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案】家乡的黄昏+说课教学设计-高一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2+歌唱.docx
9页《家乡的黄昏》说课稿目录一、基于标准-确立教学目标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课程标准4、生活实际5、核心素养目标二、教学过程 三、作业设计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一、基于标准—确立教学目标1、教材分析本课时是人民音乐出版社《歌唱》模块第六单元芳菲田野的第三 课时这个单元的四个作品《乌苏里船歌》、《春之声圆舞曲》、《家乡 的黄昏》和《雪后》是同题材内容, 但音乐从不同视角,展示了大自 然的不同之处—不同地域、不同风格,描绘了一派大好风光《家乡的黄昏》 课型:融鉴赏、演唱和排练相结合的综合性活 动课作品的结构为典型的 ABACA 回旋曲式结构旋律采用匈牙利五 声音阶,感情深沉、纯朴表现了家乡黄昏的美丽景色, 表达了游子 思念家乡、期待回到家乡的美好愿望本课学习中的知识“歌唱的整 体协同运动”为第四课时《雪后》的合唱排练做出歌唱能力的支持2、学情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到初中的音乐学习已具备基本的 音乐赏析能力和歌唱能力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合作探究学习和 问题探究学习但是 1、卡农手法的演唱2、声部间的协同运动能力 有一定的难度,将会是学生学习的障碍点。
3、课程标准《歌唱》模块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水平要求应具备的赏析水平(1)、了解不同题材、风格、形式的声乐作品及相关知识, 感受人声 的艺术表现力与美感2)、能从作品的体裁、风格、音乐要素、歌词内容等方面, 对作品 进行分析3)、能较深入地理解歌曲表现的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基本的艺术特点应具备的歌唱水平(1)、能随集体演唱歌曲, 在歌唱中学习并逐步掌握歌唱的基本方法 与技能2)、在独唱中,深入理解作品的风格及表现要求,表达歌曲的情感3)、在合唱中, 能正确领会指挥意图,能主动、自觉地处理好与其 他声部的协调关系4)、能在公众面前自信、有表现力地歌唱《歌唱》模块对教师教学的提示(1)、在歌唱中要结合对优秀声乐作品的赏析, 帮助学生理解歌 曲的题材及风格,学习声乐的相关知识2)、教师要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和欲望,启发学生用情歌唱3)、要把歌唱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循序渐进地融于歌唱实践中4)、要着力加强合唱教学, 合唱教学可以从轮唱和简单的二声 部开始5)、要为学生提供歌唱尤其是合唱的表演机会, 使学生分享集 体演唱的快乐,增强表演的自信心4、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歌唱 ”这一艺术形式的表现。
评价歌曲内 容说出聆听感受,比较多而自信、有表现力的歌唱, 表较少这就 需要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唱出来 ”,以人声为媒介表现音乐、抒发 情感以达到用歌唱培育学生艺术表现素养的目的基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联系实际, 制定以 下5、核心素养目标:(1)、审美感知:通过赏析《家乡的黄昏》感受童声合唱的纯净音色;体验匈牙利五声调式的和谐音效2)、艺术表现:歌唱中注重情感与音色的匹配,通过实践提升 学生的歌唱能力3)、文化理解: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也是艺术创作的源 泉教学重难点:声情并茂地歌唱;练唱“卡农”段落,体现声部间的协作能力解决策略:第二环节:分段赏析(聆听、分析—指导歌唱—展示、表达) 以赏促唱:第一环节:完整聆听(树立正确的歌唱概念)学以致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音乐材料及与之相适应的音乐 组织方式,参与音乐创编活动,激发创造兴趣,增强艺术表达的自信二、教学过程1、导入以《诗经.毛诗序》中的名句“情动于中而生于言,言之不足咏 歌之”为导语,使学生领会:歌唱自古就是人们抒怀表意,最直接有 效的方式紧接着我设计了一个聆听感受的环节——“请听这个音乐 片段,说出你的感受。
