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代、辽、宋、夏、金的社会经济.doc
6页第 12 课 五代、辽、宋、夏、金的社会经济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自五代起,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两宋时,水稻向北方推广,棉花向长江流域扩展棉纺织业在南宋后期兴起制瓷业的发展和著名瓷窑煤的大量开采造船业的发达东京和临安商业的繁荣北宋前期交子的出现海外贸易的兴盛和著名的外贸港口二、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自五代起南方农业生产逐渐超过北方给宋朝以重大影响的史实,培养学生从具体的社会经济状况出发,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1.认识到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南北农作物品种的交流五代以来,南方社会秩序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2.认识到宋朝时,我国的制瓷业、采矿业、造船业等手工业都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商业繁荣,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海上贸易国家,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些成就值得我们引以自豪教学要点一、农业生产的新气象1.自五代起南方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2.北宋时水稻在淮河、黄河流域推广3.南宋后期棉花种植从两广和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4.辽、金时东北地区的农业开发二、蓬勃兴旺的手工业1.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2.誉满中外的宋瓷3.煤的大量开采4.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造船业三、繁荣的商业和城市1.东京和临安商业的繁荣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四、海外贸易的兴盛1.宋、金、辽时期海外贸易的兴盛2.泉州、广州、明州三大外贸港口和市舶司教学要求和建议一、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制瓷业和造船业的大发展,东京、交子和海外贸易的发展难点是头绪多,要求条理清楚,既突出重点,也要照顾全面二、隋唐是我国封建经济的繁荣时期,五代、辽、宋、夏、金继续保持和发展了这一繁荣局面教师可先让学生回顾隋唐经济发展盛况,然后用课本上的提示一段,导入新课本课应明确讲明五代、辽、宋、夏、金社会经济中出现的若干新特点,以及取得的显著成就,使学生能对“五代辽宋夏金是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这一结论,有一个比较具体而深刻的认识三、五代辽宋夏金是几个政权并立的时期,这一时期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趋势,主要是通过宋朝的社会经济体现出来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与之并存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各自的范围内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在重点讲述宋朝社会经济发展时,也应对少数民族政权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作些必要的介绍四、“农业生产的新气象”一目,应明确说明南北方农作物的交流和经济作物的普遍种植,是宋朝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特点其中,水稻、棉花的大力种植应侧重讲1.自五代起,我国南方农业生产水平开始超过了北方我国南方经济自西晋末年起开始呈上升趋势,经过南朝和隋唐,到了五代时开始超过了北方从此,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开始移到了南方。
