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_人力资源1-2节.ppt
79页第四章第四章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第一节第一节 控制人口的重要性控制人口的重要性第二节第二节 人力资源的闲置人力资源的闲置第三节第三节 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第四节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问题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问题第一节 控制人口的重要性•一一.人口变动趋势人口变动趋势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绝大部分时间中,人口数量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绝大部分时间中,人口数量的增长都是比较缓慢的增长都是比较缓慢的年代估计的人口(百万人)这期间估计的增长率公元前一万年5——公元元年2500.04%16505450.04%17507280.29%18009060.45%190016080.65%195025760.91%197039682.09%198044481.76%199052921.64%200060571.24%人口总数人口总数公元年代(所需时间)公元年代(所需时间)10亿亿180420亿亿1927((123年后)年后)30亿亿1960((33年后)年后)40亿亿1974((14年后)年后)50亿亿1987((13年后)年后)60亿亿 1999((12年后)年后) 这这6060亿人中,其中只有约亿人中,其中只有约9 9亿人生活在发亿人生活在发达国家,其人口增长率约为达国家,其人口增长率约为0.40.4%~%~0.70.7%;有%;有24.624.6亿人生活在不发达国家,其人口增长率接亿人生活在不发达国家,其人口增长率接近近2 2%。
% 按照这种速度增长下去,预计到按照这种速度增长下去,预计到20252025年将年将增加到增加到8080亿,到亿,到20402040年,继续增加到年,继续增加到100100亿这些新增加的人口,有这些新增加的人口,有909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一半以上集中在亚洲其中一半以上集中在亚洲 1. 1.目前世界人口目前每年目前世界人口目前每年净增增长7700万,每秒增加7700万,每秒增加2人到3人2人到3人对世界人口年增世界人口年增长““贡献献””最大的7国最大的7国为::印度(21%),中国(13%),巴基斯坦、尼日印度(21%),中国(13%),巴基斯坦、尼日利利亚、孟加拉、印尼和美国(均、孟加拉、印尼和美国(均为4%) 2. 2.世界各主要地区的人口排名依次世界各主要地区的人口排名依次为::亚洲(38洲(38. .77亿),非洲(8),非洲(8. .6969亿),欧洲(7),欧洲(7. .2626亿),拉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5和加勒比地区(5. .55亿),北美(3),北美(3. .2929亿),大洋),大洋州(3300万)其中,非洲人口增州(3300万)。
其中,非洲人口增长最快,年增最快,年增长率率为22. .3%而欧洲人口在3%而欧洲人口在过去10年中一直在减去10年中一直在减少,每年平均少,每年平均负增增长00. .02% 二二. .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理论研究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动的理论研究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动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生活根据这一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生活条件的变化,世界人口的增长大体经历了高出条件的变化,世界人口的增长大体经历了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 .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和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时下降三阶维持较高水平和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时下降三阶段 (一)人口过渡理论的主要内容(一)人口过渡理论的主要内容((1 1)第一阶段:高出生率和高死)第一阶段: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人口增长率非常低亡率,人口增长率非常低2 2)第二阶段:死亡率下降,但)第二阶段: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居高不下,人口增长率出生率居高不下,人口增长率急剧上升急剧上升3 3)第三阶段:出生率开始下降,)第三阶段:出生率开始下降,死亡率仍在下降,但下降速度死亡率仍在下降,但下降速度减慢,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
减慢,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4 4)第四阶段:低出生率和低死)第四阶段: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人口增长率低人口变亡率,人口增长率低人口变动逐渐趋于稳定动逐渐趋于稳定(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过渡模型(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过渡模型1.1.许多欠发达国家中,出生率比西欧国家工业许多欠发达国家中,出生率比西欧国家工业化前的出生率高得多化前的出生率高得多 2.2.