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docx
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进展框架评介 王群 (美国布鲁明顿印第安纳大学) 埃莉诺 奥斯特罗姆由于在“经济治理、尤其是在公共资源治理方面”的卓越付出,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202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她颠覆了公共财产只有交由中央权威机构管理或完全私有化后才能有效管理的传统观念,证明使用者自主治理的公共池塘资源可以通过合理的制度安置去的优于人们从前根据标准理论所预料的结果与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息息相关的制度分析与进展框架 从1982年起就一向是奥斯特罗姆的研究重点之一它致力于解释包括应用规矩在内的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中的政策后果,为资源使用者供给一套能够巩固信任与合作的制度设计方案及标准,并且用来评估、改善现行的制度安置经过30多年的不断完善,制度分析与进展框架如今已成为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的“操作指南”本文从理论和时间两方面介绍制度分析与进展框架的最新进展 一、 理论根基 奥斯特罗姆认为,制度分析与进展框架有着多重渊源,它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交易本金经济学、非合作博弈论中都可以找到理论依据,是综合了多重学科的一组分析框架。
它既可以用来研究静态制度安置,也可以用来研究新规矩和新技术不断展现的动态制度安置;它将人们的经济行为分解成若干相互关联、牵制的组成片面,使我们既可以对概括问题举行细致的分析,又可以将各种问题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奥斯特罗姆通过制度分析与进展框架向我们说明,对资源退化等问题的研究不理应仅限于相关的自然属性,例如土壤、动植物种类、降水;资源所在社区的特点、管理体系、产权、用以模范个体之间关系的应用规矩等社会因素和自然属性一样重要一个完整的制度分析与进展框架包括7组主要变量(图1) 奥斯特罗姆认为,由于这7组变量普遍存在于公共池塘资源以及市场、立法等多种情形下,制度分析与进展框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解释力,甚至可以让我们摆脱路径凭借难题对一个制度举行分析时,我们既可以从自然物质条件、共同体属性和应用规矩这三组外生变量入手,也可以从行动舞台或者结果入手然而无论从何入手,首要任务都是确认一个概念单位,即所谓的行动舞台(Ostrom,1999)行动舞台是指一个广泛存在于公司、市场、地方、国家、国际等各种和各级事务中间的社会空间,此空间内的个体由于利益冲突而相互斗争概括讲,行动舞台由行动情境和行动者两组变量组成。
运用制度分析与进展框架的关键就是搞领会行动舞台中行动情境和行动者在外生变量影响下的相互作用及其产生的结果对两者的反作用同时,这种反作用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外生变量和行动舞台也就是说,行动舞台既是一个自变量,又是一个因变量(Ostrom,2022)行动情境是行动舞台的核心,抉择着个体在整个制度框架中如何通过行为把外生变量和结果连接起来 二、 行动情境 奥斯特罗姆将行动情境定义为直接影响作为研究对象的行为过程的布局它能够分析一种制度对人的行为及其结果的影响,并识别和限定一种制度同其他制度的不同点行动者是指处于行动情境中的个体(Ostrom,2022)分析者通过对于行动者的偏好、信息处理才能、选择标准、资源占有程度及决策机制等假设,构建一个行动者模型,并由此揣测其行为及相应结果在2022年末的诺贝尔讲座中,奥斯特罗姆省略了框架中的行动舞台和行动者,只留存了行动情境这种简化说明,行动情境是屹立于行动舞台空间中的立体布局,行动者是行动情境的一片面 当运用制度分析与进展框架解释个体行为时,假设行为对比简朴或者行动者掌管相关变量的完全信息,假设个体拥有无限计算才能和净收益最大化的博弈论及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相对有效。
