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病防制》课件.ppt
33页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一章职业病防制职业病防制内容提要n职业病种类与特点职业病种类与特点 法定职业病的种类和职业病特法定职业病的种类和职业病特点n职业病诊断和职业病病人保障职业病诊断和职业病病人保障 职业病的诊断和处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的原则、职业病病人待遇、用人单位的义务理的原则、职业病病人待遇、用人单位的义务n职业病的防治措施职业病的防治措施 加强职业健康监护与健康促进、加强职业健康监护与健康促进、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用条件的作用条件n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 职业卫生责任制、建立职业卫生责任制、建立作业管理制度、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控制作业管理制度、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控制职业病的定义职业病的定义 ::当职业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当职业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机体的代偿功能,造成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超过机体的代偿功能,造成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并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者,改变,并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者,称为称为职业病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 。
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病种类与特点职业病种类与特点 一、法定职业病的种类一、法定职业病的种类 法定职业病的定义:法定职业病的定义:n广义的职业病泛指职业有害因素引起的特定疾广义的职业病泛指职业有害因素引起的特定疾病n各国政府根据本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用法令各国政府根据本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用法令的形式对职业病的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每个的形式对职业病的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每个国家所规定的职业病名单不尽相同,只在本国国家所规定的职业病名单不尽相同,只在本国具有立法意义,称为具有立法意义,称为法定职业病(法定职业病(reportable reportable occupational diseaseoccupational disease)n国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法定职业病增减国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法定职业病增减n我国从目前实际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根据我国从目前实际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20022002年年4 4月月1818日,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又调整并公布了新的《职业病目录》。
又调整并公布了新的《职业病目录》 我国公布我国公布1010类类115115种职业病种职业病n ① ①尘肺(尘肺(pneumoconiosispneumoconiosis););n ② ②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occupational radiation occupational radiation sicknesssickness););n ③ ③职业中毒(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occupational poisoning););n ④ ④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 due occupational disease due to physical factorto physical factor););n ⑤ ⑤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 due occupational disease due to biological factorto biological factor););n ⑥ ⑥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occupational dermal occupational dermal diseasedisease););n ⑦ ⑦职业性眼病(职业性眼病(occupational eye diseaseoccupational eye disease););n ⑧ ⑧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occupational ENT occupational ENT and oral diseaseand oral disease););n ⑨ ⑨职业性肿瘤(职业性肿瘤(occupational canceroccupational cancer););n ⑩ ⑩其他职业病。
其他职业病二、职业病特点二、职业病特点1. 1. 病因明确病因明确2.2.疾病和病因常有明确的剂量疾病和病因常有明确的剂量( (接触水平接触水平)—)—反应关系反应关系3.3.在接触同样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在接触同样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出现个别病人的现象定的发病率,很少出现个别病人的现象4.4.不少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不少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发现越发现越晚,疗效越差晚,疗效越差5.5.除生物因素所致的职业性传染病外,治除生物因素所致的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工作有关疾病工作有关疾病((work related diseasework related disease))n是一种由于生产环境劳动过程中某些不是一种由于生产环境劳动过程中某些不良因素造成的职业人群常见病发病率增良因素造成的职业人群常见病发病率增高,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现患病情加重的高,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现患病情加重的一类疾病一类疾病 职业性外伤职业性外伤((occupational traumaoccupational trauma))n指工人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操作指工人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操作者缺乏安全操作知识、缺乏必要的防护措者缺乏安全操作知识、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或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机体组织的突发施或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伤害。