经济重心的这一转移,对以后各朝代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宋只是大体统一了黄河流域和我国南方,南宋更只是偏安东南一隅,但是宋朝的社会经济仍能继续发展,这主要就在于“国家根本,仰给东南”2.宋朝时水稻种植的大力推广北宋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便利了南北方农作物品种的交流水稻种植的大力推广,是南北农作物交流中最重要的事我国通常以秦岭和淮河作为南方与北方的天然分界线北宋时,水稻的种植已从江南扩展到淮河和黄河流域这期间,劳动人民进行过反复的试验,宋政府着力推广占城稻也起了良好的作用占城稻生长期短,抗旱力强,并且“不择地而生”,适于在南、北方普遍种植讲到此处,可让学生看课本上的《宋代〈耕获图〉》,但不作要求3.棉花的普遍种植北宋时,棉花的栽培还限于两广和福建南宋后期,棉花的种植已迅速扩展到长江流域据文献记载,当时南方种的是木棉,植株高达七、八尺,结桃多,产量高,有“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之说我国古代种植的棉花,有木本,草本两种关于它们传入的时间、地区及各自名称等情况,比较复杂,教师不必涉及,只概括地提棉花种植即可4.辽、金政权对农业开发的贡献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关于辽、金时东北农业开发的小字,使学生能对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的农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讲完“农业生产的新气象”一目后,可向学生提问:“宋朝农业有什么特色?”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重视五、“蓬勃兴旺的手工业”一目,需讲明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南方丝织业水平超过北方,棉纺织业于南宋后期迅速兴起,宋瓷誉满中外,煤得到大量开采,造船业居世界最先进水平1.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不论在数量上,还是技术上,都已超过了北方南方形成了两浙和四川两个丝织业中心棉纺织业是南宋后期在南方兴起的一个新兴的手工业部门南宋以前,纺织原料主要是丝、麻所谓布,也是指麻布南宋时,随着棉花种植的扩大,南方人民发明了一套擀、弹、纺、织的棉纺织工具,用棉花纺纱织布教师要指导学生观看课本图画《宋人 〈纺车图〉》正因为棉纺织业是刚刚兴起的手工业部门,因此南宋时棉布在我国内地居民的衣着材料中还不占主要地位,直到明朝时棉布才成为广大劳动人民的主要衣料宋朝制瓷业的规模和工艺水平大大超过了前代目前,在全国 130 个县中发现 1000多处宋代瓷窑,其中重要的有三十多处定窑、钧窑、哥窑等和景德镇窑,是诸窑中负有盛名的教师可以根据下列图表,对各个名窑的瓷器种类和特点作一些介绍:窑 名 地点 瓷器的主要种类和特点定 窑 河北 白瓷,色泽晶莹洁白、造型工巧哥 窑 浙江 青瓷,烧出裂纹,美感别致景 德 镇 江西 青白瓷,质地细腻,色泽莹润此表不作要求,教师也可不用此表。
《宋代小孩持荷叶瓷枕》是北宋景德镇烧制的一件略带青色的白瓷器,是宋瓷中的珍品,应指导学生观看课本上的这幅彩图教师还应适当地介绍一下辽、金境内北方少数民族对制瓷业所做的贡献这部分内容不必扩充,只需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关于辽瓷和金瓷的小字部分,并观看辽瓷和金瓷的图画2.采煤业北宋年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各种金属需要量不断增加,促进了金属采矿业的显著发展煤的大量开采,更加引人注目今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均有开采山西一部分农民已转变为采煤为生的工人煤不仅大量用于金属冶炼业,还广泛用于普通居民的生活,成为某些地区如东京开封居民的主要燃料3.造船业为了满足漕运和海外贸易的需要,宋朝的造船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型造船场遍布各地,宋太宗至道末年(997 年),各州造船总数达 3337 只,可见当时造船业规模之宏大船的种类也很多有军队用的战船(图画《北宋的战船》),也有官府运粮的漕船有内河用的江船,也有远洋用的海船广州、泉州、明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南宋时,沿海地区制造出了世界罕见的大海船课文的小字叙述了泉州湾出土的大海船就是一个例证,教师可让学生阅读,以加深印象宋朝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可说是首屈一指。
讲完“蓬勃兴旺的手工业”一目,可向学生提问“宋朝时手工业的蓬勃兴旺表现在哪些方面?” 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重视,但不必立即回答,可在本课文全部讲完后作小结时,再由师生共同归纳六、“繁荣的商业和城市”一目,重点是讲宋朝都城的特点和交子城市的发展和纸币──交子的出现,都是商业繁荣的结果和具体反映1.两宋都市的繁华这先后分别集中地体现在东京和临安这两座都市上两座都城在城市的布局、经商的方式、都市生活的面貌等方面,都比前代都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可以用唐都长安和北宋都城东京进行比较为了便于比较和进行具体的讲述,教师最好准备好一张 《唐朝的长安城》 和一张《北宋的东京城布局》的放大地图,以供课堂上使用讲解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①北宋东京的人口,大大超过了唐代长安唐都长安到底有多少人口,历史上缺乏确切的记载数字,但宋都东京的人口大大超过了它则是毫无疑义的据《宋史·王安石传》记载,东京居民有 20 万户,按每户 5 口计算,约有 100 多万人加上一大批没有户口的“游手浮浪”,以及官府机构和几十万军队,人口更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②北宋东京打破了“坊”、“市”界限,改变了前代都城的城市布局唐都长安有严格的“ 坊”、“市”制度,将居民居住区与商业活动区严格区别开,商业活动限于东市和西市,街面和坊内禁止经商。
