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星耀中国》读后感二篇.docx
3页《红星耀中国》读后感二篇《红星耀中国》读后感二篇【篇一】彭德怀是共产党中著名的将军,是红军领袖人物起初,我以为他就像电视上那些在军事演习中坐在装甲车里,不苟言笑的将领一样板着脸,让人不敢靠近可看了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以后,我才知道,原来他是这样的平易近人彭德怀行五出身,在湖南、南昌都进过军校,毕业后,因才能出众,迅速提升,成为一名军官后来,彭德怀以自己的第一团为核心,联合起它官兵和学生发起起义两年后,彭德怀积聚一支约八千人的“铁军”——红军五军团,他们攻占长沙,将国民党六万赶跑这种种经历,使得彭德怀作战经验丰富,有战略思想,为日后成为司令打下基础在书中,彭德怀十分关心部下与同伴,在一次长征中,整整六千英里,大部分都是步行,而他的马都让给走累了或受了伤的同伴彭德怀也十分节简,伙食就跟部下一样,不搞特殊,一般都是白菜,面条、豆、羊肉之类他的部都很敬重这位领导而看看现在那些有权力的肉,每天都是山珍海味,穿着名牌西装,自以为高人一等,不将百姓放在眼里相较之下就能看出元帅是多质朴,他认为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和其他百姓没差别,多么平易近人啊!彭德怀还很喜欢孩子,他身后有一群“红小鬼”跟着,他们也充当许多职务。
彭德怀常常和两三个小孩坐在一起,向他们教授政治,也不耻下问地询问百姓现状更加难得的是彭德怀二分大度,不拘小节他不在乎敌人有多痛恨自己,有多想杀了自己他没有大费周章的去布置自己的保安任务,他的司令部外仅有一个哨兵我想就算红军要安排一个排去保护他,他也不会同意彭德怀甚至将自己、徐海东、毛泽东等人的通缉传单保存下来,在背面印红军宣传品这样的豪放,他难道真的不知道这些是什么吗?他真的一点不在乎吗?总而言之,彭德怀一反传统、严肃的将军形象,他是那样平易近人,仿佛只是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但他是那样有趣、可爱,我们怎么能不喜欢呢?【篇二】在红军中,像周恩来这样的人是相当少见的红军大多是农民出身的人,多多少少受过压迫,反抗意识自然会觉醒;而周恩来则不同,他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他有突出的文学天赋,在班上成绩优异当今的中国也有不少叛逆的学生但这些学生大多成绩普通甚至糟糕至于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呢,大多乖巧听话,骨子里有着顺从师长的思想,自然缺乏反抗意识但周恩来是个反例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之时,周恩来作为学生领袖组织学生运动,因而被送入监牢获释后,他加入共产党周恩来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叛逆者,他生于官僚之家,却投身革命;他没有受过压迫,却与被压迫者共同斗争;他“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被斯诺评价为“狂热分子”。
他的确是狂热的,对革命充满热情,但他又是平静的,谈吐温和,头脑冷静——这是他受过高等教育的结果因此,他又是一位富有知识的叛逆者有的人,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但思想保守顽固,没有独立见解;有的人,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却因为受教育程度低,不知如何通过合适的渠道将思想付诸行动,而周恩来两者兼备,这正是他的可贵之处他的加入,无疑为共产党注入了活力倘若中国有更多像周恩来一样,有知识,又有独立思想的人,想必中国该是一片生机吧?我们需要敢于向传统,向主流思想挑战的叛逆者,但这些叛逆者必须是有学识的、理智的、冷静客观的,否则,只会给社会添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