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温本土历史典故促进幼儿健康成长.doc
3页重温本土历史典故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郭泽琪 来源:《山西教育·幼教》2022 年第 01 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在幼儿园教育中, 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 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园以《纲要》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引,以 传统文化为抓手,结合我园多年来的艺术特色教育理念,开展了"艺术+生活"化课程体系探 索,将课程回归自然、回归社会,将幼儿被动接受转化为自主探究学习 幼儿是天生的表演家、艺术家,他们具有戏剧天性《桐叶封弟》是源于晋阳本土的历史 典故,我们尝试将本土历史文化融入幼儿教育,通过想象、语言、动作、情感等多方面的表 达,用幼儿喜欢的戏剧进行表演,加深幼儿对历史典故的认知,激发幼儿学习历史的兴趣,增 强本土文化认同感,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主题实践探索中,教师与幼儿携手共行,在不断反思总结中成长让我们一同走进大二 班戏剧《桐叶封弟》的学习之旅 1.实地研学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 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历史典故《桐叶封弟》中的主 人公唐叔虞为晋国做了重要的贡献,故修建晋祠用以祭祀因此,在开展主题戏剧活动之前, 教师注重幼儿亲身体验学习,鼓励家长和幼儿实地参观 "晋祠——叔虞祠",通过直接欣赏、自 主探索,收集本土资源,感受文化底蕴,加深对典故的认知,了解家门口的历史文化,将本土 历史资源融入幼儿教育,转化为幼儿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丰富教学活动资源 2.分享交流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 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 应实地研学活动结束,亲子间将研学的收获及对典故的理解,通过幼儿喜欢的方式进行记 录幼儿入园后,我们在学习活动中增设分享交流活动,在生活环节增设自主交流活动,幼儿 利用多种机会自信大方地与同伴讲述自己的收获,为后期活动的开展储备了充足的基础经验 教师结合五大领域体系将典故知识细化,依据幼儿已有的经验及兴趣发展点,重视幼儿的 学习品质及在自然生活中的自我发现、探索,开展了富有情境化、游戏化、生活化等多领域、 多层次和多方式的教学活动,加深幼儿对历史典故《桐叶封弟》的文化背景、人物线索、社会 关系、故事内容等认知,为幼儿自主表达表现提供理论认知(见表 1)。
从表 1 中来看,社会领域活动着重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切入,梳理典故人物关系,了解社会 背景、生活习俗、文化制度等,用历史的眼光及语境为戏剧的发生做铺垫;语言领域活动着重 从故事内容出发,打破教师主导现象,通过故事讲述,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在教师给予故事 情境的支持下,鼓励幼儿敢想、敢说,自主创编人物对话,扩充剧本情节,将典故内容转化为 幼儿自己的戏剧剧本;艺术领域活动着重从欣赏与表达两个维度切入,一是欣赏古典音乐、乐 器、兵器、服饰等,二是通过肢体动作、线描画、粘贴画等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表达,丰富幼儿 的感受和体验,尊重幼儿的表现与创造;科学领域活动着重从探索了解角度切入,结合戏剧中 所用到的道具,通过了解其名称、外观造型、社会功用等加深幼儿的认知理解,并提供充足的 材料,鼓励幼儿创意表达;健康领域则在故事情节的延伸下,由教师给予一定的游戏情境范 围,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提升自我防护的意识 教育戏剧教学活动凸显时代性、文化性及艺术性,利用真实生活支持,促进幼儿在熟悉的 环境中建构感性经验,激发幼儿用心灵去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区角活动的设置,集幼儿游戏、探索、操作、合作为一体,丰富了幼儿的个体化发展内 涵,为幼儿的个性发展提供载体。
主题活动的输入与输出结伴而行,尊重幼儿兴趣经验,充分 提供游戏材料区角游戏时间,幼儿用涂、捏、画、折等方式,将戏剧中的道具、服饰、装饰 物等完美呈现;通过同伴合作、模仿等方式,模拟故事情节游戏、学跳宫廷乐舞等,在直接感 知、动手操作、多感官体验和自主探究中,激发幼儿的创意表达,实现其全面发展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能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能 力的发展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呈现于主题环境中,促使幼儿乐于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成果, 不仅使其自信心、自我收获感得到提升,而且在潜移默化间能够接受文化的熏陶,激发幼儿对 本土历史文化的热爱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 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开展本次教育戏剧主题活动时,我园 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他们主动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如亲子实地研学,调查收集制作 记录表,完善戏剧服饰、道具等有的家长还对本土历史文化课程的实施给予充分肯定:"从 小根植历史文化,感受晋文化,增强文化自觉,激发爱家乡之情¼¼"家园共育,极大程度上 拓展了幼儿教育的空间范围,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成长体验。
在教育戏剧的活动中,教师给予幼儿情境、环境、材料的支持,充分给予幼儿自主空间, 将主体地位还给幼儿,让幼儿在自己的戏剧表达中自由发展,培养幼儿勤于思考、敢于表达、 乐于创造的能力如,师幼共同商讨剧情的下一步发展,幼儿自主创编对话内容、自主选取角 色等 在戏剧综合排练阶段,采用分组学习和个别化学习两种方式分组学习是指将幼儿分为表 演组和观众组,表演组在小舞台表演,观众组则需对演员的表演做出评价在评价中,我们可 以听到幼儿多元化的表达,如:"乔梓桐的节奏特别好,表情也好,一直有微笑""我觉得梁梓 跃的动作应该再夸张一点就会更好了""我看见侍女们跳舞时没有表情,不太漂亮,叔虞表演时 身体一直在晃,声音也小"¼¼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表达着自己的想法,也善于倾听同伴的建 议个别化学习是指幼儿自主分享戏剧当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应该如何去表演才能更好等 幼儿自主分享后,同伴间互相学习,教师总结提升,加深幼儿对人物形象的把控,从而能更好 地表达表现 戏剧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即育人,本土历史典故主题戏剧的开展,培养了幼儿全面综合的 能力,从内在的思考能力、渗透的表达能力逐步延伸到面对观众的表演能力,同时引导幼儿思 考和认识周围世界,从而成为开放的、合作的、具有创造力的人。
在戏剧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我们与幼儿共成长! (责任编辑:郭凯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