北宋都城东京的居民已面街而居,在街上开设店铺,出现了工商与居民杂处的局面以后,随着店铺的日益增加,形成了若干条商业街,商业街成为主要的贸易场所,终于取代了昔日的市课本地图《北宋的东京城布局》和图画《清明上河图 》中东京的店铺和酒楼,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观看③北宋东京出现了夜市和早市,打破了前代都城对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唐都长安实行宵禁,只有白昼市场,而且时间仅限于下午半天宋都东京已经取消了宵禁,不仅白天市场的时间大为延长,而且新出现了夜市和早市夜市从入夜开始,多设在酒楼、饭店、香药铺、茶馆、商店等比较密集的街区,至三更鼓罢结束而闹市区,则通宵不绝接着,早市又开始了,有卖粥饭点心的,也有卖洗脸水的,主要为入城卖货的农民和上朝的吏胥服务,天亮时即散随着清晨的到来,一天的买卖又开始了东京的商业活动,真可谓是一天一夜时时都有市④北宋东京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东京有数十个称作“瓦子”的娱乐场所,这些场所,有演戏的,说书的,还有表演杂技、摔跤、踢的,吸引着大批观众瓦子不仅是娱乐场所,也是买卖生意兴隆的地方课文中关于东京商业具体情况的小字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东京商业繁华景象的感性认识,不要求掌握。
南宋都城临安的许多特点与北宋都城东京相同对这些共同的特点,只需点到,不必再赘述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但要求学生记忆的东西并不多,只需要记住交子出现的时间、地区以及在世界货币史上的地位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应充分利用课文小字部分提供的材料,着重讲清楚:交子是铁钱不便于流通的产物五代末年,包括四川在内的江南地区已开始发行铁钱,与铜钱兼用北宋初年,宋政府曾一度设法把铁钱淘汰但是,由于北宋小农经济日益卷入商品交换关系,不久出现了铜钱铸造额不能满足商品交换的情况,于是北宋政府不得不重新使用铁钱,并强行划定四川等某些地区为铁钱流通区域四川在唐末五代时期,割据自守,战祸较少,社会经济未受严重破坏入宋以后,四川和外界的藩篱被消除,贸易更加繁荣,而交换媒介却反而只许用铁钱铁钱与铜钱轻重大小相等,但需 10 枚才能抵 1 枚市罗一匹,为钱两万”铁钱两万文重 130 斤也就是说“在四川买一匹罗,要付 130 斤重的铁钱”铁钱如此不便,于是一种既轻便而又易得原料的纸币 ──交子就应运而生了课本上《北宋纸币铜版拓片》一图要指导学生观看七、“海外贸易的兴盛”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其中宋朝三大港口、市舶司的设立和中国输出的两种主要商品更为重要。
这部分内容,应讲清两个大问题,即辽、宋、金时期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和海外贸易兴盛的情况,其中以第二个问题为重点1.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这部分内容,教师应联系本课前后讲到的知识,加以归纳总结,向学生点明以下几点: ①宋朝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商品,为海外贸易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宋朝掌握了高度发达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不仅能造坚固巨大的海船,而且使用先进的指南针导航③宋朝政府采取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课本上竖排的宋高宗话,表明当时的朝廷深知发展海外贸易的好处,故而对海外贸易采取鼓励的政策2.辽、宋、金时海外贸易的范围东起日本和朝鲜半岛,南到南洋各国,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都有中国海船抵达,而上述亚非地区许多国家的商船也常来中国港口停泊3.重要外贸港口和市舶司的设立最著名的有泉州、广州、明州三大港泉州超过广州成为中国海外贸易的第一大港,始于南宋末年,后来元朝时达到了极盛它们都是当时世界闻名的大商港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唐朝曾在广州设立了市舶使北宋先后在广州、明州、杭州、泉州等九处设立了市舶司市舶司的职能有:(1)检查进出海港的所有中外船舶,以防非法物资进口及铜币外流2)征收进口税,将征税所得货物上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