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docx

41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342093991
  • 上传时间:2022-12-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4.88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概述 11.1紧迫性和重要作用 31.2建设计划任务,预期达到目标,本年度建设任务 41. 3总体思路、依据和可行性 51. 4项目区建设重点、实施进度安排和投资及效益分析等情况 7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92.1项目区范围 92.2项目区自然条件 93. 3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及基本口粮田建设现状 103. 4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潜力和途径 12四. 建设目标、规模与工程布局 124. 1建设目标 124. 2工程布局 14五. 地下水资源平衡分析 155. 1水资源总量 155. 2地下水可开采量 155. 3地下水资源评价 155. 4地下水资源供需分析 16六. 工程设计 176.1设计分区 176. 2规划有关参数 186. 3井灌工程布设 196. 4机井暗管工程典型设计 -26-七. 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31-7.1项目投资概算 -31-7. 2工程概算总投资 -34 -7. 3资金筹措 -35 -八. 实施计划与施工组织 -35-8. 1实施计划 -35 -8. 2施工技术要点 -35 -8. 3施工方案 -41-8. 4水利设施管理 -42 -九. 效益分析 -43 -9.1经济效益 -43-9. 2社会效益 -43 -9. 3环境效益 -44-十. 保障措施 -44 -10.1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机构 -44-10. 2技术保证措施 -44 -10. 3资金管理措施 -45-10. 4建设和运行管理措施 -45 -附件: -45 -1.1紧迫性和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决策部署,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 民生,进一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财政部、水利部决定,在 继续做好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的同时,从2009年起,在全 国范围内选择一批县市区,实行重点扶持政策,通过集中资金投 入,全面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农 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 提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保障针对我国小型农 田水利设施普遍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的问题,2005年,中央财政 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以“民办公助”方式 支持各地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 诸多原因,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工程不配套、老 化破损严重,以及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滞后等问题仍然十分 突出为了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必须集中资金投入,连 片配套改造,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 设,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由面上 建设向重点建设转变、由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由重建轻管 向建管并重转变,彻底改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 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 实基础也正是基于如此情况我市卫峪乡项目区总耕地面积5080亩, 涉及人口 2200人由于“7.24”洪灾,导致项目区的3个村的耕地 全淹,洪水深达2~4米,项目区的水利设施遭到严重破坏,除少 数机井因采取保护措施,仍可利用以外,原有的暗管、U型渠道全 部被水毁。

      在灾后重建中,项目区受灾的这3个村子在2005年搞过一次 农业综合开发但由于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原有的设 施配套标准已不能满足新型产业发展壮大需要,加之原来的水利 设施损毁严重,部分水利设施经常带病运行,渠道破损不堪,漏 水渗水严重,有些耕地因无水利配套设施,成为名副其实的“望 天田”,严重的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卫峪乡地 处我市渭河一级阶地,土地相对广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为 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设新型社会主义新 农村,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展田间水利设施势在必行为卫峪乡 平原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实现园田化,同 时又为发展其它产业打好基础1.2建设计划任务,预期达到目标,本年度建设任务本次规划可使卫峪乡5080亩耕地得到及时灌溉,本次规划主 要新打配套机井16眼,修复配套机泵24眼,铺设地埋暗管6.5 公里,衬砌球渠道3. 6公里,埋设电缆11公里,修建生产路9公 里该项目实施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施,一是确保了我市 卫峪乡粮食的高产增量,实现了农民的增产增收;二是可以极大 地改善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 农民增收,进一步改善项目区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对加快新农 村建设步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3总体思路、依据和可行性1. 3. 1总体思路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和“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 一片”的原则,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以 工程配套改造和管护机制改革为手段,通过国家资金的扶持与群 众自筹,集中投入、整体推进战略,迅速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水平和管护水平,全方位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 越式发展,进而提高水分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提供基础保障1. 3.2编制依据1、 根据阴财发[2009] 136号文关于做好2009年财政农业专项 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2、 财农[2009] 92号《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建设的意见》3、陕计项目[2000] 1045号发《陕西省水利水电建筑预算定额》 及《陕西省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陕西省水利水电 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及费用标准》、陕水计( 1996 ) 140号文颁发 的《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机械台班费定额》4、其他相关规定、规划等1. 3. 3可行性卫峪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以把增加农业收入、农民增 收、农业增效、产业结构调整连接起来,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生态 文明。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好的政策实实在在落在农 民头上,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和环境效益,体现了党和政府对 三农工作的关注,又体现了先进生产力和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华 阴市人民政府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重 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高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加快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1) 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政策为华阴市卫峪乡农田水利 工程建设提供了政策平台国家财政部财农[2009] 92号《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 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 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决策部署,围绕稳粮、 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财政部、 水利部决定,在继续做好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的同时,从 200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县市区,实行重点扶持政策, 通过集中资金投入,全面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农业产业结 构调整,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3) 项目区群众的投工投劳积极性高1.4项目区建设重点、实施进度安排和投资及效益分析等情况1.4. 1年度项目区域项目区位置在卫峪乡,涉及行政村3个、农业人口 2200人。