然而,假设行动情境繁杂且不确定,那么选择有限理性的假设来取代上述极端化的假设如何理解个体在这种处境下的行为取舍呢?奥斯特罗姆通过细致查看,将众多繁杂、抽象的影响因子归纳为7组变量 1、参与者集合参与者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承受某种身份且具有决策才能的实体参与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复合个体,如国家、城市、公司、非政府组织在行动情境中,这些复合个体均被看作等同于个人的个体参与者具有三个重要属性:(1)参与者数量;(2)他们是以单独个体还是以复合个体的方式展现,如在不可怜况下一户家庭的各个成员可以背看作不同个体或一个复合个体;(3)其他如年龄、受教导成都、性别等个别属性奥斯特罗姆越来越多的用“参与者”代替框架中的“行动者”(Ostrom,2022;Ostrom,2022)这报告我们,“行动者”其实就是采取行动的参与者,不确定非得独立出来 2、参与者的身份法官、立法者、买家、卖家、警察等是参与者行为选择的载体在行动情境中,参与者可能有不同或一致的身份,也可能有多重身份;但整体来讲,身份的数量通常小于参与者的数量身份变量将参与者和容许的行为集合相连接,也就是说,一个参与者可以选择的行为完全基于其身份,与独立于行动情境布局之外的人品、天性等特征无关。
3、容许的行为集合及其与结果的关联在决策的各个阶段,承受某种身份的参与者务必要从众多容许的行为中做出选择在有些处境下,个体的一系列行为或者众多个体的共同行为才能导致预期结果或者片面预期结果这里所说的结果,务必是事物在行为的作用下产生、消散或者程度、数量的变更结果,需要留神的是,在外生变量的影响下,行为与结果的关联存在确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4、与个体行为相关联的潜在结果在行动情境中,潜在结果由三片面组成:(1)由参与者的一连串行为引起的物理结果;(2)由偿付规矩抉择的和行动相关的物质回报和支出; (3)参与者对物理结果和物质收支的综合评估这里假设参与者能够自主的抉择是否去变更某一特定结果,即参与者可以依自己的意愿选择行为分析者也可以把非预期结果同其他结果一起举行分析,例如,生产型公司排污时往往并不了解其行为所产生的全部物理结果 5、每个参与者对决策的操纵才能参与者对结果操纵才能不宜,可以是十足操纵和零操纵之间任何一种处境在行动情景内,个体的“势力”等于机遇价值(在结果中占的比重)与对决策的操纵力的劳绩所以假设机遇价值分外小,个体即使对决策过程有十足的操纵权,也只能拥有较小的势力。
机遇价值和操纵力不确定在参与者之间平均调配,个体一般处境下 享有不同程度的势力 6、参与者可得到的关于行动情境布局的信息参与者有可能获取完全信息,也有可能获取不完全信息假设参与者获取完全信息,那么,他将掌管行动情境布局的全部信息,包括参与者数量、身份类型、潜在结果等假设个体还知道全体其他个体索要采取的行动,那么他掌管了完备信息当信息不完全时,谁在决策过程中的某一节点掌管哪些信息成为问题的关键当一个基于众多个体联合行动而导致的结果难以估量时,投机心绪便开头滋生一些个体通过推卸责任和坑骗,在牺牲别人利益的根基上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这种情形进而加重了不完全信息所带来的困难 7、收益和本金收益和本金是行为及其结果的鼓舞和阻碍因素任何一个结果都与确定的收益和本金相关收益是指某结果产生的经济回报,本金或支出是指包括税费、罚金等在内的为实现某一结果而产生的费用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收支的内在价值因人而异,即使两个个体通过想通的行为引发一致的结果和收支,他们队这种收支的内在价值仍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奥斯特罗姆认为,除了这7组变量以外,一个行动情境是一次性还是重复性的互动布局也有确定重要性,由于它们可能会导致个体行为的变更。
