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和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5158869
  • 上传时间:2021-10-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7.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和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是 生活,美是客观存在于生活中的合规律的真善内容与和谐形式统一的、丰富独特的令人愉悦 的具体形象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 美情趣,促使学生自觉按照美的要求塑造自己,从而去克服和消除生活中的假丑恶,创造和 增进生活中的真善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应试教 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然传统的教育手段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一是内容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形式单一,常以文字、图片 为主,很难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致使青少年学生对美的感知、鉴别、欣赏能力较差,学生 中美丑不辨,以丑为美的现象屡见不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工程的日益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得到推广, 这就为我们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和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就是试图运用电教媒体,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去感知 美、辨别美、欣赏美,从而引导学生积极追求真善美,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研究内容⑴常规媒体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方面有哪些不足?⑵电教媒体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方面有哪些优势?课题组将从内容到形式,从方 法到效果等诸方面进行深入剖析⑶审美能力包括哪些要素?如何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和发展学生审美能力?(二)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利用图书馆、资料室及互联网查找相关的研究文献,了解前人在这一课 题上有哪些最新的研究成果,积累相关的研究资料,掌握国内外对此课题的研究动态2、 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法、观察法了解学生美学知识、审美能力的现状,进一步明确 课题研究的重点和方向3、 实验研究:以语文学科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为主阵地,同时采用举行课外阅读欣赏 活动、召开主题班会、组织论辩、进行参观以及环境渗透等形式,发动师生广泛参与,充分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三、研究的实施为了提高研究成员的理论修养和科研能力,我们确定了课题组的学习计划,要求每个成 员每学期都要学习一本理论专著,并作》读书笔记;省、市电教馆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和观摩活动,我们都及时安排课题组成员参加三年来,我们着重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方面对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有益的探 讨。

      每学期都有电教研究课,有时还面向全区举行电教观摩课为确保每次研究课均能收到实效,课题组经过研讨,在教学中逐渐形成了 ”电教研究课 操作程序”,对课前设计和课后反思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课前思考:1、本课适宜采用哪些媒体?你为何选择此种媒体? 2、你准备在何 时运用媒体?为何选择此时使用? 3、你期望通过媒体的使用达什么目的?同时发展学生 的何种能力? 4、你准备用何种方法进行效果检测? 5、本课结束后,你要收集哪些资料?(二)课后分析:1、你选择的媒体是否恰当,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2、媒体运用的时机是否恰当,有没有更好的时机? 3、本课的教学目的是否达到?你所期望的学生能力有否 发展?为什么? 4、你使用的检测手段是否有效?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5、你收集的资 料能从哪些方面佐证课题? 6、本研究课对课题研究有哪些贡献(包括经验和教训)?课题组成员上电教实验课都必须对照操作程序认真进行教学设计,使以后的研究课不再 偏离研究方向,为最大限度地取得实验成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举行文学作品欣赏、组织辩论对抗赛、召开主题班会等方面,我们也进行了许 多有益的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四、研究的成果在近三年的课题研究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审美能力,包括唤醒审美意识的对美的 感知能力、形成审美情境的对美的欣赏能力、调动审美经验的对美的鉴别能力和丰富审美心 灵的对美的创造能力。

      这四种能力涉及对美的体验、理解、判断、升华四个层面,落实到每 节研究课上,就应各有侧重,或感知美,或欣赏美,或鉴SU美,或创造美,或相互融合为 此,我们运用电教媒体,利用语文课及各种相关的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积极的探索实 践证明:电教媒体的运用,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唤醒审美意识,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审美教育要给学生以丰富的美感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但对于阅历尚浅 的中学生,有时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很难使他们真正领悟到这种美,运用电教手段, 可以将文字内容诉诸于视觉画面,再配上音乐和有表情的朗读,则可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 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在讲授冰心的散文《小橘灯》时,学生对作者为何将小橘灯作为小姑娘的化身难以理解 冰心逝世以后,恰逢中央电视台播放一组根据冰心作品拍摄的电视散文其中就有《小橘灯》 课题组立即安排实验班学生举行冰心散文赏析活动当学生以多媒体的方式重温这篇散文 时,沉睡的审美意识立即被激活,他们不仅深刻地把握了作品的内涵,而且更真切地感悟到 冰心散文的韵美、景美和情美T立学生写到:真想不到小橘灯在画面中的形象那样逼真, 那么美好。

      在阴沉黑暗的背景烘托下,小橘灯闪烁着的朦胧、橘红的光,正是镇定、勇敢、 乐观的小姑娘的化身,是小姑娘心灵中露出的最灿烂的火花它使人看到光明,受到鼓舞 ”如果没有电教媒体的介入,没有多种媒体的有机整合,就很难想象学生会有如此深刻的理 解在教《听潮》一文时,课题组一位老师剪辑了”海睡”与”海醒”两组媒体资料,配上相应 的音乐,让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心想去感受大海的柔美和壮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运用电教媒体创设审美情境,提高对美的欣赏能力电教媒体在教育中的最大优势就是能集声、文、画于一体,以直观鲜明的图像,生动精 炼的语言,极富感染力的音乐创设一种审美情境,使学生深深地被吸引、被感动,在潜移默 化中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对美的欣赏能力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我们精心策划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整个活动以三首”MTV”为主线:一曲《烛光里的妈妈》拉开了主题班会的序幕,伴随那优 美的旋律,屏幕上那位母亲”倦得不再挺拔的腰身,失去光华的眼睛”,一下子吸引了同学们 的注意力,营造了很好的教育情境随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轻轻响起,屏幕上母子 情深的形象展现,同学们的情绪受到感染,联想受到激发,纷纷上台,讲述自己母亲的动人 故事:有的学生在失去父爱后,母亲含辛茹苦独自挑起抚养儿子的重担;有的学生的继母无 彳散不至关心女儿,继母胜生母……;主题班会上,同学们还用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小 合唱、小品、酉己乐诗朗诵等,回报母亲的恩情,并准备了一份小小的礼物,亲手为母亲戴上 美丽的发夹、别致的胸针,献上精心制作的节日卡片,并在写有”以优异成绩回报伟大母亲” 的粉红布幅上签名,表达报效之志,爱母之情达到高潮。

