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9年新干实验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pdf

149页
  • 卖家[上传人]:缘***
  • 文档编号:363909001
  • 上传时间:2023-10-1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2.68MB
  • / 1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9年新干实验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注: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应对高考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强化训练第 1 题:油菜物种I (2 n=2 0)与I I (2 n=1 8)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一个油菜新品系(注:1 的染色体和1 1 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1)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细胞中的 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2)观察油菜新品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3)已知该油菜物种I 花色产生机理为:白色前体物一黄色一红色,已知A基因(位于 2 号染色体上)控制黄色,B 基因控制红色研究人员用纯色白花和纯种黄花杂交得F l,F,自交得F”实验结果如下表中甲组所示组别亲本F 1F 2甲白花义黄花红花红花:黄花:白花=9 :3:4乙白花X黄花红花红花:黄花:白花=3:1 :4根据甲组实验结果,可推知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 定律其中F 2的黄花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O研究人员某次重复该实验,结果如表中乙组所示经检测得知,乙组F,的2号染色体缺失导致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致死由此推测乙组中F,的2 号染色体的缺失部分的(是/否)含有A-a 基因,发 生 染 色 体 缺 失 的 (A/a)基因所在的2 号染色体。

      为检测某红花植株(染色体正常)基因型,以乙组F 1 红花作亲本与之进行正反交若正反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相同,则该红花植株基因型为 一答案】(1).纺锤体(2).不会(3).76(4).自由组合(5).1/3(6).否(7).A (8).A A B B 或 A A B b【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油菜物种I 与I I 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是异源多倍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油菜新品系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 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B/b影响,R自交所得F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黄花:白花=9:3:4,是9:3:3:1的变式,所以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1)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形成纯合体,所以获得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2)由于油菜新品系是油菜物种1 (2 n=2 0)与H (2 n=1 8)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所以细胞中含有(1 0+9)X 2=38条染色体观察油菜新品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含有76条染色体3)油菜新品系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B/b影响,R自交所得F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黄花:白花=9:3:4,是9:3:3:1的变式,所以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其 中F 2的 黄 花(l/3A A b b、2/3A a b b)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1/3 A A b b由题意可知:某植物花色产生机理为:白色前体物一黄色一红色,可推知:红花基因型为A _ B _,黄花基因型为A _ b b,白花基因型为a a _ F,红花基因型均为A a B b,乙组F: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黄花:白花=3:1:4,而检测得知乙组F,的2号染色体缺失导致雄配子致死,故可判断2号染色体的缺失部分不包含A-a基因,发生染色体缺失的是A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F,红 花2号染色体缺失,产生的雄配子只有a B、a b两种,产生的雌配子有四种.正反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亲本乙组F,红 花(3)X待 测 红 花(早)乙组F红 花(早)X待 测 红 花(含)待测植株基因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A A B B全为红花A A B b红花:黄花=3:1A a B B红花:白花=1:1A a B b红花:黄花:白花=3:1:4A A B B全为红花A A B b红花:黄花=3:1A a B B红花:白花=3:1A a B b红花:黄花:白花=9:3:4通过上表可知,若正反交子代表现型相同,则该红花植株基因M 为 A A B B 或 A A B b第 2题:果蝇的精原细胞要经过精确的四次有丝分裂之后,方能启动减数分裂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科研团队致力于研究有丝分裂向减数分裂转化的调控机制,用 E M S 诱变筛选,发现了果蝇t u t 突变体,其精原细胞不能停止有丝分裂,而出现精原细胞过度增殖的表现螫1)为探究t u t 突变体的遗传特性,研究人员做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P野生型果蝇x t u t 突变体1Fi 正常有丝分裂IF1雌雄交配正常有丝分裂过度增殖3:1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可知,为隐性性状若 E与 t u t 突变体杂交,后代的性状及 其 分 离 比 为,则说明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经过文献查阅,发现已报道有b g c n 突变体与t u t 突变体性状一样,研究人员为探究 t u t 突变体的突变基因是否就是就是b g c n 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做了如下实验:P b g c n 突变体x t u t 实变体I员 正常有丝分裂雄雄交配F2 正常有丝分裂过度增殖9:7实验结果表明:,理由是3)研究人员采用缺失定位法对t u t 突变体的突变基因进行定位:将一条染色体缺失某片段的野生型果蝇与t u t 突变体杂交,如果F,表现型会出现过度增殖,则说明(4)通过t u t 突变体与野生型D N A 测序并比对,研究发现只有一个位点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A T C T C C T GG T T G A C T 模板链-T A G A GG A C C A A C T GA-“I ”的碱基对由G-C 变成A-T,这种变异属于,对应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

