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复习任务群三 任务组三 任务四 赏析艺术技巧—— 贴着人物写贴着人物赏课件 新人教版.ppt

65页
  • 卖家[上传人]:应***
  • 文档编号:184964086
  • 上传时间:2021-07-0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3MB
  • / 6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任务四赏析艺术技巧 贴着人物写,贴着人物赏,【必备知识导图概览】,活动1赏析叙事艺术 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既然是讲故事,就必然要叙事,自然就有叙事艺术从这个角度讲,小说就是叙事的艺术现代小说学研究,包括高考命题对此非常重视叙事的艺术技巧包括叙事线索、叙事方式、叙事视角及人称等这里要探讨的是如何把这些叙事技巧运用到阅读中去,更好地服务于答题一 叙事视角的特点及作用 叙事视角即叙述视角,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叙述视角可分为全知视角、内视角、外视角三种 1.全知视角 全知视角,也称零聚焦,叙述者人物,也就是叙述者比任何人物知道的都多,他全知全觉,而且可以不向读者解释这一切他是如何知道的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故事和讲述2.有限视角 有限视角,也称内视角,叙述者=人物,也就是叙述者所知道的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叙述者只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从他的视觉、听觉及感受的角度去传达一切叙述者不能像“全知全能”者那样,提供人物自己尚未知的东西,也不能进行这样或那样的解说由于叙述者进入故事和场景,一身二任,或讲述亲历,或转叙见闻,其话语的可信性、亲切性自然超过全知视角叙事,它多为现代小说所采用的原因也恰恰在这里。

      3.外视角 外视角,叙述者人物这种叙述视角是对“全知全能”视角的根本反拨,因为叙述者对其所叙述的一切不仅不全知,反而比所有人物知道的还要少,他像是一个对内情一无所知的人,仅仅在人物的后面向读者叙述人物的行为和语言,他无法解释和说明人物任何隐蔽的和不隐蔽的一切 它最为突出的特点和优点是极富戏剧性和客观演示性;叙事的直观、生动使得作品表现出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它的“不知性”又带来另外两个优点:一是神秘莫测,既富有悬念又耐人寻味;二是读者面临许多空白和未定点,阅读时不得不多动脑筋,故而他们的期待视野、参与意识和审美的再创造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二 叙述方式 1.插叙 插叙,是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的叙述方式它是小说常用的叙述方法插叙的作用:一是补充交代内容情节,使结构完整,内容丰富;二是衬托、表现人物形象;三是为后文做铺垫;四是突出文章的中心2.补叙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面所说的人或事做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章的关键之处补叙一般放在文末,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来历、性格等做补充介绍。

      运用补叙,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表现人物,使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无论是分析插叙还是补叙的作用,一定要结合所插所补的内容进行,不可笼统、空泛作答三 叙事特点 对叙事特点的考查,是小说艺术技巧赏析中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两点:一是能够看出叙事的具体特点,二是能够说出其表达效果 1.多角度思考叙事的具体特点 叙事线索或中心是什么,尤其是线索线索中的双线,是首先必须思考的 叙事视角或人称是什么是单一视角(或人称)还是综合视角(或人称) 叙事方式是什么是顺叙还是倒叙、插叙 叙事详略是什么哪处详写哪处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其他叙事特点(技巧)如时空交错、对比、抑扬、对话或意识流等2.分析表达效果,要兼顾自身和文本 叙事艺术赏析题,重在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时,一要紧扣自身的效果它不像其他技巧那样分析效果与自身关系不大,它是紧紧相连的所以,必须掌握每种叙事技巧自身的表达效果二要紧扣文本分析效果要有关联意识和综合意识,从情节、人物、主题、环境、读者等多方面考虑即学即练】 1.阅读小说赵一曼女士(阅读材料见任务一【典例2】),回答问题 (1)分析本文叙事视角的特点和好处6分) 答:_ _ _,(2)文章在叙述赵一曼的故事时使用了插叙和补叙,请指出来,并分别说明其好处。

      6分) 答:_ _ _,(3)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事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_ _ (4)小说是如何叙述赵一曼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_ _ 答案:(1)本文叙述视角富有变化文章一开始采用内视角的方式,即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而且叙述的是与“我”相隔50多年的赵一曼的故事,故带有跨时空的特点正因如此,“我”只能依靠现有历史文字资料进行揣摩悬想而叙述赵一曼在医院中策反的故事采用了全知视角的方式在探访烈士陵园时又回到了内视角的方式结尾写赵一曼的遗书,则采用了外视角的方式使用内视角,便于增加叙事的真实性,增加感情的强烈性与意识的活动性使用全知视角,可以突破内视角的限制,客观、全方位地叙述赵一曼的故事使用外视角,既富有悬念又耐人寻味,显示出作者更加深沉理性的思考和审视多种视角交替运用,既增强了叙事的灵活性与艺术性,又多层面、立体地表现出赵一曼集英雄、文人、智者、母亲于一身的形象2)插叙在文中有两处:第一处:在叙述赵一曼被关在医院单独房间时插入了日本警察对她的审讯情况第二处:在叙述赵一曼从医院逃走时插入了她成功策反看守董宪勋和女护士韩勇义一事。

