动健康档案,并保存工业卫生监测记录职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范本(二)一、应建立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考核制度定期对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向员工公布二、应加强对工艺设备的管理,对易产生泄漏的设备、管线、阀门等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杜绝或减少跑、冒、滴、漏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三、对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现场作业防护,提出整改方案,积极进行治理对严重超标且危害严重又不能及时整改的生产场所,必须停止生产运行,采取补救措施,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四、要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阐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五、要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识、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救急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同时做好定期检查和记录六、生产岗位职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严禁使用不明性能的物料、试剂和仪器设备,严禁用有毒有害溶剂洗手和冲洗作业场所七、加强对检维修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生产装置,在制定停车检修方案时,应有职防人员参与,提出对尘、毒、噪声、射线等的防护措施,确定检维修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范围和要点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装置检维修现场应严格设置防护标志,应有相关人员做好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工作八、要加强检维修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现场冲洗设施完好情况的检查九、对承担检维修的特殊工种(放射、电焊、高空作业等)人员,必要时需____检维修前体检,发现健康状况不适者,应立即通知不得从事该项工作,避免职业伤害十、要加强检维修现场尘毒检测监控工作企业应根据检维修现场情况与职防部门联系检测事宜,随时掌握现场尘毒浓度,及时做好防护工作。
十一、做好检维修后开工前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防护效果鉴定工作,重点对检维修后的放射源防护装置、防尘防毒防噪声卫生设施的整改等情况进行系统检查确认,减少开车运行时的意外职业伤害十二、应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得上岗作业第页共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