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到转型高职就业的策略研究.docx
6页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到转型高职就业的策略研究 摘 要:师资队伍建设是转型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到转型高职院校就业是充实转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措施但目前该专业硕士研究生对自身就业定位模糊,其就业取向与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差距,这势必影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师资的需求所以,如何正确引导和鼓励该专业硕士生到转型高职院校就业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 转型高职 就业 策略一、当前转型高职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生的迫切需求(一)转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陆续有许多整体办学条件较好的中等专业学校通过合并重组后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简称“转型高职”),并初步建立了一支基本满足高职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但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转型高职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变化,原有教师在教学实践能力、学历达标率、师资结构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了制约转型高职发展的主要问题[1]二)引进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生的重要性按照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该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能独立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并能胜任中、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的教学及管理工作。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急需懂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知识的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人才,师资是决定学院总体上能否实现转型和发展的首要因素,也是培养高水平技术人才的关键,转型高职院校引进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人才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看其重要性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不但要懂得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要求所培养的毕业生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而原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操作型人才,对基本理论知识要求较少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必须有更宽泛的知识面和更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另外,由于当今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学科专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这就要求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以此来适应高职教育教学的需求原有的教师短期内很难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对他们的要求,所以,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是充实转型高职师资队伍的重要力量2.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看其重要性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未就业青年,或有中级工的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
目前我国转型高职院校的生源既有普通高中毕业生,也有对口生(即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的学生),这些学生整体知识水平不高,基本完成了三年高中阶段的学习;而原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对象是初中毕业生或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有初级工的实践经验者总的来说,转型后学校生源质量相对较中专层次较高,所以要满足教学的要求,原有中专师资不能完全胜任高职教学 3.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看其重要性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专业技能,高等职业教育均高于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中也包含有少量心智技能的成分,如简单故障的排除,但比起高等职业教育这方面的内容明显少的多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心智技能部分比重就会增加越多,心智技能的培养是靠一定的理论基础来保证的,心智技能的比重越大,理论知识部分要求就越深广,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教育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2]可见,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将是今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利益的驱使,部分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毕业择业时考虑更多的是经济利益,社会地位等因素,这样就出现了职业教育学硕士偏离本专业的就业取向二、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生的就业取向及原因分析(一)就业取向调查资料显示:当前硕士研究生择业时考虑的前三个因素是分别是①工作报酬,占87.5%;②工作环境和发展前景,占83.3%;③专业对口,占50.0%;而国家需要排在最后,只有5.1%。
[3]为了进一步了解“职业技术教育学” 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取向,笔者对我校50名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进行了问卷普查,其中男生21人,女生29人,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回收有效率100%本问卷采用单项选择题,多选题和笔答题等形式调查结果显示:100%的人认为,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急需大量的懂得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学历人才来充实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尤其是转型高职但45%的人表示毕业后会优先选择本科及研究型大学;22%的人会选择报考公务员;另外,95%的人认为当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不利于个人发展;93%的人认为职业教育只是为缓解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出现的产物[4]具体就业取向如下图所示:(二)原因分析通过调查所得,很多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不愿意到职业技术院校就业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未来工作待遇和社会地位的追求,有25%的认为到高职院校工作社会地位不高,与本科院校相比低人一等,也得不到社会的尊重;高职院校待遇不高;个人发展方向不明确,机会不多,评职称机会相对较少;工作环境不好,缺少科研氛围,职业院校发展前景模糊;职业院校学生来源复杂,教学难度大,且不容易出成绩具体原因表现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见,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优先考虑的经济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的单位。
其次是自我发展的空间即前途,以及工作环境的舒适度等该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择业问题上出现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倾向,对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清醒,处理不够到位这一方面造成了高层次职业教育人才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阻碍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三、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到转型高职就业的对策引导和鼓励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到转型高职院校从事教学或管理工作,是转型高职学院建设一支职业教育观念新、具有较高教育学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的有效途径在此,就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到转型高职就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政府应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各级政府要大力加大对转型高职院校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要切实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领导和统筹,建立、完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处理好有关部门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落实企业合理分担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相关政策,采取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支持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职业教育新格局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逐步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5]二)职教硕士培养单位应加强对硕士生的培养与管理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对人生观、价值观、专业意识等方面进行指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专业思想,忠诚于职业教育事业;加强学生专业心理教育,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切实加强就业指导,改变学生就业观念要帮助学生确立起“职业平等,无高低、无贵贱”的职业观,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本专业存在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好该专业硕士研究生偏离本专业就业的问题另外,导师可以通过自己优秀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鼓励、支持研究生到转型高职就业本专业研究生更应克服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现代职业教育观,增强责任感,提高事业心,积极地投入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伟大事业中去三)积极加强社会舆论引导、破除鄙视职业教育陈腐观念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以及民间团体要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使发展职业教育具有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型人才的社会风尚。
各级部门都要落实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重视职业教育,加大监督执行力度,扫除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全社会都要尊师重教,转变社会歧视中、高职教师的现象,尽可能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切实提高职教教师的社会地位四)转型高职院校应努力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转型高职院校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优秀毕业生到职业技术院校任教可考虑每年由政府作为特殊教育的教师予以一定的补助另外,结合职教实际,建立职教教师职称评定体系,要完善教师职务等级工资制,逐步建立体现教师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和实际贡献的工资保障和激励机制的工资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师津贴制度,向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倾斜,对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人员,可给予优厚的工资待遇以鼓励专业课教师进行教育科研,促进教学同时,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住房等生活条件,不断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使广大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以此吸引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从事职业教育 Reference:[1]胡茂成.升格高职院校转型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48~49.[2]陈遇春.高等职业教育学教程[M].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3]谢茂华.当代研究生价值观研究[D]. 2001-1-1(16).[4]赵 艳.职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取向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27 (25):74~75.[5]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7-05-31.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