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硬笔书法教学讲义.doc

28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5768340
  • 上传时间:2017-09-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硬 笔 书 法 教 学 讲 义宋志刚第一讲  硬笔书法概论一、 什么是硬笔书法追溯到甲骨文的产生,硬笔书法到如今已有 3000 多年的历史;20 世纪 80 年代是硬笔书法发展的辉煌时期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二、 为什么要练好字从大道理来讲,练好字是继承和发展祖国优秀的书法遗产,进而使书法走向世界从中道理来讲,对教师来说,练好字是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好的板书是学生学习的的楷模以书法艺术来实现人生价值对学生来说,练好字是老师的要求、家长的要求;从小练出一手好字,将来为祖国建设服务从小道理来讲,字如人面,为社会服务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知名度从陶冶情操方面来讲,练字时,凝神静气,气沉丹田,以静养身,可以延年益寿;练好字又能培养人端庄稳重、遇事不乱的品格三、 怎样练好字一要有良师,二要有勤奋精神,三要选好临本四、 选好临本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历代碑帖浩若烟海,不可兼收并蓄。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中说:“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 ”故选临本以钟繇、二王的为佳为走近路,可以临写晋、唐小楷楷书有:钟繇的《宣示表》,势巧形密、胜于自运;王献之的《洛神赋》,笔画秀媚、妙绝时伦;钟绍京的《灵飞经》,笔意潇洒、风姿秀逸;赵孟 的《道德经》,线条畅达、笔力饱满;文征明的《四山五十咏》,八面观音、淳雅秀逸;童式规的《星录》,点画精到、结体舒展以上是小楷临本)还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碑帖行书有: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李邕的《李思训》,米芾的《蜀素贴》等草书有:王羲之的《十七贴》,智永的《千字文》,孙过庭的《书谱》,张旭的《肚痛贴》,怀素的《自叙贴》,祝允明的《赤壁赋》等魏碑有:《张猛龙碑》, 《龙藏寺碑》, 《爨宝子碑》, 《爨龙颜碑》等隶书有:《曹全碑》, 《石门颂》, 《张迁碑》, 《乙瑛碑》等篆书有:《甲骨文》, 《金文》, 《石鼓文》,李斯小篆等现代钢笔字临本:楷书有:上海沈鸿根的字帖,用笔老辣、结体精到;行楷有:上海顾仲安的字帖,圆润精致、流畅秀美;行书有:浙江王正良的字帖,厚重质朴、含蓄灵动; 五、 临摹方法1、王羲之《笔势论》中说:“初学字时,……一遍正其手脚;二遍须学形势;三遍须令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每加抽拔,使不生涩……” 王羲之的话告诉我们,临贴的遍数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只有坚持不懈、反复临习,才能熟记在心,从形似走向神似一般地说,只要坚持每日临习,三个月便可见效2、注意临习姿势要求:字帖竖起,正襟危坐,目不斜视,耳不旁听,专心致志,有益身心3、不可朝秦暮楚,好高骛远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先攻一体,后采众长4、益用逆反溯源法:从楷书入手,再行书,再草书,再隶书,再篆书;打好楷书基础,是学好其他书体的先决条件正如孙过庭的《书谱》所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楷书功底,才能为日后学习行草等其他书体打好基础行书不过是楷书的便捷写法而已苏东坡《书论》中说:“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不能立而能行、不能行而能走者也 ”六、 掌握用笔结字规律《永字八法》中说:“一字之法, 贵在结构;一笔之法,妙在起止赵 孟 说:“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移 ”这些都说明,不同时期、不同书家、不同流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结构上,用笔的方法基本固定硬笔书法的用笔虽不讲藏头护尾、逆起回收,但是仍要注意起收、快慢、轻重,须横平竖直、粗细相间、曲直相生、长短相安,笔笔交代清楚硬笔书法的结体,欧阳询有 36 法,李淳进有 84 法,黄自元有 92 法。

