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杉木速生丰产林标准.doc
10页前 言原杉木速生丰产林标准(DB521/T268-1991)在我省已实施了近 20 年,它在我省的杉木速生丰产林培育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但随着林业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研究的不断完善,原标准许多内容已不适合当今林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指导我省杉木速生丰产林的发展,对原标准(DB521/T268-1991)的下列内容进行了修订——改变了过去只分产区,没有分立地指数级确定生长指标的传统做法此次在产区区划的基础上,按立地指数级制定生长指标——在长期定位研究和模型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整个生长指标和间伐预测表,使标准更具科学性和先进性——对培育技术要点(造林密度、整地、间伐等)进行了较大修订本标准是第一次修订,从实施之日起,代替 DB521/T268-1991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 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贵州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大学、贵州省营林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贵杰、殷建强、严仁发、李宏杉木速生丰产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杉木速生丰产林的生长量指标和最小面积,给出了保证达到规定生长量指标应采取的技术措施要点和方法,以及检查验收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国有、集体、个人等法人(单位)接受国家计划或以其他合同方式营造的贵州省杉木速生丰产林。
2 规范性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修订出版时,所列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772—1999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52/294—1991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T15776-1995 造林技术规程3 名词术语和定义3.1 速生丰产林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plantation)速生就是要缩短成材年限,丰产就是要提高单位面积的木材产量速生丰产林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在当前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在较好的立地上,选用经济价值较高的速生树种,通过科学经营,能够在较短期内达到成材标准并获得较高产量,这样的用材林称之为速生丰产林3.2 立地类型(site type)是立地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根据生态环境的差别所划分出的不同独立地块同一立地类型,其环境因子组合(如:小地形、母岩、母质、土壤、小气候、植物群落)、森林生产力及经营利用方式大致相似3.3 立地指数(ite dex)也称地位指数是反映立地质量和林地生产力高低的数量指标,直接用各树种标准年龄时(杉木标准年龄为 20 年)林分优势木的平均高来表示。
3.4 造林成活率(survival rate of annual plantation)单位面积上,造林当年的成活株数与初植株数的百分比3.5 造林保存率(plantation survival rate after three year)通常用株数保存率表示造林成活若干年后(一般为 3 年),单位面积上林木保存的株数与造林初植株数的百分比3.6 下层抚育法(thinning from below)也称下层间伐法主要是砍伐林冠下层的被压木及部分中层林木中生长较差、受病虫危害的或有碍保留木正常生长的林木的疏伐方法,伐后对林分环境影响较小3.7 郁闭度(crown density)林冠郁闭的程度,是林地上林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用 10 分法表示,郁闭度小于等于 1.03.8 蓄积年平均生长量(volume mean annual increment)林分在整个生长期间内,每公顷立木蓄积的年平均增长数量(不包括已间伐掉的林木材积)3.9 连年生长量(current annual increment)在林木生长过程中,各年度的当年生长量3.10 培育目标(silviculture target)通用材:是指对木材利用方式没有特殊要求,非某种专门用途的木材材种,其木材可用在多个目标或多个材种上的木材。
对于杉木主要是指对建筑装修、装饰、车船制造、交通、制浆和造纸及民用等都能一般适用大径材: 胸径在 24㎝以上;中径材: 胸径在 18㎝~24㎝径阶;规格小径材: 胸径在 12㎝~18㎝径阶;非规格小径材:胸径在 6㎝~10㎝径阶 4 速生丰产林指标4.1 培养目标速生丰产林以培育通用材为主其中:20 以上指数级以培育大径材为主,18指数级以培育大中径材为主,16 指数级以培育中小径材为主,14 指数级以培育小径材为主4.2 生长指标本标准丰产林的生长指标以 20 年作为计算年龄(不包括苗龄)20 指数级林分平均胸径达到 19.5㎝,每公顷蓄积平均生长量达到 14.8m3(每公顷蓄积 296 m3)以上;18 指数级林分平均胸径达到 17.6㎝,每公顷蓄积平均生长量达到12.6m3(每公顷蓄积 252 m3)以上;16 指数级林分平均胸径达到 15.6㎝,每公顷蓄积平均生长量达到 10.3m3(每公顷蓄积 206 m3)以上;14 指数级林分平均胸径达到 13.5㎝,每公顷蓄积平均生长量达到 8.4m3(每公顷蓄积 168 m3)以上 速生丰产林各指数级各林龄的生长指标上、下限值见表 1。
