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期小学语文考试方法改革初探.doc
2页新时期小学语文考试方法改革初探甘肃白银市平川区水泉学区第三小学 任会梅 高金虎目前, 小学语文考试, 还存在考试内容偏重分析理解, 轻视积累运用; 考试题目芜杂琐碎; 考试手段机械单一; 考试试题答案片面绝对等现象这些现象偏离了语文学科自身的学习规律, 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削弱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 我们对小学语文考试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把我们在考试方法的一些做法提出来和同仁们进行商榷 一、完善期末语文闭卷笔试首先, 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 面向学生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在现在通行的语文试卷上至少要做到“三增加”: 一要增加写字内容的测试卷面上应画有田字格、方块格、横线格, 并且给字的规范赋予一定的分值现在不少学生的字写得很不规范, 卷面又乱, 考试只看字的对错, 不讲究字的规范二要增加测试倾听方面的笔试题可用教师读材料, 学生听, 然后按题目要求回答三是要增加测试学生朗读能力的笔试题如要求给某段话选择朗读的感情、语调; 用单竖线画出较长句子的停顿 其次要实行A、B、C卷制考试不是给学生在群体中的一个位置, 而是为了在原有的水平上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要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们给优等生编制比课程标准略高的A卷, 让他们“跳一跳摘果子”; 给中等生编制与课程标准相当的B卷; 给后进生编制比课程标准低的C卷, 降低难度最后要实行“弹性批改”制在批改试卷时, 基础好的用横向比较评分法好的同学互相比, 比出差距, 评出优劣, 鼓励竞争基础较差的用纵向比较评分法, 比出进步, 树立信心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 同一分数应有不同的记分法如用“100+”, 表示有创造性, 鼓励学生创新 二、加强口试语文姓“语”, 我们要通过口试测试学生的听力如创设在干扰的环境中听广播复述内容, 考查注意力; 听故事讲情节, 考查记忆力; 听读报后讲作者意图, 考查理解力; 听争辩后讲述自己的观点, 考查品评力; 听录音而后习作, 考想象力又如, 要求学生朗读一段文章测试朗读能力, 学生人人说一段话, 测试口语交际能力等等 三、建立学生素质档案袋传统的语文考试只注重学习结果, 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学生学习过程较好的方法就是建立学生语文素质档案袋, 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持续发展, 收集了解学生的进步过程语文素质的档案袋一般要展示学生的如下作品: 最好的习作, 最满意的写字作业、小制作等同时放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行系统观察的记录。
学生是自己所提交作品的质量和价值的最终仲裁者, 从而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这样就变原来由教师单一评价为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四、推行开卷考试即教师出一系列与教材有联系, 但教材上无答案,需要查阅资料的题目, 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 让他们参加开卷考试使学生学会多种获取资料的方法, 查阅百科全书、上图书馆、剪报、上网等信息的收集和自理能力是语文学科的一项重要基本功, 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语文知识能力是通过大量积累得到的开卷考试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 是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力杠杆 五、寓考于乐 目前单调、枯燥的考试, 使学生乏味为此,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采用了以“玩”的方式参加考试如测试口语交际, 教师可组织学生模拟购物活动一部分同学扮演售货员, 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教师看学生如何推销自己的货物, 如何商谈价格; 而在测试朗读能力时可让几个学生进行戏剧表演; 在测试写字能力时, 可让几个学生一组办一份手抄报, 庆贺其中一位同学的生日这样的测试, 不仅能让学生愉快地参加了语文能力检测, 而且教师还可以全面关注学生的意志、情感、道德。
使他们在其乐融融的考试中, 培养了实践能力, 使学生逐步学会与更多的人共事, 学会竞争, 学会合作 六、实行“等级+评语”制 百分制虽然有不少优点, 但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今天, 客观上已越来越成为束缚小学语文改革的绊脚石百分制是量化评价, 追求简洁、客观, 但把复杂的教育活动简化为一组组数据, 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发展也泯灭于其中了实际上学生的智商量化是很不准确的, 更何况是情商和潜能呢?百分制打击中等生和后进生的自信心, 不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因此, 我们尝试取消百分制每学期为学生制定一个语文素质报告册, 将语文素质分成听、说、读、写四大块, 其中听占20分, 说占20分,读和写各占30分(各部分分值可以根据教材、学生实际调整)四大项成绩按平时测试考虑学习态度和期末测试各占50%计算, 总分达85分的为优等, 70~80分为良好, 60~69分为合格, 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对后进生还可以放宽)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 对学生的语文素质,认真写评语评语既要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水平, 更要关注学生的纵向发展和个性发展, 并一定要给学生以鼓励和期望然后要求学生放假时认真读评语, 写出心得体会, 找出自己的不足, 上学时再读读评语, 谈谈打算,制定目标。
2008-06-30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7年第10期 。