      这些法则,可以用八句话来概括:横平竖直、疏密匀称、比例适当、偏旁容让、点画呼应、向背分明、交换参差、重心平稳最主要的是八个字:疏密匀称、重心平稳也就是说,写字时要注意字的结构安排,如争让、开合、顾盼、呼应等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 ”“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 ”(王羲之 书法论)七、 勤学苦练,持之以恒1、学书乃行僧之事,非下苦功不可中国古代学书趣闻有:钟繇以指画被,张芝池水尽墨,王羲之居山学书,王献之十八缸水,欧阳询夜宿观李靖碑,怀素笔成冢坟……近代于右任先生有“朝临石门铭 ,暮学二十品辛苦集成联,夜夜泪湿枕” 之 说古人云: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西汉有孙敬头悬梁、战国有苏秦锥刺股、晋朝有东胤囊萤学、孙康映雪读等苦学故事,都说明勤学苦练,持之以恒,必能成功2、在勤学苦练的同时,还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经常观摩、交流、探讨,学习书法理论,参加书法比赛,在学习中进步,在比赛中提高第二讲:写好笔画打基础一、书写姿势硬笔字书写采用坐姿姿势正确做到八个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本子也要放正)具体要求做到“三个一” :眼离书本一尺远,身离课桌一拳远,指离笔尖一寸远。

      二、执笔方法用五指执笔法:拇指、食指、中指指尖二夹一抵呈三角形捏住笔杆(中指用指甲上侧),无名指和小拇指抵住中指;书写时笔杆与纸面成 45°角;笔杆上端架在虎口上钢笔的选择,一种是吸水的老式钢笔,另一种是有笔芯的新式钢笔目前以有笔芯的钢笔和一次性签字笔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三、学好笔画的意义我们知道,无论写哪一种书体,都离不开笔画没有笔画,便不成字形古代书法理论“永字八法” 中 说:一字之法,贵在结构;一笔之法,妙在起止唐代书法家孙过庭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 ”晋朝书法家王羲之说:“ 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 ” 这些都说明写好笔画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书写中,要做到三个认真:老师写,认真看;老师讲,认真听;自己写,认真练通过不断、反复书写,掌握笔画书写的正确方法,写出笔势四、运笔方法1、虚与实 由提、按构成运笔的过程就是不断“提” 、“按” 的过程 “提”有两种,一种是离开纸面的提起笔,另一种是在运笔中的略提,使笔画由粗变细,是为虚;“按” 就是顿 笔,一般用在起笔和收笔处,或写粗线条和点等,是为实写的笔画有提有按,起伏不断,创造出虚实效果,产生节奏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提、按” 运用得好,产生了笔势,俗称“笔脚”没有“ 笔脚”,就是没有笔势2、力度和角度 主要指笔的运用运笔的角度变化,产生了虚实效果;运笔的角度变化,又产生了不同形态的笔画如果断雄强的起笔、实笔虚出的剔笔和凌空作点的劲笔,都需要笔的角度大些,而平缓轻松的书写则笔的角度小些3、巧与捷书写时由于纸面小,笔尖落下的空间很小,所以不能要求钢笔硬写大字,应以写轻巧的小字为好由于笔尖小,转向快,所以轻巧、简捷便是硬笔书法的主要的、显著的特征五、基本笔画我国古代有“永字八法 ”之说,主要包括:点、横、 竖、撇、捺、折、钩、挑,由此演化出基本笔画近 40 种要写好这些笔画,主要依靠运笔的提和按,注意笔画的粗细变化,笔笔都要到位,不可草率六、笔画(在教学中,教学笔画与教学有关字例同时进行,以巩固笔画的学习 )1、点(10 种)斜点〔丶〕 起笔 轻,向右下作 顿不可写成  (收笔画出一个圈)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点垂点〔  〕起笔轻,向下作顿,略偏左如“ 宀”、 “心” 字左边的点挑点〔  〕稍顿后向右上挑出,顿时慢,挑出快不可写成   (顿处过大)如提手旁(扌)的挑两点水〔冫 〕由斜点和挑点 组成,写时注意上下呼 应。