在在20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口过渡的第二阶段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口过渡的第二阶段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开始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开始 A A类:新加坡、韩国、类:新加坡、韩国、泰国、斯里兰卡等,泰国、斯里兰卡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制度高,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出生率开的完善,出生率开始下降B B类:大多数较落后类:大多数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长的发展中国家,长期贫困、收入水平期贫困、收入水平较低,仍保持高的较低,仍保持高的出生率此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发展有两此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发展有两种不同的模式种不同的模式 :瑞典人口动态(1749-1975年)图图3-2 全国人口转变图(全国人口转变图(1950-2004)(单位:)(单位:‰))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人口统计年鉴;新中国五十年;各年统计年鉴数据收集整理。
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理论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理论•英国 马尔萨斯(Malthus,R.T.)•最先试图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出系统描述的经济学家•1798年写的《人口原理》一书 中提出 在发展中国家,当人均收入增加后,由在发展中国家,当人均收入增加后,由于生活条件改善,人口增长速度也必然随之于生活条件改善,人口增长速度也必然随之提高,结果人均收入水平又会退回到原来的提高,结果人均收入水平又会退回到原来的水平上,水平上, 人均收入的增长都被人口增长所人均收入的增长都被人口增长所抵消在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抵消在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相等的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一个所谓相等的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一个所谓“人口陷阱人口陷阱”,冲破陷阱的最好方法是大规模,冲破陷阱的最好方法是大规模投资人口陷阱理论人口陷阱理论”的主要观点:的主要观点:人口陷阱:人口陷阱: 纵轴标出了总人口和总收入百分比变动的纵轴标出了总人口和总收入百分比变动的正负值,横轴是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正负值,横轴是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 点点A A即代表着即代表着马尔萨斯人口陷阱马尔萨斯人口陷阱马尔萨斯人口陷阱马尔萨斯人口陷阱。
任何一个从点任何一个从点A A向左或向右的运动都将会引向左或向右的运动都将会引起人均收入均衡点回到起人均收入均衡点回到Y Y1 1当人均收入从当人均收入从Y Y1 1向向Y Y2 2上上升时,人口增长率将会超过总收入增长率由于升时,人口增长率将会超过总收入增长率由于人口增长快于人均收入增长,人均收入下降点人口增长快于人均收入增长,人均收入下降点A A右面指向右面指向A A的箭头表示人均收入在的箭头表示人均收入在Y Y1 1和和Y Y2 2之间的之间的所有点最终都会回到所有点最终都会回到Y Y1 1点同样,点同样,点A A左边的收入增长快于人口增长,导致最后左边的收入增长快于人口增长,导致最后均衡人均收入水平会回到均衡人均收入水平会回到Y1Y1点点B B是不稳定均衡点,是不稳定均衡点,只要没有达到点只要没有达到点B B最后就会回到点最后就会回到点A A,,但是只要超过但是只要超过B B点,就会继续向点,就会继续向C C点运动点点运动点C C与与A A一样,也是一个稳一样,也是一个稳定均衡点定均衡点 结论:结论: 发展展中中国国家家要要想想摆脱脱人人口口陷陷阱阱只只有有两两种种方方法法,,一一是是抑抑制制人人口口增增长,,二二是是通通过大大规模模投投资,,一一举突破突破B B点。
点评论:评论: 无论是马尔萨斯的人口命题,还是现代的无论是马尔萨斯的人口命题,还是现代的“人口陷阱理论人口陷阱理论”都把人口与经济增长绝对地都把人口与经济增长绝对地对立起来,对人类的未来采取了悲观主义的态对立起来,对人类的未来采取了悲观主义的态度 但是由于但是由于这个理个理论的假的假设过于于简单,它并,它并没有没有经受住受住实践的践的检验 对对“人口陷阱理论人口陷阱理论”的批评:的批评: (1)(1)马尔尔萨斯斯及及其其追追随随者者忽忽视或或者者没没有有考考虑技技术进步步对人口增人口增长的影响的影响技术和社会进步使一技术和社会进步使一国避开人口陷阱国避开人口陷阱人口陷阱论的理论意义:人口陷阱论的理论意义: 如果发展中国家不顾资源约束,听任人如果发展中国家不顾资源约束,听任人口盲目增长,必将损害经济发展,即使在某口盲目增长,必将损害经济发展,即使在某一个时期内经济增长率有所提高,但若不能一个时期内经济增长率有所提高,但若不能有效地控制人口,经济就不可能实现持续稳有效地控制人口,经济就不可能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2) (2)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模型假定一个国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模型假定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与该国的人均收入水平相联系。
家的人口增长率与该国的人均收入水平相联系三、现代微观经济学家庭生育理论三、现代微观经济学家庭生育理论 将传统新古典将传统新古典家庭和消费者家庭和消费者行为理论作为行为理论作为基本分析模型,基本分析模型,以经济学原理以经济学原理和最优化原则和最优化原则去解释家庭规去解释家庭规模决定 (一)主要内容(一)主要内容1.1.孩子被当做一种特殊种孩子被当做一种特殊种类的消的消费品品( (在在发展中国家展中国家可能是一种投可能是一种投资品品) ),,2.2.生育成生育成为消消费者者( (家庭家庭) )对孩子需求的理性孩子需求的理性经济反反应3.3.假定在有收入效假定在有收入效应和替和替代效代效应的情况下,如果其的情况下,如果其他因素不他因素不变,想得到的孩,想得到的孩子数目与家庭收入子数目与家庭收入变化直化直接相关,与孩子的价格接相关,与孩子的价格( (成成本本) )反向反向变化,与相化,与相对于孩于孩子子对其他商品的偏好程度其他商品的偏好程度反向反向变化 可将可将这些关系用数学式表述如下:些关系用数学式表述如下:CdCd== f f((Y Y,,PcPc,,PxPx,,TxTx))式中:式中:CdCd表示表示对存活存活孩子的需求量,孩子的需求量,Y Y表示家庭的收入水平,表示家庭的收入水平, PcPc表示养育孩子的表示养育孩子的净价格或价格或净成本,成本,PxPx表示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表示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TxTx表示相表示相对于孩子、家庭于孩子、家庭对其他商品其他商品的偏好程度。
