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18408472
  • 上传时间:2023-07-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5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学的“基本”的要素,大体有三:一是同学;二是教师;三是课程资源(或称之为“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以前人们往往重视教师的讲授,或者重视同学的自主学习;殊不知无论教师的讲授,还是同学的自主学习,其最终的效果取决于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决定着“有效教学”的理想能否兑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课程资源既指“课程物质资源”(或称之为“条件性课程资源”),也包括“课程人力资源”(或称之为“素材性课程资源”)课程物质资源”主要指学校的教材、教师数量(师生比例)、图书馆、活动场地、教学时间、教学设备和设施、学校环境等等对于那些长期在教学的圈子内部寻求教学革新方向的人来说,也许需要逾越教学而获得“课程资源意识”课程人力资源”主要指教师和同学的主动精神、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以和教师与同学的相互关系假如说“课程物质资源”所倚赖的物质条件更多的是一种固定化的、消费性的、“耗散资料”式的资源那么,“课程人力资源”所倚赖的“教师和同学的知识结构、主动精神和人格品质”等更多的是一种发展性的、生成性的、精神性的资源当然,二者有相互交叉的可能,并非绝对的划界  一、课程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物质资源主要涉和对教材的“再度开发”、“网络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利用、“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教材”的再度开发“教材”包括“课本”(或“教科书”)以和相关的“教辅资料”,比方与“教材”配套的教师参考用书、教学挂图、教学仪器设备、同学练习册、练习本,等等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是为同学提供有结构的教材这些教材一般由出版社提供但无论出版社所提供的教材和教辅资料如何“完美”和“精致”,教师仍然需要对这些教材进行加工和改造备教材”是教师“备课”的一个局部所谓“备教材”主要是指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教师的责任是通过对教材的“再度开发”来保证同学所接触的教材是“平安”而有教育意义的在某些时候教师可能需要针对这些教材和教辅资料进行不懈的“去粗取精”的咀嚼式的劳作,但这又并不意味着教师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将教材和教辅资料嚼烂嚼碎之后再喂给同学教师在对“教材”进行加工和改造时,有时需要为同学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同学自身亲自在原始性的资源背景中寻找有价值的主题  在为同学提供教材和教辅资料时,所提供的教材和教辅资料需要坚持一定的难度,能够对同学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理解水平构成一定的智慧挑战教材和教辅资料理想的难度是坚持在“最近发展区”的范围让同学大体能够通过有指导的自主学习而理解和掌握教材和教辅资料所蕴涵的信息。

        有时也可以提供难度较大的教材和教辅资料当所提供的教材和教辅资料难度较大时,可以鼓励同学以“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体验和领悟相关的信息 (二)“网络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资源和影视资源可以合称为“媒体资源”除教材资源之外,教师尚需要根据教学的需要,从网络资料、影视资料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有价值的课程与教学资源 重视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现代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随着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逐步推广和加强,网络资源将发挥更大作用书本”(“课本”、“教科书”)虽然历来成为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但“网络资源”将对保守意义上的“书本”构成某种挑战网络教育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获取自身想要的知识基于互联网传达技术的网络教育将改写教育模式,重新定义“教学”和“学习”网络教育提供的同学学习环境是一个开放式的、自由的空间相对于保守教学中教科书而言,互联网网络资源为同学提供的是丰富全面的学习资料,它鼓励同学按自身的喜好、环境、心境,选择适宜自身学习方式的内容和过程,从而创立和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际上是对人类的传达方式革新的一种回应:从古到今,人类的传达形式大体有四种。

      首先发生的是口头传达然后是书籍传达第三种形式是大众传媒,尤其是以电视为代表的现代传媒传达发展的第四阶段是网络媒体的出现以文字文本为基础,辅以多媒体的信息网络,不只使信息数量成百上千倍增加,而且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达质量,文字与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使阅读重新成为重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使阅读者的阅读兴趣、选择权利得到尊重 除网络资源之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来开发和利用相关的课程资源当教师适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时,现代教育技术自身就构成课程资源的一个局部美国学者布鲁巴克在对西方“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做了详尽的梳理与分析之后感叹:“到了二十世纪中期,本世纪初在教学方法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推进力,基本上已经耗竭了;教育家们平静下来,沿着业已确定的主要路线进行了一些微小的改进假如说采用复述法的时代已经过去,那么,教师们毫无保存地热衷于某一种教学法(如赫尔巴特的方法或杜威的方法)的时代也同样一去不复返了教师们根据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同学折衷地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前沿阵地,假使还有哪一点可以成为新的突破口的话,那就是教育技术 布鲁巴克对教育技术寄予如此之高的评价和厚望,似乎并不夸张。

