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压桩技术交底.doc
6页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技 术 交 底 书 单位工程名称锦川小区一期项目D组团工程交底部位D 组 团 地 下 室 桩 基工程编号20140428交底时间一、桩基工程设计概况本工程桩基工程设计有三种桩型:1. 静压预制方桩:AZH45-C型,按闽2004G106的第32页、41页、42页施工;方桩的连接按第22~24页施工地下室D-15、D-16两栋楼桩基采用该桩型,总根数为403根设计要求桩端进入⑦-2散体状强风化岩层≥1m桩身砼强度等级为C45,有效桩长为17m~27m施工中应结合地勘报告合理配桩,避免在同一标高处接桩根据设计要求,破桩后,保留原桩主筋,并伸入承台≥700mm,有效桩顶伸入承台≥100mm预制方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2100KN,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4200KN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为53KN,设计压桩力为4500KN,终压标准:最后三阵累计沉降量≦20mm终止压桩 2. 静压承压预制管桩:PHC-500-125AB型,参照闽2012-G-124施工。
地下室 D-5、D-10~D-14、D-17~D-23共13栋楼桩基全部采用该桩型,桩基总数为2801根设计要求桩端进入⑦-2散体状强风化岩层≥1m桩身砼强度等级为C80,管桩端头板详闽2012-G-124第19~20页,管桩与承台的连接详第26~28页桩尖采用十字型封闭式钢桩尖,内孔孔底灌2m高的C35的封底砼桩顶砼填芯高度为1.5m,与承台连接的主筋为618,主筋锚入承台的长度≥LaE,有效桩顶伸入承台≥100mm桩长13m~26m,接桩位置应相互错开,避免在同一水平面上接桩管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2100KN,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4200KN,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为53KN设计压桩力为4500KN,终压标准:最后三阵累计沉降量≤20mm终止压桩3. 静压抗拔预制管桩:PHC-500-125AB型,参照闽2012-G-124施工地下室车库、车道、及附楼桩基全部采用该型桩,桩基总数2287根设计要求该型桩桩端进入⑦-2散体状强风化岩层≥1m桩身砼强度等级为C80,管桩端头板详闽2012-G-124第19~20页,管桩与承台的连接详第26~28页,桩尖采用十字型封闭式钢桩尖。
抗拔管桩桩身连接采用机械快速接头(啮合接头)连接抗拔管桩内孔孔底要求灌2m高的C35的封底砼,桩顶砼填芯高度为3m,填芯砼为C40微膨胀砼与承台连接主筋为622,抗拔管桩桩身主筋锚入承台内不小于40d有效桩顶伸入承台≥100mm抗拔管桩有效桩长大于15m,接桩位置应相互错开,避免在同一水平面上接桩 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2100KN,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4200KN,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为53KN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320KN,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640KN设计压桩力为4500KN,终压标准:最后三阵累计沉降量≤20mm终止压桩二、施工条件1.认真处理高空、地上和地下障碍物2.对压桩周围4—6m以内的整个区域及桩机行驶线范围内的场地进行平整、夯实在桩架移动路线上,地面坡度不得大于1%3.压桩区域与道路近旁排水通畅4.在压桩现场或附近设置水准点,用以检查桩的入土深度5.管桩的制作、吊装、运输及验收应符合产品标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规定,方桩也要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施工前质安环部对进场的预应力管桩及预制方桩进行全面检查,查看合格证是否齐全,资料是否完备,并对管桩和方桩的实体进行检查,对无产品合格证或实体有质量问题的预制桩一律不得使用。