      1.4.2建设重点本次规划可使卫峪乡5080亩耕地得到及时灌溉,本次规划主 要新打配套机井16眼,修复配套机泵24眼,铺设地埋暗管6.5 公里,衬砌球渠道3. 6公里,埋设电缆11公里,修建生产路9公 里1.4. 3实施进度安排2011年3月-4月新打配套机井工程建设任务2011年5月-6月底完成渠道及暗管建设任务2011年7月-8月完成生产路、埋设电缆任务1.4.4投资情况工程总投资369.95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332.42万元, 临时工程费用8. 16万元,其它费用11. 77万元,预备费17. 6万 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28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筹89.95万元1. 4. 5效益分析(1)环境效益项目区远离县城,无工业污染,再加上林网布置合理,项目 区环境状况非常好本项目区地下水经监测分析,水质较好,适 宜农作物及经济作物灌溉项目区结合井灌工程治理,将进行田间工程治理,按方格田 的标准,新筑及加宽田间生产路,田间生产道路进一步布置林网 经过治理,项目区旱能灌,田间变成园林,有效的调节了小气候, 使项目区的环境变得更清洁、更美好2)经济效益1、 原旱地灌溉效益灌溉效益主要是通过新打机井及修复配套措施,可使这3个 村5080亩耕地得到及时灌溉。

      按当地农作物的复种指数1. 85,经 调查小麦单产提高100公斤/亩玉米单产提高150公斤/亩根 据农作物市场价格,小麦按1.6元/公斤,玉米1.5元/公斤,按 水利分摊系数为0.4,则其灌溉增产效益为202. 5万元2、 节水效益该工程中发展暗管812亩,U型渠改善面积900亩,比项目区 原来的土渠水利用系数分别有所提高,平均每亩农作物年节水20 立方米,则年可节水10万立方米,每立方米按0.8元计算,则年 节水效益为8万元综上,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其工程效益为210. 5万元3 )社会效益本项目实施以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单位 面积的产出,增加农村经济收入另外,部分经济产品的增加也 为粗加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社会就业机会增加口粮田产量,提高了土地的承载能力,缓解了人地矛盾,促进社会进一步和谐发展二.项目区基本情况2.1项目区范围项目区位置在卫峪乡,涉及行政村3个、农业人口 2200人, 项目区分别为沙坡、段城、双泉等3个村项目区耕地面积5080 亩2.2项目区自然条件华阴市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南依秦岭,北邻渭河,东连潼关, 西接华县,东西宽约29公里,南北长约34. 5公里,总土地面积 817平方公里。

      地貌景观主要受关中盆地基底构造控制,地形自南而北呈阶 梯状递降,大体可分为秦岭山地、黄土台堀、山前洪积扇裙和渭 河阶地四大特征类型境内地面起伏较大,南山支流较多,从东 到西分布有白龙涧、长涧河、柳叶河、罗夫河、葱峪河、方山河 六条较大的支流,均自南而北汇流入渭河,地表年径流1. 15亿立 方米本次可规划位于华阴市西北部的卫峪乡,项目区包括沙坡、 段城、双泉等3个村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 季酷热多雨,伴有伏旱,春暖干燥,秋凉湿润,具有四季分明、 干湿交潜的特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0.6毫米,平均蒸发量 921. 8毫米,平均气温13.9无霜期20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 达2311小时,适宜一年两熟的小麦、玉米及棉花、瓜果、蔬菜等 农作物生长从多年气候资料分析结果看,项目区气候偏于干旱, 多年平均干旱指数1.56降水量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七、八、 九三个月占全年的50%,十二、一、二月份仅占8%降水年际 变化大,与农作物需水规律不相吻合,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3. 3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及基本口粮田建设现状3. 3.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项目区总耕地面积5080亩,包括3个行政村,其中,沙坡村 耕地面积 亩,现有人口 人;段城村耕地面积 亩,现有 人口 人;双泉村耕地面积 亩,现有人口 人。

      3. 3. 2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现状项目区涉及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080亩,其中设施灌溉面 积5080亩,实际灌溉面积3000亩,农用机井47眼,其中完好机 井23眼,须修复机井24眼,现有U型渠道8公里项目区耕地面积5080亩,涉及人口 2200人由于“7.24”洪 灾,导致项目区的3个村耕地全淹,洪水深达2~4米,项目区的 水利设施遭到严重破坏,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