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履职能力(1).docx
3页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履职能力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履职能力(1)(1)【摘要】学科馆员是学科信息资源的组织者、传播者、导航者,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提高其履职能力是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没的当务之急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职业能力从 1998 年清华大学率先引进开始,学科馆员制度已在我国走过了 10 年的路程这十年中,学科馆员制度虽逐渐被国内高校图书馆界接受,但其发展现状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关注,尤其是学科馆员履职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学科馆员制度发展的瓶颈,造成这种现状主要有以下原因:1.缺少严格的学科馆员准入制度一个合格的学科馆员不但要掌握对口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国外制度完善的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图书馆并没有严格的准入制度,从业人员组成较复杂目前现有的学科馆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图情教授,即从院系里面选出资深的教师兼任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如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但由于图情教授还要承担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显然无法专心、及时地开展各项图书馆服务业务,因此难以尽到学科馆员应有的职责;二是从馆内挑选骨干担任学科馆员,如复旦大学但由于一般高校图书馆现有馆员素质参差不齐,高素质人才匮乏,而要从中再选出既具有专深学科知识,同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骨干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2.难以形成合理恰当的激励机制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不仅需要图书馆与各院系、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更需要一套合理、完善的管理机制缺乏必要的激励,会令馆员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的动力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大都按职称与职务来进行薪酬分配,学科馆员所负责的各学科的性质、特点不同,造成工作强度和工作效果也不同,其服务的要求和标准也不可能一刀切,因此在绩效考核与评定中难以体现差别,因而难以驱动学科馆员的奋发有为,自觉提高职业能力3.学科馆员的继续教育较难实现继续教育可以帮助学科馆员更好地掌握图书馆的现代化技术,熟练应用图书馆现代化检索工具和图书馆的文献体系;继续教育可以帮助学科馆员,不仅对对自己所服务学科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有系统全面的了解,而且掌握对口学科的学术动态、前沿信息,研究学科专业文献,进行专业信息的组织和深度开发但实际上,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继续教育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而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经费来源主要是靠学校统一拨款,这种拨款往往受到部门平衡等因素的制肘,结果造成高校图书馆的经费主要用于设备、文献资源与电子资源的采购,而用于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经费所剩无几其次,由于学科馆员并不是专职岗位,许多图书馆专业毕业的馆员从事这项工作已经非常辛苦,再让他们去重新学习一些专业课程对他们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再者,日常繁忙的工作,使许多学科馆员产生一定的职业倦怠,缺乏危机意识与竞争意识,安于现状,难以形成主动自我增值的局面作者: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 service@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