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26604950
  • 上传时间:2023-07-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3.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设计者:韦慧【课标要求】(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学习九年级上册历史时已经对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初中阶段不重视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因此对相关内容的印象比较模糊,而且学生对政治文明的内涵还不甚明了,对古代西方的历史更是陌生,加上本课涉及内容繁多,知识比较深奥难懂,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达到课标要求确有难度因此我们应力求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将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古代希腊独特的海洋地理环境和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认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2)通过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了解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确立和发展到顶峰的基本线索3)通过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实质和历史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从海洋、城邦和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关系,指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现象产生的基本原因,掌握基本的历史分析方法。

      2)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情景的变换,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时空观和辨证方法,客观看待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掌握提炼、处理和运用信息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和作用,感受古代希腊创造的辉煌文明及其对世界文明进步的贡献2)从古希腊人对民主政治的执着,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和国家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政治责任感3)通过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中国古代早起政治制度不同特色的认识,引导学生以国际视野来看待文化的多元化,培养尊重不同民族历史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作用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实质;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作用和影响教法运用】本课主要是运用课堂问答法、讨论法、情景再现法进行授课,特别是在重难点问题上,巧妙设计一些讨论题,创设情境,设疑引思板书设计】一、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1、地理条件:环海、多山、多岛2、政治条件:城邦体制3、经济条件:商品经济二、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1、 奠基: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2、 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3、 顶峰: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三、 雅典民主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积极作用:对希腊、对西方局限性:民主范围、民主形式【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起点是什么?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又在何方?提示学生阅读教材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目录,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即夏商周实行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专制制度,与之相对应,初步知道西方文明的起源在古代希腊罗马,并引出本课课题——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同时提醒学生,学习本课,应有比较的意识,从不同视角来认识东西方政治文明在起点处就具有各自的特色学生活动:结合已有知识,说出古代希腊具有代表性的文明成就,以此走进古代希腊教师小结:这节课,让文明循着古代希腊的辉煌文明,去探究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生长历程学习新课:第一篇:探民主之因1、 地理条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古代希腊城邦分布示意图》,分析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做出归纳:环海、多山、多岛这种以海洋为依托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孕育古代希腊文明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另一个重要条件,则是古代希腊的城邦体制 2、 政治条件提问: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什么影响?希腊半岛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形成众多小国,而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这些小国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史称“城邦”或“城市国家”根据传统,凡父母均均属本城邦(世袭,排斥外邦移民),拥有一定财产(排斥奴隶),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排斥妇女、儿童),享有公民资格可见,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在小国寡民的城邦里,国小而一眼望尽,民寡而相互熟悉,需民主以凝聚人心,个人专权无从发展,正是这种城邦体制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

      要求学生在《古代希腊城邦分布示意图》中,找到雅典的位置)3、 经济条件古希腊人由于地理条件所限和得天独厚的海外贸易条件,主要从事商业活动以商业活动为主的地区则更需要自由(等价交换、自由买卖),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因此民主政治成为希腊众多城邦首选的政治制度之一,雅典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第二篇:走民主之路 背景:旧氏族贵族实行专横统治,社会矛盾尖锐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和“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两个子目,理清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首先明确曾为雅典民主政治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杰出历史人物:梭伦、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归纳雅典民主政治产生和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完成下表并进行比较时 间阶 段内 容贡 献 公元前6世纪初 梭伦改革 奠基 公元前6世纪末 克利斯提尼改革 确立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 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公民大会、五(四)百人议事会、公民陪审法庭、十将军委员会梭伦改革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高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俗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基本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公元前5世纪,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主要变化有:扩大了公民参政范围——各级官职向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开放;孤立公民积极参政——发放工资、“观剧补贴”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完成问题 第一:奥塞特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30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是个太阳高照的日子,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虽然每十天就开一次,严重影响奥塞特干农活,但他还是很愿意去 提问:他为什么愿意去? 答案:因为雅典民主政治生活有津贴制度保证;雅典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加积极性 第二:奥塞特的妻子海伦也想跟丈夫去公民大会瞧瞧热闹,奥塞特说不行,但实在拗不过妻子,两人一同前往到了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大会还没有正式开始会场像往常一样热闹,会场设有篱笆,设有十道门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看见奥塞特夫妇,大声地冲着奥塞特喊道:“喂,你的妻子不能来这地方 提问:奥塞特的妻子为什么不能进入会场呢? 答案:女人、儿童、外邦人、奴隶不是雅典公民,无权参加公民大会 第三:海伦怏怏地离开了会场,奥塞特一个人进去后,听到执政官宣布今天的议题:投票选出民主妨碍者每个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在自己选区的入口处领取一块陶片,陶片一人一块,写下名字后,交给工作人员。

