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金州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研及建议.doc
5页对金州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研及建议对金州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研及建议【摘耍】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高校毕业生就业根式 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出发, 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工作建议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和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为进一步掌握当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 业工作,作者于2013年6月通过企业访谈、大学生问卷调查和走访 学校的方式开展了大学生就业相关问题的调研一、调研情况说明1・调查问卷及访谈情况作者面向金州新区部分高校在校生、应往届毕业生发放问卷100 份,冋收有效问卷92份,有效冋收率为92%同新区大中型九家单 位进行了座谈,走访了大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和东北财经 大学津桥商学院三所高校,同学校就业处的老师进行了座谈2.新区近几年毕业生发展趋势经查阅资料和根据近几年毕业生总体情况分析,2013年一2014 年新区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和回新区工作人数预计如下:2012 年,应届新区生源高校毕业生达到4795人,有960余名毕业生返乡 工作,2013年新区生源毕业生3945人,有800人返乡工作,2014年, 新区生源毕业生将达到3951人,预计将有800人左右返乡工作。
十 二五”期间,新区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 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这样的产业发展模式将有利 于接收更多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但另一方面,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会对毕业生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如 果0前高校的培养模式不做改变,高等教育供给与需求结构不一致所 导致的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将仍然 严峻二、调研结果分析1. 学生就业观念就业取向依然扎堆,薪酬福利和个人发展机会仍是毕业生优先考 虑的因素在择业选择中,30%的学生最看重工资福利,58%的学生最 看重个人发展机会在就业地区选择上,50%的学牛:选择了T作待遇 好,收入可观作为首要条件,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有72%的大 学生表示在理想职业目标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可以接受到基层就业, 说明毕业生求职心态和行为开始趋于理性对职业的取向上,38%的 学生选择机关事业单位,22%的学生选择国有企业,18%的学生选择外 资企业,12%的学生选择民企或私企,只有10%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 在薪资期望上,58%的学生选择的工资期望是2000-3000元,这也比 较符合新区目前刚入职的大学生工资水平。
而2010-2012年已毕业 的学生调查中显示,52. 6%的学生在民企或私企;15. 2%的学生在国企, 12. 1%的大学生在基层服务,只有16. 57%的学生在机关事业单位,我 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人数偏少,比例偏低以上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毕业生就业的供需矛盾突出 企业数量最为庞大、最为活跃的民企或私企仅占到毕业生求职意向的 12%,另…方面,大学牛的就业观念仍然有待更新,仍然把薪酬福利 和工作待遇好作为选择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制约了大学生的职业选 择在对自身认识上,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影响了求职,36% 的学生认为当前就业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就业人数太多,20%的学生 认为是缺乏社会关系,30%的人认为是缺乏求职方法与技巧,10%的学 生认为企业要求太高可见,只有个人、企业、学校和政府联合起来, 才有可能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得到突破和进展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于就业形势的总体看法,持乐观态度的大学 生占到84%,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还是能够对当前的整体经济形势 做到客观正确的认识,对自身素质和个人能力还是比较有信心的2. 企业需求调研中,可以发现企业对应聘者的实践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和 吃苦耐劳的能力等方面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80%以上的企业认为学 生应该有岗前实践的机会,而很多中小企业又不愿意承担大学生工作 后的学习成本,因此,在招聘中企业往往要求毕业生具有相关工作经 验。
调研中,多数企业表示:在人才选择中,最重视的是大学生的综 合能力,当然,工作经验、品徳和团队合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企 业认为,当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都不太理想,其心态起着很大的作用, 不愿意吃苦和学习,就业期望与付出意愿有很大的差距,应引导学生 适度降低就业期望,多培养其学习能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在第…职 业中积累该行业的“实践经验” O三、对调研结果的建议1 •推动经济增长,拓宽就业渠道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新区是辽宁沿海经 济带战略布局中的关键地带,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高端制造业为 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先进产业体系正在形成这样的产业体系, 既有利于调整需求结构,也能增加符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容量 据统计,我区大专以上人I I仅占全区总人口的18. 2%,低于大连六大 主城区的受过高等教育平均人口比重13.65个百分点,是高新区的三 分之一,沙河口区的二分之一可见,我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 重不是太高,而是太低;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更远远谈 不上过剩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远远不能适应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 展的需要因此要根据每个园区的产业定位,提前做好人才需求调研、 职业技能培训和人力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效用。
2. 优化环境,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要进一步落实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 业生达到规定比例在小额担保贷款、资金扶持等方而的帮扶,将落实 做好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与做好高校毕业牛:就业T作结合起来新区目 前共有中小企业1万6千多家,占全区企业总数的99%以上,吸纳就 业人数占全区就业总数的7成以上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要创新和 完善政策:如对在试用期内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由财 政给予培训补贴;对吸纳一定比例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并签订一 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对 吸纳一定比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企业,优先提供技术改造和科研贷款 贴息政策同时要为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牛:提供落户、档 案管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险缴纳接续、职称评定等方面的便利服务 劳动监察部门要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在签订劳动合同、兑现劳动报酬, 特别是缴纳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监督检查,保证毕业生的合法权益3•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有效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目前,出台的各项促进高校毕业牛就业政策,由于种种原因落实 进展不一,有的尚未真正落实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 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未有效落实。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与 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细化操作细则,保证政策落到实处4•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就业服务目前,各部门和单位相互协作的工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各自为 政的现象较为普遍,相互之间未形成制度化的联系与协作因此,要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部门联动的大 学牛:就业丁作机制,建立部门工作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间的 沟通和政策衔接,增强人才配置宏观调控效果的整体效应将高校毕 业牛就业丁作纳入全区就业T作指标体系,并加强落实和督查政府 部门每年要积极组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专场招聘会等一系列扶 持活动,为毕业牛:提供必要的就业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岗位信息介 绍等服务,要把毕业生离校后与离校前的服务做好衔接,保证毕业乞 从校园到社会的服务是统一的、连续的5•构建毕业牛就业网络信息平台,提供高效的就业服务据调研,80%的毕业生对国家和地方的就业促进政策不太了解, 半数以上认为目前网络招聘信息过吋或虚假问题严重,因此,毕业生 服务部门要做好企业用工信息跟踪与更新,劳动部门要做好岗位真实 性调查,实现岗位信息“新、全、真”的要求依托信息服务系统, 建立以实名制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制度,及吋了解毕业生就 业动态,为做好毕业牛:就业T作打好数据基础。
同吋,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失业登记办法,并与现行劳动统计并轨, 建立就业失业登记与用工备案、失业证办理、社会保险费缴纳联动机 制尝试建立全区性大学生档案管理数据库,新区所有毕业生的档案 资料都输入进去,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全区各街道、教 育部门、残联、妇联、T会等有就业职能的相关部门与数据库联网, 相关单位可凭代码输入就业信息,以便能够动态、全面掌握毕业乞就 业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