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导答艺术.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06244983
  • 上传时间:2022-06-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67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导答艺术    口谢健波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善于提问,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表现之一;善于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因素提问后会不会引导学学生回答,即导答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应变能力,也离不开一些基本艺术方法的运用一、激将诱导法常言道:“请将不如激将有时候教师苦口婆心地劝说,学生仍然无动于衷,而运用激将法,却往往能歪打正着,激起一些好胜心较强的学生发言如教学“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时,笔者问:“人们常说:‘人死不能复生’为什么还说生与死可以相互转化呢?”见学生都没有举手,于是笔者说:“我们全班50多位同学,平时个个聪明伶俐,思维敏捷今天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还能难得住我们吗?谁能站起来打第一炮?XXX,你敢吗?”通过激将,把学生推向了答问的前沿阵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故意出错法即在学生答问都不积极主动的情况下,教师故意说出一个错误的答案,有意挑起战火,诱导学生抢答如教学“等价交换”时,我提问:这一概念中“价”是指什么学生沉默不语,于是笔者说道:“其实,我根本没有必要问大家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因为我知道,价就是价格!等价交换就是交换双方商品的价格相等。

      话音刚落,教室里骚动了起来,很多学生起来纠正老师的“错误”三、分解诱导法在教学中,有时提出的问题过大,学生不容易回答这时,教师可以把问题化大为小,化整为零,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来引导学生回答如教学“国家的宏观调控”时,笔者问:“怎样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学生一时答不出来于是笔者马上应变,将这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①单一的市场调节有哪些弱点和缺陷?②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③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引导学生分析,学生很快找出了问题的答案,大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四、温故知新法即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毫无发言意向时,教师适度地提供旧知识,引起学生联想,让他们温故知新,从而顺利地完成答问如笔者教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问:“这里的‘主导’怎样理解?”学生不语,于是笔者说道:“我们曾经学过‘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这两个‘主导’是否矛盾?为什么?”学生立即回想并讨论,分析出所谓主导,就是指占据支配地位,控制、引导和决定其他方面乃至全局的变化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是从国民经济的所有制结构角度而言的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是就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而言的。

      五、定向指路法教师提问后,学生答不到要点上,或答非所问,或一时答不出来,教师可指明思考的内容和方向,引导学生回答如一位教师教学“我国的国家机构”时,问:“我国为什么要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学生一时不知怎样回答,该教师接着导答道:“请大家从我国国家机构的现状、国家职能与国家机构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式等方面去考虑,认真想想,该怎样答呢?”学生经过思考很快“搞定”了问题的答案教学中运用恰当的导答方法,因势利导,见机行事,这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不可低估,不容忽视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导答艺术,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