      与正常蛋白质比较,变化后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少答案】(1).过渡增殖(2).正常有丝分裂:过渡增殖=1:1 (3).t ut 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与b g c n 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不是同一个基因(4).t ut 突变体与b g c n 突变体杂交,F,为正常表现型,F,性状分离比为9:7,为 9:3:3:1的变式,符合基因自由条且合定律,说明这两个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分别在两文寸同源染色体上(5).t ut 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位于该果蝇的染色体缺失片段(6).基因突变(7).U G A【分析】根据题意分析,野生型能够正常进行有丝分裂,而 t ut 突变体、b g c n 突变体都不能正常进行有丝分裂分析杂交实验,野生型与t ut 突变体杂交,子一代能够正常进行有丝分裂,说明野生型(正常进行有丝分裂)为显性性状,子二代性状分离比是3:1,相当于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实验,说明子一代为杂合子;t ut 突变体与b g c n 突变体杂交,子一代能够正常进行有丝分裂,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9:7,是 9:3:3:1 的变形,相当于两对等位基因的双杂合子自交实验,说明两个突变型的突变基因是不同的。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过渡增殖为隐性性状;按照基因的分离定律,子一代为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其与隐性性状的t ut 突变体杂交,后代正常有丝分裂:过渡增殖=1:12)根据遗传图解分析,t ut 突变体与b g c n 突变体杂交,F,为正常表现型,R 性状分离比为9:7,为 9:3:3:1 的变式,符合基因自由 合定律,说明这两个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分别在两女寸同源染色体上,说明t ut 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与b g c n 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不是同一个基因3)根据题意分析,将一条染色体缺失某片段的野生型果蝇与t ut 突变体杂交,如果F,表现型会出现过度增殖,则说明t ut 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位于该果蝇的染色体缺失片段上4)根据题意分析,D N A 分子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对应的密码子由U G G 变成了 U G A (终止密码子)第 3题:稻瘟病是水稻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为达到防治目的,科研人员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D N A 粗提取实验中,可使溶解在氯化钠溶液中的D N A 析出的方法有、(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通常用不同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形成两个不同的黏性末端,其目的是 o(3)通过R T-P C R 技术以抗稻瘟病基因的R N A 为模板扩增出c D N A。

      在 P C R 过程中,两个引物是 酶的结合位点;用 c D N A 单链与该抗性水稻植株的单链D N A 进行分子杂交,可能出现游离的单链区,其原因是 o(4)如果一个抗性基因整合到非抗性水稻的一条染色体上,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抗性植株自交,子 代 中 抗 性 与 非 抗 性 植 株 的 数 量 比 为5)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争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答案】(1).加蒸储水使盐溶液稀释到0.14 m o l/L (2).加 9 5%冷酒精溶液后静置(3).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连接)(4).热稳定DN A 聚合酶(5).DN A 分子含有内含子、非编码区等序列,m R N A 分子中没有相应互补的碱基序列;(c DN A 链和单链DN A 存在没有互补配对的序列,仍然为两条游离的单链),所以出现游离的单链区(6).3:1 (7).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试题分析:DN A 粗提取实验的原理中析出DN A 的原理有两点,一是利用DN A 在 0.14 m o l/L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最低而析出;二是利用DN A 在冷酒精中几乎不溶解而其他部分物质可溶解而析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通常选用不同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形成两个不同的黏性末端,其目的是防止同种限制酶切出的目的基因两端的相同黏性末端发生自身环化连接。

      完成P C R 技术需要的基本条件是热稳定DN A 聚合酶(T a q 酶)、两种引物(T a q 酶的结合位点)、四种原料(dA T P、dG T P、dC T P、dT T P)、和模板(含目的基因的双链DN A)由于逆转录的模板是m R N A,m R N A 中不含由内含子等非编码序列转录成的碱基序列,所以得到的c DN A 片段与转录m R N A 的模板DN A 相比,缺少部分非编码的碱基序列1)根 据DN A粗提取实验中析出DN A的原理可知,要使溶解在氯化钠溶液中的DN A析出:方法之一是加蒸储水使盐溶液稀释到0.14 m o l/L而析出;方法之二是加9 5%冷酒精溶液后静置析出2)为了防止同种限制酶切出的目的基因两端的相同黏性末端发生自身环化连接或者切出的运载体的两个相同黏性末端自身环化连接,所以常常选择不同中限制酶对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进行切割3)根据前面分析中,P C R技术所需的四个基本条件可知,两个引物是热稳定DN 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通过逆转录得到的c DN A单链由于不含内含子等非编码序列,所以得到的c DN A单链与该抗性水稻植株的单链DN A进 行分子杂交(碱基配对),只有部分区域形成杂交区,部分不能配对的碱基则出现游离的单链区o(4)如果一个抗性基因(假设为A)整合到非抗性水稻的一条染色体上,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抗性植株(基因型设定为A 0)自交,其产生的配子有两种(A:0=l:l),所以雌雄配子受精发育成的子代中,抗 性(A _)与非抗性植株(0 0)的数量比为3:1。

      5)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第4题:如图甲表示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0释放和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图乙表示该豆科植物叶肉细胞中C的相对含量在夏季某天2 4 h内(有一段时间乌云遮蔽)的变化趋势.据图回答问题:24 A 36胚根长出甲4*时 期时间1 1(1)图甲中,在1 2 2 4 h期间,萌发种子的呼吸方式是(2)图甲中,第4 8 h后,萌发的种子Q吸收速率超过C释放速率.其原因是细胞呼吸的底物中可能还有一等物质.(3)图乙中,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区间是曲线一段所对应的时间,乌云消失的时间可能是曲线上一点对应的时亥(与F点相比,G点叶绿体中N。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2020-2021学年上海市16区初三英语二模题型汇编--阅读回答问题(教师版).pdf 2020年初中数学中考玉林防城港试题解析.pdf 2020年04月内蒙古准格尔旗卫健委招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40人考试参考题库(含详解).pdf 2020年03月湖南宁乡市卫健系统招聘专业技术人员120人考试参考题库(含详解).pdf 2020高考物理真题汇编答案.pdf 2020年04月山东青岛市李沧区卫生系统事业单位招聘22人考试参考题库(含详解).pdf 2020年电大《英语》统考题及答案.pdf 2020-2021学年上海市16区初三英语二模题型汇编--阅读回答问题(学生版).pdf 2020河南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真题.pdf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某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pdf 2020年《综合素质(小学)》预测试题五.pdf 2019年晋锋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pdf 2019年榆林联通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pdf 2019年户县第七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pdf 2019年新星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pdf 2019年江西省婺源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pdf 2019年江镇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pdf 2019年楚材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pdf 2019年河北省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pdf 2019年木里县中学校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