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中药制剂主要灭菌方法及其存在问题.docx
2页目前中药制剂主要灭菌方法及其存在问题王丽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50000)目前,中药固体制剂采用的灭菌方法主要有:热压及流通蒸汽灭菌法、干热灭菌法、环氧乙烷灭菌法、微波灭菌法、臭氧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及60Co-3,辅照灭菌法这些灭菌法用于固体制剂灭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环氧乙烷(EO)灭菌可以穿透微孔,达到产品内部相应的深度但缺点是易燃易爆,残留物可致变异性,用于药品方面较有限,多用于医疗器械、塑料制品等灭菌微波灭菌:含水量多少影响微波灭菌效果,故不适合于含水量低的药材和药粉臭氧灭菌:臭氧穿透力弱,不及gCo-3,和环氧乙烷,温度、湿度也影响其杀菌效果通常,温度低、湿度大杀菌效果好实验证明: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45%,臭氧对空气中的悬浮物几乎没有杀灭性,在同样温度下,相对湿度超过60%时,杀灭效果逐渐增强,在相对湿度为90%时,达到最佳灭菌效果;由于臭氧具有强有氧化性故不适用于易氧化的品种紫外线紫外线穿透力弱,主要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60Co-ff辐照灭菌穿透力强,可对包装完整的药品进行辅照;常温灭菌,灭菌后物品温度升高少的优点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制药企业采用辐照灭菌法,且这一趋势又以几何级数的形势向上攀升。
但辐照灭菌又存在下列问题:一、辐照装置的资格认证无标准可依目前国内还没有欧盟批准的辐照机构,我国对欧盟出口食品均不允许进行辐照处理2004年--2006年,我国出口食品先后10次被欧盟通报存在有非法辐照问题二、辐照品种不规范l、辐照的成药品种随意增加我国于1997年颁布了(60Co辐照中药灭菌剂量标准》(内部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按照卫生部的标准,允许辐照中药材品种共198种,中成药70种,允许低剂量(3kGy)辐照中药材品种5种,不允许辐照中药材品种2种(含龙胆苦苷的药材如秦艽、龙胆及其制品)标准还规定凡“通知”中未规定的中药,原则上不允许辐照,若需辐照,则需向卫生部药品检验所报批后,才能辐照根据标准要求,对于除标准中规定的70种中成药以外的其他上市中成药和几乎全部的医院制剂原则上是不允许辐照的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制药企业不顾名单规定的限制,随意将自已的制剂送去辐照而辐照中心也往往来者不拒,不加限制2、违规进行复方辐照研究显示:相同的辐照剂量,成药要比单味药材的成分变化更大研究显示:相同的辐照剂量,成药要比单味药材的成分变化更大许多医药企业为图方便,不顾标准规定,擅自将自己的复方制剂而不是单味药材送去辐照,随意增加辐照品种,俨然将辐照中心当作了自己的一个灭菌车间,由此对中间过程疏于管理。
将未进行前处理的染菌量极大的中药材直接送去辐照,由于复方制剂药材品种多,成分复杂,初始染菌量较大,辐照部门无法针对每一种单味药材进行有针对性的辐照,为使灭菌一次合格,往往只能进行涵盖面更广的大剂量超标准辐照,这样势必对复方制剂中相当数量的药材形成了超剂量辐照而超剂量辐照又会带来如下问题,我们曾对我院部分固体制剂进行了中成药60C伊丫辐照灭菌考察,结果显示有相当数量的品种,在辐照后出现了一些有效成分薄层鉴别难以检出,具体影响如下:a、含葸苷及醌类的中药最为敏感,如大黄、丹参、何首乌、番泻叶、紫草、虎杖、决明子、芦荟等,仅此一项涉及我院119种固体制剂中的56种b、含黄酮及其苷类的中药,如葛根、黄芩、红花、槲寄生、桑白皮、银杏叶、侧柏叶、槐米、蒲黄、雪莲、石韦、淫羊藿、罗麻叶等c、含香豆素及其苷类的中药,如白芷、防风、南沙参、北沙参、菊花、秦皮、蛇床子、穿心莲、孑蒿、茵陈等,以上品种涵盖了我院制剂的大部分品种3、对不符合标准的样品辐照标准4.1规定:待辐照灭菌的中药必须符合法定药品标准以辐照代替饮片处理前期的拣选除杂、水洗处理,对前处理不彻底的不合格饮片进行辐照,势必会加大辐照剂量,进而影响药效,同时也产生用药安全的新问题。
三、送照流程不规范标准4.4规定:待辐照灭菌的中药应进行药品的卫生学检验5.2规定:中药送照单位应向辐照单位提供包括辐照前含菌量,要求的辐照后含菌量5.3规定:辐照单位则应向送照单位提供包含辐照后含菌量,最高和最低吸收剂量等的辐照灭菌报告而现实情况是:多数送照单位,送照前无卫生学检验报告,对初始染菌量一无所知;辐照单位则凭经验,最终一照了之,大多数情况下,既不提供辐照后含茵量的检验报告,也不提供最高和最低吸收剂量甚至对于送照单位关于辐照剂量的问询也往往以涉及本单位技术保密为由加以拒绝:更多情况下,是否也存在辐照单位进行了超剂量辐照而不便于透露的情况呢?四、超剂量及重复辐照按卫生部标准规定:中药辐照灭菌时的最大吸收剂量应不大于下列数值:散剂:3kC,y,片荆:3kCy,丸剂:5kGy,中药原料粉:6kC,y由于初始染菌量较大,很多情况下,不得不加大剂量才能保证辐照效果,同时,据苏德模等人对中成药辐照灭菌研究结果表明:散剂经2k6y辐射,细菌数降低在90%以上蜜丸经辐射后细菌数降低:2kGy为78%--85%;4kCy为85—93%;5kC,y为87—96%;6kGv为89—97%即当初始染菌量较大时,在标准规定范围内的辐照剂量只具有相对的安全保证,并不能保证被辐照样品100%合格,由此也造成了部分企业对不合格样品重复辐照,再次加大了辐照剂量。
标准也指出:60Co辐照仅是中药灭菌的辐助手段,不应滥用五、辐解产物及其危害对于高剂量辐照会产生辐解产物人们已经达成共识,但鉴于目前种种因素的制约,对于具体产生何种辐解产物,及其对药品质量的影响,人们所开展的工作却比较有限已有的证据表明部分辐解产物的确会产生用药的安全性问题有报道:硫酸阿托品溶液经辐照后,有4个新的产物生成辐照的种种不规范性和局限性,造成了多数品种在目前辅照条件下,卫生学菌检超标,而超剂量辅照又会带来下述问题:1、是经辐射的药品的安全性问题1984年,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实验室用经辅射处理的鸡肉喂饲小鼠,发现患睾丸肿瘤的比例增加,包括加重癌病损害2、是部分药品经辅照后有效成分含量降低,甚至检测不出,造成变色、变味,疗效下降例如有报道称:当辅照剂量达10KGy时,秦芄的镇痛、降压作用没有改变,但其抗炎作用基本消失总而言之,对于当前广泛应用于中药灭菌领域的辐照灭菌,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未雨绸缪,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具备如下特点:(1)灭菌彻底;(2)不破坏和降低药效;(3)不产生有害残留;(4)方便、快捷、低成本的中药灭菌方法,已经成了当务之急参考文献:【1】韩克忠,朱玉娟,等冲药制剂的灭菌【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16):12240-12241.【2】姜红,陈宏泰,等.对中药灭菌方法的述评【J】.天津药学.1994,6(1):3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