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文阅读】考点32 诗歌表达技巧(原卷版).docx
30页考点32诗歌表达技巧1. 考点分布(2024年·新课标Ⅰ)16.本诗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颈联写泉水的声音既响亮又微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022年·新高考全国Ⅱ卷)16.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022年·新高考全国Ⅱ卷)15.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2.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命题规律】①形式上,主客观题兼有②方式上,一种是从小处设题,即题干明确规定从表达技巧的某一个具体方面进行鉴赏;另一种是从宽处设题,即宽泛设题,不明确要求③内容上,(1)表达方式;(2)修辞手法;(3)表现手法;(4)篇章构思备考策略】1. 归纳整理:整理归纳课内诗歌重点鉴赏内容,提升感悟力2. 专题研究:进行专题研究,掌握系统知识3. 仿真练习:通过做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技巧一、基础知识表达技巧指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时使用的各种手法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是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考查的重点,也是很多考生备考的难点,主要障碍是对一些表达技巧界定不准,区分不清,赏析不到位另外,作答其他题型,常需结合表达技巧进行分析,所以对诗歌表达技巧考查的综合性较强。
1.表达技巧一览表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顶真、互文、设问、反问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反衬)、托物言志、咏史抒怀、用典抒情描写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正侧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视角变化、白描、通感(视、听、味、嗅、触)表现手法比兴、象征、对比、对照、衬托、渲染、铺陈、想象、联想、以小见大结构技巧倒装、首句点题、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层层深入、过渡衔接、伏笔铺垫、首尾呼应、抑扬结合、重章叠句2.答题思路①审清题中要求,明确鉴赏的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还是结构技巧;分清鉴赏的范围是某个字、某句诗,还是整首诗;弄清答题的数量是一种、一些,还是最主要的一两种②整体把握诗歌,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鉴赏分析③赏析语言要将诗歌的意境阐述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力求优美通畅3.易错点剖析【01】不能结合诗句分析技巧一般能答出来,往往没有结合诗句分析表达效果,直接回答情感02】记忆不准,不能用专有名词回答只是笼统解说手法,不能精准作答,要加强对各种技巧的理解与记忆。
二、重点解读考点精讲01 常见修辞手法(一)比喻比喻就是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其作用是为了突出事物特征,使所要表达的事物更加生动鲜明如:“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五首(其二)》] 词句巧妙地以“月”作比,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针对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请分析“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和《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上的异同答案】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都以水喻愁,将满腔愁绪比作江水,表现愁绪之多,绵延不断抒情效果不同:欧阳修词借迢迢春水形象地表达了渐生渐深的离愁别绪,画面真切,意境优美;李煜词则借一江春水形象地表达了国恨家仇的忧伤情感,境界开阔,意境深远二)比拟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拟物则是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其作用是为了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二首(其一)》]诗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先偷眼”写白鹤爱梅情切,还未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偷看;“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断魂这两句诗把鹤、蝶对梅的喜爱之情表现到了极点针对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 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香,春在无人处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答案】此句使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说卷帘间,“春愁”像鸟儿一样被放飞出去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具体可感三)借代借代就是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分为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代本身等其作用是为了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使语言简练、含蓄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词句用“绿”和“红”分别代“叶”与“花”,写出了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烘托出词人的感伤情怀针对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岁 暮①杜 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 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此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第二联除了运用对偶的修辞之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答案】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映,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四)夸张夸张即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的作用如:“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写怀》)词句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针对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 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第一、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三万里”极言黄河之长,“五千仞”极言华山之高,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收复失地的信念五)对偶对偶即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其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如:“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上句写昭君离开汉室,下句写葬于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整,写出了昭君不幸的一生。
针对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折杨柳①萧 绎②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注] ①折杨柳:古乐府诗题,初多用于写士卒辞家出征,后内容不限于此②萧绎:南朝梁代梁元帝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答案】山如莲花般明艳,水如月光般素洁这两句诗使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以莲花喻山,以明月比水,尽显山之明丽,水之清素描绘出一幅明丽清幽的山月美景,诗人以乐景写哀情,与下文写猿声清哀、游子思乡形成反差,倍增其哀伤之情六)双关双关分谐音双关和弦外之音两种双关是为了委婉含蓄地表达情感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丝”与“思”同音,表达了相思之深针对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竹枝词二首(其一)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诗的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答案】最后一句使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道是无晴还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还有情”作者明确而又含蓄地表达出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的迷惘,她的眷恋,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都被刻画了出来。
考点精讲 02 常见表现手法(一)对比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作用是揭示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震撼人心如:“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的繁荣,最后一句描写今日的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深切,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针对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采地黄者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注] 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插:同“锸”这首诗的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答案】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二)比兴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作用是托物引喻,婉转曲折,明朗浅显,耐人寻味,有民歌风格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诗句既以关雎鸟鸣叫求偶来比喻男子对女子的爱慕追求,又能自然引出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针对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桃 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 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zhē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答案】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三)衬托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作用是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加突出、形象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然后才集中描写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针对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含山店梦觉作韦 庄[注]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注]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感情的?请简要分析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达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四)渲染、烘托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烘托是指从侧面着意描写;渲染和烘托都是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作用是创造气氛,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杜诗中一连出现风、天、猿、渚、沙、鸟六个特定镜头,渲染秋江景物凄清肃杀的特点再如:“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诗中从观看者的神态动作来烘托罗敷的美,比从正面直接描写其形貌美在哪里节省笔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