的偏好程度(二)主要结论(二)主要结论1 1.家庭收入越高,.家庭收入越高,对孩子的需求越大孩子的需求越大 2 2.孩子的.孩子的净价格越高,价格越高,对孩子需求的数量越低孩子需求的数量越低 孩子的孩子的净价格或价格或净成本是指养育孩子的成本是指养育孩子的预期成本减去期成本减去预期收益其中:(其中:(1 1))预期成本包括:期成本包括:①①母母亲时间的机会成本;的机会成本;②②孩子的养孩子的养育育费用;用;③③政府政府对超超过某一特定数目孩子的家庭某一特定数目孩子的家庭课税2 2))预期期收益包括:收益包括:①①孩子在未成年之前孩子在未成年之前为家里家里劳动带来的收入;来的收入;②②孩子孩子将来将来对父母的父母的赡养养费 3 3.所有其他商品相.所有其他商品相对于孩子的价格越高,需要于孩子的价格越高,需要的孩子的数量就越大的孩子的数量就越大 4 4.相.相对于孩子于孩子对其他商品的偏好越其他商品的偏好越厉害,需要害,需要孩子的数量就越少孩子的数量就越少 (三)家庭生育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三)家庭生育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 发展中国家孩子死亡率高,孩子低成本、高收益,造成发展中国家孩子死亡率高,孩子低成本、高收益,造成人口出生率长期居高不下人口出生率长期居高不下 v公共卫生项目和母亲、儿童的营养公共卫生项目和母亲、儿童的营养 差,孩子死亡率高。
差,孩子死亡率高v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孩子成为父母养老送终的惟一依靠;孩子成为父母养老送终的惟一依靠;而且孩子大多是家庭劳动力来源,很小就参加劳动,为而且孩子大多是家庭劳动力来源,很小就参加劳动,为家庭增加收入孩子成为资本品,预期收益高家庭增加收入孩子成为资本品,预期收益高v母亲时间的机会成本很低母亲时间的机会成本很低——妇女受教育机会少,就业妇女受教育机会少,就业机会少,收入低,还不如在家生儿育女机会少,收入低,还不如在家生儿育女v生活水平低,孩子的抚养费和教育费用也比较低,生活水平低,孩子的抚养费和教育费用也比较低,1. 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得原因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得原因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得原因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得原因( ( ( (据家庭生育理论)据家庭生育理论)据家庭生育理论)据家庭生育理论)2 2 2 2.降低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的政策措施.降低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的政策措施.降低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的政策措施.降低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的政策措施( ( ( (据家庭生育理论据家庭生育理论据家庭生育理论据家庭生育理论) ) ) ) (1)(1)增加增加妇女教育及与之而来的她女教育及与之而来的她们的作用和地位的的作用和地位的变化;化;(2)(2)妇女非女非农业就就业机会增加,会提高机会增加,会提高传统的儿童的儿童抚养活养活动的价格和成本;的价格和成本;(3)(3)通通过增加直接就增加直接就业和增加夫妻收入,或通和增加夫妻收入,或通过从有从有钱人向人向穷人的收入和人的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提高家庭收入水平;的再分配提高家庭收入水平; (4)(4)通通过扩大公共大公共卫生生项目和目和给母母亲、儿童更好的、儿童更好的营养以减养以减少少婴儿死亡率;儿死亡率;(5)(5)在在传统大家庭保障体系之外大家庭保障体系之外发展老年和其他社会保障体展老年和其他社会保障体系,以减少父母特系,以减少父母特别是是妇女女对他他们后代的后代的经济依依赖。
三、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特点三、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特点三、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特点三、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特点 (一)(一)(一)(一)发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出生率特展中国家的人口出生率特展中国家的人口出生率特展中国家的人口出生率特别别高高高高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主要地区人口增长率1995—2000(%)生育率(孩子平均数/妇女)世界1.32.7发达地区 0.31.6不发达地区1.63.0( ( ( (三三三三) ) ) )由于人口增由于人口增由于人口增由于人口增长隐长隐蔽蔽蔽蔽势头势头的影响,的影响,的影响,的影响,发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展中国家的人口展中国家的人口展中国家的人口稳稳定需要更定需要更定需要更定需要更长长的的的的时间时间 1 1. .所所谓人口增人口增长隐蔽蔽势头就是人口增就是人口增长存在着一种潜在的存在着一种潜在的趋势,即在出生率大幅,即在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后,人口度下降后,人口还会会继续增增长的的现象2.2.造成人口增造成人口增长隐蔽蔽势头的原因的原因: :(1)(1)出生率不可能在短出生率不可能在短时间发生大的改生大的改变 (2)(2)人口增人口增长隐蔽蔽势头与与发展中国家的年展中国家的年龄结构有构有关。
