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议EDA技术发展背景和在电子线路设计中应用.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5562815
  • 上传时间:2021-11-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9.4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议EDA技术发展背景和在电子线路设计中应用【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及快速的更新与发 展,以此为基础并且在其强劲的推动下电子技术得到了远超 以往的飞速发展如今,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入了人类生 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由于其的高性能、大复杂程度、价格 的相对低廉及较快的更新换代速度,使得人类社会达到了 一 个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阶段,进一步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EDA技术是现代系统设计 与电子产品研发的重要工具,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崛起,EDA 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本文论述了 EDA技术的产生背景以及 发展与内容,明确了 EDA技术在电子系统设计中的理论应用, 并以分频器这一电子系统基本电路为例,来就EDA技术在电 子线路设计中的现实应用进行分析,意在为EDA技术的实践 应用提供借鉴关键词】EDA技术发展背景电子线路设计应用分析一、前言作为现代电子设计技术的核心,EDAC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技术是以硬件描述语言HDL (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为系统逻辑描述的主要表达方式, 以可编程器件PLD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为实验载 体,依赖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在EDA工具软件平台上,自动 的完成逻辑编译,逻辑化简,逻辑分割,逻辑综合,结构综 合(布局布线)以及逻辑优化和仿真测试,直至实现既定的 电子线路系统功能。

      EDA技术的应用使得设计者的工作仅限 于利用硬件描述语言和EDA软件平台来完成对系统硬件功能 的实现,极大的提高了设计效率,缩短了设计周期,节省了 设计成本EDA技术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融合了的微电子、 电路系统、计算机应用等多个学科EDA技术的本质是电子 产品的自动化设计过程,其相关设定分别如下:工作平台为 计算机,设计语言为硬件描述语言,实验载体为可编程器件, 应用方向为电子系统设计在电子线路设计中应用EDA技术 可实现一体化设计,周期时间大幅度缩短,设计效率得到进 一步提升因此,对EDA技术在电子线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 分析,对于EDA技术的现代应用和电子线路设计的长足发展 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二、EDA技术的产生背景与内容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简称就是EDA技术,因为现代社会计 算机,集成电路和电子系统的高速发展,所以电子设计技术 就应运而生了,他的出现可以提高人们对于电子电路系统设 计的能力,这种技术对于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智能 化技术都有集成,所以能够对于各种电子通信方面的设计进 行辅助的设计,目前来看,该项技术主要是对于IC的设计, 电子线路的设计以及PCB板的设计起到了 一定的作用,而且 在日常运用的范围较广,当前,因为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对其的推进作用,所以在国家的各个行业都有了大量的应 用,比如国防,昂天,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等等,该项技 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逐渐变成了当今电子技术发展的 前沿。

      一) EDA技术的产生背景上世纪后半期,计算机和集成电路迅速发展起来,电子 技术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峻的考验因电子技术周期不断缩 短,其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难度日益提升间的矛盾日益加 剧这一形势下,就需要应用高层次的设计工具和新的设计 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而EDA技术就是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应 运而生的二) EDA技术的内容EDA技术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可编程逻辑器件 (大规模);第二,硬件描述语言;第三,软件研发工具; 第四,试验开发系统EDA技术在电子系统设计的应用过程 当中,其四方面内容依次扮演着载体、表达手段、设计工具、 下载与硬件验证工具三、EDA技术的发展回顾自20实际90年代初到如今近30年电子设计技术 的发展历程,EDA工具的发展经历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和电子设 计自动化(EDA)o(一)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 阶段20世纪70年代是EDA技术发展的初期阶段,人们开始 使用计算机辅助进行IC版图编辑和PCB布局布线,使设计 者从繁琐,重负的计算和绘图中解脱出来,由于PCB布局布 线工具受到计算机工作平台的制约,其支持的设计工作有限 且性能较差。

      二) 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CAE (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阶段20世纪80年代为CAE阶段,此时EDA工具主要以逻辑 模拟,定时分析,故障仿真,自动布局和布线为核心,如果 说CAD工具代替了设计工作中绘图的重复劳动,则CAE工具 则代替了设计师的部分工作然而,大部分从原理图出发的 EDA工具仍不能满足复杂电子系统的设计要求三)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阶段20世界90年代,设计工程师逐步从使用硬件转向设计 硬件,从单个电子产品开发转向系统级电子产品开发,即片 上系统集成这时的EDA工具不仅具有电子系统设计的能力, 而且能提供独立于工艺和厂家的系统级设计能力,具有高级 抽象的设计构思手段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EDA技术的 发展是电子电路设计的革命四、 EDA技术在电子系统设计中的理论应用(一) EDA技术在电子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在电子系统设计中应用EDA技术,使得设计人员不必通 过门级原理图来对电路进行描述,而只需对设计目标功能作 出描述电路细节方面的的束缚得以摆脱,设计人员能够将 更多精力放在概念构思和创造性方案上。