      奥塞特不识字,只好请旁边一位体面的贵族写,写了谁他也不知道这次票最多的是一个贵族库李维他的名字被宣布时,全场雀跃,人们争相谴责他对国家不利的行为:“他以为自己在对波斯人的战争中立下了功劳就居功自傲,对国家大事从不关心,总是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 提问:这项议程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内容?你如何评价它? 答案:陶片放逐法它驱逐了反对民主政治的敌人,保证民主政治的正常进行;但容易被人利用,成为人们争权夺利、相互倾轧的工具 合作探究:根据雅典民主的内容归纳雅典民主的特征 特征:主权在民,全体公民都是统治者,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公民内部平等;法律至上;轮番而治,即全体公民轮流执政;维护少数人的利益而不是多数人的平等生活中的影子:如班干竞选,投票决定,班干轮值,少数服从多数) 第三篇:寻民主之果合作探究:雅典民主的影响和局限性积极作用:(1)对西方:为近现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选举权、表决权等) (2)对希腊: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文学、哲学、艺术等)但奴隶制下的雅典民主政治并不是完美的,它也有缺陷局限性:(1)民主范围: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少数男性公民的奴隶主专政。

      在伯利克里时期,40万人中,奴隶20万,妇女与外邦人16万,他们都没有公民权实际上享有民主的公民仅4万多人 (2)民主形式:直接民主制,只适用于寡民小国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如轮流执政和抽签选举,并不能担保德才兼备的人稳固执政,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成为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的隐患,导致民主制的衰落和夭折举例:苏格拉底之死)希腊城邦制度的衰落:公元前338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希腊课堂小结:为了保证城邦的独立和发展,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雅典实行民主政治这种民主政治重视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使古希腊在众多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其民主政体的理论和事件也为近现代欧美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然而,希腊民主政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在城邦之间的混战中,雅典最终被马其顿征服,辉煌的希腊城邦文明从此衰落和终结历史上的辉煌属于古代希腊,今天和未来的辉煌属于各位同学!【教学测评】 根据资料进行教后反思】 分析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时一定要强调地理环境;贯穿于三个改革的主题是如何削弱贵族权力、扩大公民权力的;对雅典民主特征的归纳有难度,应补充些材料。

      附:苏格拉底之死的原因公元前399年,年已七旬的苏格拉底被指控不接受既定的雅典信条权贵指控:“苏格拉底有邪恶行为,好管闲事,寻求天上地下的事情,颠倒是非,蛊惑人心于是,雅典人抓住苏格拉底的学生克里底亚成为傀儡政权首领这个把柄,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两项罪名把他送上法庭苏格拉底并没有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也没有为言论自由进行辩护引起了陪审团一些人的不满,根据雅典当时的法律,如果苏格拉底认罪,可以交纳罚金或选择放逐的方式代替死刑但苏格拉底拒绝了,他坚守良心和真理比生命还重要弟子们都认为这样的判决不公正,不应当去尊重和执行,所以在行刑前的一个月里,劝老师越狱不难理解苏格拉底之死对于西方法治文明的重大意义:也许法律会一时枉正错直,但在世俗之城里只有一个人人必须遵守的法律,只有在每个苏格拉底都服从法律的基础上,雅典人民才有法治的保障在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必须死,因为雅典的法律需要生所以苏格拉底毅然选择了留下油画《苏格拉底之死》法国著名画家雅克·达维特在1787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这幅作品描绘了哲学家苏格拉底死时的情景,体现了革命者为信仰和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