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平面电磁波.ppt
98页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第第6 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引言一、平面电磁波的概念三、平面电磁波在无耗介质中的传播特性二、均匀平面波的特性 四、均匀平面波在有耗媒质中的传播规律五、均匀平面波的极化特性六、均匀平面波对平面边界的垂直入射七、多层介质分界面上的垂直入射八、均匀平面波对平面边界的斜入射九、电磁波的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引言引言 隐身飞机是怎么隐身的?隐身飞机是怎么隐身的?隐身大体可以分为三种:1.视觉隐身(或光学隐身) 光线弯曲,透视等2.红外隐身 红外辐射屏蔽3.电磁隐身(或雷达隐身) 外形整体设计,涂敷吸波材料,面阻抗加载等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F22隐身战斗机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例如:水波问题:一个点源所发射的电磁波的等相位面是什么样?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1.1.等相位面:等相位面: 在某一时刻,空间具有相同相位的点构成的面称为等相位面。
等相位面又称为波阵面2.2.球面波:球面波:等相位面是球面的电磁波称为球面波3.3.平面波:平面波:等相位面是平面的电磁波称为平面电磁波4.4.均匀平面波:均匀平面波: 任意时刻,如果在平面等相位面上,每一点的电场强度均相同,这种电磁波称为均匀平面波一、平面电磁波的概念一、平面电磁波的概念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二、均匀平面波的特性二、均匀平面波的特性1 1. .均匀平面波满足一维波动方程均匀平面波满足一维波动方程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在自由空间:对第一方程两边取旋度,根据矢量运算:则:——磁场的波动方程由此得:得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xyzO对均匀平面波而言,选直角坐标系,假设电磁波沿 z 方向传播,等相位面平面平行于xOy平面如图所示:所以:可见: 均匀平面波满足一维波动方程同理可得:——电场的波动方程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2.2.均匀平面波是横电磁波(均匀平面波是横电磁波(TEMTEM波)波)根据麦克斯韦第一方程:结论:电场只有 Ex 和 Ey 分量,说明电场矢量位于xOy 平面上。
可见:EZ 与时间 t 无关,说明电场中没有EZ分量 电场强度可表示为: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结论: 对传播方向而言,电场和磁场只有横向分量,没有纵向分量,这种电磁波称为横电磁波,简写为TEM 波 根据麦克斯韦尔第二方程:可见:HZ 与时间 t 无关,不属于时变场部分磁场强度可表示为: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三、平面电磁波在无耗介质中的传播特性三、平面电磁波在无耗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对于随时间按正弦变化的电磁场,因子为 ,因此:其中: 称为角频率令:已知电场的波动方程为:分解为标量方程:1. 1. 波动方程的解波动方程的解 得到: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方程:该方程的解为:式中: 和 为复常数 同理: 前向行波后向行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已知: 为波的传播速度k 又称为波数可见: k 反映的是随着波传播距离 z 的增加,波的相位的变化情况,所以 k 称为相位常数。
2. 2. 相位常数相位常数 k k若只考虑前向的单行波,即:——复数表示形式在这种表达形式中隐含了时间因子 电场: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电场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为:——瞬时表示形式等相位面方程为:(常数)相速:等相位面运动的速度 对于无限大、均匀、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相速 等于波速 3. 3. 相速相速真空中的光速所以: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磁场可由麦克斯韦方程求得:4. 4. 介质的本质阻抗介质的本质阻抗令:称为介质的本质阻,有阻抗的量纲在真空中:若:可见: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结论: 与 在空间是相互垂直的,在时间上是同相的,振 幅之比为本质阻抗平面波动态演示1 点的振动演示2 平面电场演示3若:若:根据: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5. 坡印廷矢量电场能量密度:磁场能量密度:电磁场中任意体积V内储存的总电磁能量为:设空间某点的电磁能量密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为:(1)坡印廷矢量的概念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运用矢量恒等式:上式两边在给定的体积V内积分,有由麦克斯韦方程: 可得: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由高斯定律得:——坡印廷定理欧姆功率损耗坡印廷矢量:流出单位面积的功率密度。