      两处插叙,充分表现了赵一曼的英勇不屈,以及她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智慧,舒缓了文章的情节进程,使叙事跌宕起伏 补叙是指结尾补叙历史,引用文献档案(赵一曼的遗书内容)这段补叙,有力地表现了赵一曼浓浓的母爱和舍己抗日的民族大义,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感,收到了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3)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4)以“我”探讨赵一曼的事迹为线索,便于把历史与现实组织在一起,叙事多而不乱 采用第一人称为主,兼用第二、三人称的叙述方式,既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又便于叙事或“采用内视角、全知视角、外视角等多种叙述方式,具体地表现了赵一曼的形象”),叙事时将历史与现实穿插,既可以拉开时空距离,使人物形象更立体;又可以表现赵一曼在当下的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 在将历史与现实穿插时,间用顺叙、插叙和补叙等多种方式,丰富了小说内容,使行文跌宕起伏,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活动2赏析描写艺术 小说中的描写从对象看分为环境描写(主要是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细节描写和场景描写,其中人物描写是赏析的重点。

      一 环境描写艺术 环境描写艺术包括社会环境描写与自然环境描写两方面 1.社会环境描写的角度与方法 (1)点面结合面”指整体;“点”指个别情景,一般是场景中较突出的人或物点面结合,即社会场景的描写既要注意整体,又要突出重点 (2)对比映衬通过场景内不同人、物的对比,或同一人、物的前后对比,突出相关内容 (3)简笔勾勒或精笔细描对人物活动的背景或者人物本身,用简明或精细的笔墨突出相关内容2.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艺术,【即学即练】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个钟头之前就听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纵贯滇西的怒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选自阿城溜索) 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的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 答:_ _ 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二 人物描写艺术 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出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地展现出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两种人物描写艺术手法往往是综合运用的即学即练】 3.阅读小说赵一曼女士(阅读材料见任务一【典例2】),回答后面的问题 请分析侧面描写对塑造赵一曼女士的作用6分) 答:_ _,答案:(1)小说通过其他人物来表现赵一曼女士 通过审讯官大野泰治的审讯及其报告,写出了赵一曼女士所受的酷刑,从而表 现了其作为共产党人的英勇不屈 通过看守董宪勋与护士韩勇义营救赵一曼的英勇行为,表现了赵一曼女士的聪 慧细心、善于表达的能力与高尚的人格魅力 通过“我”的探寻及老人的语言,表现了后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 (2)小说通过对丁香花的描写,表现了赵一曼女士即使在受刑养伤期间也充满了 对生命和美的热爱以及浓浓的文人气质 (3)小说通过赵一曼女士的遗物遗书,表现了赵一曼女士作为一位母亲对孩 子的疼爱与牵挂,以及为民族大义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怀。

      三 细节描写艺术 1.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的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放大,准确、生动、细致地将其描绘出来,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闻其声” 2.特征 (1)将细小的事物描写得极细致、极“特写”,(2)所描绘的细节必须具有巨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是细致描写就是细节描写,其实不然,只有这两个特征同时具备,才能称得上是细节描写3.作用 赏析细节描写艺术,主要是赏析细节描写的内涵和作用,其作用十分巨大,表现在: (1)推动情节发展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2)展示人物性格一些细小的动作、简短的话语,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精神风貌 (3)凸显环境特征文章中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往往要借助典型环境的描写,因此文章对一景一物的细致描写,不仅能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能凸显环境特征4)表达真挚情感一篇文章能感染读者,往往是因为其表达的情感真挚,而真挚情感除了来源于亲身经历的生活,还来源于成功的细节描写 (5)深化作品主题好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4.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 (1)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2)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透露出人物的心理 (3)人物心理的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4)人物外貌、服饰方面的细节描写,揭示人物的特征、身份等 (5)环境中的细节描写,烘托出人物的性格即学即练】 4.鲁迅是位细节描写大师他在祝福中对祥林嫂集中进行了三次外貌描写, 在这三次描写中,鲁迅都对其眼睛进行了极其精细、精彩的刻画,试分析这三次 眼睛细节描写的内涵和作用6分) 第一处: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 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 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 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 一个寡妇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 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第二处:但有一年的秋季,大约是得到祥林嫂好运的消息之后的又过了两个新年,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前了桌上放着一个荸荠式的圆篮,檐下一个小铺盖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第三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