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学院考试大纲.docx
7页戏曲学院考试大纲 学术型研究方向:07戏曲表演艺术研究09戏曲美学考试科目:732中国戏曲史832戏曲综合知识732《中国戏曲史》考试大纲一、 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中国戏曲史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二、 考试基本要求1 .准确把握中国戏曲史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2. 了解掌握中国戏曲史中的重要剧作家作品及重要现象3. 熟练运用戏曲史理论知识分析相关问题三、 考试内容第一部分:戏曲的起源与成熟(一) 戏曲的起源1. 原始戏剧形态及其特征2. 秦、汉、六朝优戏3. 唐、五代优戏和歌舞戏的特征及意义(二) 成熟的戏曲形态1. 宋杂剧与金院本的艺术特征2. 南戏的特征与价值第二部分:元杂剧与南戏(一) 元杂剧的成就1. 元杂剧的发展概况与特征2. 元杂剧代表作家、作品的艺术成就(二) 南戏的成就1. 南戏的特征与艺术成就2. 南戏的代表作家与作品的艺术成就(三) 杂剧与南戏的舞台艺术特征第三部分:明代戏曲的发展与成就(一) 明代传奇与杂剧创作的概况与特点(二) 明代传奇创作的成就与代表作家、作品(三) 明代杂剧创作的成就与代表作家、作品(四) 明代戏曲舞台艺术的特征(五) 明代戏曲理论的成就与代表作品第四部分:清代戏曲的发展与成就(一) 清代传奇创作的成就与特征(二) 清代传奇的代表作家、作品(三) 清代地方戏的发展概况与花雅之争(四) 清代戏曲的舞台艺术特征(五) 清代戏曲理论的成就与代表作品832《戏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一、 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中国戏曲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
二、 考试基本要求1. 准确把握中国戏曲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2. 熟练运用中国戏曲理论知识分析相关问题三、 考试内容第一部分: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一) 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二) 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三) 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四) 中国戏曲共有多少个地方性剧种 第二部分:京剧的历史(一) 中国戏曲最有代表性的剧种一京剧(二) 徽班进京、四大徽班、徽汉合流(三) 京剧前三鼎甲、同光十三绝(四) 京剧小三鼎甲、升平署、内廷供奉(五) 京派海派、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南麒北马关外唐、三大 贤、四小名旦、古装戏、时装戏、坤伶、坤旦、梨园行、梨园 世家、精忠庙第三部分:京剧的流派(-)老生流派(-)武生流派(三) 小生流派(四) 旦角流派(五) 老旦流派(六) 花脸流派(七) 丑角流派第四部分:京剧的行当(一) 行当、行当的划分(二) 京剧生行(三) 京剧旦行(四) 京剧净行(五) 京剧丑行第五部分:京剧的龙套(一) 龙套(二) 龙W上下场的程式第六部分:京剧的音乐、声腔(-)京剧的乐队、场面、文场、武场(二) 京剧的乐器、曲牌、板腔、锣鼓经(三) 京剧音乐、声腔术语第七部分:声韵、念白(-)京剧的声韵(二) 京剧的念白第八部分:、京剧的服装、化妆、毛发(-)京剧的服装(-)化妆、脸谱(三) 毛发第九部分:京剧的道具(-)道具、砌末(二)兵器第十部搭:京剧的程式、特技、基本功(一) 京剧的表演程式(二) 京剧的表演特技(三) 京剧表演的基本功第十一部分:京剧的科班、演出习俗、谚诀、术语(-)科班、主要的科班、学校(二) 演出习俗(三) 谚诀、术语第十一部分:主要的地方戏剧种(-)主要的地方戏剧种:昆剧、徽剧、汉剧、评剧、川剧、赣 剧、秦腔、晋剧、豫剧、山东梆子、河北梆子、吉剧、桂剧、吕剧、越剧、黄梅戏、滇 剧、桂剧、闽剧、湘剧、粤剧、龙江剧、二人台、陇剧、藏剧、 琼剧、歌仔戏等。
研究方向:08戏曲音乐理论研究 考试科目:732中国戏曲史833戏曲音乐理论732《中国戏曲史》考试大纲一、 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中国戏曲史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二、 考试基本要求1 .准确把握中国戏曲史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2. 了解掌握中国戏曲史中的重要剧作家作品及重要现象3. 熟练运用戏曲史理论知识分析相关问题三、 考试内容第一部分:戏曲的起源与成熟(一) 戏曲的起源1. 原始戏剧形态及其特征2. 秦、汉、六朝优戏3. 唐、五代优戏和歌舞戏的特征及意义(二) 成熟的戏曲形态1. 宋杂剧与金院本的艺术特征2. 南戏的特征与价值 第二部分:元杂剧与南戏(一) 元杂剧的成就1. 元杂剧的发展概况与特征2. 元杂剧代表作家、作品的艺术成就 (-)南戏的成就1. 南戏的特征与艺术成就2. 南戏的代表作家与作品的艺术成就(三)杂剧与南戏的舞台艺术特征 第三部分:明代戏曲的发展与成就(-)明代传奇与杂剧创作的概况与特点(二) 明代传奇创作的成就与代表作家、作品(三) 明代杂剧创作的成就与代表作家、作品(四) 明代戏曲舞台艺术的特征(五) 明代戏曲理论的成就与代表作品第四部分:清代戏曲的发展与成就(一) 清代传奇创作的成就与特征(二) 清代传奇的代表作家、作品(三) 清代地方戏的发展概况与花雅之争(四) 清代戏曲的舞台艺术特征(五) 清代戏曲理论的成就与代表作品833《戏曲音乐理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戏曲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
