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财务成本管理2.doc
13页财务成本管理第一章 财务管理概述一、财务管理的内容(一)企业的组织形式典型的企业组织形式有三种: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公司制企业1、 个人独资企业,是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1)优点:(1)创立容易;(2)维持个人独资企业的固定成本较低;(3)不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2)缺点:(1)业主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2)企业的存续年限受制于业主的寿命;(3)难以从外部获得大量资金用于经营4)抵御经济衰退和承担经济失误损失的能力不强;(5)平均存续年限较短2、合伙企业,是由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通常,合伙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有时也包括法人或其他组织优缺点与个人独资企业类似,但还有以下缺点(1) 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对企业的债务必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2) 合伙人转让其所有权时需要取得其他合伙人的同意,有时甚至还需要修改合伙协议因此,其所有权的转让比较困难3、公司制企业,是指依公司法登记的机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1)优点:(1)无限存续;(2)容易转让所有权;(3)有限债务责任。
4)更容易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资金;(5)投资风险相对较低;(6)提高了投资人资产的流动性2)缺点:(1)双重课税;(2)组建公司的成本高(3)存在代理问题个人独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重很大,但是绝大部分的商业资金是由公司制企业控制的二) 财务管理的内容企业经营活动 财务管理角度 长期投资投资 短期投资 经营活动 营业现金流管理 营运资本管理 短期筹资 筹资 长期筹资1、 长期投资,是指企业对经营性长期资产的直接投资它具有以下特征:1)投资的主体是公司注意区别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1) 直接投资,是指公司直接将现金投资于经营性(或称生产性)资产,然后用起开展经营活动并获取现金。
直接投资的投资人(公司)在投资后继续控制实物资产,因此,可以直接控制投资回报2) 间接投资,是指个人或专业投资机构把现金投资于企业,然后企业用这些现金再投资于经营性资产间接投资的投资人(公司的债权人和股东)在投资以后不直接控制经营性资产,因此,只能通过契约或更换代理人间接控制投资回报注意:(1)间接投资仅包括个人和专业投资机构的对外投资,而不包括公司对其子公司或非子公司的控股权投资,后者属于经营性投资,即属于直接投资2)有时企业也会购买一些风险较低的证券,将其作为现金的替代品,其目的是在保持流动性的前提下降低闲置现金的机会成本,或者对冲汇率、利率等金融风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证券投资行为这部分投资也不属于间接投资,而应属于营运资本管理范畴2)投资的对象是经营性资产注意区别经营性资产投资和金融性资产投资(1) 经营性资产的投资对象,包括建筑物、设备、存货等其分析方法的核心是净现值原理2) 金融性资产的投资对象,包括股票、债券、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等其分析方法的核心是投资组合原理注意区别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这里所说的长期投资仅指对经营性长期资产的投资,不包括金融资产的投资(属于金融学的范畴)和经营性流动资产的投资(属于营运资本管理的范畴)。
3)长期投资的直接目的是获取经营活动所需的实物资源长期投资的直接目的不是获取长期资产的再出售收益,而是要使用这些资产有的企业会投资其他公司,主要目的是控制起经营和资产以增加本企业的价值,而主要不是为了获取股利总结:长期投资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财务管理主要关心其财务问题,也就是现金流量的规模(期望回收多少现金)、时间(何时回收现金)和风险(回收现金的可能性如何)长期投资现金流量的计划和管理过程,称为资本预算2、 长期筹资,是指公司筹集生产经营所需的长期资本,它具有以下特点:注意:生产经营和长期两个点,其中“生产经营”将长期筹资和前述的长期投资相关联;“长期”区别了短期筹资,短期筹资属于营运资本管理范畴1) 筹资的主体是公司注意区别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1) 直接融资,是指直接在资本市场上向潜在的资金所有权人融资,例如发行股票、债券等;(2) 间接融资,是指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的融资2)筹资的对象是长期资金 发行股票等 权益资金资金来源 留存收益,即股利分配 长期负责 (1)权益资金不需要归还,企业可以长期使用,属于长期资金;(2)产期借款和长期债券虽然需要归还,但是可以持续使用较长时间,也属于长期资金;(3)长期筹资还包括股利分配。
净利润是属于股东的,应该分配给他们,留存一部分收益而不将其分给股东,实际上市向现有股东筹集权益资本3) 筹资的目的是满足公司长期资金需要 总结: 资本结构决策 长期筹资决策 债务结构决策 股利分配决策资本结构,是指长期债务资金和权益资金的特定组合,企业通常要确定适宜的“长期负债/权益”比债务结构决策,主要是考虑如何选择债权人和借款类型;股利分配政策,主要是决定净利润留存和分给股东的比例3、 营运资本管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对于价值创造有直接意义,它是增加股东财富的基础1) 营运资本管理分为营运资本投资和营运资本筹资两部分(1)营运资本投资管理主要是制定营运资本投资政策,决定分配多少资金用于应收账款和存货、决定保留多少现金以备支付,以及对这些资金进行日常管理;(2)营运资本筹资管理主要是制定营运资本筹资政策,决定向谁借入短期资金,借入多少短期资金,是否需要采用赊购融资等2)营运资本管理的目标(1)有效地运用流动资产,力求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2)选择最合理的筹资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流动资金的资本成本;(3)加速流动资金周转,以尽可能少的流动资金支持同样的营业收入并保持公司支付债务的能力。
