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9年高考真题——诗歌专题Word版.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W****
  • 文档编号:165359849
  • 上传时间:2021-02-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5.83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中高一语文组“读写一体化”之泛读:诗词之美,读题之旅2019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真题——诗歌专题一、(2019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 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 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答案】 C 【详解】C项的解释不符合生活情景和实际逻辑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其所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许道宁画作中那种辽阔万里的意境,我仅仅通过距离画作一窗之距就领略到了一窗”指的是这幅画的尺幅和一扇窗差不多大,或者是说画就像是为观者打开的一扇窗子,让人从中领略到了一直存在着的山水渺远的画意选项命题分析】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析:写了江山淡远之景,抒了悠然心会之情写水“满眼”,写山“苍然”,写林“含晚”,写云“不还”,简淡而不事雕琢,肯定错不了如果说首、颈联重在写景的话,那么颔、尾联重在抒情而抒情也含蓄有味,因为这四句的情是隐藏在对画作的评价中的,这在分析C项与简答题时再说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析:这是对首联的赏析诗人观画,首先看到的是盈目的江水,不管原画留白也好,彀纹满纸也好,“满眼”即可证实而山应该占据画幅上端,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山,但“苍然”一个“苍然”,就写尽了山之远,有树而不可细辨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析:错在“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诗人应是把对画家的评价和赞美写进了诗中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是说,画家构图多么精妙啊,这幅图就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子,让我们从中领略到了一直存在着的山水渺远的画意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析:为什么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呢?树在远山,其色苍苍,不可细辨,一在远端,二在“含晚”含晚”什么?含晚霭,含晚籁诗人似乎看到了暮霭在林间游荡,似乎听到了傍晚林中的各种自然之声,这是诗人发现了画外意。

      而“孤云遂不还”,更是诗人新奇的诗性的想象或许画中真的有一片云,或许纯是从诗人的心中飘来了一片云,但这片云徘徊留连在这片山水间,似是不舍,似是被山水吸引——山水有情,云也有情——说到底还是诗人动了情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详解】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义、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官方答案】“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整理答案】1、含意:①画中蕴含着诗意,吟尽心中所想,写出来总觉和画“不相关”不相关”,即不合画意,即不合心中理想的诗句,即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

      ②这幅画作可以激发诗人创作出绝美的诗文,但诗人觉得自己还是无法用最美的诗句来形容画的好2、评价:①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画作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画作中山水等景物,意境苍茫阔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②可以说是“画中有诗”,极具艺术魅力,能激发出诗人浓浓的诗情③诗人用衬托的手法,表达对画家作品的由衷赞叹延伸阅读【许道宁其人】许道宁,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约970年-1052年活跃于北宋中期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说河北河间人擅山水,师法李成,初于汴京(今河南开封)端门前卖药,以画吸引顾客,渐为人所知多写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人称能得李成之气宋朝人张士逊曾写诗称赞说:“李成谢世范宽死,唯有长安许道宁黄庭坚激赏他醉后所作的画在《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宁山水图》诗中写道:“往逢醉许在长安,蛮溪大砚磨松烟忽呼绢素翻砚水,久不下笔或经年异时踏门闯白首,巾冠欹斜更索酒举杯意气欲翻盆,倒卧虚樽即八九醉拾枯笔墨淋浪,势若山崩不停手数尺江山万里遥满堂风物冷萧萧生动地展示了许道宁醉中作画的神情举止,见出他画技的高超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

      作者介绍】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两宋间杰出诗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诗尊杜甫,前期清新明快,后期雄浑沉郁;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豪放处尤近于苏轼,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2014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诗歌鉴赏曾考过他的《寻诗两绝句》高考故人旧题回顾(2014山东卷)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中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试题答案】①艳丽②清幽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试题解析】此题分析“景物形象”分析两句诗描写景色的特点时,需要抓住原诗中的“园花”“雨”“乔木”“明月”等意象具体解说,还要注意诗句中描绘的园花“百般红”,即色彩艳丽的特点,乔木“峥嵘”,即高耸峭拔的特点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试题答案】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试题解析】此题分析“人物形象”首先注意诗下的注释,这两首诗下面有对“居士,指文人雅士”的解释,我们可初步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然后抓住对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分析人物的特征两首诗中对“陈居士”动作、神态描写的具体词句主要有“楚酒困人三日醉”“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醒来推户寻诗去”,由此我们便可准确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二、(2019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B. “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C. 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D.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答案】D【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D项“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15. 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达技巧及其作用的能力。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的答题步骤: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③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本题颈联“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用典故“垂钓”来表达自己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趣,用大雁夜半乘风来归,表达渴望能收到好消息,即对取得功名的渴望这两句从情感表达角度来看,写出了作者虽有求仕之心,但高洁耿介情怀没有改变,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从结构安排来看,首联、颔联,表达了求仕的心尾联表达接收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原则颈联起到过渡的作用,舒缓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答案】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知人论世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旧五代史梁书》(《旧五代史卷二十三梁书第二十三列传第十三》有其传)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中官兵的遍搜珠宝,乱杀平民,甚至拆古寺,掘荒坟;《再经胡城县》中酷吏的残忍,县民的含冤,都是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其诗也明白平易,且都是近体诗,但也失之浅率,不甚耐读《苕溪渔隐丛话》引《幕府燕闲录》,也谓鄙俚浅俗,惟宫词为唐第一看诗识人《自叙》是唐朝诗人杜荀鹤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七律,诗人写自己身处暗世、有志难伸、怀才不遇、走投无路的困境和内心的烦恼通篇夹叙夹议,评论时事,陈述怀抱,满篇韵味,生动感人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翻译:酒瓮琴书终日与日渐衰病的身体相伴,虽然我熟知世道人情但也乐于孤寂清贫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翻译:我宁愿安守穷困,做一个天地之间的诗者,决不投身官场,成为世间利禄之人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翻译:吟诗作赋时不忘济世救物,可叹的是,世道黑暗,人情深险,不能容忍正直本真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翻译:平生肺腑之言无处诉说,如今老矣,苍颜白发,只能遁身世外,做一个隐逸之人创作背景】所谓自叙者,自我言志也杜荀鹤因身处晚唐离乱之世,有志屈而不能伸,故为此篇本诗通过诗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