电磁场的瞬时形式为:(2)瞬时坡印廷矢量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3)平均坡印廷矢量电磁场的复数形式为:式中 表示 的共轭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例例1:1: 在介质 中沿 方向传播的均匀平面波电场强度为 ,求(1)相对介电常数;(2)传播速度;(3)本质阻抗;(4)波长;(5)磁场强度; (6)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复数表示形式;(7)波的平均功率密度由电场 强度的表达式可知:解解 (1)相对介电常数(2)传播速度为(3)本质阻抗为(4)波长为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5)根据均匀平面波的电场、磁场和传播方向满足右手螺旋法则的规律,及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关系,可得(7)媒质中的平均功率密度是 (6)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复数形式为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 四、四、 均匀平面波在有耗媒质中的传播规律均匀平面波在有耗媒质中的传播规律有耗媒质 也称为导电媒质。
1. 1. 复介电常数和复本质阻抗复介电常数和复本质阻抗 称为复介电常数损耗正切:复介电常数虚部和实部的比损耗角 在理想介质中:在有耗媒质中:损耗正切代表传导电流密度和位移电流密度的大小之比有耗媒质中的本质阻抗为:复本质阻抗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2. 2. 相位常数和衰减系数相位常数和衰减系数有耗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波动方程为:式中 称为复波数 令:为传播常数得:电场强度:为衰减系数为相位常数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3. 3. 相速和色散现象相速和色散现象有耗媒质中,波传播的相速为:电场强度:可以看出:a.由于媒质的损耗使波的传播速度变慢,波长变短色散现象: 在有耗媒质中,不同频率的波以不同的相速传播的现象色散媒质:能发生色散现象的媒质有耗媒质为色散媒质 结论:b.相速与频率有关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电场强度:其对应的磁场强度为:4. 4. 有耗媒质中电磁场的表示有耗媒质中电磁场的表示特点:(1)电场强度和磁电场强度的振幅以 因子衰减。
2)电场相位超前磁 场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平面波在有耗媒质中的传播瞬时表达式分别为: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5. 5. 有耗媒质中的坡印廷矢量有耗媒质中的坡印廷矢量瞬时坡印廷矢量为:平均坡印廷矢量为:可见:在有耗媒质中,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平均坡印廷矢量 也呈指数规律下降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6. 6. 有耗媒质的讨论有耗媒质的讨论 得:(1)低损耗媒质 在低损耗媒质中的相位常数和相速与无耗介质中的近似相同但确实存在衰减,而且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存在微小的相位差 低损耗媒质又称良介质,条件为: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高损耗媒质也称为良导体 ((2 2)) 高损耗媒质高损耗媒质复介电常数为:衰减系数和相位常数分别为:复本质阻抗为: 若将复本质阻抗表示为:则:称为表面电阻, 为表面电抗相速为: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分别为:传导电流密度为:趋肤深度: 电流密度幅值衰减为导体表面上幅值的 倍, 电磁波所传输的距离 ,即趋肤效应:高频条件下,良导体中的电流绝大部分集中在导体 表面附近,这种现象称为趋肤效应。
电磁屏蔽原理:根据趋肤效应,利用一定厚度的导体板作成屏 蔽罩,将电子设备保护起来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五、均匀平面波的极化特性五、均匀平面波的极化特性1 1.波的极化定义.波的极化定义 波的极化是指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矢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波的极化用电场强度矢量的端点在空间随时间变化所画波的极化用电场强度矢量的端点在空间随时间变化所画的轨迹来表示的轨迹来表示2.2. 极化的形极化的形式式((1 1))线线极极化化::电场强度矢量端点随时间变化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xy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2 2)圆极化:)圆极化:电场强度矢量端点随时间变化的轨迹是圆3 3)椭圆极化:)椭圆极化:电场强度矢量端点随时间变化的轨迹是椭圆xyxyxyxyxy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1 1)) 线极化:线极化:假设空间任意一个平面波:其中:条件: 与 x 轴的夹角为 :可见: 是不随时间变化的 。
