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数据分析方法.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12923940
  • 上传时间:2021-11-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1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王炳瑜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经常要涉及实验数据实验数据是客观事实的反映,但实验数据并不等于实验结论,只有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处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探究活动中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数据等环节后, 就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规律分析数据有时要花很长时间,有的需要一定的方法,但有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将数据分析过程草率处理,或者直接给出结论这种对实验数据的态度,严重违背了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更不用说像科学家一样来探究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谈谈科学探究活动中处理实验数据的几种方法一、定量计算法在探究中我们会收集到很多数据,我们可以把收集到的数据运用数学运算方法,得出各数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六上《杠杆的科学》一课中,学生通过实验得到了以下数据:杠杆的科学阻力点情况 用力点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分别比较阻力点与用力点的钩码数和格子数,发现杠杆平衡时每组数据都是用力点的钩码数与格子数的积等于阻力点的钩码数与距离的积,教师利用数据之间的等量关系,帮助学生很好掌握了杠杆平衡的规律二、对比分析法对比是常用的思维方法。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意识控制一定的条件,让学生观察数据在不同情况的表现,找到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共同点,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现象如在五下《摆的研究》一课中,针对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让学生利用三个钩码和三根长度不同的摆绳进行实验并采集了以下数据:15秒摆动次数记录表引导学生比较数据,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摆绳长度相同时,摆的快慢与摆重无关;在摆的重量相同时,摆线越长,摆的速度越慢学生在数据的比较中,发现了摆的特点三、示意图分析法示意图分析法是指利用简单的图和形,把实验采集的数据,绘制成简明的图形,用来说明所研究对象量与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如六上《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一课,学生采集了以下数据(见下表):下教师让学生用示意图,将重力和浮力之间的关系,用图示方法(见上图)画出,并附上简单的文字说明,然后利用示意图解释石块在水下沉的原因在这里,教师用示意图搭建数据与概念之间的桥梁,把抽象的力之间的关系用直观的手段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石块下沉的原因,突破了学生学习上的难点示意图直观,形象和简捷,通过示意图来分析数据,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养。

      四、图表图像法图表图像法是结合数据与图形之间的密切关系,形象地表达数据趋势和规律的一种方法在六上《抵抗弯曲》一课中,探究 “纸的抗弯曲能力和什么有关” 这个问题时,学生通过实验来获得纸在不同宽度和不同厚度时承受压力(垫圈个数)的数据见下表)教师利用“折线统计图” 将上面的数据用统计图表示如下:在完成图表和图像后,让学生结合表格中的数据观察折线图,在图上清晰看到了纸的宽度和厚度的抗弯曲能力,同时对纸的厚度更能影响纸的抗弯曲能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这里,教师利用统计图,引导学生比较纸的宽度和厚度的抗弯曲能力,方法巧妙,目标清晰,学生对概念的印象也深刻五、推理分析法数据推理方法是运用数学思想,通过推导、分析一组已知数据,来判断、推测与它对应数值的一种分析方法如五上《我们的小缆车》中,一小组在2、4、6个垫圈拉力时,测得小车运行时间分别为2.5秒、1.8秒和1.2秒,教师引导提问:“推测一下,你们的小缆车在8个垫圈的时候,速度大概是多少?并说说理由学生:“我们认为8个垫圈应该在0.6秒左右教师:“说说理由学生:“因为我们组2个垫圈是2.5秒,4个垫圈是1.8秒,6个垫圈是1.2秒,增加2个垫圈,时间减少0.6秒左右,所以我们估计8个垫圈在0.6秒左右。

      教师:“那你们能不能利用刚才的实验装置来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测?”学生:“可以……在上述案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通过对相邻数据的连续观察,发现其中的一些科学规律,经过分析、推敲,得出一个可能的數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推理方法分析数据,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力与运动的进一步认识,而且提高了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上面所说的是一些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事实上,对科学探究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方法很多只有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处理,才能快速发现规律,得出科学的结论,形成科学概念科学探究的过程是曲折的,在科学探究的路上,从一堆数据中找出规律来,有的要花费科学家毕生的精力,甚至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 不能只为完成教学任务,急功近利,应多在引导学生分析数据上下功夫,真正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参考文献:[1] 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85[2] 施逢庆. 正视实验数据[J] . 湖北:湖北教育2010.1[3] 章鼎儿. 走向探究的科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