性意外伤害第二节第二节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一、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一、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n作为一名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临床医生应作为一名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临床医生应明确其要求,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必须由具明确其要求,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必须由具有职业病诊断权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有职业病诊断权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病诊断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3 3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进行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进行集体诊断集体诊断 诊断职业病时应考虑的问题 ——诊断依据 1 1.职业史.职业史 详细询问、仔细核对职业详细询问、仔细核对职业史是诊断职业病的史是诊断职业病的先决条件先决条件,职业史内容应包括:,职业史内容应包括:①①全面、系统地了解患者全部职业的工种和工龄;全面、系统地了解患者全部职业的工种和工龄;②②接接触有害因素的种类、时间和数量,接触方式及防护措触有害因素的种类、时间和数量,接触方式及防护措施使用情况;施使用情况;③③同工种其他工人患病情况;同工种其他工人患病情况;④④排除可排除可引起类似职业中毒征象的非职业性接触,如家庭使用引起类似职业中毒征象的非职业性接触,如家庭使用农药、有机溶剂,有服药史等。
农药、有机溶剂,有服药史等 2.2.生产环境监测资料生产环境监测资料 通过生产环通过生产环境调查,或收集有关生产环境监测资料,了解境调查,或收集有关生产环境监测资料,了解患者接触有害因素的情况、生产方式、浓度、患者接触有害因素的情况、生产方式、浓度、时间、毒物的人体途径及防护设备等情况,结时间、毒物的人体途径及防护设备等情况,结合历年车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工人健康状况合历年车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工人健康状况及职业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及职业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3 3.病史及临床检查.病史及临床检查 n①①病史:病史:应详细询问及分析各种症状出现的时间、应详细询问及分析各种症状出现的时间、发展顺序、严重程度与接触有害因素时间先后的关发展顺序、严重程度与接触有害因素时间先后的关系特别要注意早期症状及典型症状特别要注意早期症状及典型症状n②②体格检查:体格检查:除一般常规检查外,有选择性地重点除一般常规检查外,有选择性地重点检查一些与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相关的项目检查一些与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相关的项目n③③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根据有害因素毒作用的特点,有针根据有害因素毒作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毒物代谢物的生物检测。
对性地进行毒物代谢物的生物检测职业病报告办法n①①尘肺病、慢性职业中毒和其他慢性职业病诊尘肺病、慢性职业中毒和其他慢性职业病诊断单位或职业病诊断组,负责慢性职业病的报断单位或职业病诊断组,负责慢性职业病的报告工作作出慢性职业病诊断后(包括尘肺患告工作作出慢性职业病诊断后(包括尘肺患者升级诊断),即应填写《职业病报告卡》或者升级诊断),即应填写《职业病报告卡》或《尘肺病报告卡》,在《尘肺病报告卡》,在1515天内报至所在地的卫天内报至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生监督机构n②②急性职业病由最初诊断的任何医疗卫生机急性职业病由最初诊断的任何医疗卫生机构在构在2424小时内向患者单位所在地的卫生监督小时内向患者单位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报告机构报告n③③遇有急性职业中毒同时发生遇有急性职业中毒同时发生3 3名死亡或急性名死亡或急性职业炭疽职业炭疽1 1人以上时,接诊医疗机构应实行紧人以上时,接诊医疗机构应实行紧急报告制度,立即报告上述相应机构,急报告制度,立即报告上述相应机构,并同时发出报告卡并同时发出报告卡n④④卫生监督机构接到卫生监督机构接到2 2、、3 3两项报告后,要立两项报告后,要立即赴现场调查,填写《职业中毒现场劳动卫即赴现场调查,填写《职业中毒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并会同各有关部门,如劳动、生学调查表》,并会同各有关部门,如劳动、工会组织、工矿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分析发工会组织、工矿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分析发生原因,并将调查结果及处理意见报上级卫生原因,并将调查结果及处理意见报上级卫生监督机构等。
生监督机构等 二、职业病病人待遇二、职业病病人待遇罹患职业病的劳动者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罹患职业病的劳动者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的职业病待遇 职业病待遇纳入工伤社会保险统一由劳职业病待遇纳入工伤社会保险统一由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管理动与社会保障部管理 1.罹患职业病的劳动者待遇包括:n 职业病医疗待遇:职业病医疗待遇:职业病津贴;职业病护职业病津贴;职业病护 理费;辅助器具费;伤残抚恤金(包括理费;辅助器具费;伤残抚恤金(包括 定期抚恤金和一次性抚恤金);定期抚恤金和一次性抚恤金);n 在职伤残补助金;易地安家补助费;一在职伤残补助金;易地安家补助费;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2. 2. 因职业病死亡的劳动者的待遇因职业病死亡的劳动者的待遇n①①医疗费;医疗费;n②②丧葬补助金;丧葬补助金;n③③供养亲属抚恤金;供养亲属抚恤金;n④④因职业病死亡一次性补助金因职业病死亡一次性补助金n对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对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的岗位津贴,对其按规定接受职业健予适当的岗位津贴,对其按规定接受职业健康检查所占用的生产、工作时间,应按正常康检查所占用的生产、工作时间,应按正常出勤处理;出勤处理;n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职业病防治机构认为需要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职业病防治机构认为需要住院作进一步检查的,不论其最后是否诊断住院作进一步检查的,不论其最后是否诊断为职业病,在此期间可享受职业病待遇。