      现代教育的确越来越显示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力量和魅力不过,现代教育技术是否能够发挥它的力量和魅力,取决于教师的恰当使用,以便真正能够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且需要考虑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程时所花费的资源成本,包括教师在制作课件中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资料相反,若不计资源成本或使用不当,倒可能“弄巧成拙” 与“网络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另一种资源——影视资源——现在也开始逐步引起教育中人的关注影视资源”因其直观、形象而具有“可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它使“寓教于乐”的理想局部地成为实际自电影诞生的一百多年来,人类发明了无数优秀的影视作品它有意无意地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影视课程资源的介入,将使教师“笔耕舌种”的保守教学方式局部地发生改变;假如影视课程资源能够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机的结合,则可以弥补保守教材在深度广度上的缺乏对于这样一种运用人类高科技技术发明出的丰富资源,我们没有理由拒之于教学过程之外三)走进“社区资源” 2001年教育部公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沛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和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这份“纲要”对“社区资源开发”而言,具有某种标识性意义既标识此前“社区资源”意识的缺乏,也标识此后“社区资源”意识的某种可能的前景  社区课程资源包括同学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社区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气象站、地震台、水文站、工厂、农村、部队以和科研院所等都是珍贵的课程资源 相对于学校狭小的空间而言,社区是一个广阔的资源中心与生物课程相关的资源有动植物、微生物以和相关的生物链、生物圈,等等;与地理课程相关的资源有社区的地形、地貌和地势;天气、气候和季节;与艺术课程相关的资源有山川河谷,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等社区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无疑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道路的线条美、雕塑的造型美、音乐的节奏美等均可成为陶冶同学情操的课程资源;人类交往活动如政治活动、军事活动、外交活动、科技活动等也可成为课程资源;社区居民的生活价值观念、信仰与伦理、风俗习惯等也是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  无论“天然性”的自然资源还是“人工性”的社会资源,只要教师参与其中的开发,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皆可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成为有效教学的一个局部。

      同学家长与同学家庭的图书、报刊、电脑、学习工具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真正的有效教学不只依赖于家庭的课程资源,而且经常需要引导家长开发和保管有利于同学发展的课程资源当一个外语教师为同学回到家里无法听英语磁带或看相关的英语录象而焦虑时,或者,当一个语文教师不甘心同学在家里无法获得相关的阅读时,或者,当一个向来重视游戏和“玩中学”、“做中学”的老师不满于同学家里或社区不能让儿童自由游玩时,学校教育如何引导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就尤其成为问题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生存和生活的基础,也是我们开发与利用的重要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可以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缺乏,充沛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能为我们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社区资源之所以成为关注的焦点,因为它是“教育即生活”的另一种说法遗憾的是,社区课程资源相对于校内课程资源而言,其重要性经常被学校忽视而且,学校和社区通常被人们理解为相互隔绝的两个系统,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两个系统人们理解的教育往往局限于学校,忽视了社区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 二、 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课程物质资源”自然是重要的但是,当“课程物质资源”开发到一定程度,尤其对于那些物质条件已经饱和或物资条件已经限定的学校来说,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课程人力资源”(教师和同学的主动精神、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以和教师与同学的相互关系)。

      只有当教师和同学的生活经验、实践智慧、人格魅力、问题与困惑、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课程人力资源”真实地进入课堂教学的时候,才可能实现“有效教学”的追求具体来说,“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同学的“主动学习”并以此建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二是发挥教师“主动性”,通过教师的“主动学习”并以此建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三是通过教师和同学的“互动教学”、“对话教学”来不时生成瞬时性的、不可重复性的课程资源 (一)同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途径之一是“同学主动学习”当人们说“同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时,除了认定同学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是课程资源之外,还意味着教师需要引导、促进、激励和唤醒同学的“主动性”同学的“主动性”是一块等待开发的富矿;同学的“主动性”是同学学习乃至整个教学活动的“发动机”  遗憾的是,实际教育中往往不供认同学自身已经具备的“发动机”装置,往往不重视同学自身所具有的“发动机”这类课程资源二)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途径之二是“教师学习”当人们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时,除了认定教师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是课程资源之外,还意味着教师需要通过“主动学习”来丰富和扩展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

      教师学习”或“教师主动学习”的状态,将决定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和程度遗憾的是,实际教育中往往显示为“教师不学习”或“教师零学习”中小学教师要么抱怨太忙而顾不上“学习”,要么不认为自身尚需要“终身学习”  “教师学习”是重要的,但显然这是个难题因为“教师不学习”或“教师零学习”有时不是教师的问题,而是整个教育制度(如校长的管理方式以和教育考核制度导致教师没有学习的时间和心情)的问题不过反过来看,假如我们突破“教师不学习”或“教师零学习”的困难而使“教师学习”成为可能,教师自身就能够开发出丰富而广阔的“课程资源”,而不是将课程资源仅仅理解为“课程物质资源”教师学习首先意味着教师需要有所阅读,包括教师读“书”、读“教育图像”、读“教育网络”建议教师“读书”并不意味着要求教师钻研宏大的“教育理论”,在没有讲解的前提条件时,教师甚至不必阅读所谓的教育学教材比较适合教师阅读的是一些既具有经典意义又蕴涵了教育道理的“教育散文”和“教育故事  在教育界一度流行的培根的《论读书》、韩愈的《师说》、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陶行知的《教学合一》、余秋雨的《阅读建议》、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龙应台的《小朋友你慢慢来》、张晓风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三)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十一)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1)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第2课时 直角的认识及画法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二)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第1课时 角的认识及画法)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 数量关系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3)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一)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九)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第2课时 认识线段、射线、直线(2)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 数与运算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时 解决问题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第3课时 锐角、钝角的认识法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曹冲称象的故事第1课时 认识质量单位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课时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常见的量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第1课时 认识线段、射线、直线(1)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3第2课时 解决问题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