那么合成电场端点的轨迹位于与 x 轴夹角为 的直线上,构成线极化演示3 若电场表示为:——x方向的线极化波演示1 ——y方向的线极化波演示2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2 2)圆极化:)圆极化: 由两个相互垂直的线极化叠加而成电场表示为:条件:且:右旋圆极化波 左旋圆极化波 则:演示1演示2 与 x 轴的夹角为 :可得: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3 3)) 椭圆极化椭圆极化波波 右旋椭圆极化波左旋椭圆极化波右旋圆极化波 左旋圆极化波 线极化波 短轴缩为零 长短轴相等长短轴相等对于一般情况:电场表示为:——椭圆方程 xyxyxy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 3. 3. 极化的分解极化的分解 对任一线极化波,将 分解为 和 两个分量: 任一线极化波均可分解为两个幅值相等,但旋转方向相反的圆极化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六、均匀平面波对平面边界的垂直入射六、均匀平面波对平面边界的垂直入射1. 1. 概念概念反射波与折射波的特性由分界面两侧媒质的参数确定。
入射波:投射到分界面上的波反射波: 从分界面返回,与入射波 在同一媒质中传播的波透射波:进入分界面另一侧传播的波垂直入射: 入射波的传播方向与分界面的法线平行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2. 2. 对理想导体表面的垂直入射对理想导体表面的垂直入射入射波表示为: 反射波表示为:在介质空间内任一点的电场: 边界条件:理想导体表面上电场强度切向分量为零 时((1 1)线极化波的垂直入射)线极化波的垂直入射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反射波电场可表示为:相应的反射波磁场为:在 的空间内,合成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分别为:瞬时形式为: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当 时,即波节点:在任意时刻,电场强度的值总为零的点当 时,即波腹点:任意时刻,电场强度的值为最大的点驻波:这种波节点和波腹点位置固 定的波称为驻波纯驻波:节点处值为零的驻波称为 纯驻波。
演示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平均坡印廷矢量 在纯驻波情况下,只有电能和磁能的相互交换而无能量传输入射波电场: 反射波电场:合成波电场为:((2 2)圆极化波的垂直入射)圆极化波的垂直入射右旋圆极化波 左旋圆极化波纯驻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解:解: (1)入射波电场强度复数形式 V/m rad/m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瞬时表达式为:(2)反射波电磁场复数形式瞬时表达式为:复数表达式为: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3)空气中的合成场复数形式瞬时表达式为: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4) 在空气中离开界面第一个电场强度波腹点位于 A/m即:得: m(5) 在 的理想导体边界上感应电流密度为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3. 3. 对无限大理想介质分界面的垂直入射对无限大理想介质分界面的垂直入射透射波表示为: 入射波表示为: 反射波表示为:在 处有:根据边界条件: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则:解得: 令:反射系数 :分界面上反射波电场强度与入射波电场强度之比。
透射系数 :分界面上透射波电场强度与入射波电场强度之比 与 之间的关系为: 反射波为:透射波为: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介质1中的合成电磁场分别为:总电场:行驻波演示在分界面处总电场达到极大值讨论:在分界面处总电场达到极小值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入射波能量、反射波能量和透射波能量间的关系入射波能量、反射波能量和透射波能量间的关系 在介质1中,平均坡印廷矢量为:在介质2中,平均坡印廷矢量为:说明:入射、反射和透射能量三者之间符合能量守恒规律 无耗介质中无能量的损耗: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4. 4. 对无限大有耗媒质分界面的垂直入射对无限大有耗媒质分界面的垂直入射 入射波表示为: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均为复数,分别为:反射波为:透射波为:其中:其中: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媒质1中的平均坡印廷矢量为:其中入射波的平均功率密度为:反射波的平均功率密度为:入射波和反射波交叉耦合引起的平均功率密度为: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七、多层介质分界面上的垂直入射七、多层介质分界面上的垂直入射 在工程实际中,多层介质的应用很广:如雷达罩、频率选择表面、吸波涂层等。