      而当通过高层次描 述将这些概念构思输入计算机后,EDA技术便可以规则驱动 形式来实现整个设计的自动完成这样,新概念能够有效迅 速地转化为产品,产品研制周期大大缩短二) EDA技术在电子系统设计中的基本应用步骤 高层次设计法是EDA技术在电子系统设计应用中的有效形 式,其基本步骤如下:第一,通过自上而下形式的设计 手段来划分系统;第二,完成VHDL代码的输入,并应用图 形法来EDA实验室进行仿真输入;第三,对设计输入做编译 处理,使其转化为VHDL标准文件;第四,采用仿真器来优 化处理VHDL源代码,进而生成网表文件;第五,参考网表 文件,应用适配器件来对对具体目标器件做逻辑映射操作; 第六,经下载电缆或编程器来讲器件编程文件载入目标芯片 中,如需更换综合库,只需通过ASIC的形式即可完成五、 EDA技术在电子线路设计中的现实应用(一) 分频器的设计要求分频器是基本的电子线路,依据设计的不同要求,通常 会遇到半整数分频、整数分频等,等占空比、非等占空比也 会成为设计有时的要求同一设计中,多种形式的分频要求 也往往存在鉴于EDA技术的设计应用,本文将设计目标定 位基准信号整数分频的实现二) 分频器的设计思路假设系统输入信号为时钟信号,分别设定其频率、周期、 占空比为60MHZ、20微秒、30%o之后将输入信号视作敏感 信号,并进行4分频处理,这就就得出相应的输出信号。

      同 时,设置一个复位信号于另外系统中,并配备相应计数器, 随之融入进程中即可实现设计目标三) 分频器的设计实现分频器的设计实现分六步来进行,第一步,找到应许程 序中的QuartusII标志,将其打开;第二步,进行新工程项 目的建立在已有工程项目完成的情况下,作“Open Existing Project”的单击处理,并对项目保存路径进行选 择这里,即可应用原有文件夹,也可建立新文件夹,随之 输入相应的项目名称,便可在项目中完成文件的加载之后, 进行FPGA芯片的选择,以试验箱芯片型号为依据来作出选 择,并通过对芯片封装、引脚数、速度三栏自上而下的选择, 来将芯片选择范围进一步缩小完成芯片选择后,来对所需 调用的EDA工具作出选择,因本文不涉及调动,故可直接点 击下一步,待出现工程对话框后,点击完成即完成本步操作; 第三步,建立硬件描述语言文件单击工具栏F订e菜单栏 正下方的New图标,输入已经编写好的语言程序于程序输入 框内待输入完毕后,加以保存并确定文件名(文件名应与 硬件描述语文和工程名中的模块名相一致)这时,单击工 具栏中编译图标,如无错误,电机确定即可,如弹出警告信 息,其信息中对设计问题有相应的说明;第四步,建立仿真 波形图。

      类比于上一步骤,不同之处,在于选择“New”中 的波形文件,双击其下空白处,进入到时序仿真端口当中, 单机“0K”即完成仿真端口的选择;第五步,仿真在菜单 栏中对仿真截止时间进行设置,通常情况下位20微秒之 后,进行输入的设置,在时钟对话框中对起始时间、周期、 结束时间进行设置最后对低电平或高电平数据范围进行选 择,完成后保存,且注意应保持波形文件同模块名、项目名 的一致性;第六步,编译对仿真波形图进行编译,使其每 隔四个时钟周期,能够在输出端得到等占空比的四分频波 形之后,改变占空比,或对计数器技术状态值作出稍微改 变,多种形式分频随即实现六、结束语通过论述EDA技术在电子线路设计中的现实应用,可以 看出,EDA技术简化了繁琐的设计工作,表现出较好的应用 效果,能够满足电子线路的设计要求21世纪是EDA技术的 发展高速期,其应用正在朝着数模混合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方 向迈进,EDA技术必将突破电子设计范畴,来进入其他领域 且随着EDA技术设计应用的日益成熟,其定将在设计领域得 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参考文献:[1] 邱军兴.EDA技术在电路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9 (8).[2] 贾民力.EDA仿真技术在电子线路设计中的应用[J]. 青海大学学报.2009 (23).[3] 崔葛•基于FPGA的数字电路系统设计[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4] 潘松•黄继业.EDA技术与VHDL (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9)・[5] 马楠•周験.EDA在射频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电子技术.2005 (2).[6] 王树昆等.EDA仿真环境的研究与应用[J].山东省 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1).[7] 潘松•黄继业・EDA技术与VHDL(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9).[8] 王平.EDA技术的电子系统设计[J] •中国科技博览.2011 (38).[9] 杜玉远.EDA设计快速入门[J].电子世界.2004.[10] 路而红•电子设计自动化应用技术[M].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6.[11] 徐宏庆•电子线路设计中仿真设计软件的应用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 (2).[12] 高有华,龚淑秋,李忠波.基于EDA电子线路的仿 真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2 (4).作者简介:蔡洁华(1958-),女,湖南新化人,硕士,主要研究方 向为机载计算机电源仿真优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