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教育精品).doc
18页第三单元 分米和毫米主备:黄莺教材、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教材编排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让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结合测量活动,培养学生自觉估测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目标:1. 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2. 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3. 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教学难点: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提高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内容:课本26页例题,27-28页想想做做1-6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3.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教具准备:学生尺、明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大家还记得上学期咱们学过的量长度的单位吗?你能用手指和胳膊比量一下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我们在什么时候用到米?什么时候用到厘米?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二、探究1、认识分米 量一量:请你用自己的学生尺量一量,你手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20厘米,10厘米)看看自己周围还有什么是10厘米或20厘米的?教师:(出示10厘米长的长方形的边)像这样长的一段线段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单位来代替“1分米”,你知道分米和厘米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吗?1分米相当于多少厘米?(汇报结果:1分米=10厘米)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就是多少分米?说说今天咱们认识的新朋友叫什么?(分米)1分米是10厘米,你能在自己的学生尺上看看1分米到底有多长吗?比量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你的学生尺上有几个1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用自己的尺子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吗?你想怎样画?先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动手试一试在米尺上数数,1米有多少分米?说说你是怎样数的,结果怎样?1米=10分米说说在我们周围,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学生小组进行操作,汇报自己量的情况●学生小组中自己进行一下测量,说说自己测量的什么大约是10厘米,什么大约是20厘米?汇报测量结果●小组同学进行讨论,用等式的形式进行表示出来学生汇报自己画的方法和步骤请一名同学用米尺量一量课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再说说接近几分米二、认识毫米今天老师有一个小问题需要大家帮忙你能量一量自己的数学书的厚度吗?大家说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老师还想知道的更准确一点,该怎么办呢?有没有办法知道不到1厘米的数学书厚度到底是多少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它就是——毫米讲述: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一些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你知道1厘米里有几毫米吗?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几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在我们周围有哪些事物的长度是1毫米?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东西?(教师可以适当补充部分例子:硬币的厚度,乘车卡的厚度等)你能用自己的手指比画一下1毫米的长度吗?手指游戏:老师说长度,学生用手来比画。
区分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你知道量哪些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吗? 三、巩固1、你能说说他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吗?小组合作练习:每人拿出一块橡皮和一枝铅笔,先讨论量这两种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再独立进行测量2、在( )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铁钉长2( ) 床长2( ) 大米宽2( ) 黄瓜长2( )3、三条线段哪条最长?先说说,再量4、量一量自己的拇指宽是几毫米1分米里有几毫米?你是怎样知道的?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内容:课本29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教学重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难点: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 1.出示例题1:自动铅笔的笔芯长6厘米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呢?60厘米=( )60毫米2.(拿出一根自动铅笔的笔芯)问:这根笔芯长多少?你知道吗?(请一生上来测量。
3.测量结果是多长?4.(板书:6厘米)问:能用毫米作单位吗?(板书:6厘米=( )毫米)指名说5.你是怎么想的呢?(同桌互说)汇报(多人说一说)1. 共有60小格,就是60毫米;B.1厘米是10毫米,6厘米是60毫米6.你觉得这两种说法怎么样?哪种更简单?你能像他一样说一说吗?(再请一人说)7.出示例题2:课桌的高是80厘米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呢?80厘米=( )分米你是怎样想的?8.这有一张课桌,它的高是60厘米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呢?你是怎样想的?9.补充练习: 30分米=( )米40毫米=( )厘米10.这两题你们都会了,如果换两题行吗?板:30分米=( )米40毫米=( )厘米你是怎么想的?同桌一人说一题二、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11)现在请你自己量量这些图形中各条边长是多少厘米?2)自己量一量,同桌可互相看一看,后汇报3)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4)同桌互说,后汇报2.完成21)图上小朋友测量的是什么?2)手的宽度和上步的长度3)你知道他手有多宽和一步有多长吗?4)这用的是什么单位?5)请你填一填书上的括号6)生汇报3.完成第3题1)请你填一填学生独立填写。
2)开火车汇报3)第一题你是怎么比的?4)讨论:数据一样时,可以只看单位5)你还想说说哪题,你是怎么比的?4.完成第4题1)这儿有两条线段,先估计它们的长度2)再量一量,看估计得对不对3)你用得是什么单位?4)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5)同桌互说2) 完成第5题1)指名读题2)师说要求有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3)生可以回家记录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简单的单位换算6厘米=60毫米80厘米=( )分米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加法主备:黄莺 教材、学情分析:这个单元是在学生已能比较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包括: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进位加、进位加、连加和估算(和在1000以内)在教学时教材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目标:使学生联系计算百以内加法的经验,探索并理解三位数的笔算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笔算和在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法,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式题教学难点: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教学课时:九课时第一课时 不进位加教学内容:课本第31页例题,第32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要求: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加法的验算方法的过程2. 学生了解验算的作用3. 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教学重点: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加法的验算方法的过程教学难点: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的验算方法的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写过日记吗?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篇数学日记,大家想看吗?(出示小黑板)1. 同学们,你们看了小黑板,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数学问题吗?(生指名提问题,教师整理)1)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2)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3)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4)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题: 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指名列式:143+126)问:下面请同学们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求出结果生练习,小组讨论交流)2.师:谁愿意把你想出的计算方法告诉大家?(指名说)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3.鼓励学生用笔算的形式计算。
1) 问:在列竖式时,两个加数要怎样?如何计算?2) 问:应从哪一位算起?教师列竖式计算: 百 十 个 1 4 3 + 1 2 6 2 6 93)指名说笔算过程,以及在结果中每一位上数表示什么?4)小结:三位数相加时应怎样列竖式,从哪里算起?4.教学验算方法1) 介绍:要检查算得对不对,还要验算板书:验算)2)将例题中的两个加数位置交换,该怎样列式?(板书竖式: 1 2 6 ) + 1 4 3 3)学生笔算,看计算的结果和例题相比会怎样?4)说明:在笔算是要检查加法做的对不对,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看得数是否一样,这样的检查叫做验算5.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三位数笔算加法,应该怎样列竖式?从哪一位算起:怎样验算?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1)在书上算一算生独立计算)2)你想怎样验算?3)汇报你是怎样算的?怎样验算的?2. 想想做做第3题1)先说一说你从表中知道了什么?2)独立计算3)汇报3.想想做做第4题1)说图意2)独立计算3)汇报四.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独立计算。
注意对齐数位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不进位加143+126 百 十 个 1 4 3+ 1 2 6 2 6 9验算:1 2 6+ 1 4 3 2 6 9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课本第33页例题,第34页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教学准备:33朵红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用“比……多”、“比……少”或“比……大”、“比……小”说一句话说说谁多谁少?二、新授1.情境引入:同学们摆花片,做游戏,小英(中间的女孩)摆了11个红花片,小华(左边的男孩)想比红红多摆3个,你觉得小华要摆多少个花片?(1)请学生动手摆一摆,排一排2)提问:你觉得小华应该摆多少个红花片?你是怎样摆的?如果用算式,应怎样表示?(板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