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徽派建筑里看新安理学思想.pdf
4页从徽派建筑里看新安理学思想会计 0801 学号 0800000402 黄西昌徽派建筑历史回顾徽州古民居民徽州文化传统和优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风格粉墙、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等的和谐组合,构成徽派建筑的基调徽派古民居规模宏伟、结构合理、布局协调、风格清新典雅,尤其是装饰在门罩、窗楣、梁柱、窗扇上的砖、木、石雕,工艺精湛,形成多样,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有“民间故宫”之称的宏村承志堂前厅横梁上的“唐肃宗宴客图”和“渔樵耕读”、“琴棋书画”等木雕精品,每每令旅游者惊叹不已徽州民居讲究自然情趣和山水灵气,房屋布局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自古有“无山无水不成居”之说徽州古民居大多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依山 傍水,与亭、台、楼、阁、塔、坊等建筑交相辉映,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境界黟县宏村,背靠古木参天的雷岗山,前临风光旖旎的南湖,傍依碧水萦回的浥溪河,整个村落设计成牛形,景色极为秀丽,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称徽州古民居,多为三间、四合等格局的砖木结构楼房,平面有口、凹、H、日等几种类型两层多进,各进皆开天井,充分发辉通风、透光、排水作用。
人们坐在室内,可以晨沐朝霞、夜观星斗天井周沿,还设有雕刻精美的栏杆和“美人靠”一些大的家族,随着子孙繁衍,房子就一进一进地套建,形成“三十六个天井,七十二个槛窗”的豪门深宅,似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感黟县关麓的“八大家”就是由八个兄弟的20 幢民居屋舍相贯、院庭联幢而成成徽派民居在室内装饰和摆设方面也极为讲究正堂挂中堂画,两侧中柱上贴挂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等透出深刻的哲理,反映了徽商贾而好儒、崇文重学的思想厅内陈设条桌,桌上东边放一花瓶,两边摆一古镜,中间是时钟,寓意徽商在外永远平安走进徽州,人们可以从众多鳞次栉比的古民居中看到“东方文化的缩影”,著名的古民居村落有西递、宏村、唐模、南屏,昌溪等等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在古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以及泛徽州地区(浙江淳安、江西浮梁)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 在徽州地区现今尚有大量徽派古建遗存,散落在徽州大大小小的村落中, 吸引着海内外无数的游客纷至沓来开始于宋代,作为社会教育组织的乡约集中地反映了士大夫阶层和理学家们对平民教育的重视,依地缘关系或血缘关系建立的乡约, 都把道德教育作为重要的活动内容。
乡约宣讲的内容主要是皇帝圣谕,目的是为了广教化而厚风俗,正如程瑶田所言:“圣谕十六条句句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上激发其心,此乃百姓所固有,然从未有人与之言 一旦以官临之,当其未讲之先,便人人有降心倾耳窃愿与闻之意,及一开讲,果适符其心宣讲圣谕是一件庄严的事情,开讲前先由约正率领约人整肃衣冠赴约所,列班行礼如仪讲完圣谕后,还要评论约人善恶,“有善、过彰闻者,约正副举而书之,以示劝戒”伴随理学思想影响的逐步扩大,社会教化逐步加深,徽州人越来越自觉地以儒家伦理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正如光绪《婺源县志》卷 3《风俗》所云:“至朱子得河洛之传,以居敬穷理启迪乡人,由是学士争自濯磨以冀闻道,风之所渐,田野小民亦皆知耻畏义在徽州,《朱子家礼》最受器重, 各宗族均以此书作为补充和改造所行家礼的规范徽州各族祭礼多一、《家礼》而行,《寄园寄所寄》卷云:“新安各族聚而居,,, 姓各有宗祠统之,岁时伏腊,一姓村中干丁皆集,祭用朱文公家礼,彬彬合度其他礼节如冠礼、婚礼等无不如此雕刻和祠堂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 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宗族文化在封建宗法制度阴影的笼罩下,徽派建筑的最大特点是规范化、系统化,具体表现为: 一、聚族而居,杂姓不得混居 即使同一村落, 各族宗祠、民居亦界域分明二,无论宗族人丁多寡,象征宗法势力的祠堂,展现宗族荣耀的水口等“基础设施”—应俱全三、讲究群体布局, 即以封建“风水”术为理论依据,在封建族权的制约下强调宗族建筑整体轮廓必须像模像样,属于特定地形如不符合要求,则需设法修改或弥补徽派建筑的宗法意识,在—定程度上使封建社会垂直结构的阶级对立转变为横向结构的宗族之间的内部矛盾,是统治者淡化、消解被统治者反抗意识,巩固政权、族权的外在表现朱熹在徽州礼俗的教化方面之所以发挥这样大的作用,与他对礼所持的原则性和灵活性有关打开《朱子语类》有关礼的内容可以看到,贯穿其中的精神实质是“礼时为大”和制礼“必须酌古今之宜”。