4.3 面积要求速生丰产林应相对集中,在一个基层营造单位(相当于一个乡的范围)速生丰产林的面积(可包括现有达标的丰产林在内)不小于 133 公顷,其中一片速生丰产林的面积不小于 1 公顷4.4 成活率和保存率丰产林造林当年的成活率应达到 90%以上(含 90%),未达 90%的第 2 年必须补植达标造林第 3 年时保存率达 85%以上(含 85%)5 速生丰产林主要培育技术措施要点5.1 造林规划设计和施工设计造林规划设计和施工设计按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进行5.2 种子5.2.1 选用适于本地的杉木优良种源区的种子园、种质资源库生产的良种育苗(最好是优良家系或无性系良种)Ⅰ类产区可选用当地良种,Ⅱ类产区可选用Ⅰ类产区的贵州锦屏、榕江、从江、黎平、三都、广西融水、福建建鸥等地所产的良种表 1 杉木速生丰产林各指数级生长量上下限指标表林分平均高(m) 林分平均胸径(㎝) 蓄积年均生长量((m 3/hm2·a)林龄20 18 16 14 20 18 16 14 20 18 16 1420.82 0.73 0.64 0.53 0.420 0 0 0 0 0 0 0 0 031.60 1.42 1.24 1.04 0.851.2 1.0 0 0 0 0 0 0 0 042.54 2.26 1.95 1.65 1.352.4 2.0 1.6 1.2 0.90 0 0 0 053.62 3.21 2.78 2.35 1.934.0 3.4 2.7 2.1 1.61.26 0.81 0.47 0.25 0.1165.09 4.52 3.68 3.11 2.575.7 4.9 4.0 3.2 2.42.91 1.93 1.10 0.59 0.2987.55 6.74 5.87 4.96 4.169.1 8.0 6.8 5.6 4.47.80 5.49 3.54 2.05 1.0910 9.71 8.77 7.73 6.61 11.8 10.7 9.5 7.9 13.15 9.83 6.78 4.23 5.58 6.5 2.431211.78 10.49 9.21 7.99 6.8414.4 12.7 11.2 9.7 8.214.33 11.87 9.04 6.16 3.901413.75 12.29 10.75 9.26 8.0316.7 15.0 13.1 11.4 9.815.66 13.23 10.71 8.03 5.321514.63 13.12 11.50 9.85 8.5717.7 15.9 14.1 12.1 10.516.03 13.66 11.18 8.76 6.001615.46 13.89 12.21 10.49 9.0718.6 16.8 14.9 12.9 11.116.43 13.95 11.54 9.15 6.651816.96 15.29 13.51 11.67 10.0220.2 18.4 16.4 14.4 12.316.81 14.21 12.03 9.69 7.482018.29 16.52 14.66 12.72 11.0021.4 19.6 17.6 15.6 13.616.90 14.25 12.12 9.98 7.972219.45 17.62 15.68 13.67 11.8822.4 20.6 18.7 16.7 14.616.66 14.23 12.19 10.13 8.202420.50 18.60 16.60 14.52 12.6823.2 21.4 19.5 17.5 15.516.40 14.06 12.11 10.14 8.342520.98 19.06 17.03 14.92 13.0523.5 21.8 19.9 17.9 16.016.25 13.94 12.06 10.11 8.352621.44 19.49 17.43 15.30 13.4023.8 22.1 20.2 18.3 16.316.08 13.76 11.96 10.07 8.352822.29 20.30 18.18 16.00 14.0624.3 22.6 20.8 18.9 17.015.80 13.59 11.70 9.92 8.303023.08 21.03 18.87 16.64 14.6724.8 23.0 21.2 19.4 17.615.41 13.19 11.39 9.71 8.21a立木蓄积量按行业标准 LY208-77 的《二元立木材积表》公式(1)计算。
b林龄不包括苗龄5.2.2 种子按 GB2772—1999《林木种子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其质量应满足该规程中规定的杉木Ⅰ级种子标准5.3 苗木苗木按 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规定或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294—199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执行,采用 1 年生Ⅰ级实生苗或优良无性系苗造林5.4 造林地选择5.4.1 应尽量选择板岩、砂页岩发育的红壤、黄红壤、黄壤,且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疏松、排水良好的立地作为造林地立地指数一般应该大于 16具体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按表 2 选择速生丰产林的造林地5.4.2 按适地适树适种源、适品系原则,尽量避免在杉木采伐迹地上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5.5 造林地清理及整地5.5.1 林地清理应尽量选择能够保护原造林地植被的清理方式,如:带状清林(砍 3 米留 1 米,不炼山),并尽可能地保留原有阔叶林木,避免形成大面积杉木纯林,使大面积林地形成多树种镶嵌格局表 2 杉木速生丰产林造林地立地条件表立 地 条 件项目中 心 产 区 一 般 产 区海拔与地貌雷山、台江、剑河及丹寨(排调镇)应选择海拔 900m 以下的低山或低中山。
其余 6 县应选择在 800m 以下的低山和丘陵总体优先选择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