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月光曲》第二课时精品教案说明.pdf

10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75977429
  • 上传时间:2024-08-1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20.27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6《月光曲》教学设计 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 欢欢 教材分析 《月光曲》文中讲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着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的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学情分析 《月光曲》这篇课文的情感和意境的理解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教学时,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去议,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去说、去想象特别是第九自然段联想和想象相结合的表达效果,学生理解起来更困难应反复地品悟语言涵,真正读出深层次体验,在此基础上达到与作者、文本的情感共通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8 个生字正确认读“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醉、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9 自然段 3.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4. 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学习在写实中加入联想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发生的变化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教学难点 从人物的言行中体会人物丰富的情感,理解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感受贝多芬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学习在写实中加入联想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PPT课件、 《月光曲》 教法 谈话激趣法、引导点拨法、品词析句法 学法 朗读法、默读法、自主实践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准备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会本课 8 个生字正确认读课文中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容 3. 了解贝多芬弹奏第一首的原因,初步感受贝多芬的人格魅力 一、激趣导入 1. 播放《月光曲》 师: (深沉地)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 “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做到了这一点,该是 多么幸福 ”同学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 2. 板书课题 《月光曲》怎样谱成的呢?这,还有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呢!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准确、流利 ②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 学生自学 3. 检查自学情况 ①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谱写 幽静 蜡烛 恬静 纯熟 陌生 清幽 琴键 醉 醒 飞奔 记录 莱茵河 入场券 霎时间 断断续续 微波粼粼 波涛汹涌 ②指导生字书写:盲 粼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师酌情抽容检查) ④把握课文主要容 师:课文读准确、流利了,那你们把这些文字读进心里去了吗?(课件出示) 贝多芬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月光曲》是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曲子 把这两句话串起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研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弹奏第一首曲子的经过 1. 师过渡:贝多芬曾经说过: “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那我们就去看看贝多芬是如何践行他的诺言,让自己做一个幸福的人 2. 出示自学提示二: ①默读 2—6 自然段,思考:贝多芬为什么要弹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兄妹听?贝多芬弹奏的第一首曲子是什么?为什么盲姑娘知道给她弹奏曲子的是贝多芬? ②划出相关语句,并读一读,和同桌说一说: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 汇报交流,相机理解重点句子: 预设一: ①抓场景: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弹奏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就在幽静的小路上散着步,他听到从那所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在这僻静的小镇上,有人在弹他的曲子,他会怎么想? ②抓对话: a. 传到贝多芬耳里的琴声是断断续续的原因是什么?(她看不见乐谱,只是听别人弹过几遍,就能弹贝多芬的曲子,尽管断断续续,不大熟练,但是很不容易 ) b. 指导朗读对话: (注意“啊”的变调) ③抓屋环境(了解盲姑娘兄妹俩生活的艰辛以及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 预设二 她激动地说: “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多纯熟” ,说明什么?(弹奏的技能熟练) ; “多深”说明什么?(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 姑娘是依据什么猜出了弹琴的就是贝多芬?(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而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所以姑娘猜想弹奏者便是贝多芬) 从盲姑娘的这番话,你能感受到什么?(说明她对音乐有很强的理解力,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 ) 4. 指导朗读 5. 总结:穷兄妹俩生活的困苦,但却十分热爱音乐,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对生活的乐观) 贝多芬就是因为看到了这些,所以为他们弹了一首曲子,那你眼中的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6. 一首曲子弹完了,可为什么贝多芬又弹奏了第二首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分层布置作业 1. 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 聆听《月光曲》, 写下自己看到的画面 板书设计 听琴声和谈话 创作过程 进屋弹一首 同情、热爱穷苦人民 触景生情又弹一首 飞奔客店,记录下来 26 月光曲 引出传说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9 自然段 2.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操 3. 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学习在写实中加入联想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检查词语 2. 课文回顾 3. 任何伟大的音乐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月光曲》,感受《月光曲》!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月光曲》 ,请大家跟我一起写课题 生:一起书空课题 师:让我们带着对音乐的热爱,齐读课题 生读 师:首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词语掌握情况,请大家迅速做好听写准备: ( 莱茵河 断断续续 微波粼粼 波涛汹涌)请大家对照大屏幕进行检查,全对的同学奖给自己一个笑脸, 下课后到组长那里加上 1 分, 有错的同学请认真改错,记住字形。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吗? 二、了解创造《月光曲》的经过 1. 过渡:一曲弹完了,盲姑娘的乐观,对音乐的理解,让贝多芬不由得又为他们弹奏了第二首曲子,就是享誉世界的名曲——这首曲子是贝多芬早已谱写好的,还是趁着兴致当时弹出来的?从哪一句里可以看出? 2. 出示自学提示二:①默读 8——9 自然段思考: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著名的乐曲呢? ②划出描写兄妹俩听琴声的事实和听琴声产生联想的句子 3. 汇报交流: (1)交流创作的情景: 为了描写这个环境,课文中用了什么词?(清幽) 感受“清幽”之美: 这个“清”是什么意思?(亮、清朗) ; “幽”呢?(给人宁静的美感) 前面也讲到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那和这里的“清幽”有什么区别呢?( “清幽”有光亮的意思,突显了月夜下的宁静,清亮,美丽) (2)月光是这样的清幽,但是盲姑娘却看不见贝多芬触景生情,又弹奏了一首(月光曲)这首《月光曲》就藏在文章的第 9自然段中平常我们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曲子的美妙呢?( “宛转悠扬”“悦耳动听”“余音袅袅”或者“绕梁三日不绝”) 第九自然段中有这样的描写吗?(没有) 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月光曲》的旋律之美呢?请同学们把第九自然段自由地、有滋有味地读上两遍,然后我们再交流,开始。

