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氏火针疗法及临床应用0422_课件.ppt
63页贺氏火针疗法及临床应用贺氏火针疗法及临床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王桂玲王桂玲 国医大师贺普仁国医大师贺普仁贺普仁教授,河北贺普仁教授,河北省涞水县人省涞水县人1414岁从师于京城针岁从师于京城针灸名家牛泽华灸名家牛泽华2222岁悬壶应诊岁悬壶应诊19561956年调入北京中年调入北京中医医院,任针灸科医医院,任针灸科主任主任3030余年贺老热爱中医,尤喜针灸几十年孜孜不倦,勤奋研习,探究不止贺老热爱中医,尤喜针灸几十年孜孜不倦,勤奋研习,探究不止他勤求古训,广集针灸典籍以承内、难之精髓;他师古而不拟,创针灸他勤求古训,广集针灸典籍以承内、难之精髓;他师古而不拟,创针灸“三通以应现今临床之所需终于成为中国针灸之大成者三通以应现今临床之所需终于成为中国针灸之大成者著名针灸临著名针灸临床学家、针灸古籍收藏家曾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现为学会高级参谋床学家、针灸古籍收藏家曾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现为学会高级参谋 火针的定义及作用火针的定义及作用定义:火针疗法定义:火针疗法是以火针施于穴位或一定部位,借火力和是以火针施于穴位或一定部位,借火力和温热刺激,激发经气,疏通气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温热刺激,激发经气,疏通气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火针古称之燔针、焠刺、白针、烧针方法火针古称之燔针、焠刺、白针、烧针作用:作用:增加人体阳气,激发经气,调节脏腑功能,使经络增加人体阳气,激发经气,调节脏腑功能,使经络通、气血行通、气血行火针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火针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 历史沿革历史沿革 宋代王执中在宋代王执中在? ?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 ?中最早将中最早将火针疗法用于治疗内脏疾病,并列举火针疗法用于治疗内脏疾病,并列举了许多有效病例脾胃病、肺病了许多有效病例脾胃病、肺病 开展的鼎盛时期是明清时期,明代的开展的鼎盛时期是明清时期,明代的代表著作有代表著作有? ?针灸大成针灸大成? ?、? ?针灸聚英针灸聚英? ?等书,其中等书,其中? ?针灸聚英针灸聚英? ?中对火针疗法中对火针疗法论述最为全面论述最为全面 丰富了火针疗法的病机丰富了火针疗法的病机学说,突破热病不用火学说,突破热病不用火针的禁忌针的禁忌 扩大火针施术的部位,扩大火针施术的部位,突破了面部不用火针的突破了面部不用火针的禁忌禁忌 归纳了火针刺法,突破归纳了火针刺法,突破火针不留针的禁忌火针不留针的禁忌标准了火针疗法的操作标准了火针疗法的操作规程,制定国家标准火规程,制定国家标准火针技术操作标准针技术操作标准 贺老对火针的创新贺老对火针的创新 火针的操作火针的操作针具针具材质:材质:耐高温、坚硬挺拔耐高温、坚硬挺拔-钨锰合金材料钨锰合金材料 火针的操作火针的操作针具针具细火针:细火针:直径,主要用于面部穴位直径,主要用于面部穴位 ,体质虚弱的老人。
体质虚弱的老人 中粗火针:中粗火针:直径为,除面部和肌肉组织较薄的部位外,直径为,除面部和肌肉组织较薄的部位外,均可使用均可使用 火针的操作火针的操作针具针具粗火针:粗火针:直径为以上,主要适用于针刺病灶部位,如症瘕、直径为以上,主要适用于针刺病灶部位,如症瘕、痞块、疮疡等痞块、疮疡等多头火针:以三头火针多见刺激面积较大多头火针:以三头火针多见刺激面积较大,多用于面部多用于面部扁平疣、皮肤斑点、粘膜溃疡等扁平疣、皮肤斑点、粘膜溃疡等平头火针平头火针 火针的操作火针的操作选穴选穴循经取穴:辨证归经,按经取穴循经取穴:辨证归经,按经取穴痛点取穴:痛点取穴:?灵枢灵枢经筋篇经筋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数,以痛为输在病灶处或周围进行针刺:因病灶的形成多由于局部气血在病灶处或周围进行针刺:因病灶的形成多由于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火针刺激可使循环改善,组织代谢增强,病灶运行不畅,火针刺激可使循环改善,组织代谢增强,病灶得以消除,疾病得以缓解得以消除,疾病得以缓解 火针的操作火针的操作常用常用刺法刺法点刺法点刺法:在在腧穴上腧穴上施以施以单针点刺的方法用于单针点刺的方法。
