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练习卷.docx
8页2021-2022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练习卷其他知识清单: 一、古诗对照理解暮江吟①(唐) 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②半江红可怜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④月似弓题①西林②壁(宋)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③身在此山中雪 梅(宋) 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①,骚人②阁③笔费评章④梅须逊⑤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译文:夕阳的余晖照在江面上,江面上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青绿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最可爱的是九月初三之夜,那露水就像一粒粒珍珠,那新月就像一张精巧的弓译文: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就成了耸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诗人难写评议的文章而放下了笔若论洁白,梅花比不上雪花,若论清香,雪花却输给了梅花注释)①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②瑟瑟: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③可怜:可爱④真珠:这里指珍珠注释)①题:书写,题写②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脚下③缘:因为注释)①降:服输②骚人:诗人。
③阁:同“搁”,放下④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⑤逊:不及;比不上 二、考点背记清单1.会认字暮(mù)江吟 瑟(sè)瑟 缘(yuán) 未肯降(xiáng)骚(sāo)人 逊(xùn) 输(shū)2.会写字暮mù(日暮)(迟暮) 吟yín(吟咏)(吟唱) 题tí(题写)(问题)侧cè(侧面)(侧重) 峰fēng(山峰)(高峰) 庐lú(庐山)(茅庐)缘yuán(缘由)(缘分) 降xiáng(投降)(降服) 费fèi(费事)(浪费)须xū(必须)(胡须) 逊xùn(逊色)(出言不逊) 输shū(输赢)(认输)3.易读错字吟咏(yín√ yíng) 投降(xiáng√ jiàng) 骚人(sāo√ shāo)4.重点句品析(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露珠比作珍珠,不仅形象地写出了其圆润的外形,还写出了在新月的照射下其闪烁的光泽把月亮比作弯弓,说明诗人从黄昏一直观察到月上露下,蕴含了诗人对美丽秋景的热爱之情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这两句诗是因果倒装句,先写诗人没有真正看清庐山真正的面目,再写原因,是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这告诉我们,要想看清事物,就要从各个角度全面地观察、分析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这两句在对比中把雪花和梅花的长处和短处写了出来:梅不如雪白,雪不如梅香这也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学会取人之长,补已之短5.古诗对比赏析(1)相同点:这三首诗都是观察景物的古诗2)不同点: 《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观察的景物不同残阳、江水、月、露珠庐山雪花和梅花由观察而得到的启示表达的感)不同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告诉我们,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间题,要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主题拓展描写梅花的古诗词1.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3.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4.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 【答案】略【解析】略书写读拼音,写词语xùn sè fèi jìn yuán gù cè miàn bì xū yín sòng 【答案】逊色 费劲 缘故 侧面 必须 吟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费”“逊”“诵”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信息匹配选字组词暮 慕 幕夜(______) 日(______) 爱(______)峰 锋 蜂蜜(______) (______)利 山(______)提 题 堤(______)目 (______)岸 (______)倡【答案】幕 暮 慕 蜂 锋 峰 题 堤 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 ① 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 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 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 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 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 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 部首相同,位置不同选择题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可怜九月初三夜( )A.可爱 B.怜悯 C.可惜【2】题西林壁( )A.题目 B.书写,题写 C.品评,评论【3】只缘身在此山中( )A.顺着 B.因为 C.因缘,机遇【4】梅雪争春未肯降( )A.服输 B.降服 C.投降【答案】【1】A【2】B【3】B【4】A【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要结合整句诗的内容进行分析,在本句话中,“可怜九月初三夜”这句话的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
所以“可怜”的意思是可爱2】在本句话中,“题西林壁”的意思是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所以“题”的意思是书写,题写3】在本句话中,“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所以“缘”的意思是因为4】在本句话中,“梅雪争春未肯降”的意思是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所以“降”的意思是服输语言表达按要求完成练习1.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根据诗句写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夕阳西下,一道余晖铺在江水之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青绿色,一半呈现出殷红色根据画面写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梅与雪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这可难坏了诗人,难以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诗句的理解,仔细分析诗歌的内容,结合诗句以及原诗内容进行分析即可1)“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出自卢梅坡《雪梅·其一》,全诗内容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意思是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2)本句翻译出自白居易《暮江吟》,全诗内容上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填空题《题西林壁》——写景明理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角度观察了庐山2.诗人认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诗中原句)3.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中哪两句诗说明了这个道理并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后两句给我们的启发是(______)A.对于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
B.对于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于复杂的事物,既要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答案】正面 侧面 远处 近处 高处 低处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分析和理解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即可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分析和理解,结合首句诗歌含义,可以得出诗人从正面、侧面、远处、近处、高处、低处这几个角度观察了庐山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诗人认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只缘身在此山中”3)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分析,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诗中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道理的诗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4)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分析,结合诗歌内容可以得出诗歌后两句给我们的启发是对于复杂的事物,既要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填空题《雪梅》——雪梅争春1.“梅雪争春未肯降”一句生动地写出了梅雪的情态与这句诗运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A.飞流直下三千尺 B.落红不是无情物 C.二月春风似剪刀2.在诗人的笔下,雪和梅各有千秋雪的____________胜过梅,而梅的____________胜过雪3.这首诗诗人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答案】B 白 香 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取长补短,才是正确的做法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歌赋的分析和理解,结合题干的要求进行理解即可1)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仔细分析例句,“梅雪争春未肯降”这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中的争字、降字都是人的特质,运用到梅雪就是拟人句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所以同样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是B项,是赋予花以人的动作感情A选项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C选项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二月春风比作剪刀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诗歌的内容,可以得出,在诗人的笔下“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此句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雪和梅各有千秋雪的白胜过梅,而梅的香胜过雪3)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中心思想的分析和理解,这首诗的主旨是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诗人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取长补短,才是正确的做法填空题主题积累(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