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doc
6页部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本节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的第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二、教材分析《明朝的统治》是在学习宋、元加强统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内容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掌握好这节课的内容有为后面学习“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打下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初一年级的学生们好动、好奇,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分析历史问题能力自然较弱所以,在课堂上采取阅读史料、观察图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种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四、教学目标根据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和历史教学大纲,结合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以及我校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朝初期强化皇权的措施:1.政治上,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2.设置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3.思想上八股取士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以及明朝时期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上发展的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设疑讨论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不少措施如设立特务机构、八股取士等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五、教学重难点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重点:明初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八股取士 六、教学方法我校政史地生学科正在进行课改模式的探索(10分钟自主学习+20分钟合作学习+10分钟课堂巩固),力求在课堂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做的是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直观演示,并引导学生结合史料、图片等资料,运用阅读法、合作探究、材料分析等教学方法获取相关信息让学生在活动中讨论交流,获取知识七、教学资源课本、多媒体课件、练习册八、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设计意图1材料导入以歌谣的形式展示元朝末年的社会状况,分析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引发农民起义,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壮大起来,并以名片的方式介绍朱元璋思考回答出示材料、图片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导学自主学习一、明朝的建立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做练习题(练习册选择题1.2)二、明初加强君权的措施1.在地方上……2..在中央……3.特务机构做练习题(练习册3-7题)讨论:材料分析三、科举考试的变化考试性质答题要求考试范围答卷形式四、明朝的经济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2.手工业3.商业自主学习寻找答案小组交流出示自学框架充分给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既有利于学生熟悉教材,又可以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再结合练习册上的习题,可以自我检验,可以发现自己思考不周全的地方2.交流汇报 合作探究教师引领学生思考、讨论:明朝废除丞相、行省制度的背景思考:明朝废除丞相、强化皇权的的利弊得失合作探究,分析材料出示明初丞相地位、明朝行省制度行省制度的弊端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把握重点,理清思路,掌握加强君权的背景思考讨论交流出示《明朝中央集权图》根据教材的资料和练习册(第6题)通过《明朝中央集权图》回顾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及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不少措施如设立特务机构、八股取士等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思考 总结出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胜于咸阳之郊…… ——顾炎武学生分析其利与弊根据教材的资料和练习册(第11题)通过联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用联系、辩证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
师生共同讨论研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方法评价八股取士4.归纳小结总结本课主要内容听思记本课重点内容知识树明确教学内容,理清学生思路,当堂背诵、记忆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合作思考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不少措施如设立特务机构、八股取士等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通过讨论、思考,得出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学会自主分析、结合历史九、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归纳本课最主要的内容,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提高学生驾驭教材的能力十、布置作业练习册第十八课十一、 教学设计说明1.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力求增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喜欢学习;2.由于本校的学生主要以农牧区的孩子为主,因此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匮乏,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补充学生的课外知识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巩固基础知识的掌握 6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