用于温通经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适用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适用于内科疾病于内科疾病的治疗 火针的操作火针的操作常用常用刺法刺法散刺法:是将火针疏散地刺在病灶部位上的一种刺法散刺法:是将火针疏散地刺在病灶部位上的一种刺法通过火针的温热作用以温阳益气,改善局部气血运行,通过火针的温热作用以温阳益气,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使经络畅通,从而到达缓解麻木,治疗瘙痒,定痉止痛使经络畅通,从而到达缓解麻木,治疗瘙痒,定痉止痛的成效散刺法的针距一般为的成效散刺法的针距一般为2cm 火针的操作火针的操作常用常用刺法刺法密刺法:即用火针密集地刺激病灶局部的一种刺法此密刺法:即用火针密集地刺激病灶局部的一种刺法此法是借助火针的热力,改变局部气血的运行,促进病灶法是借助火针的热力,改变局部气血的运行,促进病灶处的组织代谢,使疾病缓解主要适用于增生、角化的处的组织代谢,使疾病缓解主要适用于增生、角化的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等一般间隔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等一般间隔1厘米厘米 火针的操作火针的操作常用常用刺法刺法围刺法:是用火针围绕病灶周围针刺的一种针刺法进围刺法:是用火针围绕病灶周围针刺的一种针刺法。
进针点多落在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之处温通经脉,改善针点多落在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之处温通经脉,改善局部气血循环,促进组织再生主要适用于皮科、外科局部气血循环,促进组织再生主要适用于皮科、外科疾患每针间隔为疾患每针间隔为1为宜 火针的操作步骤火针的操作步骤消毒:在选择的穴位或部位上,先用消毒:在选择的穴位或部位上,先用2%碘酒消毒,后用碘酒消毒,后用75%的酒精棉球脱碘,以防感染针刺破溃的病灶时,可的酒精棉球脱碘,以防感染针刺破溃的病灶时,可直接用酒精或生理盐水消毒直接用酒精或生理盐水消毒烧针:消毒后点燃火把,将针尖针体伸入外焰,根据针刺烧针:消毒后点燃火把,将针尖针体伸入外焰,根据针刺深度,决定针体烧红的长度深度,决定针体烧红的长度针灸大成针灸大成火针火针?中载:中载:“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假设不红,不能去病,反损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假设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针红那么效力强,痛苦少,祛疾彻底,起效迅速针红那么效力强,痛苦少,祛疾彻底,起效迅速 火针的操作要点火针的操作要点 红:将针体、针尖烧至通红穿透力强、疗效好红:将针体、针尖烧至通红穿透力强、疗效好准:进针时必须准确,一般在针刺前可在要针刺的部位做准:进针时必须准确,一般在针刺前可在要针刺的部位做个个“十字标志,这样有助于准确进针。
十字标志,这样有助于准确进针快:指进针要快,动作快可使患者不受痛苦或少受痛苦快:指进针要快,动作快可使患者不受痛苦或少受痛苦 火针的禁忌症火针的禁忌症精神过于紧张的患者,饥饿,劳累以及大醉之人不宜火针,精神过于紧张的患者,饥饿,劳累以及大醉之人不宜火针,等不适病症缓解后再行治疗等不适病症缓解后再行治疗严重的心脏病患者严重的心脏病患者患有出血性疾病者患有出血性疾病者人体的有些部位,如大血管、内脏以及主要的器官处,禁人体的有些部位,如大血管、内脏以及主要的器官处,禁用火针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禁用或慎用火针,因为其针孔不宜愈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禁用或慎用火针,因为其针孔不宜愈合本卷须知本卷须知针后当天针孔可能发红,或针孔有小红点高出皮肤,甚或有针后当天针孔可能发红,或针孔有小红点高出皮肤,甚或有些患者出现发痒,嘱患者不必担忧,不会造成针孔感染,是些患者出现发痒,嘱患者不必担忧,不会造成针孔感染,是机体对火针的一种正常反响不需要任何治疗处理机体对火针的一种正常反响不需要任何治疗处理当针孔瘙痒时,务必不要用指甲搔抓,否那么红点范围扩大,当针孔瘙痒时,务必不要用指甲搔抓,否那么红点范围扩大,影响下一次火针治疗。
