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九章近代教育体制政策(课件).ppt

22页
  • 卖家[上传人]:zhuma****mei1
  • 文档编号:54270509
  • 上传时间:2018-09-1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27.50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九章 近代教育体制政策,第一节民国初年的教育实践 第二节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第三节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 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 第四节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第五节1922年“新学制”,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一、制定教育方针 (一)教育部的成立及对教育的维持与改革 (二)民初教育方针的确立(1912年9月) 内容: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解释:道德教育是培养适应民主共和制度的公民道德意识和行为;实利教育是指学习适应近代生产的知识技能;军国民教育即体育和军事教育,目的在于养成健康的身体和自卫的能力;美感教育是指音乐、图画、手工等艺术教育 意义:这一方针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彰显,它体现了资产阶级关于人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对清朝政府的封建主义教育宗旨进行了彻底清算,是中国教育的一大进步概况:1912年9月,教育部颁布《学校系统令》,即壬子学制1913年8月,又陆续公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学校令》等各级各类学校法令,对壬子学制进行了补充,逐步形成了一个新学制系统,统称壬子癸丑学制 学制体系:三段四级 特点:1.缩短了学制期限,较之癸卯学制共缩短了3-4年,有利于增加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机会。

      2. 女子教育得到了很大的进展,初等小学已可以男女同学,普通中学、甲级实业学校、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都设立了女校3.取消了毕业生奖励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魂4.从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看,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和劳动生活技能的训练,反对体罚,要求教育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二、颁布壬子癸丑学制,颁布教育法令法规的同时,教育部还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表,更具体地对有关学校课程的设置、教学目标、授课时数都作出规定三、颁布课程标准(了解识记),第二节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蔡元培生平和教育活动简介蔡元培,浙江绍兴人,字鹤卿,号孑民5岁入私塾读书,16岁中秀才,22岁中举,25岁取为进士,点庶吉士1898年,回故乡任中西学堂监督1901年任南洋公学总教习1902年年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女学和爱国学社1904年成立光复会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7年赴德留学1911年-1912年7月,任教育总长1915年组织勤工俭学会1916年组织华法教育会1916年12月-1927年,任北大校长1927年在国民政府任职1928年起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32年,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1940年3月5日,病逝于香港教育思想的核心:养成“完全人格”或“健全之人格” 完全人格教育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 五育关系:核心是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都是完成公民道德教育的手段,而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又须以道德为根本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二、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一)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一方面,重视图书馆建设,广泛收集各学派文献资料 另一方面就是网罗各方面人才来北大执教,聘用教员的唯一标准是学术造诣二、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二)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教授治校推崇民主治校,借鉴德国大学的管理方法,组成教授会,由教授掌握学校的决策权和人事安排权,使学校不因校长一人去留而引起动荡二、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三)调整系科结构,改革教学制度 将原来的文、理、法、商、工等学科,改为文、理、法三科,后又取消三科界限 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三大类,课程量按单位计算,即学分,学生可能提前毕业,也可以滞后毕业,大大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 建立了旁听制度,课程向社会开放 必须用本国语讲课,积极应用白话文教材 将体育定为正式课程,同时大力提倡美育,设美育课和美育室。

      二、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四)提高学生的品德水平和生活能力 对学生的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长要求学生抱定求学而来的宗旨,将大学视为研究高深学问之所而非升官发财之径,要求学生既要有研究学术的意趣,更要有研究学术的人格 创建体育、书画、戏剧等多种社团,以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一)教育独立的基本要求: 1.教育经费独立; 2.教育行政独立; 3.思想独立; 4.内容独立; 5.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三、教育独立思想,,(二)教育与政党对立的表现 (三)教育与宗教对立的表现,三、教育独立思想(了解识记),第三节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一、平民教育思潮(了解识记) (一)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认识 实践 (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认识 实践,二、工读主义教育思潮(重点),(一)基本含义 (二)不同主张 工学会 倡导“工学主义” 北京工读互助团 将工读视为实现新组织、新生活、新社会的有效手段 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提出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思想 纯粹的工读主义 工读是纯粹的经济问题,三、职业教育思潮(了解识记) 四、实用主义思潮(了解识记),五、科学教育思潮(重点),(一)基本内涵 “中国科学社” (二)新文化运动时间的流派 以任鸿隽为代表的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 以胡适为代表的实证主义 (三)“五四”以后的表现 科学的教育化 教育的科学化 (四)对中国现代教育进步促进的表现,六、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了解),(一)基本内涵 (二)教育主张,七、勤工俭学运动(了解),(一)1912年 “留法俭学会” (二)1915年 “勤工俭学会” (三)1916年 “华法教育会” (四)1919-1920年 达高潮 (五)1925年前后 结束,八、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了解),(一)设计教学法 (二)道尔顿制 (三)文纳特卡制,第四节 教会教育的扩张 与收回教育权运动,一、教会学校的发展和收回教育权运动的 成因 (一)教会学校在数量和办学层次上有所发展(二)收回教育权运动的根本原因是教会学校侵犯了中国的教育主权,二、收回教育权运动的过程和成效 (一)过程(二)成效,第五节 1922年“新学制”,一、新学制的产生过程二、新学制的标准三、新学制的学制体系,四、新学制的特点五、新学制的评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