二、考试基本要求1・准确把握戏曲音乐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2. 了解掌握戏曲音乐中的基本类型及其主干问题3. 熟练运用戏曲音乐理论知识分析相关问题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综论(一) 中国文化与中国戏曲艺术(二) 中国音乐与戏曲音乐的美学特征(三) 戏曲与歌剧比较(四) 戏曲音乐的艺术价值 第二部分:戏曲音乐的源流与构成(一) 戏曲音乐渊源说(二) 戏曲音乐形成说(三) 戏曲音乐的起源与形成(四) 戏曲音乐的构成 第三部分:戏曲音乐的分类与流布(一) 戏曲剧种在全国的流布(二) 戏曲音乐的分类(三) 戏曲四大声腔系统(四) 中国兄弟民族戏曲与剧种音乐(五) 地方戏曲与剧种音乐第四部分:戏曲声腔“基本调”及派生方法(一) 戏曲声腔“基本调”及其一般特征(二) 戏曲声腔“基本调”在两种体制中的运用(三) 戏曲声腔“基本调”及衍展方法第五部分:戏曲声腔的板式及派生方法(一) 戏曲声腔基本板式与分类特征(二) 戏曲声腔板式的衍展规律(三) 戏曲两大体制剧种板式的异同特征(四) 板式的规范与创新第六部分:戏曲音乐的结构、体制(一) 戏曲声腔整体性结构一一体制(二) 戏曲音乐的结构原则第七部分:戏曲乐队的构成及伴奏技法(一) 戏曲乐队的构成(二) 乐队在戏曲中的伴奏形态及其作用(三) 戏曲乐队伴奏的继承、革新第八部分:戏曲音乐的设计与创作(一) 戏曲音乐创作的时代意义(二) 戏曲音乐设计、创作的总布局(三) 戏曲声腔的设计与创作(四) 伴奏音乐的设计与写作方法第九部分:戏曲音乐的未来与发展(一)戏曲音乐的历史(―)戏曲音乐的现状(三) 戏曲流派及未来发展趋势(四) 戏曲音乐的未来与发展专业学位研究方向:01戏曲表演艺术02戏曲音乐艺术考试科目:611艺术基础911专业理论611《艺术基础》考试大纲1 .参看《艺术硕士 (MFA)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全国联考考试大纲及指南》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参看《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焰主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911《专业理论》考试大纲与832《戏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相同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中国戏曲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
二、 考试基本要求1. 准确把握中国戏曲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2. 熟练运用中国戏曲理论知识分析相关问题三、 考试内容第一部分: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一) 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二) 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三) 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四) 中国戏曲共有多少个地方性剧种 第二部分:京剧的历史(一)中国戏曲最有代表性的剧种一京剧(-)徽班进京、四大徽班、徽汉合流(三) 京剧前三鼎甲、同光十三绝(四) 京剧小三鼎甲、升平署、内廷供奉(五) 京派海派、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南麒北马关外唐、三大 贤、四小名旦、古装戏、时装戏、坤伶、坤旦、梨园行、梨园 世家、精忠庙第三部分:京剧的流派(一) 老生流派(二) 武生流派(三) 小生流派(四) 旦角流派(五) 老旦流派(六) 花脸流派(七) 丑角流派第四部分:京剧的行当(-)行当、行当的划分(二) 京剧生行(三) 京剧旦行(四) 京剧净行(五) 京剧丑行第五部分:京剧的龙套(一)龙套(-)龙套上下场的程式第六部分:京剧的音乐、声腔(一) 京剧的乐队、场面、文场、武场(二) 京剧的乐器、曲牌、板腔、锣鼓经(三) 京剧音乐、声腔术语 第七部分:声韵、念白(-)京剧的声韵(二)京剧的念白 第八部分:、京剧的服装、化妆、毛发(-)京剧的服装(二) 化妆、脸谱(三) 毛发第九部分:京剧的道具(-)道具、砌末(二) 兵器第十部分:京剧的程式、特技、基本功(一)京剧的表演程式(-)京剧的表演特技(三) 京剧表演的基本功第^一部分:京剧的科班、演出习俗、谚诀、术语(-)科班、主要的科班、学校(-)演出习俗(三)谚诀、术语第十一部分:主要的地方戏剧种(_)主要的地方戏剧种:昆剧、徽剧、汉剧、评剧、川剧、赣剧、秦腔、晋剧、 豫剧、山东梆子、河北梆子、吉剧、桂剧、吕剧、越剧、黄梅戏、滇剧、桂剧、 闽剧、湘剧、粤剧、龙江剧、二人台、陇剧、藏剧、琼剧、歌仔戏等。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