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9-学习笔记-如何评课听课.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自***
  • 文档编号:23119130
  • 上传时间:2017-11-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 习 笔 记时间:2014 年 10 月 31 日    地点:西六 2—2 教室课题:1、观看《电压》教学视频 观课2、课堂观察与评析讲师: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张晓红1、观看《电压》教学视频(一)电压观课教学设计的总框架——内容线索与教学活动设计类比引入:电路如水路,电流如水流,引出水压的作用,从而引出电压及其作用物理源于生活、生产体现生活走向物理,物理指导生活类比与迁移,知道电压的单位换算及电压表使用:通过回忆水压与水位差有关,使学生明白电压表应并联在电路中;通过回忆电流的单位换算,知道电压的单位换算;通过回忆安培表的使用,再对比安培表与伏特表,会使用伏特表进行实验——分小组进行实验小组展示实验——小组实验,两位同学上台实验,将安培表和伏特表接入电路;并讲解实验联接方法,读数;同学间相互纠正课堂练习——同学分别读出安培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学生讨论小结——通过讨论交流总结:本节课通过什么途径,采用什么方法?怎样思考?学到了些什么?(二)本课特点1、本课设计特点整个教学设计,内容有序、步步深入采用小步子教学和类比的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资源进行教学,既有明确的知识目标,还体现了鲜明的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回忆,采用类比方法,会使用电压表,同时还发展学生思维与能力,将两个表,多用电器同时接入测电压2.本课教学特点的分析(1)重视学生科学表达能力的培养①表达方式的组织●回忆(回忆水压作用,得出电压作用)●回忆(回忆水压作用,得出电压作用)●陈述(电流表使用而推出电压主表使用;注意陈述的逻辑性和使用电表接线的方法)●交流(电流表使用过渡到电压表使用,同时区别串、并联;课堂小结出本课的过程、方法、结论)②表达内容的设计——重视教学过程的表达类比引入→归纳水压、电压主作用→ 类比单位→两个电表接入电路方法→读表→课堂小结(2)重视教学方法①多次类比电路与水路,电流与水流;水压与电压;单位换算;两种电表的用法②问题串的设置电压表使用,第一步、第二步…还应注意什么?③任务驱动的讨论与交流电压表的使用;课堂小结3.重视能力与方法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聆听能力类比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合作形式这是一节生成性课堂,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挖掘了学生的生活、知识资源进行教学2、课堂观察与评析理论始于观察,观察渗透理论上课 :获得直接教学经验以及经验的展示听课 :获取间接的教学经验评课 :教学经验的交流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够唤醒隐藏在教师心中的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主要内容一、观课的目的二、从学科知识线索观课三、课堂观察从观察心理看四、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五、关注听课的“问题”一、观课的目的(一)观摩别人的课堂教学经验 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听课人最重要的任务,并不是去批判上课人的缺点是什么,而是去发现上课人的优点是什么竭力去发现上课人的优点,并谦虚地向上课人询问与学习产生课堂优点的原因,这是课堂观察中上课人与听课人最为良性的互动模式对于勤奋的人来说,他的成功都是有道理的,而他的失败往往是无法避免的,也是找不到原因的当我们去听他人的课时,在有人听课的情况下,相信上课人一定是勤奋的,对这堂课而言,还应该是全力以赴了;虽然每个人的课堂总是有不少的优点,也会有不少的缺点,但如果让我们向上课人学习,似乎优点更容易找到原因,而缺点往往没有原因,即使有原因也是上课人本人所难以克服的 教师走进他人的课堂,可能会因此而发现他人的课堂经验,也可能总结出他人的课堂教训; 我在他人的课堂中得到了什么?这才是课堂观察最为根本的目的观察他人的课堂,鼓励他人是非常重要的,但最终还是要服务于自己的课堂,不仅仅要丰富自己的课堂经验,修正自己的课堂教训,还有必要加深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

      二)拓展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 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有两种途径:一是填补自己的课堂劣势;另一是拓展自己的课堂优势前者见效快,操作起来也相对容易;后者见效慢,操作起来也更有难度其实,不管你如何填补自己的课堂劣势,补上来的东西永远都不如自己生出来的持久,如果有过补牙经历的教师对此应该有深刻的体会在课堂观察中,用别人的成功经验来填补自己的课堂劣势,在短期内的确会有效;但别人的成功经验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学术经历与教学环境拓展出来的课堂优势,既有厚实的课堂教学基础,又与自己的学术经历与教学环境相匹配,往往会更为持久,而且更有利于自己课堂教学信心的树立与巩固教师走“通过拓展自己课堂优势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这条专业成长之路三)反观自己的课堂教学不足在观察他人的课堂时,重要的是学习他人的课堂经验;在反省自己的课堂时,重要的也是发现自己的课堂经验意识到并自我肯定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是学习他人的课堂经验与拓展自己的课堂优势的前提;但回避课堂教学劣势的主要途径,却是反观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 二、从教学线索观课——内容线索与教学活动设计((一)电压观课)4、强化“过程”目标(1)认识“过程” 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然途径学生经历某一学习过程意味着学生具有某种学习行为,一定行为的积累,则形成了相应的某种能力。