入射波反射波透射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介质1中的总电磁场为:1. 1. 边界条件法边界条件法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在介质2中总电磁场为: 在介质3中电磁场为: 利用界面Ⅰ和Ⅱ处的边界条件:在 处:在 处:可以得到 、 、 及 和入射波电场 的关系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2. 2. 等效阻抗法等效阻抗法波阻抗定义:相对于传播方向成右手螺旋法则的电场强度与磁 场强度正交分量之比可见:在均匀无界媒质中,波阻抗等于媒质的本质阻抗 ((1 1)均匀无界媒质情况)均匀无界媒质情况 ((2 2)两层介质情况)两层介质情况等效波阻抗定义:在与分界面平行的任何面上,总电场强度 与总磁场强度的正交切向分量之比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媒质1中任意一点的等效波阻抗为:介质1中的合成电磁场分别为:其中:在 处,等效波阻抗为: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在媒质1与媒质2的分界面处,反射系数可表示为:((3 3)三层介质情况)三层介质情况在 分界面处,等效波阻抗为: 可见:一定厚度的介质插入另两种介质中间,可起到阻抗变换作用。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 根据题意,要求 则 ,即 上式展开:已知在媒质1与媒质2的分界面处,反射系数可表示为解:解: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1)当 时,要求: 对给定的工作频率,当介质层厚度为介质的半波长的整数倍时,无反射发生,因此这种介质层称为半波介质窗得: (2)当 时,要求: 且 得:——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器 得: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4 4))n+1n+1层介质情况层介质情况入射波反射波透射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在媒质1与媒质2分界面处,反射系数为:在第 n 层媒质中, 处,等效波阻抗为:在第 n+1 层媒质中, 处,等效波阻抗为:在第 2 层媒质中, 处,等效波阻抗为: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八、均匀平面波对平面边界的斜入射八、均匀平面波对平面边界的斜入射入射面:均匀平面波的传播方向与分界面法线所构成的平面。
斜入射: 电磁波的入射方向与分界面的法线有一定夹角的 入射方式分界面入射面1. 1. 概念概念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入射角:入射波的传播方向与分界面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反射波的传播方向与分界面法线的夹角折射角:透射波的传播方向与分界面法线的夹角平行极化波:电场强度平行于入射面的波垂直极化波:电场强度垂直于入射面的波分界面入射面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2. 2. 垂直极化波的斜入射垂直极化波的斜入射 ((1 1)入射波)入射波于是:其中:得:电场强度表示为: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磁场强度为 电场强度为:反射波电场强度为: ((2 2)反射波)反射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反射波磁场强度为: 电场强度为:((3 3)折射波)折射波折射波电场强度为: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折射波磁场强度为: 介质1内总的电场强度为:介质2内总的电场强度为: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4) (4) 反射定律反射定律在z=0的分界面上,边界条件为:对任意x值成立,当x=0时:由于 欲使上式对任意x都成立,则有 斯涅耳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 分别为均匀平面波在介质1和介质2中的波速 对非铁磁性材料有: 该式称为斯涅耳折射定律 由:得:所以:((5 5)折)折射定律射定律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6) (6) 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得:根据边界条件,在 分界面处,磁场强度切向分量连续,即: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上两式也称为垂直极化波的费涅耳公式 反射系数:折射系数:若利用等效阻抗法推导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若利用等效阻抗法推导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介质1的等效波阻抗为:介质2的等效波阻抗为:则:则: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例例4:4:一角频率为 的均匀平面波由空气向理想导体平面斜入射,入射角为 ,入射电场强度振幅为 10V/m ,电场矢量和入射面垂直,求:(1)空气中总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 (2)边界面上的感应电流密度;(3)波在空气中的平均坡印廷矢量解解: : 选择如图坐标系由反射定律可知: 已知: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其中:反射波电磁场分别为: 入射波电磁场分别为: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1)空气中总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分别为: 请问:总场沿什么方向传播? 相位常数是多少? 