为职业病,在此期间可享受职业病待遇三、用人单位的义务三、用人单位的义务n劳动者被确诊患有职业病后,其用人单劳动者被确诊患有职业病后,其用人单位位应根据职业病诊断医疗机构的意见,应根据职业病诊断医疗机构的意见,安排其医治或康复疗养;安排其医治或康复疗养;n在医治或康复疗养后被确认为不宜继续在医治或康复疗养后被确认为不宜继续从事原有害作业或工作的,应将其调离从事原有害作业或工作的,应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原工作岗位,另行安排;n留有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进行劳动留有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并根据其鉴定结果安排适合其能力鉴定,并根据其鉴定结果安排适合其本人职业技能的工作本人职业技能的工作n职业病病人依法应当享受的职业病待遇,职业病病人依法应当享受的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应当予以保障用人单位应当予以保障 n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第三节第三节 职业病的预防策略职业病的预防策略一、加强职业健康监护与健康促进一、加强职业健康监护与健康促进 ( (一一) )加强健康监护加强健康监护健康监护健康监护(health surveillance)(health surveillance)是通过各种检是通过各种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健康损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健康损害征象,以评价职业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害征象,以评价职业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响及程度,以便采取预防措施,控制疾患的发生响及程度,以便采取预防措施,控制疾患的发生和发展。
其目的是预测及防止疾病的发生其目的是预测及防止疾病的发生健康监护包括:健康监护包括: 1.1.医学监护医学监护 (1) (1)健康检查健康检查 ① ①就业前健康检查;就业前健康检查;②②定期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 (2) (2)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康监护档案建立 (3) (3)健康状况分析健康状况分析 2.2.环境监测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monitoring) 又称接触控制通过对生产又称接触控制通过对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定性和定量监测,能够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定性和定量监测,能够评价劳动环境的质量及工人的接触水平,评价劳动环境的质量及工人的接触水平,并结合病因的分析,从而控制接触并结合病因的分析,从而控制接触健康监护的目的:n可将医学监护及环境监测所获得的资料,进可将医学监护及环境监测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期分析及汇总评价,及早识别危害行定期分析及汇总评价,及早识别危害 ,,评价危害评价危害 在对职业危害的定性和定量的在对职业危害的定性和定量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措施,认识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措施, 达达到控制,减少甚至消灭职业危害和病损的目到控制,减少甚至消灭职业危害和病损的目的。
的 ( (二二) )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三三) )保健膳食保健膳食 二、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二、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 1. 1.预防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发生预防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发生 2. 2.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扩散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扩散 3. 3.防止直接接触防止直接接触 三、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用条三、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用条件件作用条件包括:作用条件包括: 1. 1.接触机会接触机会 2. 2.接触方式接触方式 3. 3.接触时间接触时间 4. 4.接触浓度接触浓度( (强度强度) ) 第四节第四节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一、职业卫生责任制一、职业卫生责任制 ( (一一) )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及有关卫生法规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及有关卫生法规 ( (二二) )组织职业病防治工作组织职业病防治工作 ( (三三) )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经费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经费 二、建立作业管理制度二、建立作业管理制度 ( (一一) )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 (二二)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三、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控制三、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控制 ( (一一)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1. 1.原材料和设备使用管理原材料和设备使用管理 2. 2.治理职业危害、配备防护设施和个人治理职业危害、配备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防护用品 ( (二二) )作业场所危害监测评价作业场所危害监测评价 1. 1.日常监测日常监测 2. 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 (三三) )警示告知警示告知 1. 1.危害警示标志危害警示标志 2. 2.警示说明警示说明 3. 3.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 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 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