      三点水〔  〕由两个斜点和一个挑点组成,上、中点略近,中、下点略远;第二点稍偏外顾盼点〔  〕由左右两点组成左点向左下行笔作顿,右点同斜点如“小 ”字的两点招呼点(相向点)〔  〕由斜点和点撇组成斜点要长顿短挑,点撇顿小撇长;注意呼应如“羊” 字上面的两点八字点(相背点)〔  〕由点撇和斜点组成如“ 共”字下面的两点联飞点(四点底)〔  〕由垂点、竖点和斜点组成垂点和斜点稍大,略向外斜;中间的两个竖点略小如“杰” 字下边的四点背四点〔  〕由左边的两点水和右边的点撇加斜点组成先写左边两点,再写右边的两点如“求” 字的四点2、横(2种)短横〔  〕起笔顿,收笔停,朝右上昂头,中间略有下弯之势如“ 工 ”字上 边的横长横〔  〕起笔顿,行笔轻,收笔向右下作顿;中间略有上拱之势如“土 ”字下边的横3、竖(2种)悬针竖〔  〕 起笔顿,行笔直,收笔成下尖状(象一根悬着的针)如“丰” 的竖垂露竖〔  〕起笔顿,行笔轻且直,收笔顿如“ 干”字的竖4、撇(3种)   平撇〔  〕起笔顿,向左下撇出略平且短一般写在字头上如“千 ”字的撇斜撇〔  〕起笔顿后向左下撇出,一般成 45°角,比较直如“牛”字的撇。

      竖撇 〔丿〕起笔顿后先向下再向左撇出如“月”字的撇5、捺(2种)斜捺〔  〕起笔轻,行笔逐渐用力,到捺处顿笔顺势捺出;捺脚取平势不可写成  (一斜下面加一短横)如“人”字的捺平捺〔  〕起笔顿后向右下行笔转略平势,到捺处顿笔顺势捺出;捺脚取平势不可写成   (横斜横)如“之”的捺和走之底(辶)的捺6、折(6种)  都是组合笔画横折〔    〕先横后竖,写完横顿笔再写竖一种折是直的,如“日 ”字的折;一种折是斜的,如“口”字的折竖折〔  〕先竖后横,写完竖顿笔再写横如“ 区”字的折斜折(横撇)〔  〕先横后撇,写完横顿笔再写撇如“ 又” 字的折撇折〔  〕先撇后折(有时折改成挑),写完撇顿笔再写折如“去 ”字的第四笔和绞丝 旁(纟)的两个折反折〔  〕先写直撇后再写长点,转折处不要顿如“ 女”字的折走之折〔  〕先写短横,顿后向左下撇出、转向右下再向左下撇出要求一笔写成,益小不益大不能写成  或  上加一点、下加一捺就是走之底(辶)这些折中,走之折最难写,平时要重点7、钩(13 种)向下的 1 种横钩〔  〕写好长横顿笔后向左下钩出如“ 穴”字的钩向左的7种竖钩〔  〕写好垂露竖向左下折笔后再向左钩出。

      如“ 丁” 字的钩弯钩〔  〕与竖钩相比,中间的直变成弯;要注意起笔与钩尖在一条垂线上如“手 ” 字的钩横折钩〔   〕横+竖钩写完横后顿笔写折钩与横折一样,一种折钩是直的,如“门” 字的第三笔;一种折钩是斜的,如“刀 ” 字的第一笔横折折弯钩〔  〕写完短横顿后向左下撇出,接短横顿后向左下写斜弯钩;要求写第一折和第三折之前要顿如“乃” 字的第二笔竖折折钩〔  〕竖都是斜的,每一个转折处都要顿;一共顿四次如“ 弓 ” 字的第三笔左耳钩〔  〕横后顿笔折向左下再向右下顿笔后向左钩出,加一竖便是左耳旁(阝)不能写成   或   注意,左耳钩要写得小,一般写在上半格如“队” 字的第一笔右耳钩〔  〕写法与左耳钩相似,但比左耳钩大,特别是下边的弯钩要饱满加一竖便是右耳旁(  )不能写成  ,(下部太瘪)如“邓 ” 字的第三笔向上的5种斜钩〔  〕起笔顿,向右下行笔到钩处顿笔向上钩出;笔画较长,略直不可写成  (太直)或  (太弯)如“戈” 字的钩卧钩〔  〕起笔轻,先向右下行笔转向右再向右上顿笔后向左上(字的中心)钩出笔画不能太长,不能写成  (斜钩)或  (竖弯钩)如“心” 字的钩。

      竖弯钩〔  〕先写竖,再向右弯,顿笔后向上钩出注意转折处不可僵硬   如“匕” 字的钩抛背钩〔  〕短横+反向弯钩横后顿笔略向左再弯向右下行笔,顿后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听力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1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语法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完形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作文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考政治如何规范化答题?.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29课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课时练第7章《3 平行线的判定》含答案解析.docx 日历表2029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有余数的除法含答案解析3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1.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总复习含答案解析-人教新课标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1.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