关 据人口学家的估计,即使发展中国家今天就能达到人口替换生育率水平,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在稳定下来之前,还可能增长28亿,也就是从1995年的45亿增加到2100年的73亿 总而言之,总而言之,总而言之,总而言之,迅速的人口增迅速的人口增迅速的人口增迅速的人口增长长强强强强化了欠化了欠化了欠化了欠发发达达达达问题问题,,,,使得使得使得使得发发展的展的展的展的实现实现更更更更为为遥遥遥遥远远 在这方面,人口一穷困周期理论较好地说明了这一在这方面,人口一穷困周期理论较好地说明了这一观点人口一穷困周期理论认为,人口增长通过减观点人口一穷困周期理论认为,人口增长通过减少家庭和国家的储蓄率延缓了已经出生的人获得更少家庭和国家的储蓄率延缓了已经出生的人获得更好生活的实现;仅仅为了给那些多出生的人口提供好生活的实现;仅仅为了给那些多出生的人口提供最为起码的经济、健康和社会服务而严重降低了有最为起码的经济、健康和社会服务而严重降低了有限的政府收入,进一步阻碍了现在这一代人提高生限的政府收入,进一步阻碍了现在这一代人提高生活水平的努力,帮助把贫穷传给将来一代的低收入活水平的努力,帮助把贫穷传给将来一代的低收入家庭。
家庭 但是人口增长并不是低生活水平、严重的不平但是人口增长并不是低生活水平、严重的不平等,以及构成许多发展中国家特点的有限选择等,以及构成许多发展中国家特点的有限选择自由的基本原因自由的基本原因第第二二节节 人力资源的闲置人力资源的闲置一、发展中国家失业状况一、发展中国家失业状况一、发展中国家失业状况一、发展中国家失业状况6-16-2二、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的特点二、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的特点二、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的特点二、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的特点1.发展中国家存在长期、有规律的失业且非公开失业发展中国家存在长期、有规律的失业且非公开失业状况严重状况严重 19601970197319801990就业(百万)507617658773991失业(百万)36.448.854.165.688.7失业率(%)6.77.47.67.88.2失业加就业不足(%)252729--1960--1990年发展中国家的就业与失业年发展中国家的就业与失业2.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增长迅.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增长迅速,就业问题格外严重速,就业问题格外严重 2003年,中国城乡从业2003年,中国城乡从业人员达到74432万人,人员达到74432万人,其中城镇25639万人,其中城镇25639万人,占34.4%,乡村487占34.4%,乡村48793万人,占65.6%。
93万人,占65.6%19901990—2003年,共2003年,共增加从业人员9683万人,增加从业人员9683万人,平均每年新增745万人平均每年新增745万人图图6-13.发展中国家中受过教育的人的失业问题较严重.发展中国家中受过教育的人的失业问题较严重 表表6-44.发展中国家青年失业率高,并存在童工问题.发展中国家青年失业率高,并存在童工问题 据据2004年年6月月13日国际劳工局报告指出:目前日国际劳工局报告指出:目前发展中国家大约有发展中国家大约有2.41亿年亿年龄在龄在5至至17岁的童工为了可怜的一点工资,在可怕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岁的童工为了可怜的一点工资,在可怕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图图 6-2三、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利用不充分问题三、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利用不充分问题三、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利用不充分问题三、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利用不充分问题 ((1)劳动的时间;)劳动的时间;((2)工作的强度;)工作的强度;((3)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一)从劳动力充分利用的角度看,劳动力的(一)从劳动力充分利用的角度看,劳动力的使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使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不充分利用的形式(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不充分利用的形式 1、、公开失业公开失业: 指有劳动力和劳动意愿的人们得不到工作机会指有劳动力和劳动意愿的人们得不到工作机会 。
2、、不充分就业不充分就业: 是指人们工作的时间少于愿意工作的时间是指人们工作的时间少于愿意工作的时间 3、、表面上有职业但没有充分利用表面上有职业但没有充分利用 ((1)伪装的不充分就业;)伪装的不充分就业; ((2)隐蔽性失业;)隐蔽性失业; ((3)提前退休)提前退休 4、、被损害的劳动者被损害的劳动者 5、、不生产的劳动者不生产的劳动者第二节第二节 工业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工业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 一、工业增长与就业增长相互冲突的观点一、工业增长与就业增长相互冲突的观点 表表 6-51.1.产出产出产出产出————就业滞后现象就业滞后现象就业滞后现象就业滞后现象 许许多多发发展展中中国国家家的的制制造造业业在在20世世纪纪60年年代代虽虽然然产产出出的的增增长长速速度度很很高高,,但但就就业业的的增增长长却却远远远远落落后后于于工工业业的的增增长长许许多多发发展展经经济济学学家家把把历历史史上上大大多多数数发发展展中中国国家家都曾出现过的这种现象称为无就业的增长,或称为产出都曾出现过的这种现象称为无就业的增长,或称为产出——就业滞后现象。
