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清照词两首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
40页李李清清照照词词两两首首1.知人论世知人论世 李清照李清照((1084~约约1155))生于官宦之家生于官宦之家长成书香才女长成书香才女婚姻门当户对婚姻门当户对夫妇志同道合夫妇志同道合靖康耻阻幸福靖康耻阻幸福南渡夫逝孀居南渡夫逝孀居半世飘零悲死半世飘零悲死(少历繁华少历繁华)(中经丧乱中经丧乱)(晚景凄凉晚景凄凉)2.一、人物简介一、人物简介 • 李清照(李清照(10841084--11551155),济南章丘),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今属山东)人,号号易安居士易安居士宋代宋代女词人,女词人,婉约婉约词派词派代表3.二、生平事迹二、生平事迹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李格非济南历下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4.•十八岁时,李清照与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
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满的生活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后,她把整个身心都放官右丞相婚后,她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金石文字的收集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研究上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5.•后期后期• 公元公元1127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后来金人铁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 6.•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名的《《夏日绝句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赞项羽讽明诚,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
赵明诚自感羞愧,对宋王朝的愤恨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心情郁郁,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舟张汝舟(一作张(一作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7.•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州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加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加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贿,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来源于行贿,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苦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
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 8.•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虽处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在“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编撰《《金石录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9.•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死在江南•终上所述,我们可以用终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10.•前期:前期: 真实地反映了她的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闺中生活和思想感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自然风光和和离别相离别相思。
思 •后期:后期: 主要是抒发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伤时念旧和和怀乡悼亡怀乡悼亡的情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哀愁, , 孤独,惆怅孤独,惆怅 11.南渡南渡内容内容风格风格代表作代表作前前少女、少妇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时期的生活清丽婉转清丽婉转( (闲愁离愁闲愁离愁) )《《如梦令如梦令》》《《醉花阴醉花阴》》 《《一剪梅一剪梅》》后后思夫思夫思乡思乡思国思国沉哀凄苦沉哀凄苦( (浓愁哀愁浓愁哀愁) )《《声声慢声声慢》》《《永遇乐永遇乐》》《《菩萨蛮菩萨蛮》》12.拓展拓展一剪梅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024/9/1613.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惊起一滩鸥鹭! 活泼、生趣活泼、生趣水光山色与人亲,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说不尽,无穷好——李清照李清照《《怨王孙怨王孙》》2024/9/1614.《《武陵春武陵春》》 李清照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动,许多愁 2024/9/1615.李李清清照照16.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发寂寞无聊之感 17.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愁永昼————写写外景外景,,客观环境引起少妇的愁思客观环境引起少妇的愁思• 瑞脑销金兽瑞脑销金兽————写写内景内景,少妇,少妇在愁思中对客观景物的感受。
在愁思中对客观景物的感受18.佳节又重阳佳节又重阳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以以佳节团聚佳节团聚反衬反衬独处之悲独处之悲,加深了,加深了凉凉意 “又又”——暗示日子过得很快,分离的时间已经暗示日子过得很快,分离的时间已经不短,又是一年了不短,又是一年了19.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玉枕玉枕””两句两句————夜里的情况,和前二夜里的情况,和前二句写白昼的相呼应本来玉枕、纱厨往句写白昼的相呼应本来玉枕、纱厨往昔是和丈夫与共的,如今却自己孤零零昔是和丈夫与共的,如今却自己孤零零地独对着,触景生情,其内心的痛苦可地独对着,触景生情,其内心的痛苦可知•““半夜凉初透半夜凉初透””————真实地反映了九月真实地反映了九月秋凉的特点,也真实地反映了少妇独拥秋凉的特点,也真实地反映了少妇独拥寒衾的鲜明感觉寒衾的鲜明感觉凉凉””字,不仅仅是字,不仅仅是指气候的指气候的““凉凉”” ,更多的是指少妇孤单,更多的是指少妇孤单的凄凉20.东篱把酒、暗香盈袖东篱把酒、暗香盈袖•这两句写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这两句写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 这里的这里的““东篱东篱””,是菊圃的代称是菊圃的代称语出语出陶渊明陶渊明《《饮洒饮洒》》诗:诗:““采菊东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下,悠然见南山把酒把酒””,即端,即端起酒杯暗香暗香””,作幽香讲作幽香讲‘‘‘‘盈袖盈袖””,是满衣袖,这里作满身,是满衣袖,这里作满身讲21.•毫无疑问,她之所以毫无疑问,她之所以““东篱把酒东篱把酒””无非是无非是因寂寞无聊,想借此以排遣然而,尽管因寂寞无聊,想借此以排遣然而,尽管““有暗香盈袖有暗香盈袖””,,可是这并不能驱遣心中可是这并不能驱遣心中的抑郁而带来喜悦,反而勾起一种更深远的抑郁而带来喜悦,反而勾起一种更深远的寂寞情怀而已的寂寞情怀而已————菊花再美,再香,也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馨香盈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句意,暗写暗写她无法排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遣的对丈夫的思念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这两句的真正含义。