      学生在某一过程中的体验,能增强其某种意识意识的形成是难以通过讲解来达到的学生对某一解决问题方法的感受、积累、概括、抽象,都需要通过相应的过程来完成5.本案例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观看《电压》教学视频)关于学生情况问题学困生怎么上?学生资源贫乏的如何引导?实验器材不全的学校如何上这课?没有实验器材的学校如何上这课?三、课堂观察从观察心理看第一个层次,是不自觉的观察,这是一种知觉心理本能的反映;第二个层次,是凭经验、感觉进行的观察;第三个层次,是有目的,有一定的观察角度,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针对具体问题所进行的观察,即所谓的有意的课堂观察一)四点要求: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有适当的观察内容有科学的观察方法有清晰的观察分析和结论四、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课堂活动全息观察关键问题聚焦观察依据价值标准评判观察现场情境描述性观察(典型个体追踪观察、视频教研精细观察、教学细节自主观察等)(一)关键问题聚焦观察——观察的视角、视点如何设计?聚焦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其相关的重要因素,选择视角,设计视点(支架)进行课堂观察二)课堂观察主要视角教师指令的内容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处理策略教师指令的频数(三)课堂观察主要视点对具体几名学生的观察对教学整体的观察观察视角:引导语的形式引导语的指向引导后学生的反应修改:引导语的形式(视点)提问(追问)评价铺垫引导语的指向(视点)教学内容的衔接对学生的启发评价对突发事件的应变深入与文本的对话重复自己的问题和学生的答案其他引导后学生的反应(视点)无明确反应引导后有生成引导后有质疑引导后能深化与文本的对话其他观察的视角、视点如何设计?聚焦需要研究的问题,分析其相关因素,选择视角,设计视点;所提供的视点(支架)的设计要突出重点,注意科学性;要有较强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视角:教学预设主要环节;动态生成主要环节; 教师应对策略效果(即有效性评判标准)“教师应对策略”的视点:1、点拨;2、评价;3、追问;4、冷处理;5、请其他学生帮忙;6、不处理等1、教师追问要紧紧围绕初始的主要问题,不能拉出去太远、甚至与本课题的教学目标无关;难度要适宜,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2、教师的追问不能模棱两可,给出的问题要明确无歧异;一次追问不能太多我们发现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一次问一大串问题结果导致了两个问题:第一,学生对那个最初问题的思考被打断了;第二,改变措词后的问题常与原来的问题大相径庭,从而使学生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所以教师还要注意一次只能提1——2 个问题,追问要适度,并用简洁易懂的言语表述出来动态生成”的效果视点(即评判标准):1.是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2.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3.是否有利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4.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5.是否是对预设的检验和完善6 其他(四)怎样进行观察分析和结论?1、点面结合,围绕观察主题,针对所观察到的教学现象进行如实、客观的分析;2、要将重点放在可能性原因的分析上,提出建设性意见;3、要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有助于对教学现象的整体把握。

      几种主要方式:优秀课例借鉴观察课堂教学诊断观察专题课例微格观察……五、关注听课的“问题”(一)听课的认识误区1.开课者的错误想法(不想承受开课之重;开课要留一手)2.听课者的认识倾向(听课是为了完成任务,听课就是找优点,说好话;只听自己学科的课;听课主要听优秀教师、新教师和要关注教师的课)(二)听课者的角色1.授课者角色2.学习者角色3.指导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三)听课的原则与要求1.听课的原则(全面质量的原则、重视教与学并重的原则、强调教学目标和效果相统一的原则)2.听课的一般要求(听课前的充分准备、听课的数量恰当、听课的重点要选择、听课的评析要重视、听课伦理的要注意;听课不要先人为主、不要求全责备、不要一锤定音)3.听课的具体要求(听课的选择、听课的记录)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智慧如果说传统教育的内核是知识,那么未来教育的视野应该是智慧所以,今天我们的教育观必须实现由知识文化观向智慧文化观的转变知识文化观以人的知识、学历和科研成果的拥有量作为评价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而智慧文化观则以人对文化的创造性的含金量作为评价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准……所以教师一定要打破书本知识的迷信,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又要善于放下书本,从周围生活中去汲取信息、学习知识。

      教育的过程就在于使人日益成其为人,它不仅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受教育者成为追求知识的智者和思想者智慧型教师:充盈着自由的快乐 当人以功利化的心态去应对周遭的世界,去从事一种职业时,他自身也就被功利化了,他与这个世界只是实用主义的关系,职业对他而言始终是“他之国度” ,他无法沉浸其中,也无法领略其中的意义智慧型教师超越了单纯功利的追求而达到了自由的境地这首先建立在教师的职业信念基础上教师职业的内涵非常丰富生存与生计当然是教师的第一需要,但仅是低层次的需要,教师还有从职业中获得快乐、充实人生、实现自我、感受自由的需要一旦教师从职业中体验到了自由,他就把原本陌生于己的外在世界转换成了属我的生活世界,就于职业之间建立起活泼、丰富的联系,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完满和意义的充盈驴唇真的对上了马嘴快下课时,老师出了一道题“若 a 为自然数,说出 a 以后的 7个自然数” 一个小女孩举手抢答:“a,b,c,d,e,f,g ”话音刚落便引起哄堂大笑,老师也愕然了女孩察觉到自己的答案牛头不对马嘴,出了个笑话,落了个满脸通红接着,一个男孩起来补正: “a+1,a+2,a+3,a+4,a+5,a+6,a+7”.而后下课铃声响了,事情平平常常。

      一个女孩答错了题,一个男孩纠正过来,全班同学都明白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如何利用学生的资源○如何给学生建立支援模型○如何鼓励学生和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关 键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关注教学细节,及时记录教学感悟,这是养成课堂观察习惯的最重要途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