3)营运资本管理与营业现金流有密切关系净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 如果净营运资本配置较多,有利于减少现金流的缺口,但会增加资本成本;(2) 如果净营运资本配置较少,有利于节约资本成本,但会增加不能及时偿债的风险4、三大内容的内在关系投资主要涉及资产负债表的左方下半部分的项目;筹资主要涉及资产负债表的右方下半部分的项目;营运资本管理主要涉及资产负债表的上半部分的项目投资决定需要考虑筹资的规模和时间,公司已经筹集到的资金制约了公司投资的规模;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容决定了需要投资的长期资产类型,已经取得的长期资产决定了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特点和方式投资、筹资和营运资本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企业价值例题1多选题:下列关于“财务管理内容”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有( )A 财务管理的内容分为投资、筹资和营运资本管理B 企业对其他的其他企业的投资往往是为了获取股利收益,因此其不属于长期投资的讨论范畴C 长期筹资决策的主要问题是资本结构决策、债务结构决策和股利分配决策D 营运资本管理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答案:ABD二、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建立财务管理体系的逻辑起点 (一)财务管理目标概述1、利润最大化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
缺点: 1)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即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2)没有考虑所获得利润和投入资本数额的关系; 3)没有考虑获取利润和所承担风险的关系 如果假设投入资本相同、利润取得的时间相同、相关的风险也相同,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观念2、每股收益最大化这种观点认为:应当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考察,用每股收益(或权益资本净利率)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目标,以避免“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缺点缺点: 1)仍然没有考虑每股收益取得的时间; 2)仍然没有考虑每股收益的风险 如果假设风险相同、每股收益时间相同,每股收益最大化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观念3、股东财富最大化这种观点认为:增加股东财富是财务管理的目标股东财富可以用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来衡量股东财富的增加可以用“权益的市场增加值”来衡量,“权益的市场增加值”是企业为股东创造的价值权益的市场增加值=权益的市场价值-投资资本主张股东财富最大,并非不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例题2单选题:下列有关增加股东财富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收入是增加股东财富的因素,成本费用是减少股东财富的因素 B.股东财富的增加可以用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来衡量 C.多余现金用于再投资有利于增加股东财富 D.提高股利支付率,有助于增加股东财富答案:A(2008年考题)4、股价最大化优点: 1)它以每股价格表示,反映了资本和获利之间的关系; 2)它受预期每股收益的影响,反映了每股收益大小和取得时间; 3)它受企业风险大小的影响,可以反映每股收益的风险。
缺点:企业与股东之间的交易也会影响股价,但不影响股东财富总结:假设股东投资资本不变,股价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同等意义! 5、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的增加,是由于权益价值增加和债务价值增加引起的 1)假设债务价值不变,则增加企业价值与增加权益价值具有相同的意义权益价值往往是用股价表示的,因此可以说,在债务价值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同于股价最大化; 2)假设股东投入资本和债务价值都不变,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相同的意义;也可以说,在该假设前提下,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同于股东财富最大例题3多选题:下列有关企业财务目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企业的财务目标是利润最大化B 增加借款可以增加债务价值以及企业价值,但不一定增加股东财富,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不是财务目标的准确描述C 追加投资资本可以增加企业的股东权益价值,但不一定增加股东财富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不是财务目标的准确描述D 财务目标的实现程度可以用股东权益的市场增加值度量答案:BCD(2009年旧制度考题)(二)财务目标与经营者经营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 1、经营者的目标1)增加报酬;2)增加闲暇时间;3)避免风险。
2、经营者对股东目标的背离1)道德风险;2)逆向选择3、防止经营者背离股东目标的方式1)监督2)激励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方式都不能解决全部问题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偏离股东目标的损失之间,此消彼长、相互制约股东要权衡轻重,力求找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