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ppt
14页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 盖伊.彼德斯,,一、作者简介,B.盖伊·彼得斯,(B.Guy Peters),国际著名的政府治理与改革问题研究专家,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研究生院教授,兼任加拿大管理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香港城市大学名誉教授等职其理论创新能力在美国公共行政学界享有盛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比较公共政策与行政、美国公共行政、比较政治学、比较研究方法等主要著作有《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官僚政治》、《公共政策工具:对公共管理工具的评价》、《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新制度主义》、《比较政治学导论》等二、目录,第1章 变迁中的国家、治理和公务员制度 1.1 传统的公共行政:旧时代的信条 1.2 背景 1.3 国家和政府治理的展望 第2章 市场式政府 2.1 市场模式的理念 2.2 结构 2.3 管理 2.4 政策制定 2.5 公共利益 第3章 参与式国家 3.1 参与式国家的理念 3.2 结构 3.3 管理 3.4 政策制定 3.5 公共利益 第4章 弹性化政府 4.1 关于稳定性 4.2 组织永久性——挫折和无效 4.3 弹性治理模式的影响 4.4 结构,4.5 管理 4.6 政策制定 4.7 公共利益 第5章 解制型政府 5.1 政府层级 5.2 解制与错误 5.3 结构 5.4 管理 5.5 政策制定 5.6 公共利益 第6章 结论 6.1 背景的重要性 6.2 普遍性的问题和不寻常的解决方案 6.3 问题与解答的匹配 6.4 探讨矛盾 6.5 我们如何介入 参考文献,三、内容简介,《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从分析传统行政模式出发,阐明了各国政府竭力建构新治理模式的原因,并从各国政府的革新主张和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改革实践中,梳理归纳出四种未来政府治理模式:市场式政府(强调政府管理市场化)、参与式政府(主张对政府管理有更多的参与)、弹性化政府(认为政府需要更多的灵活性)、解制型政府(提出减少政府内部规则)。
这四种政府治理模式各有不同的理论基础,适用于不同的政府体制对每一种政府治理模式,作者都从问题、结构、管理、政策制定和公共利益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政府治理有六项主要特征,政治中立的公务员制度; 层级制和规则; 永久性和稳定性; 制度化的公务员制度; 内部管制; 平等政治中立的公务员制度,政治中立的公务员制度的概念是与“政治、行政二分法”和“权限中立”的概念是不同的它主张不应该有名下的政治倾向,应该在政治上保持中立,能够为任何人一个合法的统治者或政府服务,允许公务员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虽然理论上可以设想一个政治中立的公务员制度,但在实践中,大多数公务员往往扮演着政策执行者的角色,层级制和规则,纯粹的的韦伯式的可垂直管理模式已不在想过去那样适用于政府组织科层制强调层级节制、严格按规章办事、非人化的管理等,这些在资源则已相对陈旧,现代的政府更加复杂格,公务员的角色更加多样,已不能仅仅通过法律法规来管理永久性和稳定性,传统的刚更新中主张公务员终身制,这种永久和稳定的组织模式已不再像过去那样适应政府的需求反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攻击,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永久性的弊端,试图探索其他组织模式。
制度化的公务员制度,即公务员的录用、考核等管理的规范化,并把公务员当做一个法人团体进行管理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与人们对政府组织分不开的,打破传统的公务员终生制和管理内部管制,传统的公共行政认为公务员应该毫不迟疑的接受和响应政策命令强烈的内部管理色彩抑制了创造的发挥,平等传统的公共行政主张服务平等和结果平等,主张公务员处理公务时应秉公办理四种政府治理模式,针对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为了提高政府的效益、效率和效能,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都进行了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改革,彼得斯教授对这些改革进行综合归纳后,将其分为市场式政府、参与式国家、弹性化政府和解制型政府四种改革模式,而已认为这四种模式是改善当代政府治理的主要方法这四种政府治理模式各有不同的理论基础,适用于不同的政府体制同时他们还参与政策的制定,这使这种传统的行政原理受到了质疑结论,每一种模式都部分或完整地揭示了旧体制所存在的缺陷,并倡导是智力体系有更佳表现的改革 无论采用哪种模式都会带来许多问题,这是在不足为奇事实上,连改革本身也无新意不少类似的改革理念在政府中早已潜藏了数十年,而今只是改头换面重现江湖此外,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也一样缺乏新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