就业滞后现象表表6-62.2.工业增长与就业增长冲突的主要原因:工业增长与就业增长冲突的主要原因:工业增长与就业增长冲突的主要原因:工业增长与就业增长冲突的主要原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产出产出(Y)增长率减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减去劳动生产率(Y//L)大致等于就业大致等于就业(L)的增长率,即:的增长率,即: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展中国家存在产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展中国家存在产出的增长与就业的增长不一致的现象出的增长与就业的增长不一致的现象 二、工业增长与就业增长相一致的观点二、工业增长与就业增长相一致的观点 第第三节三节 教育与经济发展教育与经济发展1 1 1 1 教育与人力资源教育与人力资源教育与人力资源教育与人力资源2 2 2 2 教育与收入分配、计划生育的关系教育与收入分配、计划生育的关系教育与收入分配、计划生育的关系教育与收入分配、计划生育的关系3 3 3 3 教育的成本教育的成本教育的成本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收益分析收益分析收益分析4 4 4 4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 及其对策措施及其对策措施及其对策措施及其对策措施1 1 教育与人力资源教育与人力资源一、人力资本理论一、人力资本理论一、人力资本理论一、人力资本理论 二、教育在人力二、教育在人力二、教育在人力二、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资源开发中的作用资源开发中的作用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人力资源身上的,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人力资源身上的,以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一种非物质以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一种非物质资本。
从数量看,人力资本大体相当于一个资本从数量看,人力资本大体相当于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点上的劳动力人数;国家(地区)在一定时点上的劳动力人数;从质量看,它以劳动者的素质或工作能力、从质量看,它以劳动者的素质或工作能力、技术水准和熟练程度来衡量技术水准和熟练程度来衡量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一)人力资本的含义人力资本的含义(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是20世纪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展经年代在西方发展经济学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它主要探讨人济学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它主要探讨人口素质或质量的提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问题口素质或质量的提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问题§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79年诺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其后有罗默舒尔茨,其后有罗默 、卢卡斯等卢卡斯等§基基本本观观点点::强强调调人人力力资资本本存存量量和和人人力力资资本本投投资资在在从从不不发发达达经经济济向向发发达达经经济济转转变变过过程程中中的的重重要要作作用用,,确确立立了了人人力力资资本本和和人人力力资资本本投投资资在在经经济济增增长长和和经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三)人力资本投资(三)人力资本投资 所谓人力资本投资,就是通过对人力所谓人力资本投资,就是通过对人力资源一定的投入(货币、资本或实物),使资源一定的投入(货币、资本或实物),使人力资源质量及数量指标有所改善,并且这人力资源质量及数量指标有所改善,并且这种改善最终反映在劳动产出增加上的一种投种改善最终反映在劳动产出增加上的一种投资行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含义人力资本投资的含义人力资本的投资来源(途径)人力资本的投资来源(途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资)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资——最主要部分最主要部分 ((2)用于保健方面的投资)用于保健方面的投资 ((3)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费用)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费用 ((4)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 例外:一是如果入境的是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的移民入境费用;二是如果例外:一是如果入境的是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的移民入境费用;二是如果入境的劳动者替代了国内的劳动者的移民入境费用入境的劳动者替代了国内的劳动者的移民入境费用 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1)人力资本投资的连续性、动态性)人力资本投资的连续性、动态性((2)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者与投资者的不完全)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者与投资者的不完全一致性一致性((3)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多方面性)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多方面性二、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二、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1、教育是培养劳动者道德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教育是培养劳动者道德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智力素质的最重要途径、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智力素质的最重要途径3、、教教育育特特别别是是现现代代学学校校教教育育,,是是培培养养和和提提高高劳劳动者创造力的关键动者创造力的关键4、教育对劳动者健康素质也有着极大的影响、教育对劳动者健康素质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教育与收入分配、计划生育的关系教育与收入分配、计划生育的关系一、教育与收入分配一、教育与收入分配二、二、 教育与教育与计划生育计划生育一、教育与收入分配一、教育与收入分配(一)教育对低收入户收入增长的影响(一)教育对低收入户收入增长的影响2.