管桩和方桩的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及龄期后方可沉桩6.准备好桩基工程沉桩记录和隐蔽(接桩部位、封底砼等)工程验收记录表格,并安排好现场管理人员做好记录和通知监理人员现场旁站三、材料、机械、物质准备1.成品桩由机电物质部采购,计划经营部合同管理,质安环部和机电物质部现场验收2.吊机、压桩机、焊丝、电焊机等由桩基队提供3.啮合接头及其器具、方桩焊接角钢、枕木、150升搅拌机、全站仪、经纬仪等由机电物质部采购4.砂石,水泥等现场必备材料有机电物质部采购5.装载机、挖机由工程部管理人员现场调度四、施工工艺(一)、预制抗拔管桩施工工艺施工程序为:测量定位→装机就位→喂桩→压桩→接桩→送桩→成桩→转移桩机1.测量定位认真复核设计图纸及设计院交桩点位,将坐标控制点、水准控制点按标准设置要求布设在施工现场,标准控制点数量满足施工需要及测量点间互相复核的需要,然后依据设计图纸精确算出尺寸关系或各桩位坐标,对桩位进行精确测放桩位放出后,在中心采用30cm长Ф8钢筋或者竹筷插入土中,根据需要做好标识2.桩机就位在对施工场地内的表层土质试压后,确保承载力满足静压机械施工及移动过程中不至于出现沉陷,对局部软土层可采用事先换填处理或采用整块钢板铺垫作业。
桩机进场后,检查各部件及仪表是否灵敏有效,确保设备运转安全、正常后,按照压桩顺序,移动调整桩机对位、调平、调直3.管桩的验收、堆放、吊运及插桩1)管桩的进场验收管桩进场后,应按照《先张法预应力砼管桩》(2012-G-124)的标准对管桩的外观、桩径、长度、壁厚、桩身弯曲度、桩端头板的平整度、桩身强度以及桩身上的材料标识等按规范进行验收(详见表8.3),并审查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把好材料进场验收关根据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等级不符合要求的管桩清退出场2)管桩的堆放现场管桩堆放场地应平整,采用枕木按二点法做相应支垫,且支撑点大致在同一水平面上,见图-1当管桩在场地内堆放时,不宜超过4层;当在桩位附近准备施工时宜单层放置,且必须设枕木管桩堆放要按照不同长度分类堆放,以免调运施工过程中发生差错管桩在现场堆放后,需要二次倒运时,易采用吊机及平板车配合操作如场地条件不具备时,采用拖拽的方式,需要采用滚木或者对桩头端头板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免在硬化地面上滑动时磨损套箍及端头板图-1二点支垫示意图L0.21L0.21L3)管桩吊运及插桩单根管桩吊运时可采用两头勾吊法,竖起时可采用单点法,见图-2管桩起吊运输过程中应免平稳轻放,以免受振动、冲撞。
图-2 管桩起吊示意图L0.21L管桩吊起后,缓缓将桩一端送入桩帽中,待管桩放入桩机夹桩箱内扶正就位后,根据需要焊接开(闭)口型桩尖,然后将桩插入土中0.5m-1.0m的深度后,用两台经纬仪(在接近90度的夹角方向)双向控制桩的垂直度,条件不具备也可采用两个线锤进行垂直度控制通过桩机导架的旋转、滑动进行调整,确保管桩位置和垂直度符合要求后压桩4.压桩1)压桩前,根据工程情况制定合理的压桩顺序,减少挤土效应,施工时按照压桩顺序组织施工2)压桩前在每节单桩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对应压力值,并通过实地高程测量,在送桩器上做好最后1m及最终送桩深度标记,通过水准仪配合控制3)在压桩开始阶段,压桩速度不能过快,应根据地质报告显示的土质情况选择压桩速度,一般以2.0m-3.0m/min速度为宜在初期2-3m的压桩范围内应重点观察控制状身、机架垂直度,垂直度控制应重点放在第一节桩上,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桩长的0.5%并在压桩过程中需要经常观测桩身是否发生位移、偏移等情况并做好过程记录,并详细记录每入土1米时压力表的压力值4)压桩前最好将地表下的障碍物探明并清除干净,以免桩身移位倾斜。