      (学生开始以不同方式读文) 师:看着同学们如痴如醉地沉浸在阅读之中,老师不禁想起罗曼罗兰说过的一句话:“艺术是一种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把你的享受分享给大家吧! 师:谁能用语言来说一说这首《月光曲》旋律的变化?(平缓--激昂)说得好,相信你读得更棒!把你的感受送入句子中,读给大家听 师:一开始,月亮刚刚升起,海面上微波粼粼然后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接着是波涛汹涌指导生说) 师:曲子的旋律在变,月光下的海面也在变,谁能通过朗读,再一次把月光照耀下的大海展现在我们面前?( 指学生读) 你真会读书,读出了音乐的旋律来,让我们再一次读出《月光曲》旋律的变化,预备,起! (生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教师随机给予指导) (3)想想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 皮鞋匠和妹妹的联想) 这些月光和海面的变化,是《月光曲》在演奏的时候,所引起的兄妹俩的------ 联想于是在兄妹俩的想象中,这一首《月光曲》中出现了微波粼粼的--大海,出现了皎洁的--月光,出现了--轻纱似的微云,出现了--咆哮的巨浪,雪亮的浪花……想象,使无声的文字汇成了有声的音乐,使有声的音乐汇成了有色的画面,这是一幅有声有色的《月光曲》啊!作者就是用联想这种方法,向我们再现了《月光曲》的魅力。

      板书:联想再现魅力】 (4)从《月光曲》的旋律中,我们又能感受到贝多芬什么样的情感变化呢?让我们静下心来默读这段话,感受音乐家的情感学生默读) 谁来谈谈贝多芬在弹奏这首曲子的时候,他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平静--感动--激动)请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读这段话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家的情感与乐曲的旋律是紧紧融合在一起的当贝多芬的手指触到琴键的一刹那,一种情感就油然而生:(音乐起,师引读)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种心灵的感受,音乐,使我们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音乐不停,生齐背) 4. 小结:这就是名曲《月光曲》的创作经过,让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卓越的艺术家形象?(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 正如贝多芬自己所说的那样: “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 三、回顾全文,学习写法 月光曲是美妙的,它谱写的故事更感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把这个传说写生动的呢? 1. 学生自由说说联想在本文中所起的作用 2. 引导对比:如果把联想部分去掉,看文章会变得怎么样?(平淡) 3. 作者正是在叙事中进行恰当的联想,就使得文章表达更充实,感情更深刻 4. 积累写作小知识:作文时,不仅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有时还要把想到的写下来。

      在记事中恰当地加进自己的联想,文章就会更加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加丰富、深刻 四、延展: 阅读短文,说说哪些是写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浓重的大雾弥漫在天地之间我坐在汽车上,雾钻进车厢路边的树木只能看出个黑影子,分辨不出是什么树我的脑海里忽然展现一个奇特的想法:瞧,这云雾弥漫的情景不正像王母娘娘的蟠桃园吗?我们在这山雾中穿行,不正是在腾云驾雾吗?要是去寻访九天仙女,不知能否找到?再瞧瞧我们乘坐的汽车,多像一艘航行在茫茫大海中的轮船,正劈风斩浪,奋勇向前 五、分层布置作业 1. 背诵第 9 自然段 2. 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3. 用一段话写一个实实在在的事物并展开联想 板书设计 月光曲 贝多芬 听谈话——感动 弹曲子——激动 热爱音乐 写实 即兴演奏——激情澎湃 同情穷苦人 联想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