影响下一次火针治疗火针治疗后当天最好不要洗澡,保护针孔,以免污水侵入针火针治疗后当天最好不要洗澡,保护针孔,以免污水侵入针孔,感染化脓孔,感染化脓 火针的临床应用火针的临床应用壮阳补肾、升阳举陷壮阳补肾、升阳举陷;疏通经气、宣肺定喘疏通经气、宣肺定喘;助阳化气、消癥散结助阳化气、消癥散结;攻散痰结、消除瘰疬攻散痰结、消除瘰疬 ;祛寒除湿,通经止痛祛寒除湿,通经止痛 ;生肌敛疮、去腐排脓生肌敛疮、去腐排脓 ;助阳益气、解除麻木助阳益气、解除麻木 ; 火针的临床应用火针的临床应用温通经络,祛风止痒温通经络,祛风止痒 ;运行气血,解痉止挛运行气血,解痉止挛 引热外达、清热解毒引热外达、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温中止泻健脾利湿,温中止泻 ;补脾益气、通利筋脉补脾益气、通利筋脉;通经活络、散瘀消肿通经活络、散瘀消肿 火针的临床应用火针的临床应用咳嗽咳嗽多见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病因病机病因病机外邪袭肺:外邪侵肺,肺卫受邪,肺失宣肃,外邪袭肺:外邪侵肺,肺卫受邪,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不降那么发为咳嗽假设因燥邪伤肺,肺气上逆不降那么发为咳嗽假设因燥邪伤肺,耗伤肺阴,肺失清润,气机不利,可致干咳痰耗伤肺阴,肺失清润,气机不利,可致干咳痰粘不易出。
粘不易出内邪干肺:肺脏虚弱,阴伤气耗,肃降无权而内邪干肺:肺脏虚弱,阴伤气耗,肃降无权而致咳;脾虚失运,或过食肥甘,痰浊内生,壅致咳;脾虚失运,或过食肥甘,痰浊内生,壅遏肺气,肺气不利而致咳;肝郁化火,肝火犯遏肺气,肺气不利而致咳;肝郁化火,肝火犯肺,肺失肃降而致咳;肾气虚弱,气失摄纳,肺,肺失肃降而致咳;肾气虚弱,气失摄纳,上逆而致咳上逆而致咳 火针的临床应用火针的临床应用咳嗽咳嗽治那么:以通调经络,宣通肺气为本据辨证治那么:以通调经络,宣通肺气为本据辨证之不同,酌情选用或散寒或清热或润燥或健之不同,酌情选用或散寒或清热或润燥或健脾等止咳化痰之法脾等止咳化痰之法取穴:大杼、风门、肺俞、曲垣、秉风取穴:大杼、风门、肺俞、曲垣、秉风 风邪或风寒型:风池、合谷风邪或风寒型:风池、合谷 风热型:大椎、曲池风热型:大椎、曲池 风燥型:太渊、太溪风燥型:太渊、太溪刺法:均以中粗火针,速刺法,不留针刺法:均以中粗火针,速刺法,不留针 火针的临床应用火针的临床应用咳嗽咳嗽【按语】【按语】贺老认为,无论何种咳嗽,均为肺手太阴经脉气血郁滞,贺老认为,无论何种咳嗽,均为肺手太阴经脉气血郁滞,肺气失于宣肃而致。
故治疗首先要辨病,抓住手太阴经肺气失于宣肃而致故治疗首先要辨病,抓住手太阴经脉与肺脏是关键,然后进行详细辨证,以背部腧穴为主,脉与肺脏是关键,然后进行详细辨证,以背部腧穴为主,首选肺俞、风门、大杼、曲垣、秉风等首选肺俞、风门、大杼、曲垣、秉风等 火针的临床应用火针的临床应用咳嗽咳嗽【按语】【按语】肺俞为肺背俞穴,为太阴经气输注之处,火针肺俞为肺背俞穴,为太阴经气输注之处,火针点刺肺俞,可使太阴经气旺盛经气旺盛,肺点刺肺俞,可使太阴经气旺盛经气旺盛,肺脏充实,卫外巩固,那么可行宣肃之功,咳嗽脏充实,卫外巩固,那么可行宣肃之功,咳嗽得消肺气充盛,津液得以输布,痰浊得化肺气充盛,津液得以输布,痰浊得化风门、大杼、曲垣、秉风为手足太阳之穴,太风门、大杼、曲垣、秉风为手足太阳之穴,太阳为藩篱之本,火针点刺可使经气充盛,卫外阳为藩篱之本,火针点刺可使经气充盛,卫外固表功能增强,从而祛风散寒,与肺俞相伍,固表功能增强,从而祛风散寒,与肺俞相伍,可使腠理充实,免受外邪侵袭合谷、风池可可使腠理充实,免受外邪侵袭合谷、风池可散风祛寒;大椎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配散风祛寒;大椎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配合曲池可散风清热;太渊、太溪分别为手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