5)采用抱压式桩机时,夹具应避开桩身两侧合缝位置,桩身抱压压桩力不得超过桩身允许抱压力5.接桩将首节管桩压至桩头距地面0.5-1.0m左右高度时停止压桩,将孔底灌入2m高的C35的封底砼后,开始接桩作业接桩前将上下桩端头板用钢丝刷清除浮锈及泥污,然后下放桩身进行对桩上下两节端头板对齐并初步调整垂直后,然后采用机械快速接头(啮合接头)连接然后再次进行垂直度的调整,调整完毕后继续压桩如果有多节管桩,重复以上工序即可6. 送桩 当桩顶设计标高较自然地面低时必须进行送桩送桩时选用的送桩器的外形尺寸要与所压桩的外形尺寸相匹配,并且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一般为一圆形钢柱体送桩时,送桩器的轴线要与桩身相吻合送桩器上根据测定的局部地面标高,事先要标出送桩深度,通过在现场的水准仪跟踪观测,准确地将送桩送至设计标高7. 终压采用设计压桩力进行压桩,最后三阵累计沉降量≤20mm终止压桩8.截桩当管桩露出地面或未能送到设计桩顶标高时,需要截桩截桩要求必须用专门的截桩器,严禁用大锤横向敲击、冲撞二) 、静压承压预制管桩的施工工艺静压预制管桩的施工工艺的与抗拔预制管桩的施工工艺基本一样,只是接桩的工艺不同,在此就不再赘述。
(三)、静压预制方桩的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 静压桩的施工程序为:测量定位——桩机就位——喂桩至桩机前——安装桩尖——吊桩——桩身对中调直——静压沉桩——接桩——再静压沉桩——送桩——测量贯入度——终止压桩——桩质量检验——切割桩头2.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静压桩施工工艺分为定位、安装桩尖、桩就位对中调直、压桩、接桩、再压桩、送桩等过程 1)放线定位:在施工现场不受沉桩作业影响的地方设置轴线控制点,然后按设计图纸测放点位,并进行标识 2)桩位复核:桩机就位前,记录员要根据图示尺寸复核桩位是否正确,若桩位偏差超过规范要求,必需重新测放桩位 3)桩机就位:压桩机就位前,应对中桩位,垂直、稳定、确保施工中不倾斜、移动,桩机应平衡架在压桩部位,压桩机的施工按有关程序进行 4)压桩:利用夹紧器的浮顶增力原理,夹紧预制桩,用压桩油泵的压力将桩压入地下,每次压桩行程为2m当压完第一行程后放松夹紧器装置,用压桩油缸提起夹紧器,当夹紧器到位后,再次夹紧桩,如此循环 5)接桩:当下一节桩压到露出地面0.5~1.0M时,应接上一节桩接桩时上下段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宜大于5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段的0.1% 6)送桩:采用送桩器,在送桩之前,应预先算好送桩深度,并在送桩杆上作明显标记,再用水准仪严格控制桩顶标高。
7)终压:采用设计压桩力为进行压桩,最后三阵累计沉降量≤20mm终止压桩 8)截桩:若桩顶高出地面一段距离,而压桩力已达到规定值时则要截桩,以便桩机移位 9)压桩或送桩时应按有关标准做好桩号、桩型号与尺寸、制桩日期、地表标高、桩顶标高,垂直度偏差原始记录,记录要真实、准确、完整五、桩身连接工艺(一) 、静压抗拔管桩啮合连接工艺 将上下接头板清理干净,对桩端口铁件进行除锈具体连接工艺详见10G409第49~50页 (二)、静压承压预制管桩焊接工艺1.焊口清洁:清除焊接接头30mm范围内的水份、铁锈、油脂、尘土等物,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2.定位焊:定位焊缝与定位板的个数相同,长度为10~80mm沿圆周均匀分部 3.焊前焊工需做到: (1)焊条的外观质量及出厂日期要符合要求2)焊机经调试能正常工作,且工作电压稳定4.焊接工艺1)将待接的上桩吊入定位板内就位并调直后,用焊枪在接缝四周内均匀对称电焊4~6点,待上、下接桩固定后拆除挡板,再正式施焊,接头处如有空隙,应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