教师展示歌唱,空灵鼓伴奏) 这个设 计的意图是:通过教师的歌唱展示, 创设歌曲意境,使学生初步感 受作品的音乐特点,自然的引出课题2、内容新授学生会通过一个视频 对作者、作品有个感性的认识知道作 品有民间小曲、钢琴小品、管弦乐、合唱等作品形式, 是一首深受世 界多国音乐家喜爱的作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以赏促唱 ❖第一个环节:完整聆听在这个环节,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聆听思考:1、作品表达 了什么情感?2、唱法有什么特点?与情感表达的关系?3、选择作 品的曲式结构学生通过聆听、思考、讨论,会得到答案作品表 达了思乡之情纯净、无颤音的直声唱法契合了人们对家乡真挚而纯 朴的情感曲式结构是回旋曲式在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肯定之后, 我会追问一个问题“作品为什么会 ABACA 的回旋曲式? ”这会激发 学生的深度思考:思乡的情绪有不同的表现,而回旋曲式常用来表现 同一形象的多侧面适合表达“思乡的多方位情感 ”那么,作品运 用哪些技法表达出思乡的不同情绪?同学们该如何赏析作品、传递作 品的情感呢?我们一起学习、探讨!活动目的:歌唱的音色要与情感 的表达相匹曲式结构为内容的表达而服务。
❖ 第二个环节:分段赏析 ❖这个环节通过聆听分析、指导演唱、展示表达,三个步骤来实施例如第一段的学习聆听感受旋律是抒情悠长的, 分析了解同头 换尾的创作手法表现出平稳统一的音乐特点,对调式的分析,虽然使 用了与中国五声羽调式相同的音,但是由于音程的组合形态不同,形 成了不同的乐曲风格这是匈牙利五声音阶, 和谐的音效描绘故乡 黄昏美丽的景致根据聆听分析对作品的理解, 在指导演唱时我会引 导学生通过“吹纸条”的实践活动,选择“缓吸缓呼”的方法发声; 通过对歌词的学习,发挥想象,带入歌唱的情境中;贴合乐曲的内容, 用纯净的音色、叙述的语调, 表达歌曲的情感在理解作品、准确演 唱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展示表达,声情并茂地歌唱再如第二段的学习通过聆听分析感受速度变快和卡农的手法, 形成了不同的音乐景象,表达游子急切返乡的心情在体验乐段结束 的和弦色彩对音乐情绪的渲染时,用音程代唱法解决歌唱音准难点的问题6-#4 用下行小三度代唱,和 6-#1 用上行大三度代唱为符 合音乐内容的表达,在指导演唱时引导学生调整发声方法为快吸慢 呼二声部的练唱通过打拍子、保持声部间音准、音量、音色的和谐, 由慢到原速进行练唱。
展示表达的设计是, 学生身势律动加教师指挥 学生二声部歌唱视频分享) 提高了学生赏析音乐的能力培养学 生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积累多声部演唱的经验,锻炼声部间的协作 能力加强全体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课堂变的有趣对 3、4、5、段的学习和作品小结之后,教学进入下一个环节)❖ 学以致用 — 音乐创编、展示 ❖歌唱的最终目的是表达我会以“ 故乡,故乡,我心中最温暖 的地方”为歌词,鼓励学生创编旋律表达情感这是学生用同头换尾 的手法创编的旋律在这里我启用了师生互评机制,大家一致认为“还 可以增强旋律的艺术表现力 ”我会启发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技法, 对旋律进行再创编集合同学们的再创编,我们生成了这样一个版本: 和声伴唱、轮唱加尾声视频分享) 这个活动不仅检测了学生对 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歌唱表现的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兴趣 增强获得感和艺术表达的自信以上的活动基本达成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目标对于文化理解目标的生成,我会请学生观察“家乡的黄昏溯源流 变图 ”在我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通过观察、小组探讨以及深度思 考来理解: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创 作让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浮出水面,走进书籍 ”,成为“文化名片 ” 得到保护和广泛流传。
以达成文化理解目标的生成三、作业设计布置 75 面拓展与探究第二题,是为了深入了解作者,加深对音 乐作品的理解布置第五题, 综合体验以情带声的歌唱,是为下节课的学习作预备四、板书设计主要内容式的板书,版面整洁、重点突出, 有助于学生回顾关键 内容五、教学反思教师,作为主导能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题材及风格, 学习声乐 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 启发学生用情歌唱为学生提供 表演展示机会学生, 作为主体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思考、分析 乐曲,理解作品的风格及表现要求,表达歌曲的情感能积极主动的 参与教学活动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实践活动丰富,课堂教学流畅 很好的达成核心素养目标有待调整: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欣赏作品不同的表现形式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评委的聆听7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