教育对低收入地区的低收入户的影响教育对低收入地区的低收入户的影响1.教育对一般收入地区甚至高收入地区的低收入户的影响教育对一般收入地区甚至高收入地区的低收入户的影响结合每个低收入户的具体情况,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工结合每个低收入户的具体情况,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工作,或组织生产技术的传授,以便低收入家庭有劳动作,或组织生产技术的传授,以便低收入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能增加收入或取得就业机会。
能力的成员能增加收入或取得就业机会所给予广大受教育者的,不仅仅是某些技术知识、技所给予广大受教育者的,不仅仅是某些技术知识、技术能力或可以增加个人收入和增加个人就业机会的本术能力或可以增加个人收入和增加个人就业机会的本领,而且包括有关发展经济、深化经济改革、组织生领,而且包括有关发展经济、深化经济改革、组织生产要素以发掘地区经济潜力等产要素以发掘地区经济潜力等 方面的知识与才能方面的知识与才能(二)道德力量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二)道德力量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道德力量作道德力量作用下的收入用下的收入分配,是指分配,是指纯粹出于个纯粹出于个人的信念、人的信念、社会责任疏社会责任疏或对某种事或对某种事业的感情而业的感情而引起的收入引起的收入转移、自愿转移、自愿缴纳和自愿缴纳和自愿捐献道德力量则对收入初次分配和道德力量则对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结果起到作用,即影再分配的结果起到作用,即影响已经成为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响已经成为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收入的使用方向,包括个人间收入的使用方向,包括个人间收入转移、个人的某种自愿的收入转移、个人的某种自愿的缴纳和捐献等缴纳和捐献等从长期来看,随着教育事业从长期来看,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教育在转变人们的发展以及教育在转变人们思想方面的作用的加强,道思想方面的作用的加强,道德力量对于缩小收入分配差德力量对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将会逐渐增大距的作用将会逐渐增大二、教育与计划生育二、教育与计划生育 教育程度是与生育率变动联系非教育程度是与生育率变动联系非常密切的社会发展指标。
较高教育程常密切的社会发展指标较高教育程度与较低生育相关联度与较低生育相关联3 教育的成本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收益分析一、教育的成本一、教育的成本一、教育的成本一、教育的成本二、教育的收益二、教育的收益二、教育的收益二、教育的收益三、教育的成本三、教育的成本三、教育的成本三、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收益分析收益分析收益分析一、教育的成本一、教育的成本v教育成本,是指为了培养一定熟练程度的教育成本,是指为了培养一定熟练程度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劳动后备力量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素质而耗费的教育费用动力素质而耗费的教育费用v教育成本教育成本=教育个人成本教育个人成本+教育社会成本教育社会成本 =教育直接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一)教育的个人成本(一)教育的个人成本教教育育的的个个人人成成本本,,是是指指学学生生为为了了就就学学由由个个人人或或家家庭庭直直接接支支付付的的各各种种费费用用和和发发生生的的机机会成本v个人直接成本包括:个人直接成本包括:¯((1)学杂费;)学杂费;¯((2)书本等学习用品费;)书本等学习用品费;¯((3)学生往返学校的交通费;)学生往返学校的交通费;¯((4))额额外外的的吃吃、、穿穿、、住住费费用用,,即即学学生生因因就就学学在吃、穿方面多支出的费用和在校住宿费用;在吃、穿方面多支出的费用和在校住宿费用;¯((5))文文娱娱体体育育费费用用,,即即学学生生因因参参加加学学校校组组织织的文娱体育活动而支出的费用。
的文娱体育活动而支出的费用v个个人人间间接接成成本本,,是是指指学学生生在在达达到到法法定定就就业业年年龄龄后后因就学所放弃的劳动收入因就学所放弃的劳动收入(二)教育的社会成本(二)教育的社会成本教教育育的的社社会会成成本本,,是是指指由由社社会会支支付付的的教教育育费费用用和和间间接接成成本本社社会会直直接接成成本本主主要要是是用用于于教教育育的的公公共共支支出出社社会会间间接接成成本本包包括括社社会会所所放放弃弃的的收收入入、、免免税税成成本本、、潜潜在在的的租租金金和折旧费和折旧费二、教育的收益二、教育的收益教教育育的的收收益益是是指指教教育育通通过过培培养养和和提提高高劳劳动动者者的的知知识识和和技技能能,,从从而而给给个个人人和和社社会会带带来来的的种种种种有有益益效效果果,,也也称称教教育育的的经经济济收收益益教教育育的的收收益益按按其其收收益益对对象象的的不不同同,,可可以以划划分分为为个个人人收益和社会收益收益和社会收益(一)教育的个人收益(一)教育的个人收益1、教育的直接个人收、教育的直接个人收益益 受过较多教育的受过较多教育的人和受过较少教育的人和受过较少教育的人相比,在一生中可人相比,在一生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