例如,实践证明,个体即使一开头不合作,但在不断重复的行动情境中,也很可能会采取有条件的合作策略(Ostrom,2022;Ostrom,2022)那么,这7组变量怎样在行动情境内联合运作呢? 我们看到,在行动情境内部布局中(图二),参与者务必以确定的相关身份参与到决策 过程中,其所采取的行动也务必符合其身份且被行动情境所许可假设一个个体没有被赋予任何身份,他的行为集合将是一个空集,他也就无从真正参与决策过程也就是说,此个体存在于行动情境之外,其所作所为不对决策和结果产生影响无论完全与否,行动情境都务必供给给参与者确定的关于情境布局的公共信息,而且这种信息能让参与者预见他的行为可能会导致的结果对决策过程的操纵力会对参与者的行动极其地位产生影响,这说明现实中的“下级”在行动情境中可能比“上级”更具势力奥斯特罗姆把资源的物理变化看作是行动造成的外观现象——其带给参与者的收支状况的改善才是根本目的她还指出,在解析行动情境时,我们必须假设作为参与者行为依据的变量都已经给定,并且其布局在短期内不会变化;假设我们在分析参与者的行为和结果时引进境外变量,分析结果往往不成靠(Ostrom,2022). 在一个封闭式社会里,个体在操作层面不能变更任何层次的规矩,他们只是在所属的行动情境内探究而非变更所属的或其他的行动情境的布局。
然而在一个开放式的社会里,个体可以通过或深或浅的变更规矩来实现行动情境内部布局的变更(Ostrom,1999)规矩在制度分析与进展框架中是直接影响行动情境的最具“操作性”的一组外生变量那么如何对这些规矩举行分类呢?它们又是如何作用于行动情境的呢? 三、 应用规矩 奥斯特罗姆认为,制度是用来约束人们在重复性境况下的决策过程中的行为规矩、模范和策略,进一步讲,规矩是参与者普遍认可的对何种行为和结果是被要求、遏止和许可的具有可执行力的描述(Ostrom,1994)应用规矩通常是在不断重复的行动情境内的个体为了改善结果而有意识的改动情境布局的过程中产生的,所以不确定非得以文字为载体,也不确定务必来源于正式的法律程序,但规矩的语言应当相对明显,制止参与者在理解上存在分歧(Ostrom,2022)在行动情境中,规矩可以被看作是在某一特定环境中如何建立行动情境的指令、参与者所认可的架构行动情境的策略,或是人们鉴于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联而努力维持情境秩序和可预见性的努力总之,规矩在行动情境中处于核心地位奥斯特罗姆把规矩分为7类 1、身份规矩身份规矩规定身份的种类和数量,把参与者和容许的行为联系起来。
根据身份规矩的概括要求,承受某种身份的参与者的数量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不确定的,可以有上限或下限假设身份规矩没有明确每个身份所能容纳的参与者数量,此数量那么由产品类型、社区特点等能够影响参与者数量、特点和进入、退出的难易程度以及边界规矩在不 断应用中积累的阅历共同确定身份之间的关系,通常由身份规矩和边界规矩共同确定 2、边界规矩边界规矩确立了个体取得或者脱离某种身份的程序、标准、要求和费用,任何个体一旦失去身份,就算是离开了行动情境边界规矩可以是一种“邀请”,即具有特定身份的参与者可以邀请其他参与者并确定他们的身份;边界规矩也可以是一种“竞争”,即个体通过考试、竞拍等方式取得某种身份假设个体非自愿的进入某一行动情境并被强加某种身份,这种边界规矩就具有强制性,例如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而且这种个体通常不能自主退出边界规矩可以允许一个参与者拥有多重身份,要求他和其他参与者共享一个身份,或者遏止他取得某个身份同时,参与者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3、选择规矩选择规矩规定附属于身份的行为集合,包括“务必、可以、不成以 ”,此集合不仅与身份属性相关,也与之前此个体或其他个体采取的行为选择相关,也与之前此个体或其他个体采取的行为选择相关。
扩大或者减小可选行为的集合会影响到个体的根本权利、责任、自主程度这说明,选择规矩可以变更附属于身份的权力,从而变更行动情境所容纳的权力总和与权力调配 4、聚合规矩聚合规矩抉择了处于某一身份状态的个体对结果的操纵力聚合规矩大致可以分为三。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