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柳先生传》(3.0)(第二课时)课件.ppt
18页学习目标,1:通过品读课文,能够说出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2:通过朗读课文,能够举例说出体现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的句子第二课时,自学指导一: 内容:评价人物形象 方法:默读课文第1段,小组合作讨论 时间: 要求:能够说出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目标一:通过品读课文,能够说出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1、查读课文,从文中第一段找出表现五柳先生这几方面的句子填写下表自学检测一(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曾不吝情去留;忘怀得失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名号由来,思想性格,志趣爱好,生活状况,教师明确:,,读“ ”这句话, 我看一个 的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守志不阿,自学检测一(1):,,2、分组交流,五柳先生是怎样的人?,(根据课文中的语句,用四字词语概括五柳先生的性格),,,,,,“常著文章自娱”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一个 的五柳先生 “性嗜酒” “期在必醉”: 一个 的五柳先生 “环堵萧然” “晏如也”: 一个 的五柳先生 “忘怀得失” “不汲汲于富贵”: 一个 的五柳先生,自得其乐,率真放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教师明确:,,自学指导一(2): 齐读课文第2段。
要求:找出本段中评价五柳先生的语句 自学检测一(2): 1、哪一句最能体现五柳先生的精神风貌? 2、翻译:“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和第1段中那句话相照应?,,,1、哪一句最能体现五柳先生的精神风貌? 2、翻译:“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和第1段中那句话相照应?,,教师明确:,“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对五柳先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学们,你喜欢五柳先生吗?喜欢那些方面?不喜欢哪些方面? (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评价人物形象,,目标二:通过朗读课文,能够举例说出体现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的句子自学指导二: 内容:语言风格 方法:朗读、讨论 时间: 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出本文的语言风格,,自学检测二:,1、本文的语言简省凝练,试举几例谈谈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当引导),2、本文在写作上除了运用叙议结合的写法,还有一个特点是多用否定句大家一起找一找,文中共用了多少个“不”字,把这些句子摘出来,思考其中深意自学检测二:,,“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不慕荣利”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求甚解” “家贫不能常得” “不蔽风日” “曾不吝情去留”,,9个“不”字为眼目,淡泊宁静,,,恬淡自足,胸襟开阔,意存高远,,,开朗乐观,耿直率真,个 “不”,教师明确:,,五 柳 先 生 传,,传文,赞语,,名号来历:,性格:,生活:,志趣:,宅边有五柳树。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安贫 乐道,不慕 荣利,洁身 自好,照应:“不慕荣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照应: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课堂小结:,照应:,,当堂训练:2014年湖北咸宁中考题,1、下列带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亲旧知其如此(旧:旧亲戚) B、箪瓢屡空,晏如也(晏:安乐、安然) C、造饮辄尽(造:往、到) D、既醉而退(退:回去、回家),答案:A、“旧”在句中指亲戚、朋友尖子生学案,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述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了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容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足的隐士形象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译文: (2)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译文:,2014年湖北咸宁中考题,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很多补丁。
关键词:环堵、萧然、穿结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关键词:兹、俦4、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一句,点明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B、文章主要写了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 C、文章在写作上,多用否定句,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守 D、文末的“赞”,是传记的一种体式,是称赞、赞美的意思在这里,是赞美自己如古人一样高尚答案:D.文末的“赞”是传记结尾的评论性 文字,在这里饮用黔娄之妻的话,点出五 柳先生最大的优点,赞扬其高洁人格2014年湖北咸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