以获得更多的收入不同受教育程度者之不同受教育程度者之间的这种终生收入差间的这种终生收入差别,就是教育给个人别,就是教育给个人带来的直接收益带来的直接收益2、教育的间接个人收益、教育的间接个人收益 教教育育的的间间接接个个人人收收益益主主要要表表现现在在以以下下几几个方面:个方面: ((1)较强的职业适应性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较强的职业适应性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2))由由于于较较强强的的能能力力而而实实现现的的消消费费支支出出的的节节省;省; ((3)较健康的身体;)较健康的身体; ((4)世代影响;)世代影响;(二)教育的社会收益(二)教育的社会收益1、教育的直接社会收益、教育的直接社会收益((1)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2)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3)教育可以加强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教育可以加强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4)教育可以促进生产资料规模的扩大和效)教育可以促进生产资料规模的扩大和效能的提高,同时,也能够加强对自然资源的能的提高,同时,也能够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自然力的应用开发和自然力的应用2、教育的间接社会收益、教育的间接社会收益v教育间接社会收益,主要表现为政治上和道德教育间接社会收益,主要表现为政治上和道德上的收益。
上的收益v政治上的收益,是指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可政治上的收益,是指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加全体国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能力,以增加全体国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能力,更为自觉地去运用社会政治民主所赋予的每个人更为自觉地去运用社会政治民主所赋予的每个人的权利;的权利;v道德上的收益,是指使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道道德上的收益,是指使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道德风范;德风范; 三、教育的成本三、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收益分析 教育的成本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是指通过计收益分析,是指通过计算教育投资的净现值(算教育投资的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和内部收益率((IRR),了解某一教育决策在经济上是否),了解某一教育决策在经济上是否合理(一)(一)净现值净现值 ((NPV)法)法 如果某级教育如果某级教育n年的全部预期收入和预期成本的年的全部预期收入和预期成本的貼现值分别用公式表示为:貼现值分别用公式表示为:则则该级教育的净现值该级教育的净现值 NPV=V-G 也可以写成:也可以写成:式中:式中:V为为n年的全部预期收入;年的全部预期收入;G为为n年的年的全部预期成本,全部预期成本,Et为为t年的收入;年的收入;Ct为为t年的年的成本;成本;r为贴现率,一般用利率表示,即教为贴现率,一般用利率表示,即教育的机会成本;育的机会成本;t为计算年份为计算年份NPV≥0,项目可取,项目可取 ;;NPV<0,项目不可取,项目不可取 ;;选择方案时,净现值最大的方选择方案时,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案为最优方案 (二)内部收益率((二)内部收益率(IRR)法)法 v内部收益率,它是指贴现成本内部收益率,它是指贴现成本之和与贴现收益之和相等时的之和与贴现收益之和相等时的贴现率内部收益率可以通过贴现率内部收益率可以通过下列方程求出:下列方程求出: §i为内部收益率,即为内部收益率,即IRR §IRR的的经经济济含含义义为为::一一项项投投资资在在这这一一贴贴现现率率下下,,当当项项目目寿寿命命周周期期结结束束时时,,其其净净收收益益恰恰好好能能将将全全部部投投资资回回收收完完毕毕内内部部收收益益率率反反映映了了项项目目总总投投资资支支出出的的实实际际盈盈利率§一般说来,当一般说来,当i≥≥r时,说明该项目能取得大于或等于标准投资收益率时,说明该项目能取得大于或等于标准投资收益率(或目标收或目标收益率益率)的良好经济效益,可认为其在经济上是可取的;当的良好经济效益,可认为其在经济上是可取的;当i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资收益率是高的v((2 2)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教育落后的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教育落后的国家,小学教育的投资收益率要比中学教育的投资收益小学教育的投资收益率要比中学教育的投资收益高得多,而中学教育投资收益率又比大学教育投高得多,而中学教育投资收益率又比大学教育投资收益率高资收益率高v((3 3)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个人教)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个人教育收益率都大于社会教育收益育收益率都大于社会教育收益第四节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措施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措施一、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一、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辍学率很高辍学率很高•教育脱离实际教育脱离实际•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的性别差异教育的性别差异•教育反映并加剧了社会不平等教育反映并加剧了社会不平等•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智力外流智力外流辍学率很高辍学率很高n n在拉丁美洲,100个学生在完成小学教育之前会有60个辍学n n在非洲,小学辍学率达54%n n在亚洲,小学辍学率达20%n n主要原因是童工的普遍使用教育脱离实际n n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是70%的儿童生活在农村并在那里接受教育,同时有80%以上的入学者将在农村度过一生n