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五失血性休克及微循环观察.doc
3页实验五 失血性休克及微循环观察休克是由于急性循环障碍使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以致各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发生严重障碍的一个全身性病理过程休克的微循环学说,认为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休克都可导致微循环障碍,休克发病的关键不在于血压,而在于血流,因而提出在改善微循环、保证组织有效灌流的基础上采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休克 本实验通过复制失血性休克, 观察休克过程中机体的变化, 通过实验了解抢救休克的治疗原则实验目的】1. 学习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2. 观察在失血性休克后,动脉血压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加深对休克各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的理解和认识3. 观察实验兔在休克后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分析其发生机制4. 通过输液治疗,了解输血输液是治疗休克的一项重要措施实验动物】 家兔【药品与器材】兔手术台,压力换能器,呼吸流量换能器,医学图象分析系统,恒温灌流盒,哺乳动物手术器械1 套,静脉输液及中心静脉压测量装置1 套,连接放血、储血装置1 套,膀胱插管及计滴器装置1 套;注射器数支,试管 2 支,小烧杯 1 个,线绳(黑色、白色粗线 )若干3%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0.3%肝素,台氏液。
实验步骤与观察】一.动物准备和手术1. 动物称重,麻醉,固定正确捉拿家兔 1 只,称重,耳缘静脉缓慢注射 3%戊巴比妥钠 1ml/kg 使动物麻醉,麻醉成功标准:四肢肌紧张减低,角膜反射消失,呼吸深而平稳将家兔仰卧于兔手术台上,固定四肢及头部2.颈部手术剪去颈部正中的被毛,作长约 5~7cm 的正中切口,钝性分离皮下组织颈部手术分离气管、右侧颈外静脉、左侧颈总动脉依次进行:(1)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的一侧侧管连接呼吸流量换能器,记录呼吸1 / 3.(2)颈外静脉插管 目的是:①建立静脉输液或给药途径;②测量中心静脉压,当插管接近右心房,可见液面随呼吸而波动插管完成后,慢速点滴生理盐水( 5~10 滴 /min) ,以保持插管的通畅以及维持尿的生成3)左侧颈总动脉插管 通过 “三通 ”连接血压传感器和放血用储血瓶3.下腹部手术 膀胱插管4.全身血液肝素化 耳缘静注射肝素( 625u/ml) ,剂量为 1ml/kg ,此后每隔 1h 注射 1ml 维持5.连接生物信号系统, 1 通道测量血压连接动脉插管压力换能器、 2 通道测量呼吸连接呼吸流量换能器、 3 通道作尿量计滴连接计滴器,分别调整适当的参数描记血压、呼吸和尿量。
二.组织(微循环 )血流观察项目及指标1. 皮肤粘膜血管和尿量 观察球结合膜血管口径及血流;提起耳壳,对光透现血管口径及血流;用计滴器记录尿量,若家兔无尿,通过颈外静脉缓慢滴入少量生理盐水,使家兔尿量维持在 6~8 滴 /min 2. 正常家兔肠系膜微循环活体镜检观察在左腹直肌旁作 6cm 纵行的切口腹壁,钝性分离肌肉;打开腹腔后,将卵圆孔外科肠钳伸入左下腹侧(紧贴前腹壁 );钳出一段小肠袢(一般是阑尾末端上 8~12cm 处的回肠袢 ),平展并固定于恒温微循环灌流盒内,以 38°C 台氏液恒温灌流;用微循环显微镜连接医学图象分析系统,观察家兔小肠系膜微循环变化首先在镜下确认粗、细有别,血流方向相反的微动脉、微静脉和仅能让一个红细胞通过的毛细血管微动脉的血流速度较快,静脉内血色较暗然后,固定某一区域,连续观察毛细血管袢数目、血流速度、血流量及血管口径(可用测微器或专门仪器 )改变三.复制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观察记录正常血压、呼吸、尿量等指标和微循环血流的变化复制失血性休克时,拨动 “三通 ”停止输液,连通水检压计和静脉插管,可见水检压计的液面下降当液面不再下降并随呼吸而波动,即为中心静脉压( CVP) ,记录数据。
分别进行:1.少量失血 拨动连接动脉插管、压力换能器和储血瓶的 “三通 ”,使血液(约 10ml) 从颈总动脉流入预先注有 10ml 0.3 %肝素的储血瓶,恢复 “三通 ”原来的位置,观察皮肤粘膜、血压、呼吸、尿量和微循环的变化全血量按体重的 8%计算,或 70ml/kg , 10ml 血液约占血容量百分之几? ) 2. 大量失血:少量失血 10 分钟后,待家兔血压代偿性恢复正常,再打开 “三通 ”,在 3~5min (切勿过快) 内让失血量达全血量 20%~25% ,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要求血压下降至 5.32kPa(40mmHg) 左右,不应低于 4kPa(30mmHg) 如果血压回升, 可再放一定量的血 使整个观察期内血压始终维持在 4~5.32kPa 水平,即失血性休克状态两次失血后都应观察记录如下指标的变化:2 / 3.⑴实验兔一般情况,皮肤粘膜、球(睑 )结合膜血管口径及血流;⑵ CVP、 BP、心率、呼吸、尿量;⑶微循环的变化:大量失血后,毛细血管口径缩小,失血性休克持续一段时间后,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和血流量逐渐下降,部分微血管内(尤其在微静脉 )可见白细胞附壁翻滚注意事项】1.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需保持动脉静脉插管与血管平行,以免刺破血管。
2. 保护耳缘静脉,注射时应先从耳远端进针,如不成功,再向耳根部移位3. 血管分离时要尽可能剔除脂肪和结缔组织4. 排空后的膀胱壁较厚, 应选择血管最少的部位剪开插管, 插管前一定要把膀胱壁各层 (浆膜、 肌层、粘膜下层和粘膜 ) 剪破5. 本实验手术操作多, 应尽量减少手术性出血和休克, 如手术过程中失血过多时可先插颈外静脉输液6. 动脉插管前,要把家兔肝素化;插管前要把插管先充满肝素生理盐水,排出气泡;静脉插管一经插入,应立刻缓慢滴注生理盐水,以防凝血输液量不能过多,以免导致肺水肿等合并症7. 正确旋转 “三通 ”8. 先停止输液,再进行失血性的实验;在整个失血性实验过程,不再输液,观察中心静脉压的变化9. 注意分工合作,保持实验台面整洁附录】实验结果记录参考表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BP CVP 心 率 呼 吸 尿 量 耳朵结膜血管(mmHg) (cmH 2O) (次 /min) (次/min) (深度 ) ( 滴/min)实验前小量失血大失血【思考题】1. 讨论实验动物失血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的机理,什么证据说明家兔己发生了失血性休克?请阐明微循环处于什么阶段以及理由。
2. 在失血性休克中,血压的变化和微循环的变化是否一致?为什么?3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