      活动结束时,随着《懂你》这熟悉的旋律,同学们边欣赏动人的画面,边跟随演员深情 地唱出了自己的心声:”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最后,银幕上打出了如下 字幕:”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母亲是慈祥的、伟大的,母爱是温柔的、深沉的,也是 刻骨铭心的,让我们把^中的歌,深深的爱,献给自己的母亲,献给自己的母校、故乡、祖 国,因为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男中音深情的朗诵,使同学们的感情得到 升华,班会的主题更加深化班会课后,同学们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感受:这是我参加的最难忘的主题班会,它新 颖、生动、直观,深深地打动了我几天来,我心中一直涌动着要努力学习,报答母亲、报 效祖国的激情我要时刻牢记母亲的深恩,用优异的成绩让母亲永远微笑三)运用电教媒体调动审美经验,提高对美的鉴别能力人的审美能力是建立在他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的,丰富的审美经验可以加强美育的效 果当审美主体积极地调动他过去的审美经验时,他对美的感受会更真切,对美的理解会更 深刻电教媒体在帮助学生超越自己旧有的审美经验,提高对美的鉴别能力方面功不可没有一段时间,媒体上连续报道的几则中小学生自杀事件,在一些学生产生极大反响,尤 其是个别差生也流露出消极厌世的思想。

      如何帮助学生珍惜生命,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成 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不久,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讲述了北京一位16岁的女中学生张穆然身患绝症, 顽强学习,笑迎厄运的故事课题组立即抓住这难得的教育机会,举行了一次《珍爱生命, 感悟坚强》的主题活动首先在大屏幕上打出张穆然秀发脱落、依然热爱生活,灿烂彳散笑的 照片,再一起聆听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敬一丹、崔永元对张穆然的深情追忆,学生们立 即被这真实感人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T立初二学生动情地说:”面对这样一位比我们大不 了多少却比我们坚强很多的姐姐,内心深处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感觉16岁,本应在学校、 在家里享受老师与父母的关爱,同学之间的友情,而张穆然却只能面对着白色,与这最冷的 颜色共度16岁的花季图片上正在与同学们谈笑风生的张穆然笑得那么纯真,那么彻底, 那么毫无保留,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这真是一位癌症患者看着这位姐姐笑得这么开心,我 们似乎也想笑,但更多的是想流泪不光是为穆然得了病而流泪,更多的是为了我们的软弱 与不经风霜:考试考4匝了,除了叹惜就是眼泪;手划破了,除了大叫又是眼泪;被师长批评 了,心里承受不住,除了眼泪还是眼泪而穆然呢,死亡在向她一步步逼近,她不能像我们 —样在学校里愉快地学习,尽情地玩耍,但却始终微笑着,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在她面前, 我们自惭形秽了。

      虽然她已离我们而去,但是她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永恒的在人生旅途中, 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应像穆然那样面对挫折,顽强拼博,热爱生命,奋勇向前,让生活 更有意义;那些萌生乎肖极厌世思想的学生,也在昭交鉴别中提高了认识,表示要像张穆然那 样热爱生活,让生命的每一天都发出应有的光和热课题组成员还运用辩论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学生明确是非,分辨美丑,提高 对美的鉴别能力四)运用电教媒体丰富审美心灵,提高对美的创造能力美育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人的审美心灵的丰富多样性,电教媒体以其特有的优 势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获取大量美的信息,电教媒体的运用,使学生在美的形象的 不断熏陶中,丰富审美心灵,提高对美的创造能力在教《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老师了解到学生不熟悉周总理的生平事迹,很 难体会当时的人们对周总理难以割舍的情怀,便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用一组图片和录像, 形象地再现了周总理的伟大生平和当年首都人民冒着凛冽寒风,伫立十里长街挥泪送总理的 动人场面,立即弓I起学生情感的强烈共鸣,为课文的学习和理解作了很好的铺垫讲析结束 后,伴随着《绣金匾》: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的音乐声,大屏幕上出现在旭日东 升的背景下,周总理微笑着向我们走来的画面,学生的情感立即得到共鸣,周总理永远和人 民在一起的主题也得到深刻体现。

      这时,老师又及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从诗中任选一节, 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逼真的语言将画面描绘出来,以显示其创造美的功力由于电教媒体 的激发,学生们对诗歌表现的意境有了准确的把握,并为周总理的伟大人格所震撼,所折服, 因此,写作时非常投入写出的作文不仅感情真挚,而且文笔优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电教媒体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对美的感知、欣赏、鉴别、创造能力四个层面,正日益发挥 着其特有的功能但媒体教育效果的发挥,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运用只有根据教材与学生的 实际,精心选择媒体,适时呈现媒体,并围绕主题巧妙设计,启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教翔口活 动,才能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五、问题与思考L毫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