n但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很少向学生传授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教育结构不合理n n完整的教育体系应包括基础教育、高等完整的教育体系应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n n而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往往过于重视基础而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往往过于重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和高等教育n n在高等教育中,往往又忽视对工程、技在高等教育中,往往又忽视对工程、技术和实用技能的教育术和实用技能的教育n n产生结构性供求失衡产生结构性供求失衡教育的性别差异n n1980s1980s对全世界对全世界5151个发展中国家的调查表明,有个发展中国家的调查表明,有1414个国家的成年妇女识字率低于个国家的成年妇女识字率低于20%20%,但没有,但没有一个国家的男性成年识字率低于一个国家的男性成年识字率低于20%20%n n妇女的入学率明显低于男性,而且是越贫穷的妇女的入学率明显低于男性,而且是越贫穷的国家差别越大国家差别越大n n19951995年,全世界年,全世界9.69.6亿成年文盲中妇女超过亿成年文盲中妇女超过2/32/3n n在没有机会接受初等教育的人中,在没有机会接受初等教育的人中,60%60%是女童是女童教育反映并加剧了社会不平等n n农村教育的滞后造成人才匮乏,文化程度不高,农村教育的滞后造成人才匮乏,文化程度不高,抑制了农村的发展,使城乡二元结构扩大抑制了农村的发展,使城乡二元结构扩大n n收入差距加剧教育不平等。 贫困学生难以承受收入差距加剧教育不平等贫困学生难以承受教育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因而就读比例随教育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因而就读比例随教育程度的升高而下降教育程度的升高而下降n n发展中国家对教育的补贴随等级升高而上升,发展中国家对教育的补贴随等级升高而上升,不利于教育的普及不利于教育的普及n n贫困人口受教育少,人力资本低,收入少,不贫困人口受教育少,人力资本低,收入少,不利于自身及其子女打破恶性循环利于自身及其子女打破恶性循环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n n公众对教育的需求无限n n政府被迫扩大教育供给n n发展中国家正规部门创造就业机会有限n n知识失业n n知识失业反过来又助长了教育深化n n知识失业与教育深化的循环作用造成发展中国家资源配置不当公众对教育的需求无限n n随教育程度的提高,教育的私人收益越来越高于私人成本(加上政府补贴)n n因此公众对教育的需求无限n n 私人收益n n 私人成本n n 受教育程度发展中国家正规部门创造就业机会有限n n发展中国家城市存在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n n一般而言,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会主动在非正规部门就业*n n而发展中国家正规部门创造就业机会有限,于是出现正规部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知识失业反过来又助长了教育深化(Educational Deeping)n n由于知识失业,导致对教育的需求更大(父母的期望、本人的要求等)*n n导致教育继续深化知识失业与教育深化的循环作用造成发展中国家资源配置不当n n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力资源闲置或利用不当n n不断深化的教育还在不断耗费资源n n“悖论”的问题(发展中国家需不需要发展教育?)现状现状n n每年,发展中国家都有大量高级专门人才或在国内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到发达国家定居或工作n n1962-1980年,全世界有50万科技人员移居美国n n印度每年有约10万科技人员流入美国,相当于印度每年为美国支付20亿美元的教育经费n n中国*现状n n每年,发展中国家都有大量高级专门人才或在国内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到发达国家定居或工作n n1962-1980年,全世界有50万科技人员移居美国n n印度每年有约10万科技人员流入美国,相当于印度每年为美国支付20亿美元的教育经费n n中国*“外在的”和“内在的”智力外流n n托达罗指出,除了外在的智力外流以往,还有内在的智力外流n n不是研究国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眼光向外*n n“内在的”智力外流后果严重*二、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 1 1.改革各级教育体制。 .改革各级教育体制.改革各级教育体制.改革各级教育体制2 2.调整教育投资方向.调整教育投资方向.调整教育投资方向.调整教育投资方向 3 3.改变教育体制以外的刺激和增加教育投.改变教育体制以外的刺激和增加教育投.改变教育体制以外的刺激和增加教育投.改变教育体制以外的刺激和增加教育投资的个人支出资的个人支出资的个人支出资的个人支出 4 4.发展中国家不能只重视正规教育,也应.发展中国家不能只重视正规教育,也应.发展中国家不能只重视正规教育,也应.发展中国家不能只重视正规教育,也应当以同等的甚至更大的注意力去发展非正当以同等的甚至更大的注意力去发展非正当以同等的甚至更大的注意力去发展非正当以同等的甚至更大的注意力去发展非正规教育 5 5.实施适当的教育机会限额分配制度.实施适当的教育机会限额分配制度.实施适当的教育机会限额分配制度.实施适当的教育机会限额分配制度 作业题一:作业题一: 有有人人认认为为,,中中国国的的高高等等教教育育发发展展过过快快,,而而基基础础及及技技能能教教育育发发展展太太慢慢,,导导致致中中国国教教育育发发展展结结构构失失衡衡,,教教育育深深化化现现象象严严重重,,一一个个重重要要的的表表现现就就是是目目前前大大学学生生就就业业面面临临困困难难,,而而技技术术工工人人严严重重不不足足。 所所以以,,现现在在培培养养的的大大学学生生不不是是少少了了,,而而是是多多了了请请问问,,你你是是否否同同意意这这种种看看法法??谈谈谈谈你你的依据与建议的依据与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