相速是多大?x方向传播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 (3)波在空气中的平均坡印廷矢量: 相速为什么大于光速?(2)在 的理想导体边界上,感应电流密度为: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3. 3. 平行极化的斜入射平行极化的斜入射 入射波磁场强度为:入射波电场强度为: 反射波磁场强度为:反射波电场强度为: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在媒质2中,折射波磁场强度为:折射波电场强度为:根据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 上两式也称为平行极化波的费涅耳公式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4. 4. 波的全反射现象波的全反射现象由折射定律可知:当 时,必然有 。
临界角如果入射角增大到某个角度时,恰好使 ,则:全反射:全反射:当当 时,介质时,介质2 2中没有透射波的现象中没有透射波的现象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当 时,有 ,此时 不是实数角,而是复数角 则该式表明:当该式表明:当 时,透射波在分界面上沿时,透射波在分界面上沿x x方向以方向以行波传播,而沿行波传播,而沿z z方向按指数规律快速衰减这种在方向按指数规律快速衰减这种在z z方向衰方向衰减而沿分界面方向传播的波称为减而沿分界面方向传播的波称为表面波 讨论:讨论: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5. 5. 波的全透射现象波的全透射现象全透射:全透射:当入射波以某一角度入射时,入射波在分界面处当入射波以某一角度入射时,入射波在分界面处全部透射于第二种媒质中,不发生反射的现象全部透射于第二种媒质中,不发生反射的现象 ((1 1))对平行极化波的情况:对平行极化波的情况: 布儒斯特角或偏振角若或: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2 2)对垂直极化波的情况)对垂直极化波的情况但由于 ,因此 。
结论:结论:垂直极化波斜入射时,不可能发生全透射现象垂直极化波斜入射时,不可能发生全透射现象请问:请问:一圆极化波布儒斯特角斜入射时,反射波是什么极化方式?折射定律: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九、电磁波的应用九、电磁波的应用•在发现电磁波不到在发现电磁波不到6 6年,利用年,利用电磁波的技术,如雨后春笋电磁波的技术,如雨后春笋般相继问世般相继问世•无线电报(无线电报(18941894年)年)•无线电广播(无线电广播(19061906年)年)•无线电导航(无线电导航(19111911年)年)•无线(无线(19161916年)年)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短波通信(短波通信(19211921年)年)•无线电(无线电(19231923年)年)•电视(电视(19291929年)年)•微波通信(微波通信(19331933年)年)•雷达(雷达(19351935年)年)•遥控、遥感、卫星通信、遥控、遥感、卫星通信、射电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它们使整它们使整个世界面貌发生了深刻的个世界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微波通信微波通信微波加热微波加热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移动通信移动通信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卫星通信卫星通信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卫星测控、遥感、微波成像卫星测控、遥感、微波成像卫星地面测控站卫星地面测控站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射电天文射电天文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微波武器微波武器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雷达系统雷达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电磁波频谱的划分电磁波频谱的划分 频段 波长范围 频率范围极高频(EHF) 0.1~1 cm 30 ~ 300 GHz特高频(SHF) 1 ~ 10 cm 3 ~ 30 GHz超高频(UHF) 10 ~ 100 cm 0.3 ~ 3 GHz甚高频(VHF) 1 ~ 10 m 30 ~ 300 MHz高频(HF) 10 ~ 100 m 3 ~ 30 MHz中频(MF) 0.1 ~ 1 km 0.3 ~ 3 MHz低频(LF) 1 ~ 10 km 30 ~ 300 kHz甚低频(VLF) 10 ~ 100 km 3 ~ 30 kHz超低频(ULF) 0.1 ~ 1 Mm 0.3 ~ 3 kHz特低频(SLF) 1 ~ 10 Mm 30 ~ 300 Hz极低频(ELF) 10 ~ 100 Mm 3 ~ 30 Hz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第第6章章 平面电磁波平面电磁波射频电磁场下人体的安全水平标准射频电磁场下人体的安全水平标准 IEEE/ANSI 标准给出频率为 90 MHz~300 GHz的射频电磁场下电磁功率面密度限定值如下: 90~300 MHz: 0.2 mW/cm2; 300~12500 MHz: f /1250 mW/cm2(f单位为MHz); 12.5 ~300 GHz: 10 mW/c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