他指出:“古礼繁缛,后人于礼日益疏略然居今而欲行占礼亦恐情文不相称,不若只就今人所行礼中删修,令有节文、制数、等威足矣在有人向他请教“丧礼制度节目”时,他回答说:“恐怕《仪礼》也难行如朝夕奠与葬时事尚可 未殡以前,如何得一一恁地子细 ?只如含饭一节,教从哪里转 ?哪里安顿 ?,, 某怕圣人出来,也只随今风俗立一个限制, 须从宽简而今考得古礼子细, 一一如古,固是好;如考不得,也只得随俗不碍理底行去 ”在实际行动中, 朱熹重视的不是礼的具体形式,而是礼所体现的原则, 他主张在现时通行的礼俗的基础上,删去“碍理”的内容而保留不碍理的仪节,以形成一种新的规范化的冠婚丧祭礼节 这种态度比食古不化的一味要求恢复繁琐的古礼的立场更易为人接受 徽州各宗族正是在朱熹的礼仪原则指导下,以《朱子家礼》为蓝本,将原先流行的习俗加以因革损益而成为符合儒家理论的“家礼”,完成了礼俗的儒教化 通过对各种礼节的参与, 徽州人的伦理意识不断深化,日常生活也逐步礼化 理学思想影响深远的徽州对节烈的提倡更是不遗余力,广大妇女耳濡目染, 铭刻于心,失去丈夫者 “动以身殉,经者,刃者,鸠者,绝粒者,数数见焉,或称未亡人而代养,而扶孤,嫠居数十年终’。
婺源县城还有一座建于道光十八年 (1838) 的孝贞节烈总坊,所载自宋以来的贞烈女2658 人,到光绪三年(1877) 重建时,人数又增加到5800多民国修订的《歙县志》共16 本,其中《烈女传》就占 4 本据歙人赵吉士评论:“新安节烈最多,一邑当他省之半徽州这一座座用妇女血泪凝铸的节孝牌坊为不幸的妇女带来厂无上荣光,更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妇女甘愿受礼教的摧残古徽州盛行敦本敬祖之风,各村均建祠堂, 且有宗祠、 支祠、家祠之分据《寄园寄所寄》载:“聚族而居,绝无一杂姓搀入者其风最为近古出入齿让,姓各有宗祠统之,岁时伏腊,用朱文公家礼,彬彬合度黟县南屏全村共有30 多座祠堂,宗祠规模宏伟、家祠小巧玲珑,形成一个风格古雅的祠堂群村前横店街,200 米长就有八座祠堂序秩堂”、“程氏宗祠”为两大宗祠,另有三座支祠和三座家祠,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封建宗法势力的博物馆古徽州名门望族修祠扩宇、营建支祠,规模胜似琼楼玉宇,以显示家族的昌盛这些大祠堂,用料硕大厚实,有的竟采用整块长达 6.7 米、高1 米多,宽80 公分的大木料作月梁;用整根圆周2.3 米、高 7.8 米的大木料作厅柱;开凿出整块10 米多长、 5 米多宽的大石板作台阶。
祠堂的“享堂”、“寝堂”采用一色的名贵木材,如银杏等,称“白果厅”;也有重梁叠架,称“百梁厅”祠堂大门多作“五凤楼”,高墙翘角整座祠堂庄严肃穆,体现出族法族规的神圣威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呈坎罗东舒祠融“古、雅、美、大”于一体,共四进四院,后寝宝纶阁高达13.6米,面阔11 开间著名的祠堂还有龙川胡氏宗祠、黟县敬爱堂、棠樾清懿堂(罕见的女祠)等古徽州文风昌盛、教育发达,“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灿若繁星为宣扬封建的伦理道德,表彰宦绩政声、孝子义士、节妇烈女等,徽州人多采用“立牌坊”的办法以传显荣光,流芳百世儒家伦理物化象征的牌坊更说明程朱理学在徽州的影响在徽州,牌坊是与民居、 祠堂并列的闻名遐迩的建筑建筑牌坊以表彰儒教价值观所判定的优秀人物是传统社会里的惯常举动,不独徽州为然, 但在其他地区, 却不可能发现像徽州这样的数量如此众多的牌坊这一方面是由于拥有众多富商大贾的徽州容易筹集建坊所需经费,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礼教对徽州社会的影响特别深可以说,牌坊正是徽州文化的一种物化象征, 是徽州文化的缩影和特质的显示综观散落于徽州各地的牌坊,大体上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为“科举纪念碑”式的牌坊,其典型代表是竖立在今天歙县解放街与打箍井的十字路口上的“大学士牌坊”,其主人是明代的许国,他于嘉靖四十四年 (1565) 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 万历十一年 (1583) 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内阁赞机务,旋即加封太子太保, 授文渊阁大学士, 次年九月又晋升少保,授武英殿大学士。
不久,他即在故乡修建了这座石坊它显示了许国科举成名及为官的显赫,同时也表彰了他是盛世的贤才,朝廷的忠臣因此,牌坊象征着官本位的传统社会中读书入仕的崇高地位和科举成功为家族带来的无上荣誉一类为慈孝里坊,它赞扬的是父慈子孝,“慈孝里”是对孝道的最高礼赞在徽州仃关孝子的记载相当多、,如《歙县志》中就有:“歙素崇礼教,又坚守程朱学说,孝友庸行,割肝伐臂者不可胜记由于文风颇盛,当地居民“ 处之以学,行之以商 明清时代,徽商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明《五俎》云:“商贾之称雄者,江南首推徽州,江北则推山右( 山西 )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徽州邦的崛起,一批拥有资本十万、百万的富商大贾不断涌现,清代垄断盐经营的徽商竟富得可以先后接待清帝康熙、乾降南巡,支援左宗棠平定新疆再加上徽商贾而好儒,广交官府、文士,有的本人就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徽商是官、贾、儒三位一体因而出了大批官僚,有的成为朝中显贵,他们为荣宗光祖,炫跃乡里,除购置土地外,大部份用于奢侈性消费,大兴土木,建筑豪华的住宅、园林、书院、祠社、学校等这些古建筑,风格独特,布局合理,装饰精致,变化自然, 具有乡土气息加之徽州盛产木材,民间向有雕刻、绘画传统,砖、木、石雕别具一格,因而形成颇具地方特色的建筑,被誉为:“中国建筑艺术的一大派系——徽派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