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46].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50529758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2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池玲祥教学目标:1.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3.通过速读、跳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弄清说明的层次和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4.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重点: 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和写法特点难点: 阅读较长文章,把握说明的层次学法: 速读法、跳读法、“巧妙裁剪”法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陶世龙:关于岩石岩石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沉积岩分为沙石岩和泥石岩,砾岩是沙石岩的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鹅卵石,和今天我们见到的雨花石,都是砾岩的一种砾岩体积较大,内部有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质地较硬,称为“砾”;在“砾”和“砾”之间,有质地较细较软的岩石它们紧挨在一起,形态有点像公园里的鹅卵石小道当砾岩中较细较软的部分松动,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就脱离开来,经过长期的水流搬运、冲击,被不断地磨圆,最后沉积在河床的底部二、自主学习:1.这篇课文中有一些字词我们接触较少,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这些字词中加点字的读音(齐读):踪迹(zōnɡ)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  帷幕(wéi)龟裂(jūn)  刨刮(bào)  楔形文字(xiē)2.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并用笔勾画出重要环节。

      3.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5.完成下列填空题,说说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脚印的从(“死”的石头上)可以看出地壳的活动;(石头的颜色不同)可以说明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化石)可以帮助认识地球生物的演化过程6.小结:了解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对现实生活也是有意义的,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探寻它们,进而为人类造福三、合作交流1.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色?本文标题便很新奇,把“岩石”比作是“时间的脚印”时间在不断流逝、不断前进,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把时间比作脚印,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读者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2.课文主要介绍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先引用高士其的话?讨论明确:课文引用高士其的话开头,把时间拟人化,一方面与课题照应,另一方面,通过引用,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实际生活,吸引读者3.第4自然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偏离主旨?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

      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找出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分析它们承启了哪些内容?第5、7、18、22、24、27自然段:5.根据承上启下的段落,分析课文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6.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第22~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①地壳的活动;②气候的变化;③古代生物的状况;④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⑤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7.阅读第28~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人类是怎样根据化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8.作者在文中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9.品味说明语言(1)“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这一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说明方法是列数字。

      加点词语不能去掉,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到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2)“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地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四、总结拓展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1.层次清楚,过渡自然2.拟人手法,生动有趣五:课后练习1、选择加点词语的正确解释:C、B、D、D 2、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1)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就要经受住各种困难经受)(2)好大的雪呀!很快就覆盖了大地覆盖)(3)他的胳膊受伤了,渗出了很多鲜血渗)(4)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我们就要毕业了转眼)(5)这次你就放弃吧,以后有的是这样的机会放弃) 3、根据课文选择答案:B、C、C、C、C、D。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