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级延庆地质实习报告.docx
5页延庆地质公园实习报告班级:10061432学号:1003142208姓名:李子渊 姜晓春 盛云辉竹贝芬 乔韡轶 毕梦珂张鲸宇 姜顺顺 刘子潮一、地质背景北京延庆地质公园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动静 115°49’-116°29’,北纬 40°28’-40°45’延庆县地处延怀盆地东部,燕山沉降带西端,地势东高西低,仙域形态为东北一西南延伸的椭圆形板块(延庆县志编纂委员会,2006) 延庆县境内出露的地层有:太古界变质岩,中、上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和青白口系、中生界中侏罗统窑坡组、上侏罗统髫髻山组、土城子组和下白垩统东凌台组,新生界中更新统和上更新统(北京市地质矿产局,1991) 延庆地区区域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稳定的盖层沉积——准地台发展阶段和强烈构造活动阶段第一阶段时限为前寒武纪时期,该阶段延庆地区没有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形,只在局部地区发生断裂活动继而形成裂陷槽接受沉积第二阶段时限为晚三叠世晚期到新生代,包括燕山期和喜山期燕山期发生的燕山构造活动奠定了延庆地区地质构造的基础骨架,该期以断裂构造和岩浆活动非常活跃为特点,广泛分布酸性深成侵入岩体和中性喷出岩体,仅见少量的基性岩脉喜山期在延庆地区表现为差异性升降活动,形成新生代断陷盆地,龙庆峡独特的岩溶地貌景观就是在该期形成的。
二、碳酸盐岩由沉积形成的碳酸盐矿物组成的岩石的总称,主要为石灰岩和白云岩等两类1、波痕构造 图 1 波痕构造波痕为非粉性的沙质沉积物层面上特有的波状起伏的层面构造波痕反映了曾经位于浅海环境,可推测海岸线在附近该波痕构造波峰宽波谷窄且整体连续,峰谷均圆,对称性非常好,颜色为灰黄色至灰黑色,推测其为含泥晶有机质白云岩,然而岩石晶粒细小,也可能为泥晶波痕构造是地质历史时期海岸线附近潮坪环境下由水动力反复冲刷的结果该处岩层厚度薄,性质稳定且颗粒细小,波痕为干涉波且该处出露的其他岩层面岩性推测与波痕处相似,但颜色偏黑,颗粒细小,结构紧密颗粒间吸附力强大所以无法形成波痕(如图 1) 2.叠瓦状构造图 2 叠瓦状构造在波痕构造附近还发现了厚度均匀稳定的白云岩与碳酸盐岩岩层类似于叠瓦状构造,该现象表示此处海相沉积的古环境十分稳定,沉积缓慢进行此处由于是碳酸盐岩,结构紧密,故即使岩层的倾向、坡向一致仍然不容易发生滑塌事故(如图 2) 3.背斜构造于实习第二个点,我们观察到了一个由碳酸盐岩发育而成的背斜以及旁边的逆冲断层一起构成的牵引构造,左翼平缓,右翼陡峭,由于逆冲断层牵引而形成(如图 3) 。
图 3 背斜而在背斜的轴也有许多垂直的裂隙,也是由于碳酸盐岩被雨水侵蚀形成的,还可在裂隙间看到红色的底层在这些白云岩的层间长有植被,而层面上却没有,植物的选择性 生长说明层间发育有岩溶风化形成的黏土质,层与层厚度差异不大, 说明沉积岩性差异不大白云岩有灰色和红色两中,色泽的差异决定了沉积环境是潮坪相 沉积,其中红色为潮上坪,灰色为潮间坪另在厚层的纯白云岩之间夹有薄的泥质白云岩这两种颜色显示了原始的沉积环境的位置是不相同的而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为背斜处形成张裂隙,张裂隙风化被消灭,故无法成山而向斜由于地势低,各种物质在此搬运时接受沉积,进而成山而此处形成了背斜山,推测该处山地形成时间距今不长,即使有裂缝也暂未被风化剥蚀与该背斜上方可见岩溶裂缝,裂缝中的白色条带推测为碳酸盐晶粒其成因为流水中溶解的碳酸钙和碳酸镁,在流水下冲时局部不饱和发生沉淀,沉淀出碳酸盐,沉积长久即可形成白色条带溶洞下也可见白色条带形成机制同理,为新发育的碳酸盐三、碎屑岩岩石机械风化后形成的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经搬运、沉积、压实、胶结而成的岩石,称为碎屑岩此次实习主要观察碳酸盐岩,观察到的碎屑岩较少1.花盆构造在该观察点对面,我们远观了硅化木形成的花盆状沉积盆地,从其四周连续的厚层灰白色泥岩可以初步推断出其沉积环境为海相沉积、远处的山脊,可发现山脊是凸凹变化。
凸出的底层抗风化能力强,可以断定为为抗风化的石英砂岩,凹陷的底层部分为抗风化能力弱,则应该是泥岩该处地层为晚侏罗纪时期地层由于其沉积运动所形成的盆地,花季时可有几十至上百亩的花海,称其为花盆构造(如图 4) 图 42.碎屑岩露头最后一个观察点未观察到成层性岩层较平直 ,厚度变化很大在晚侏罗纪时期,整个华北平原多处发生火山活动,该处地层开始活跃起来拉张作用使地面产生许多裂隙,地脉里的岩浆在高压下开始向外喷涌,由此说明曾发生大量的火山活动此处岩层的颜色整体为紫红色,其中有些许深绿色为苔藓此处为一处典型的碎屑岩露头远观形态,砾岩由颜色分辨,呈正粒序;砂岩多为中砂至粗砂,个别存在海粒的中沙至粗砂岩;泥岩总体来说看不见颗粒,较光滑,手触仍有颗粒感,对于沙砾岩来说,顶面较平,地面下凹,如透镜状透镜体多发育于泥岩之中,地面下凹面为冲刷面从沉积构造上来看,可以观察到冲刷面以及各种交错层理四、盐岩与碎屑岩的野外鉴定区别1.颜色:酸盐岩颜色单调,主要为灰色、白色、灰白色;碎屑岩颜色丰富,常见紫红色、灰黄色、灰黑色、黑色、过渡色等2.成层性:碳酸盐岩具有成层性,层理面平行,长距离延伸;碎屑岩岩层厚度不稳定3.地貌:碳酸盐岩地层多为悬崖峭壁;碎屑岩为平缓陡峭交替,且平缓的多为细粒岩,陡峭的多为沙砾岩4.植被:碳酸盐岩地层不发育植被,以灌木丛为主;碎屑岩植被茂密5.完整性:碳酸盐岩沟壑发育,具有岩溶裂缝发育;发育平缓山沟6.韵律性:碳酸盐岩地层韵律性强薄厚交互规律;碎屑岩不规律五、总结在经过漫长的车上颠簸后到了实习地点,今天的实习我们主要研究了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在野外的实习中也收获了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也巩固了课本上的知识。
也巩固了构造方面的知识十分感谢老师的教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