这是这两句的真正含义 22.帘卷人瘦帘卷人瘦•一、以帘外黄花与帘内玉人相比映衬,一、以帘外黄花与帘内玉人相比映衬,境况相类,境况相类,形神相似,创意极美形神相似,创意极美;;•二、因黄花瘦而触及己瘦,请宾陪主,二、因黄花瘦而触及己瘦,请宾陪主,同命相恤,物我交融同命相恤,物我交融,手法甚新;,手法甚新;•三、用人瘦胜似花瘦,最深至最含蓄地三、用人瘦胜似花瘦,最深至最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离思之重,与词旨妙合无间,表达了词人离思之重,与词旨妙合无间,给人以给人以余韵绵绵,美不胜收余韵绵绵,美不胜收之感23. 感情:感情:愁愁 1.1.环境压抑,白昼难捱环境压抑,白昼难捱2.2.重阳又至,夫妻分离重阳又至,夫妻分离3.3.独宿空闺,夜寒难耐独宿空闺,夜寒难耐4.4.独饮闷酒,空怀远人独饮闷酒,空怀远人5.5.风卷珠帘,人瘦于菊风卷珠帘,人瘦于菊24. 技巧:技巧: 1.1.用典:东篱用典:东篱 暗香暗香2.2.修辞:修辞: 比喻比喻 反问反问25.李李清清照照26. 叠词作用叠词作用:• 叠词,放在开篇,既在内容与情感叠词,放在开篇,既在内容与情感上上统领全篇统领全篇,又,又渲染了渲染了愁惨凄厉的气愁惨凄厉的气氛,还可以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氛,还可以增强诗歌的韵律感27.为何说是为何说是“淡酒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感受一个“淡淡”字表明了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三杯两盏淡酒,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怎敌他晚来风急1、酒28.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杜甫《《登高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白居易《《琵琶行琵琶行》》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柳永《《雨霖铃雨霖铃》》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结论:酒是结论:酒是“愁愁”的象征的象征29.2、风怎敌他晚来风急怎敌他晚来风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杜甫《《登高登高》》洛阳城里见秋风,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欲作家书意万重 ——张籍张籍《《秋思秋思》》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结论:秋风渲染愁情3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晏殊《《浣溪沙浣溪沙》》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李清照《《一剪梅一剪梅》》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杜甫杜甫《《月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王湾《《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结论:过雁象征离愁结论:过雁象征离愁3、雁雁雁过过也也,,正正伤伤心心,,却却是是旧旧时时相相识识31.4、黄花•如今有谁堪摘:有两重含义现在如今有谁堪摘:有两重含义现在无人摘,但过去再憔悴也有人摘无人摘,但过去再憔悴也有人摘如今痛失爱侣,爱侣难觅,满腹伤如今痛失爱侣,爱侣难觅,满腹伤情满地黄花堆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32.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李清照《《醉花阴醉花阴》》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西厢记西厢记《《长亭送别长亭送别》》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33.5、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白居易《《长恨歌长恨歌》》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温庭筠《《更漏子更漏子》》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34.6、雨 梧桐更兼细雨,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到黄昏点点滴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杜牧《《清明清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结论:雨是哀伤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愁丝的象征35. 这这次第次第,怎一个,怎一个愁愁字了得字了得 李清照大事记李清照大事记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 书画的研究,渡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书画的研究,渡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1126年:年: 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1127年:年: 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 为灰烬1129年:年: 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岁,李清照时年46岁1130年:年: 李清照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李清照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1131年:年: 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1132年夏:年夏: 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月提出诉讼,与张 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1134年:年: 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金石录》》。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 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36.怎怎一一个个愁愁字字了了得得亡国之恨亡国之恨(国愁)(国愁)沦落之苦沦落之苦(家愁)(家愁)孀居之悲孀居之悲(情愁)(情愁)37. 通过对比,我们清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通过对比,我们清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由此可见,个人遭遇和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同的风格由此可见,个人遭遇和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抓住词中所选择的意象,在这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抓住词中所选择的意象,在这些意象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些意象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愁”所困的所困的女词人,女词人,“愁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是她作品的主调 早年的早年的“愁愁”是是“闺怨闺怨”、、“离愁离愁”、、“相思之相思之愁愁”,,是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为赋新词强说愁” 晚年的晚年的“愁愁”则是在经历了颠沛流离之苦、丧夫则是在经历了颠沛流离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之后的之痛、亡国之恨之后的“欲说还休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
甸甸的深沉的愁一般愁字别样情一般愁字别样情 半世漂泊感生平半世漂泊感生平国家不幸诗家幸国家不幸诗家幸 话到沧桑句便工话到沧桑句便工课堂小节课堂小节39. 易安体与其他宋词名家相比,其最大易安体与其他宋词名家相比,其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抒情主体的不同,充满一的差异就在于抒情主体的不同,充满一种纯净而高雅的女性意识唐宋词诸多种纯净而高雅的女性意识唐宋词诸多的女性形象,大多是男性词人塑造的,的女性形象,大多是男性词人塑造的,而在易安体中,女性成了抒情主体,词而在易安体中,女性成了抒情主体,词中的女性形象就是女词人自己她向整中的女性形象就是女词人自己她向整个社会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倾吐自己的个社会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倾吐自己的欢乐、忧愁、痛苦和追求,描绘自己在欢乐、忧愁、痛苦和追求,描绘自己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步履艰难的一生风云变幻的时代步履艰难的一生 李清照词小结李清照词小结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